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雪泥 齊賢琴社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琴簫合奏《平沙落雁》 古琴:郝丙鵬 洞簫:趙樂承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明代小潞王朱常淓像


在《中州文徵續編》(卷十八)中有清人馮喜賡所寫的一篇《潞琴記並引》,對潞王造古琴記載頗詳,並談及潞王的嗜書與好印,對研究潞王的藝術生活和精神境界頗有助益。現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潞王琴

據文中所記,潞王朱翊鏐,在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死後,其庶子朱常淓襲封。在國家動亂之際,朱常淓眼看國家將亡,無可奈何,便“聊寄意絲桐,以寫其憂憫家國之心歟!”於是便將琴“陳之几上,焚香而對之,夜擁以寢。如聞黍離麥秀之聲也。”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潞王琴

據文中考證,潞王朱常淓制琴時間在崇禎11年(1632年),並對所制的琴逐一編號,對其中尤優者,刻以“中和”二字。《五知齋琴譜》中記載,“潞王制琴百餘張傳世”。又據曾充任“潞府儀賓”的段雪亭先祖傳言:“潞王制琴八百張,作琴室,四壁遍懸之,無隙也。後遇良工甲乙之蓋優勝者,皆勒‘中和’字雲。”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潞王琴刻有“中和”二字。

馮喜賡的琴,為友人黃試可所贈。黃試可曾對馮說:“吾琴為潞藩珍品,昔年以凡琴於市賈。”琴長三尺餘,為梓木所做。漆得起明發亮,上鑲嵌有寶石,雕有“泥金龍池”。內刻“大明崇禎戊寅夏季潞國制一百八十八號”十七字。“上作大八分二文曰:‘中和’”,漆以硃紅。“下作方璽,文曰:‘潞國世寶’,塗以金”。並署名“敬一主人”(潞王書室號)。琴上銘文是:“月印長江水,風微滴露清。會到無聲處,方知太古情。”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潞王琴

馮喜賡不但有友人贈的潞琴,還有孫子馮又蒼贈的鈐有“潞藩鑑賞”長印的《星風樓帖》,並在順治七年(1650)“曾以千錢購《唐詩紀事》十數本,每本皆有大璽,上圓下方頂銳出,文曰:‘潞國世傳’。”馮喜賡曾以喜悅心情記載道:“有美必合,可稱三奇矣。”

新鄉故事:潞王與潞琴

△位於河南新鄉市鳳泉區的明代潞王陵


注:本文由作者梁貴晨之子、平原新投文化藝術中心梁濤根據其父手稿整理,經新鄉市古琴藝術研究會秘書長婁鴻泰審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