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莫斯科红场

上世纪出生的50后、60后大都有一段苏联情结,《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梅花儿开》等耳熟能详的旋律,常常勾起对逝去的青葱岁月的美好回忆。有朝一日去歌曲产生的国度看看,成为这一代人的梦想。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梦想终于变为实现,2019年9月18日,我们开启了俄罗斯之旅。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一、俄罗斯的“宫保鸡丁”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主要部分,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陆,资源丰富。独特优美的自然景观数不胜数

然而,我们的俄罗斯行程是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大城市。

导游说,我们这次游览的景点可归纳为四川一道名菜菜名“宫保鸡丁”,即参观“宫”殿,游览城“堡”,了解“基”督教,欣赏“顶”级艺术。

夏宫、冬宫、叶卡捷琳娜宫、克里姆林宫…… 宫殿建于城堡之中,既游宫殿亦览城堡。

克里姆林宫建筑群宏大雄伟,面积28万平方米,融合拜占庭、巴洛克、希腊、罗马等建筑风格;红场旁宫墙上散布着15座塔楼,其中最高的5座塔楼上各安装直径6米的红水晶五星,夜晚红光闪闪,光耀四方。200吨重的“钟王”,40吨重的“炮王”,威严的总统府,巍峨的教堂群,使克里姆林宫享有极高国际声誉。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克里姆林宫钟王

叶卡捷琳娜宫让人震撼,它是俄罗斯历史上唯一被冠以“大帝”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的行宫。宫殿金碧辉煌,奢华至极,尤其是用6吨天然琥珀镶嵌的“琥珀屋”辉煌得令人窒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娜宫

冬宫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并称为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其馆藏艺术品数量高达270万件,令人震惊。

夏宫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是彼得大帝消夏避暑的行宫,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喷泉群,花园延伸至波罗的海岸,风光如画。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叶卡捷琳娜宫花园

观摩俄罗斯东正教教堂,诸如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喀山教堂、滴血教堂等等。

圣彼得堡的喀山圣母大教堂,里面的圣母流泪画像数次显灵,使俄罗斯在俄法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关键时刻,扭转颓势,转危为安,最终取得胜利。因而喀山教堂教徒甚众,地位颇高。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圣彼得堡金顶大教堂

在叶卡捷琳娜宫、冬宫、俄罗斯国立博物馆欣赏俄罗斯著名艺术家创作的世界顶级艺术品。如希施金的《密林深处》,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和《国务院会议》等艺术藏品,令欣赏者大饱眼福。

上述“宫堡基顶”无一不显示俄罗斯辉煌的历史和强盛的国力。

二、冷傲的战斗民族

几百年来,俄罗斯东征西战,英雄辈出,打下了大片疆土。长期战斗的缘故,俄罗斯成为了世界上最不会微笑的民族,导游告诉我们,这跟他们的历史密切相关。

在与俄罗斯人的接触中,印正了导游的说法。无论是酒店的接待员,还是餐厅的服务生,抑或是火车上的列车员,他们始终面无表情地工作,抑或是在狭窄的过道相遇,他们仍对客人视而不见。

我们乘夜班火车从莫斯科去圣彼得堡,列车员肥胖姐除了在车厢门口为她负责那节车厢的旅客验票,没有提供任何其它服务,车上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但她仍然面无表情,口中念叨我们听不懂的俄语,手里捏着人民币,暗示我们给她小费。作为对她服务不满的回应,我们摇头,假装不知道她想要什么。

其实,按照导游之前的提示,原打算在火车上给列车员一点小费,可一看见她那副冷冰冰的面容,立刻打消了念头。

看着她悻悻离去的背影,我们感叹: 搞经济工作同打仗不一样,战斗民族必须转型。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双层卧铺列车

但是,也有例外,在圣彼得堡涅瓦河上的游船上,两个着俄罗斯民族服装的美女和一个拉手风琴的俄罗斯老帅哥,始终笑容可掬,开朗活泼,与中国游客一起唱苏联老歌,跳欢快的民族舞蹈。游客们下船前主动给小费,给少了还不好意思。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涅瓦河游船上

战斗民族工作特别认真,认真得很“轴”。

回国时,在莫斯科机场领取登机牌,旅游团按家庭排队,井井有条。终于移到柜台前,递上我和夫人的两本护照,机场工作人员一个黄毛丫头用俄式英语拒绝,要求一人递一本,我们立刻遵命,然后请求两人座位安排在一起,黄毛丫头再一次严厉拒绝。

我们赶紧请求旁边的领队帮忙说说,领队苦笑着摇摇头说,俄罗斯人就是这个样子,非常轴,没有用!我不满地投诉: 我们也走了十几个国家,没有像俄罗斯这样,人家非常人性化,我们中国也是尽量让同行人座位在一起,咳,简直无语!

黄毛丫头递出登机牌,我和夫人的座位果然相隔两排。询问其它家庭的情况,绝大多数家庭成员的位置不在一起,弄得大家上了飞机,再互相询问并调换座位,搞得飞机上乱哄哄好一阵子。大家都愤愤不平,没有一个乘客不诅咒那个黄毛丫头……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莫斯科至北京国际航班

导游介绍: 俄罗斯人从幼儿园至大学的教育费用全部由国家包揽,因此俄罗斯人的文化水平非常高,当然外语程度也应如此。根据在俄罗斯几天的经历,疑问产生了,为什么俄罗斯人对不懂俄语的外国人从来不讲英语? 导游笑了笑,解释道: 是因为俄罗斯这个民族高傲冷峻,不屑于说英语。我在心里嘀咕: 语言不过是沟通工具,战斗民族何至于此?

俄罗斯地处高纬度,气候寒冷,男人们喜欢酗酒,用伏特加等烈酒刺激保暖。因而俄罗斯男人容易患上与酒相关的疾病,导致寿命缩短。据查,俄罗斯女人的平均寿命72岁,男人的平均寿命只有59岁,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二战后男人的数量还没有恢复,酗酒又使大量男人早逝,因而俄罗斯男少女多的情况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不仅如此,多年来,俄罗斯总体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这可愁坏了俄罗斯政府,地广人稀并非好事。据说,普京为了提高俄罗斯的人口数量,每出生一个婴儿,奖励30万卢布,生三个孩子的母亲,被评为英雄母亲。五个孩子的家庭可以赴莫斯科见普京。即使如此,俄罗斯的人口数量仍不见起色。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圣彼得堡街景

三、散淡的人文环境

“二慢一快”是俄罗斯的普遍社会现象,即工作慢,生活慢,开车快。导游介绍: 俄罗斯修建一栋普通住宅楼,需花5、6年时间,修建重要建筑如博物馆、教堂需花几十年时间,慢工出细活,也许建筑物质量高些寿命长些,可对比中国速度,让人唏嘘。

我们领教俄罗斯的“慢”是在莫斯科机场海关。当时,海关大厅分2路,排了约200多至300人,10几分钟过去了,队列一点都没有往前移动,我踮起脚朝海关验证口望去,总共7、8个验证亭,只有2个海关人员在工作,其它验证亭空空如也。中国游客开始抱怨,几个领队小姑娘安慰道: 我们跑中国俄罗斯线路几年了,每次到这里没有2小时左右是进不去的。有一次更夸张,接近排了4小时队才过海关。听完领队们的遭遇,我们面面相觑,只有劝慰自己: 耐心再耐心,这是俄罗斯,不是中国…… 还算幸运,我们1个半小时就入境了。

虽然俄罗斯工作慢,生活慢,可开起车来却不含糊,风驰电挚般,只要不在堵车路段,他们通常启动后,10几秒钟就把车速提高至100碼以上,犹如表演汽车拉力赛,看得人心惊肉跳。难道战斗民族的性格需要通过开快车来宣泄?

四、高水平窃贼

刚到莫斯科,导游提醒我们: 来俄罗斯旅游,防小偷是重中之重,钱被偷了还好,如果护照被窃,麻烦就大了。莫斯科的小偷是小学水平,圣彼得堡的小偷是研究生水平。听完心里一惊,何以相差如此之大? 有点耸人听闻,我不以为然。可一到圣彼得堡,我相信了导游的话。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圣彼得堡发源地

坐了一晚上火车,虽说是卧铺,可上火车晚,睡觉时间短,质量差,早晨6点在圣彼得堡下了火车,感觉仍在睡梦中。

跟在导游后面,拖着行李箱走了约500米,才在路边找到接我们的旅游大巴车。如果在日本,大巴司机会主动为游客搬放行李箱,可在俄罗斯,导游示意游客自己把行李放进大巴车的行李舱。

我躬着腰,专心往大巴车内放行李,此时,感觉身后有人从头上伸手帮我推箱子,我心里想,这司机还行,没有只当“观众”。放完三只行李箱,站起身来,导游过来说,司机说有小偷,让大家注意。我马上检查面前的胸包,拉链开着,神经立刻紧张起来,快速探摸最里面夹层内放的东西,护照在! 身份证也在! 松了一口气,然后,对盯着我的导游说,好像没有丢东西。

导游紧张的表情也轻松下来,然后催促我们上车,坐下后,我不放心,再次掏摸胸包的东西。这次感觉有点不对。好像少了一样东西。回忆片刻,对,应该是一叠人民币。出发前,我将2000元纸币折叠放在胸包最里层的兜里,和护照身份证放在一起。现在没有了!

我起身告诉导游,我的两千块钱被偷了,他立即问: 护照、证件这些东西在吗?我回答。护照证件都在,就是钱没有了?

导游轻松地说: 只要护照在,钱丢了是小事! 这时团友们纷纷站起来,问我钱是怎么丢的?

后面座位的平头大哥,“哦”了一声,恍然大悟地告诉我: 刚才我就站在你后边,看见两个俄罗斯人上来围着你,我以为他们来帮你放行李。心想,俄罗斯这边的司机还不错,没想到是两个小偷。

导游补充道,司机告诉我是三个小偷,其中一个小偷跟他攀谈,吸引他的注意力,另外两个小偷配合下手。

团友们议论纷纷……

我却沉默了,想起莫斯科导游提醒的话: “莫斯科的小偷是小学生,圣彼得堡的小偷是研究生”。这话耐人寻味,个中内容丰富。

大巴车在行进,我独自思考着: 挂在眼前胸包也不能幸免,如果盗贼事先没有对各种包诸如腰包、胸包、挎包、双背肩包和各种不同的偷盗场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不同的偷盗策略和方式,是不可能得逞的。我想:

第一,选择的时机非常精准。趁我弯腰搁放心行李的片刻,此时,胸包没有贴在身体上,我的注意力放在如何把行李摆放好,不易发现他们的行径。

第二,他们三人分工合作,配合默契。一个对付司机,一个遮挡掩护,一个准确下手。

第三,窃贼技巧高超,能够在瞬间,拉开胸包拉链,从证件、纸币混在一起的最里层兜里精准偷走钱。

第四,只拿钱不要护照证件,是窃贼最高明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假设窃贼不分青红皂白将钱和护照等证件“一锅端”。被偷者是外国人,没有护照回不了国,肯定会去使领馆申请临时护照。被偷者需要在俄罗斯等待,使领馆需要跟国内联系,确认被偷者的身份。一来二往,一大堆麻烦事儿……

这种事情如果频繁发生,相关外国使领馆会不满俄罗斯政府的管理,影响俄罗斯的国际形象,俄罗斯警方将承受压力,一旦俄罗斯警方加大打击的力度,窃贼们的生存环境就异常艰难,再说,小偷拿到护照等证件没有丝毫用处。

第五,如果护照证件没有失窃,被偷者通常不会报案,并用舍财免灾来自我安慰,末了,还庆幸护照证件没有被偷,避免了时间损失和更多金钱损失,一旦想起,偶尔还会偷偷乐。

这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小偷窃到所需要的,被窃者没有失去最重要的,使领馆没有被增添麻烦,俄罗斯警局的报案率没有上升。这就是圣彼得堡小偷的智慧,这就是他们的研究生水平。

中午吃团餐,在排队上卫生间时,几个浙江游客说,同样在圣彼得堡火车站,他们2个团友的钱也被偷了,护照证件安然无恙。

在盗贼创造的平静工作环境中,源源不断的外国游客默默“奉献”,让圣彼得堡偷盗之徒“工作”开心,逍遥自在……

提醒后来者须特别当心圣彼得堡窃贼,他们可是有研究生水平啊!

辉煌的历史,冷傲的民族, 2019秋游俄罗斯见闻

俄罗斯国立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