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集團”興衰史

時光倒回到4年前,興隆集團還是遼寧省內知名度最高、最風光的名營企業之一。但短短几年間,興隆集團就迅速墜落,成為了數不清官司的被告,整個集團陷入了瀕臨破產的境地,四面楚歌之下,甚至讓人看不到翻盤的希望。

一、興隆崛起 社會貢獻應肯定

平心而論,興隆集團的成功曾經給社會做出了很多貢獻。在巔峰期興隆這樣一個民營企業,擁有6萬多名員工,如果算上上下游的配套供貨商、服務商,其帶動就業人數更是客觀。此外,每年超百億的營業收入,向國家貢獻的稅收也蔚為可觀。興隆大家庭當初能在東北百貨商場競爭最為激烈的核心商圈——中街,存活甚至發展起來,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要知道當初中街,當時中街有國營背景的四大家商場,擁有天時、地利以及各種資源,硬是沒有打過這個從小城盤錦來的民營競爭對手。興隆的成功甚至一定程度上扭轉了人們認為東北人不會百貨的印象。鼎盛時期,興隆的商業綜合體在遼寧14各市裡除了大連市內沒有打進之外(作為大商集團的大本營,興隆集團始終沒能攻入大連市內),在其他13個城市中心都有至少一個自己的大型商場。在電商風生水起、天貓京東改變中國人消費習慣的時代,興隆集團仍然敢喊出向天貓開炮的口號,並且興隆大奧萊等幾個店仍能做到銷售額大幅增加,這實屬不易。興隆的做法也證明了實體店在電商崛起背景下,只要轉型對路,仍然大有可為。所以,筆者認為興隆的崛起在社會穩定、創造就業、稅收貢獻以及商業模式探索等諸多方面為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興隆集團”興衰史

二、成也李維龍 敗也李維龍

提起興隆集團就繞不開,她的靈魂人物,董事長李維龍。接觸過李維龍的人都有幾個一致的評價,他具備優秀企業家的特質。精力旺盛、充滿激情、思維敏捷、行事霸道、敢於冒險。他從一個盤錦的初中老師,一路拼殺,最後打下一個資產數百億,員工數萬人的大型商業集團,不管你是否喜歡他的性格,他的確不是凡人。大多數人把興隆集團的成功,看成李維龍個人的成功。這是有道理的,接觸過興隆集團的人都有一個感受,在集團內部董事長擁有絕對權威,外人感覺興隆內部管理層對於李維龍似乎已經超越了敬而更像一種怕。擁有這樣一位絕對強勢的領導人,對企業的發展有一定好處,那就是興隆集團內部的執行力超強,這也是興隆集團能夠打敗很多著名競爭對手的最關鍵因素。員工對於李維龍的命令奉若天條,不惜一切代價去衝鋒陷陣,不停地提高要求,所以,很明顯可以看到,興隆百貨做的活動比別的商場多得多,興隆總在不停地策劃新活動、地鐵口一直有人在發興隆的傳單。這種絕對權威帶來了強有力的執行力,但是它的前提是領導人的英明神武,不能犯錯,因為興隆集團內部沒有能夠足以平衡董事長的力量,也就是說他們幾乎沒有糾錯機制,擁有絕對權威的領導一旦犯錯,對於整個興隆集團的破壞力也是毀滅性的。

“興隆集團”興衰史

2015年李維龍接受央視採訪

三、幾個戰略判斷錯誤 導致興隆大廈將傾

首先 過分迷信資產自持 走上了重資產之路

其實,興隆的戰略選擇說到底取決於李維龍個人對大方向的認識。李維龍不止一次地誇耀過中街的興隆大家庭是集團自有物業,有了自己的房子幹百貨心理特別有底。這個道理的確不錯,如果說李維龍不走重資產道路,今天的興隆集團日子過得仍然會很滋潤。通過20年的打拼,以興隆集團積累的口碑和人氣,他們已經可以跟供貨商拿到先供貨再付款的條件,商家給他們交租金,消費者消費提點,供貨商貨款後附,如果單單經營百貨,興隆穩賺不賠,幾乎沒什麼壓力。但是,零售業百分之十幾的毛利率已經滿足不了李維龍了。興隆秉持著商場物業自持的戰略,進行擴張,堅持商場只蓋不租。誰都知道商業地產貴,很賺錢。但是,興隆集團攤子鋪得太大了,截止2018年,興隆集團營業的商場面積和在建的商場面積幾乎相等。用零售業賺的錢去貼補商業地產開發的資金窟窿,簡直是杯水車薪。這個戰略選擇也為後來的興隆困境埋下了伏筆。

第二 對資金鍊過分自信 錯失上市良機

其實早在2015年,就有媒體採訪中問過李維龍,想不想上市,李維龍回答,不想。原因是興隆集團不缺錢。當時的李維龍底氣來自於,興隆集團強大的營銷能力,穩定的客流量以及大量自有和在建的商業實體。有了這些,他在銀行眼中就是優質客戶,他認為銀行應該爭著搶著來給他貸款。具體原因目前不詳,但從結果上看,2015年之後銀行對興隆集團收緊了銀根。大量在建的商業實體,沒了資金支持就成了爛尾樓。銀行的支持一旦沒有了,興隆的危機立刻顯現了,2018年前後,媒體發現曾經宣稱不缺錢的興隆集團在積極籌備上市,而李維龍兒子執掌的電商業務興隆大院業務,也傳出密會騰訊、阿里,想高價出售給這些電商巨頭。種種跡象表明興隆缺錢了。但是,在這個時候再想上市,為時已晚。隨著興隆拖欠供貨商的案件頻頻爆出,興隆集團的信用價值大打折扣,也因此李維龍的上市計劃告吹,其子電商業務最終也以失敗告終。

第三 對宏觀經濟錯判

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對全世界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國際市場的迅速 疲軟對我們這樣一個當時以外貿為導向的經濟來說影響是非常大的,但是這種影響的顯現需要很長時間。傳到至國內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十年之後實際上這種影響也依然存在。但是,據興隆集團內部人士講,當時興隆管理層並沒有預想到,經濟下行壓力會持續這麼長時間,認為短期內土地資源價格下降也許是個擴張的好機會。但是,沒想到加快開新店之後,消費者消費擴張的速度沒有同步,這也導致興隆很多新店遲遲無法營業。具有代表性的鞍山的金元寶,投入巨資但遲遲無法開業。

“興隆集團”興衰史

興隆集團20年彈指一揮間,從崛起到滑落,令人唏噓。寫此文並非為了落井下石,看人笑話。而是從這些年與興隆接觸和觀察中提供一些思考,前文提到興隆的成功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總結其失敗也對後來者有深刻的借鑑意義,支付了這樣麼大成本,也應該有所總結才對,但這也是一家之言,請大家鑑之、思之。李維龍身上有梟雄氣質,這種人的人生註定不會平淡,其神經也比一般人堅強,今天興隆集團身背鉅額債務,很多供應商也指望這些錢養家餬口,他們的權益應該得到保障。筆者真誠希望李維龍能給所有人一個驚喜,力挽狂瀾,如果可以也許將是他人生中最驚豔的一筆。但如果興隆就此沉淪,也希望各方能想出一個更好地方案,讓那些應有權利的人得到保障,儘量有一個相對完滿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