《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2篇職場文章,陪你成長哦。

《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故事開始於一個草坪。

一群學生在準備進行短跑比賽,有白皮膚、黑皮膚、黃皮膚。

在比賽前教練問了他們8個關於家庭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回答“yes”的人可以先前邁兩步。

問題一:如果你父母婚姻持續至今,向前兩步;

問題二:如果你成長中有父親形象,向前兩步;

問題三:如果你有機會接受私人教育,向前兩步;

問題四:如果你請過家教,向前兩步;

問題五:如果你從來不擔心手機欠費,向前兩步;

問題六:如果你從不用幫爸媽擔心賬單,向前兩步;

問題七:如果你不是因為體育成績優秀,才免交學費的,向前兩步;

問題八:如果你從不用擔心下一頓飯,向前兩步。

等八個問題全部問完後,原本同一起跑線的人們已經參差不齊。

都說這世界是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現實就是這8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問題變成了階級的分界點。

這個時候,比賽開始了,猜一下,結局如何?

1.你的出生決定了你的起點

最近我看了一部韓國電影《寄生蟲》,講述了一個生活在底層的家庭,寄生在富豪家的故事。兩個極端的家庭意外地相遇並融合在了一起,貧窮的家庭以為可以藉此改變自己的階級,躋身進入上流社會,實則上流和底層社會之間的鴻溝哪是那麼容易彌合的。

這部電影將現實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看完後只覺得胸口憋氣、沉重,一邊為主角一家人的命運惋惜,又不得不承認巨大貧富差距所帶來的嚴重階級分化的事實。

這部電影充分展現了“底層人”無論如何都無法衝破階級分割的現象。

有人說是電影手法太過誇張,但事實是電影只是現實世界的小小縮影,現實往往更殘忍。

上流社會站在頂端,彼此資源交換利用,人都是自私的,沒有那麼多大愛,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他們還會順帶抽走那個唯一的階梯,站在坑邊,掩住鼻子,冰冷地俯視底層世界,而窮人得不到機會,只能在潮溼、陰暗的垃圾堆裡掙扎。

《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接著我又二刷了《雪國列車》,這輛不會靠站的列車上,也處處充斥著階級的現象。

頭等車的乘客可以享受物質和精神的供應,有學校、海底世界、溫泉、賭場、酒吧等等奢靡的場所。隨著列車往後推移,層次遞減,最底層的人在最後一節,沒有食物,自相殘殺。

為了保持人口和資源的平衡,頭等列車的上層會時不時地向尾車投送用蟑螂做的食物,而最無奈的是,這些被上層踐踏的人們,卻還要服務於他們。

我不禁嘆出一口絕望的氣息,難道人一出生就註定了結局嗎?

英國國室子弟,基本不會淪為倫敦街頭的乞丐,而奧爾良清潔工的女兒,基本不會當上巴黎某財團的總裁。

我們一生所定下的目標或期望,可能是某些人一出生就擁有的東西。

你獲得的資源,遇到的人,你的經歷,你的見識這一切都決定了你的眼界,決定了你能走多遠。

我們如果這一生都要和別人去比較,你會發現,你一生的努力,一文不值,可能只是別人一句話、一出生就擁有的東西。

《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多麼令人絕望,那難道絕望中的人就不配過這一生嗎?

當然不是。

人不能因為註定而停滯,不能因為不可能而讓自己淪為鹹魚,任由命運搖晃。

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跨越階級,那就跨越自己。

我們可以比昨天的自己過的更好,更強大。

當你認識到命運的可怕的時候,命運就不能阻撓你了。

2.你的努力決定了你的終點

你的出生只是決定了起點,但起點不重要,終點才重要。

《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電影,講述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麗莎的故事。她出生貧民窟,為了生存,她不得不在垃圾堆裡翻找食物,不僅要忍受有精神問題的母親的拳打腳踢,還飽受同胞的侮辱嘲笑。

她的出生註定了她的起點,但她奮起直追,為自己爭取到了學習的機會,用兩年時間學完了思念課程,並以全優成績考入了哈佛,她用執著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自己、改變了人生。

她在最低的起跑線,在最底層崛起,領先了很多起點比她高的人。

可能有人會說電影畢竟不是生活,人生不像電影,總是有安排好的橋段。

但是,電影源於生活。

《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風雨哈佛路》的原作者Liz Murray,家境貧窮,沒有讀過高中,甚至自己母親去世後都沒有錢埋葬,過去總是過著露宿街頭的生活。

這樣的一個“底層人”,在大街上隨處可見,不過她與別人不同的是,她並沒有放棄自己。

為了求學,她敲響了每一個學校緊閉的門,即使頻頻遭拒,但她堅信只要持續敲下去,總會有個人願意接受她。

她的堅持沒有被辜負,最後,她成功入學一所高中,還成為了學校的第一名,那時,於她而言,無家可歸併不是她最需要操心的事情。

37歲的雷海,是一位外賣小哥,700元租下了80平的三室一廳裡的一個鋪位。他除了每天工作,其他時間都會拿著手機看,一開始室友以為他是在玩遊戲,直到一次,在電視上看到了《詩詞大會》這個節目才反應過來,雷海一直都在學習詩詞格律,準備比賽。

雷海在《詩詞大會》中的精彩表現讓他一舉成名,這次的出名也為他帶來了更多的人生機遇。

12歲的席嘉琪被稱為天才街舞女孩,7歲接觸街舞的她,每天做幾十個俯臥撐,常常舉兩個啞鈴鍛鍊手臂。這些成年人做了都叫苦的練習,她堅持下來了。最後獲得了HHI街舞錦標賽中國區popping總冠軍,技壓群雄,被媒體爭相報道。她的生活也因此不再平凡。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很多改變命運的機會,只是更多的人,放棄了人生躍升的機會。

這個世界沒有一種生活,既光鮮亮麗,又毫不費勁,既然你出生平凡,那你更要努力。

《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3.我就是我的歸宿

人從生下來就是不平等的,你要做的就是接受,並且勇敢無畏的面對特權社會。

草坪上的短跑比賽最後如何了?

一目瞭然,在前面的人更容易拿到獎勵,那意味著後面的人沒資格比賽嗎?

前面的人不會蠢到意識不到自己的機會更多,他們也不想承認自己有更優越的起跑線。

但事實就是這樣,沒有任何藉口,優越者要跑完他們的比賽,劣勢者也要跑完這場比賽。

教練對著前面的優越者說:“如果這是公平競賽,起跑線一致,那些黑人小夥完虐你們,只是因為你們比人家更接近終點,你們才可能贏得這場比賽,這比賽就是人生,這就是人生的樣子。”

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因為你做的事,

人最終可以信賴依靠的就是他自己,要學會獨立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起點的高低是無法決定你能走多遠。

《雪國列車》:用蟑螂做的饅頭,是什麼味道的?

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因為當你發現這個世界原來真實存在階級分化的時候,也就是你戰勝命運的時候,不要畏懼階級,這是這個世界的規則。

李碧華曾說過:“牆高萬丈,擋的是不來的人。如果有人真的想要越過那座牆,那他一定會去找門找窗,找一切可以越過它的途徑。”

20歲的時候,我以為全世界都在看我,我就是宇宙的中心;

40歲的時候,我想還有一群人喜歡我,我不肯放棄;

60歲的時候,我才真正接受,真的沒有多少人在意我。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歸宿,人最終,無論什麼結局,也還都是自己的模樣,跟自己比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