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中國文化事業70年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文化事業實現快速發展,文化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解放。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隨著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共文化投入力度的持續增加,文化事業日益繁榮興盛。

「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新中國文化事業70年

文學:繼承傳統面向時代

2012年10月,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瑞典文學院演講時,他坦言:“我也曾積極地向西方的現代派小說學習,也曾經玩弄過形形色色的敘事花樣,但我最終迴歸了傳統。”縱觀新中國70年來中國文學發展歷程不難發現,從歷史傳統中汲取思想力量,從時代生活中汲取藝術靈感,是無數優秀作家的共同選擇。

事實上,早在20世紀40年代根據地、解放區時期,按照毛澤東同志指引的文藝方向,廣大作家充分挖掘和利用傳統民間資源,並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這一文學創作思路,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作家所繼承和發展。新中國成立初期,《紅旗譜》《紅日》《紅巖》《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烈火金剛》《野火春風斗古城》等小說,《回延安》《甘蔗林——青紗帳》等詩歌,將這種文學創作思潮發揚光大。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國文學進入了反思時期,一大批老作家在作品中呼喚曾經被壓抑的人性,歌頌真善美的情感,而返鄉知青,直面時代給予的磨礪和迷茫,書寫特殊的青春記憶。與此同時,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路遙的《人生》及《平凡的世界》,則直面生活現實,記錄時代的發展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汪曾祺、鐵凝等人從中國古代詩文傳統中汲取滋養,使其作品呈現出詩化、散文化的特點。20世紀80年代中期,馮驥才、鄧友梅、韓少功、阿城、王安憶、賈平凹、莫言等作家開始“文學尋根”,以傳統的文化思想和民俗民間文化立意取材,探討中國文化精神。受到西方文學思潮的影響,先鋒派作家馬原、殘雪、餘華、蘇童等,在文學形式方面進行探索創新。歐陽江河、西川、海子等詩人,則將個人的思考與對世界的對話作為創作指向,為中國詩歌增添了無窮魅力。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面對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相當多的作家把創作的目光投向了現實人生,從日常瑣碎中體悟生活的本質。無論是池莉、方方、劉震雲、劉恆等“新寫實派”還是王朔、王小波等作家的幽默書寫,都為讀者奉獻出了優秀的作品。從20世紀90年代到如今,中國文學呈現出越來越多元化的格局,中青年作家、網絡作家群,都在文壇擁有一席之地。迴歸本土、重視傳統成為當下文學創作的趨勢,面向時代、對話世界也成為作家們的不懈追求。劉慈欣、郝景芳、曹文軒等作家的科幻文學和兒童文學作品,蘊含著獨特的中國元素,具有直面時代的思索和對話世界的勇氣,在國際上屢獲大獎。

藝術:反映時代引領風尚

從2019年初到現在,全國各地群眾紛紛舉辦各種各樣的活動,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其中最流行的慶祝方式是“快閃”。在無數廣場、車站、校園甚至是在車廂、機艙,人們伴著音樂演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我和我的祖國》《走進新時代》《我們都是追夢人》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不同時段的代表歌曲。廣大群眾用一場又潮又暖的歌曲串燒快閃,用最潮的方式,唱出心底的夢想,表達對祖國的美好祝福。

這些廣為傳唱的歌曲,飄過70年,潤澤了幾代中國人的心靈。在改革開放前,紅色革命歌曲,如《英雄讚歌》《北京的金山上》《東方紅》《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頌祖國與中國共產黨的歌曲是當時的主流。改革開放後,中國歌曲發展更加多元化,《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大海啊故鄉》《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等通俗音樂,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鄉戀》《軍港之夜》《讓世界充滿愛》《一無所有》等流行音樂,以獨特的姿態加入歌壇的交響;《信天游》《我熱戀的故鄉》《黃土高坡》等匯聚成“西北風”,顯示了中國音樂的強大張力。人們用《綠葉對根的情意》《今天是你的生日》,表達對國家的深切眷戀,用《愛的奉獻》《好人一生平安》,呼喚人間真情。在20世紀90年代,人們在接受港臺音樂的同時,也對《彎彎的月亮》《同桌的你》《濤聲依舊》等讚不絕口。

進入21世紀,中國音樂產量之多、隊伍之龐大、類型之多元也是超越以往。無論是港臺歌手還是內地歌手,無論是“嘻哈”“饒舌”等曲風,還是“中國風”式的歌詞,在樂壇都有一席之地。中國音樂更加人性化、通俗化,諸如《兩隻蝴蝶》《老鼠愛大米》《最炫民族風》等,不僅是街頭廣場舞群體的最愛,也在幼兒園裡小朋友之間傳唱。伴隨著《超級女聲》《中國好歌聲》《我是歌手》等節目,一批草根歌手走向更大的舞臺,可以與劉歡等大牌歌手同臺。

新中國的成立,不僅為戲劇事業提供了一個嶄新的生態環境,也為戲劇發展提供了改革的各種挑戰。隨著專業化、正規化院團的建設,舞臺藝術質量迅速提高。表現革命和建設生活的作品,如《戰鬥裡成長》《萬水千山》等不斷湧現,而老舍《茶館》作為現實主義與民族化相結合的藝術精品,成為舉世公認的中國話劇代表作。戲曲界則在“推陳出新、去蕪存精”思想和“三並舉”方針指導下,開展了大規模的整理改編和創新工作,通過激發戲曲工作者的創作熱情,通過重塑舞臺形象表現現代生活,湧現出了《楊門女將》《花木蘭》《紅樓夢》《劉巧兒》等優秀劇目,受到廣大群眾的歡迎。

改革開放後,戲劇生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方面,話劇舞臺不斷變革,話劇創作更加多元,湧現出了《狗兒爺涅槃》《桑樹坪紀事》等優秀作品。戲曲創作引入現代意識,改進舞臺形式,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轉換,湧現出了川劇《潘金蓮》《變臉》、湘劇《山鬼》、淮劇《洪荒大裂變》、京劇《徐九經升官記》等高口碑劇目。

進入新世紀,中國戲劇新劇目不斷湧現,既反映革命建設和社會改革,也弘揚民族優秀精神傳統、歌頌人性光輝,題材和內涵都更加廣泛。話劇《矸子山》《農民》《立秋》《秀才與劊子手》,甬劇《典妻》、梨園戲《董生與李氏》、豫劇《程嬰救孤》、崑劇《公孫子都》、京劇《華子良》等,都是其中優秀的代表。在經歷了體制改革後,戲劇的經營傳播模式也在發生變化,呈現出復興的趨勢。

新中國成立初期,美術家們緊隨國家的文藝方針和政策,提高自身思想和藝術修養,從社會、大眾和民間中吸取養料,形成了“民族化”和“大眾化”風格特徵。這一時期,年畫、漫畫、宣傳畫和連環畫等畫種廣泛推廣,國畫開始革新之路,油畫突飛猛進。董希文的《開國大典》、羅工柳的《地道戰》、詹建俊的《狼牙山五壯士》、侯一民的《劉少奇與安源礦工》、靳尚誼的《毛主席在十二月會議上》、鍾涵的《延河邊上》等,劉開渠、滑田友等創作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潘鶴的《艱苦歲月》,至今仍為經典。

改革開放後,美術界衝破思想的束縛,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從1978年至1984年的“反思與啟蒙”,再到從1985年至1989年的“引進與衝擊”;從1990年至1999年的“多元與迴歸”,再到從新世紀以來的“自覺與建構”,在眾多藝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美術逐漸走出國門,在世界美術舞臺上大放異彩。在國家提倡博物館免費開放的大背景下,全國各地很多美術館也開始嘗試免費開放。除了美術館建設外,美術展覽空前活躍,美術界的繁榮正以展覽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在公眾面前。

新中國成立後,舞蹈工作者隨著時代的脈搏,奮力反映當時火熱的生活,再現了中國人民革命鬥爭歷史,歌頌了新生祖國的幸福生活,逐漸形成了獨有的藝術風格。改革開放後,藝術家們以飽滿的熱情,創作出了一批打動人心的新作,將優美的舞姿在舞臺上呈現出來。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時期不少舞蹈藝術家自覺地從傳統文化中汲取靈感,將舞蹈藝術與傳統文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古典舞的當代呈現進行探索。如《絲路花雨》巧妙地借鑑了壁畫中的飛天形象,博採各地民間歌舞之長,開創了古典舞創作的高峰,被譽為“活的敦煌壁畫,美的藝術享受”。

進入21世紀,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舞蹈迎來了日益繁榮的發展時期。藝術家們以現代人的視角出發,關注當今社會的現象與矛盾,創作了一批不乏具有現實意義、反映時代面貌的作品。在20世紀80年代就創作出《雀之靈》的楊麗萍,在新世紀後重返鄉間、田野,展開了對原生態舞蹈的發掘、保護及創作,確立了屬於她的個性化舞蹈風格。

廣播電視電影:由弱到強走向繁榮

2018年暑期,吳京執導並出演的電影《戰狼2》,獲得了56.79億的票房,榮登中國電影票房榜首。2019年春節,《流浪地球》贏得了46億元的票房,取得中國電影票房第二的佳績。而到了8月,這一紀錄被《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這三部分別是動作、動畫和科幻類型的影片,集中體現了中國電影不同題材類型風格的多樣化繁榮態勢。

與“90後”在影院看電影不同的是,“80後”、“70後”及以前的觀眾對電影的印象大都停留於露天電影,而且最熟悉的影片往往是《地雷戰》《地道戰》《南征北戰》《英雄兒女》等老電影,這些也是改革開放之前中國電影的代表作品。一部分“80後”和大部分“70後”及更年長者提到這些話題便樂此不疲。70年來,中國廣播電視電影的發展經歷了由弱到強的歷程。從廣播電視電影發展的角度,感受中國文化的變遷,也別有一番趣味。

70年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錄了許多重要時刻,將聲音傳播到祖國的四面八方。聽眾們不會忘記陪伴了一代代人成長的《小喇叭》,不會忘記《新聞和報紙摘要》及其重大事件的現場報道,不會忘記全國第一個採用主持人形式的節目《空中之友》,不會忘記香港迴歸、澳門迴歸的大型直播,更不會忘記在南方雨雪冰凍災害、汶川地震、玉樹地震等突發自然災害中,24小時連續不斷的播出給災區群眾傳遞的溫暖和力量。進入互聯網時代,中國各級廣播電臺秉持“廣播+”理念,運用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探索實踐者“融媒時代”廣播的創新可能。

與廣播事業相比,新中國的電視事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也非常迅速。1958年5月1日,中國第一座電視臺——北京電視臺(今中央電視臺)開始試驗播出,中國自己的電視信號第一次出現在了屏幕上。同年6月15日,北京電視臺播出了我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而在當時,全國電視機擁有量僅有數百臺。當年10月1日,北京電視臺首次對國慶閱兵式和群眾遊行進行了實況轉播。改革開放後,中國電視臺的數量迅速增加,電視機才得以迅速普及。在發揮信息傳遞作用的同時,電視充分發揮了娛樂的功能,生活類、談話類、體育類、旅遊類、戲曲類欄目,主動貼近群眾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各種題材劇如軍旅劇、歷史劇、宮廷劇和言情劇等,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娛樂消遣。中國電視市場愈發火爆,2017年反腐劇《人民的名義》網絡播放量達到了213.5億次。

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傳播在傳播模式、傳播格局和傳播觀念上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此背景下,國家將媒體融合提升到了文化戰略。2018年4月,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合併為中央廣播電視臺。2018年5月,訊飛智聲平臺使用AI語音合成技術,對央視主播康輝的聲音進行合成模擬,打造出全球第一個虛擬主播形象“康曉輝”,在特別報道《直播長江》中亮相。2019年8月,《新聞聯播》正式入駐短視頻平臺抖音、快手。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各級廣播電臺播出機構2647個,為1949年的54.0倍;全國有線廣播電視實際用戶數為2.18億戶,佔全國家庭總戶數的49.0%。數字電視用戶數2.01億戶,佔92.3%。

與廣播電視事業相比,中國的電影事業起步早。新中國成立初期,電影界被一種新生的激情賦予了巨大的活力。電影工作者用工業、農業、商業題材和革命歷史題材作品,謳歌新中國解放和建設事業。無論是《走向新中國》《英雄司機》還是《水鄉的春天》《淮上人家》等,無論是《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南征北戰》還是《女籃5號》《青春之歌》等,都以題材、內容的豐富和高水平的製作,受到觀眾的歡迎。尤其是戰爭題材電影,富有時代特點,人物性格生動,戰爭場面宏大,充分體現了新中國初期的英雄主義精神。

經歷了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曲折發展之路,80年代初,功夫片《少林寺》開風氣之先,將香港電影的製作方法和理念引入了內地。進入改革開放時期的中國電影,迎來了繁榮發展的新時期。廣大電影工作者關注時代變動的演進過程,藝術視角和探索創新更為廣闊。其中,一批反映城鄉生活的電影如《喜盈門》《咱們的牛百歲》等作品,極富本土特色;謝晉的作品蘊含著濃郁的人道主義氣息,吳貽弓等第四代導演的作品展現了情感細膩、意境含蓄的特點。而第五代導演則更重視對形式的探索,《黃土地》《紅高粱》等作品從鏡頭語言到人物表現,極具張力。尤其是陳凱歌的《霸王別姬》,以宏大的歷史敘事和深刻的藝術思考,獲得世界影壇矚目。“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開始走進舞臺中央,成為電影創作的主旋律,誕生了《南昌起義》《西安事變》《血戰臺兒莊》《孫中山》《開國大典》等經典作品。在1990年代,商業片賀歲片迎來大發展,藝術片也開始進入市場,逐漸形成了主旋律電影、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三足鼎立的局面。新世紀前十年,中國電影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除了追求大投入、大製作之外,一些電影工作者也開始通過小成本、精製作,贏得觀眾的喜愛。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影片的類型和質量逐漸實現了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主旋律電影如《戰狼2》《湄公河行動》等,現實題材電影《我不是藥神》《萬箭穿心》等,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電影產業體系不斷完善,電影產業規模不斷增加。2018年全國電影票房收入609.8億元,比2012年增長1.9倍;電影院線擁有銀幕60079塊,比2012年增長3.6倍,銀幕總數躍居世界第一。

70年來,中國文化工作者繼承優良傳統,不斷開拓創新,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展望新時代,我們堅信,中國文化建設將呈現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局面,煥發出無限生機。

(作者:張召鵬,單位: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