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鵬:書法並不神祕,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對於書法而言,它流傳了幾千年,也中國文化的精粹,包含了中國文化的智慧結晶。就書寫來說,它也有其自身的技術水平,人們通過書寫,一方面在表現這些技術水平或是書寫水平的同時,另一方面也會自覺不自覺地把個人的情感書寫進去,從而使書法有自己個性的一面,形成書法的境界藝術。

沈鵬:書法並不神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沈鵬先生是當代書壇的領軍人物,對書法的見解可謂是獨具一面,他認為,"書法是書寫的藝術,在具備了一定書寫能力的基礎上,把個人的情感、認知在文字的書寫中表現出來,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不要管別人怎麼說、怎麼看。"

實際上,對於沈鵬先生的這一觀點,並不是說他是首創者,如果要追究誰是首創者,應當是蘇東坡。北宋時期,蘇東坡就提出了與他相似的書論觀,蘇東坡認為,書寫者應當在書法中寫入自己的情感、學識、修養、情操等,最終達到"蕭散簡遠"的藝術境界。而對於沈鵬的書學觀點,他只是說得更加明確了。

沈鵬:書法並不神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理解沈鵬先生的這一論見,應當要全面深刻地看待,全面,就是要把他的這些話串起來看待,而不應當取其一,舍其二,如果這樣理解,那勢必就會認為"書法想怎麼寫就怎麼寫了"。

首先,"在得古人之法的基礎上,想怎麼寫就怎麼去寫。"這句話是沈鵬先生所說的根本問題,什麼叫得法?怎麼去得法?這是關鍵。一個學習書法的人,都要花費很長時間去臨摹學習古代書法的經典作品,在臨摹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用筆方法、掌握字形結構、作品風格、歷史定位等全面系統的知識。

沈鵬:書法並不神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也有一些人在學習書法時,自己也去臨帖,也要學習古人的用筆方法等,但是,自己創作出來的作品洋相百出,不是筆法有問題,就是其它有問題。注意,沈鵬說的"得古人之法",很大程度上是指古人的筆法,並沒有強調字形結構。如果基礎不牢靠,不得筆法,"想怎麼寫不怎麼寫"只是一句空話,寫出來的作品也就成了"胡亂"寫了。

沈鵬:書法並不神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其次,"用情感寫字,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情感就是個人的情操、學養和閱歷,這些如何能寫進作品中?其實,古人早就給出了我們答案,我們看到魏晉、北朝時期的一些作品就知道,"一碑一貌"、"古拙樸茂"是這些作品的整體風格特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特徵?就是因為它們不是同一個人所寫,每個人的理解不同,認知不同,感受不同,所以作品風格就不同。

沈鵬:書法並不神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而對於書法中的情感問題,自北宋以後就明確被提出來了,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蘇東坡、黃庭堅等人。他們認為,書法境界層面的表現,主要是來自人的學識學養,只有人的認知高了、閱歷見識多了,在書寫中自然就會融入到作品中。

沈鵬:書法並不神秘,想怎麼寫就怎麼寫

最後,是個人風格的問題。個人風格是書法境界中的概念,"書者,心畫也。"書法說到底就是寫人的"心",每個人對事物的感受都是不同的,書法也是一樣。文學家歐陽修是最早提出"個性"書品的人,後來,米芾也提出了書法要自然、率真,還要"自成一家",對於古人書法在學習成熟以後,自己書寫時不能去完全照搬古人,而是要形成自己個性特點的作品。

對於沈鵬先生關於"想怎麼寫就就怎麼去寫"的說法,其重點還是要學古,要得法,這個基礎厚實了,得法了,才會帶著自己的"情感色彩"去創作屬於自己個性的作品,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就必須要加強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修養,這才是沈鵬先生的願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