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河流的气候特征你知道多少?

全球河流的气候特征你知道多少?

2019年9月16日,Nature期刊发表“河流剖面变化对干旱的响应(Aridity is expressed in river topography globally)”的文章结果对现有理论提出了挑战,研究发现在潮湿地区河流的长剖面往往是凹向上的,但在干旱地区,它们变得越来越直。

几十年来,地球科学家一直在试图探测气候对河流形成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系统的证据。这条长长的曲线是在数万年到数百万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的,所以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该地区气候历史的更大的故事。研究人员预计气候会影响河流的长剖面,因为它控制着河流的水流量,以及水推动泥沙沿河床移动的相关力量。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还缺乏一个大型的、系统的河流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可以跨越地球上的气候区域,从而能够充分探索气候和河流形态演化之间的联系。研究小组根据NASA航天飞机最初收集的数据,制作了一个新的免费的河流长剖面数据库。使用由伦敦玛丽皇后大学的合著者Stuart Grieve博士开发的专业软件,开发了一个新的长档案数据库,其中包括全球33万多条河流。该研究首次在全球范围内表明,不同气候区河流的长剖面形状存在明显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河流中水流的干旱表现。在潮湿地区,河流往往一年四季都有水流,不断地移动泥沙,侵蚀整体轮廓,使其呈凹形上升。随着气候逐渐变得干旱(从半干旱,到干旱,再到超干旱),河流每年只在下雨时流动几次,泥沙移动也不频繁。此外,干旱的河流往往经历短暂的、强烈的暴风雨,这不会造成整个河流长度的流量。科研人员用一个数值模型解释了气候、径流和长剖面形状之间的联系,该模型模拟了河流剖面随时间变化对径流特性的响应。旱地河流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研究和重视,特别是考虑到旱地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旱地的水流表现使人们对气候对陆地表面地形的影响有了独特的见解。卫星数据与高性能计算相结合正在革新我们的学科,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只是触及了数据、计算机能力和地球科学洞察力的融合所带来的潜力的表面,这种融合能让我们了解我们的星球,以及太阳系中的其他星球。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中国科学院兰州文献情报中心《资源环境科学动态监测快报》2019年第19期, 吴秀平 编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