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賞給道士兩個宮女,道士得知後為什麼先揮刀自宮了?

wenzi容謙


這位被朱元璋逼得揮刀自宮的道士,叫做邱玄清,據說他還有另外一個非常出名的名字,叫做邱長春。

邱玄清和朱元璋差不多同歲,也是貧苦人家出身,但和朱元璋所走的道路不同,他沒有拜入佛門做和尚,也沒有走上造反之路,而是選擇出家做道士。

據史書文獻記載,邱玄清從小就非常西漢道教,堪稱是張三丰的鐵桿粉絲,所以在洪武初年時,他特意來到武當山拜張三丰為師。

後來張三丰在武當山建廟宇開道場時,邱玄清積極協助,並出了非常大的力氣。再加上他勤奮好學,又對張三丰尊敬有加,所以很快被張三丰任命為五龍宮的主持道人。

後來,朱元璋平定天下後,聽說張三丰的大名,就希望請張三丰出山來協助自己治理江山。當然,朱元璋的目的,不過是藉助張三丰的名氣,來神話他的皇權,幫他裝神弄鬼,並不是真的讓他來治理國家。

對此,張三丰自然沒什麼興趣,加上他也不喜歡拘束,所以就拒絕了朱元璋的邀請。 但朱元璋並沒有因此放棄,反而再三派人邀請張三丰出山,並且態度越來越強硬,無奈之下,張三丰只好向朱元璋推薦了自己的首席徒弟邱玄清。



隨後,邱玄清跟隨使者來到南京面見朱元璋,朱元璋一看邱玄清長得是仙風道骨,又談度不凡,自然非常高興,加上他又是張三丰的首席徒弟,所以對他是禮遇有加,甚至還任命他做了太常寺卿,正三品官級!

當時,邱玄清的主要工作,是替朱元璋算天氣和鬼神之事,也就是咱們現在的天氣預報員和算命大師。由於朱元璋出生底層,所以特別關心莊家的收成,由此他經常會祭祀天地,也會經常詢問邱玄清有關晴雨之事,而邱玄清每次的回答都能準確應驗,朱元璋對他甚為倚重。

後來,在一次春節的時候,朱元璋親自帶著邱玄清在宮內觀看煙花。

那天,朱元璋心情很好,所以就多喝了幾杯,高興之餘,他看見自己身邊宮女陪伴,美女如雲,而和自己同年的邱玄清,也是近五十歲的人,卻還是個老光棍,身邊連個服侍的女人都沒有,不由心生憐憫,就下令賞賜邱玄清兩個宮女。

這下可把邱玄清給嚇壞了,雖然他當時就委婉的向朱元璋表示拒絕,但醉酒狀態下的朱元璋卻根本不聽人勸,而且越來越來勁,最後為避免事情鬧大,邱玄清只好無奈接受。



第二天,朱元璋酒醒後,他想起這事,也覺得自己幹得實在太不妥,畢竟正宗的道士是不允許近女色的,但問題是,皇帝依然開下金口,而且宮女都已經被送出去,現在再要回來,於情於理都說不通,所以朱元璋只好寬慰邱玄清,總而言之,朕也是為了你好,想有人能夠照顧你。實在不行,朕還可以下詔讓你還俗,這樣你師傅也沒話可說。

但是,邱玄清卻一點都不想還俗,他又不想造人非議,更不想讓自己的師傅蒙羞,所以一番思考後,他直接選擇揮刀自宮。這樣就算這兩個宮女天天在自己身邊,別人也沒資格說三道四,更不會讓自己的師傅和道家蒙羞。

甚至而言,他的這番舉動,更會讓別人覺得他是真正的修道之人,所以他的事蹟也成為一時之美談。

當然,這個故事並不是正史上所記載,而是野史上的,不過它的真實性,顯然是非常值得懷疑。

不過,邱玄清卻是真實存在的一個道士,也是非常額有傳奇色彩,據說在他67歲的時候,有一天對身邊的徒弟說,自己明天就要去世,徒弟們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第二天邱玄清真的就去世。


我是趙帥鍋


朱元璋有很多傳奇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反映了朱元璋從骨子裡就與道教有著密不可分的情緣。

朱元璋的媽媽尊崇道教,因為朱元璋的外公就是一名道士。

小時候,朱元璋經常聆聽媽媽講一個故事:

朱元璋媽媽懷孕9個多月的時候,夢見一個道士向她走來。道士身穿紅色道袍,雪白的鬍鬚飄到胸前。

走到跟前,道士右手將拂塵輕輕一揮,左手中出現一粒紅色的藥丸。按照道士要求,朱元璋媽媽服下紅色藥丸。

朱元璋媽媽異常清爽,夢醒了。

回味夢中情景的時候,朱元璋媽媽的嘴中似乎有一股奇香,並且跟隨血液在全身流淌。

時間不長,朱元璋出世了。當時,朱元璋家的小草棚紅光四射,猶如一團熊熊燃燒的大火。周圍鄉鄰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

這個故事牢牢印記在朱元璋的腦海中。

當上皇帝之後,朱元璋經常回想媽媽講的這個道士故事,便派遣有司(官名),到全國名山大川,遍訪隱藏在深山密林中的高人隱士。

1381年,有司將登記下來的著名道士,層層篩選,最終確定把丘玄清推薦給明太祖朱元璋,因為丘玄清的修道最為高深。

朱元璋直接把丘玄清提拔到朝廷,擔任監察御史(官名)。

1385年,明朝仿效漢唐,開展國家祀神活動。朱元璋下聖旨任命丘玄清為"嘉議大夫太常寺卿"。

每當國家舉行大型祭祀天地活動的時候,朱元璋就不回後宮,而是住宿在齋宮。

朱元璋親自詢問丘玄清天氣是晴朗、還是陰雨,丘玄清的回答總是很快得到驗證,總是完全正確,從來沒有差錯。

經過多次應驗,朱元璋對丘玄清十分佩服。為了把丘玄清留在京城為官,朱元璋要賞賜兩名宮女給丘玄清。

丘玄清自幼在道教中出家修道,明朝洪武初年來到武當山,拜見了大名鼎鼎的真人張三丰,並在武當山當了一名全真道人。

經過鍛鍊和考驗,張三丰推舉丘玄清擔任武當山五龍宮的住持道長。

出家的全真道人是不能迎娶女人的。

丘玄清是道行高尚的真人,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他從內心深處已經摒棄了迎娶女人的根基。

但是,朱元璋是當朝皇帝,他賞賜的宮女,如果不接受,則是違背聖命,就是抗旨不尊,就是罪該萬死。

一面是道教的清規戒律,自己必須修煉;

另一面是皇上聖旨,萬萬不能違背。處在矛盾之中的丘玄清,難以給皇上直接的應答。

經過反反覆覆的思想鬥爭,丘玄清做出一個令常人無法理解的舉動:揮刀自宮。

丘玄清殘忍地將自己閹割了,以捍衛修煉道教的虔誠。

朱元璋知道丘玄清自宮後,沒有加罪於丘玄清,而是對他更加尊重。朱元璋特准丘玄清,沒有朝中事務的時候,可以回到武當山五龍宮居住、修行。

農曆14的晚上,丘玄清對門徒蒲善淵、馬善寧等人說:“我當謝天恩棄塵去也”。

第二天,農曆15日,丘玄清給自己洗澡、然後換了衣服,端端正正坐好,仙逝了。

門徒們把丘玄清安葬在五龍黑虎洞上。丘玄清享年67歲。

皇帝專門下一道聖旨,派遣禮部右侍郎張智,向丘玄清致以皇帝的文告祭禮,丘玄清享受了明初武當山道士受到的最高禮遇。

丘玄清,把對道教的信奉看得超過自己的生命,真是令人歎為觀止。


岳飛的飛


說到朱元璋賞賜宮女有一個十分滑稽的故事,當初朱元璋賞賜了一個三品官的道士兩個宮女,這個道士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居然揮刀自宮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個揮刀自宮的大臣叫做邱玄清,此人出生於元朝時期,和朱元璋的年齡差不多。當然邱玄清選擇了和朱元璋截然不同的道路,他當時十分喜歡道教,於是就出家做了道士。他苦心鑽研道家文化,成為了一個德高望重的道長。據說當年他曾經拜師張三丰,是張三丰的得意門生。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聽說了張三丰的大名,希望能夠和他見一面,但張三丰作為武當山的開派祖師,為人清高孤傲,行蹤不定,猶如閒雲野鶴,不喜歡受到任何的拘束,所以沒有答應。不過張三丰向朱元璋舉薦了邱玄清,就這樣邱玄清來到了南京,見到了朱元璋。因為邱玄清是張三丰舉薦的人才,所以朱元璋對邱玄清非常器重,朱元璋破例提拔他作了正三品的太常寺卿,“任太常寺卿,佐掌天下道教”。

不僅如此,朱元璋還加封邱玄清的三代祖宗都做了官,同時朱元璋還特別賜給了邱玄清兩個宮女,讓宮女服侍邱玄清。朱元璋這種賞賜自然是皇恩浩蕩,但是對邱玄清來說,這兩個宮女卻是個大大的累贅。為何這麼說呢?因為邱玄清是道教高人,道教又分為兩大派系:龍虎山的正一派、武當山的全真派,這兩派教義不同。正一派的道士可以結婚生子,飲酒食肉,而全真派的道士則不可以結婚生子,也不能飲酒食肉。

但是皇帝賞賜給他的宮女他又不能不要。他又不能破壞道教清規,一番思考之後他選擇了揮刀自宮,這樣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宮女,也不會破壞教規了。不得不說邱玄清還真是一個潔身自好的道士。





嘣131478562


據《大嶽太和山志》記載,邱玄清本是元末明初人,他自幼痴迷道家文化,年幼便出家做了道士。

洪武四年,已經44歲的邱玄清為了提高道學修養,慕名前往道教聖地武當山,拜張三丰為師。

(邱玄清劇照)

當時張三丰正致力於興建道觀,開創道場,旨在將道教武當派發揚光大。

邱玄清勤勞有才幹,在修建道觀等事務上出力不少。

張三丰對邱玄清的表現非常賞識,因此待道場建成後,便攜他雲遊四方。

有一次,張三丰帶邱玄清在終南山穿山過野,突然指著山崖上的一處破茅屋說:“此吾初學道處。”說完便讓邱玄清在此居住,而自己卻飄然下山訪友而去。

不久,天色昏暗,狼行虎嘯,不絕於山崖上下。

邱玄清驚懼不已,偏偏腹中飢餓,又不敢出門覓食,只能困於床角惶恐四顧,突然他看到屋椽牆縫中有幾卷殘書,便壯起膽子把書從牆縫中取出。

翻開書卷,邱玄清發現皆是道家精妙之理,於是大喜過望,也顧不得門外狼行虎嘯和腹中飢餓,一心誦讀書中妙語。

這一讀就是好幾日,待邱玄清讀完全卷,頓時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張三丰劇照)

正在此時,張三丰推門而入,笑稱道學精妙之書,全在此處,還就邱玄清不明之處,為其一一傳授。

隨後,張三丰命邱玄清重返武當山,擔任五龍宮主持道人。

當時,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亦久聞張三丰名氣,一心想請張三丰入宮為官,好向他討教延年益壽等訣竅。

張三丰素來閒雲野鶴,不願受俗事約束。所以,面對朱元璋數次派人來請,他都避而不見。

但畢竟是一國之君,張三丰亦不想惹怒朱元璋。眼見朱元璋態度堅決,無奈之下他向朱元璋推薦了邱玄清。

邱玄清奉召入宮後,得到了朱元璋的重視,不僅被封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負責皇家宗廟祭祀等事務,還得命“佐掌天下道教”,除此外,還誥封三代,可謂恩寵至極。

邱玄清亦很合朱元璋心意,每次朱元璋“問以晴雨之事”,邱玄清總“奏對立有應驗”,因此,朱元璋愈發對他看重。

有一次,朱元璋見邱玄清身邊無人照應,於是專門賜給他兩個貌美如花的宮女,希望能為他解勞去乏。

沒想到朱元璋的一番好意,卻讓邱玄清煩惱不已。

(朱元璋劇照)

本來,道人不但不能食酒肉,還不允許接近女色。

面對朱元璋所賜的兩個宮女,他如果收下會被天下人恥笑,說他違反教義;不收下,則又違背皇帝之命,屬大不敬之罪。

思來想去,邱玄清都找不到折衷的辦法,無奈之下他只得揮刀自宮,然後才謝主隆恩,收下了兩個宮女。(這事記載在王世貞編寫的《皇明異典述》中:“邱玄清嘗為監察御史,以二宮人賜之,遂自宮。”不知道王世貞的記載是否屬實?如果屬實,確實也太難為邱玄清了,也可見朱元璋皇權的可怕。)

洪武二十六年,邱玄清對弟子言:“我當謝天恩棄塵世而去也。”

言畢又上表朝廷,俗事皆畢後,他便沐浴更衣,端坐瞑目,於次日羽化昇天。

朱元璋知道後,立刻親敕諭旨,命禮部右侍郎前往武當山“祭於太常卿邱玄清之靈”。這也算是給邱玄清的一點安慰吧。

(參考史料:《富平縣誌》《大嶽太和山志》)


張生全精彩歷史


朱元璋從小受母親影響,信奉道教,他外公本身也是一個道士。尤其是做皇帝以後,為了標榜自己是天生做皇帝的料,用一個母親夢中受道士所贈藥丸,吃完以後就懷孕了,而後生朱元璋時紅光萬丈的故事來讓天下蒼生膜拜自己。為了鞏固思想統治,他令人遍訪修行高超的道士,最後選了張三丰推薦的弟子丘玄清。

丘玄清自號“雲谷”,為人寬厚大度,說話《黃庭經》、《道德經》從不離口,常用道德觀念敬心治民,成為備受時人崇敬的武當得道高僧。

洪武14年,丘玄清直接被提拔到朝廷任職,洪武18年,朱元璋直接下聖旨任命丘玄清為“嘉議大夫太常寺卿”,每逢大祀天地,朱元璋都遠離後宮,畢恭畢敬的吃住在齋宮。丘玄清對於朱元璋所問的晴雨之事也是每次回答都會應驗,讓朱元璋十分信賴。

朱元璋想賞賜丘玄清些什麼,除了不能再高的職位,那就是金錢和美女了,因為知道丘玄清視金錢為糞土,沒有朝事的時候依然回武當山五龍宮修道。也不知道朱元璋怎麼想的,明知道全真教不能結婚,偏偏送兩個宮女給丘玄清。

丘玄清為難了,不接受是抗旨大不敬,接受又違反教規,遭天下人恥笑。朱元璋的個性他早就看透了,不想唐太宗一樣仁厚,唐太宗曾經賞給魏徵宮女,魏徵怕老婆不敢收,唐太宗親自叫來魏徵老婆說不接受就和毒酒,魏徵老婆毫不猶豫喝下毒酒,誰知那毒酒是假的,原來是醋,由此有了“吃醋”一說。朱元璋可不這樣給醋來調解,曾經常遇春老婆嫌常遇春多看一眼朱元璋賞賜的宮女的手一眼,就把宮女的手砍了,被朱元璋視為大不敬直接殺了。

左右為難之間,丘玄清做了一個令朱元璋無話可說又佩服萬分的決定,揮刀自宮!既沒有拒絕送回宮女,又表達了自己對全真教戒律的忠誠。因為這件事正值正月十九,丘玄清成就了道教的一個節日“閹九”,轉為“燕九”節。

這件事為野史所傳,本來朱元璋就受後世抹黑,權當飯後談資,不可當真!


國史通論


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賞賜了一個三品官的道士兩個宮女,這個道士聽說了這件事之後,居然揮刀自宮了,這是為什麼呢?


朱元璋的後宮裡面宮女無數,這些宮女在宮中是地位最為低下的人,她們都是經過挑選才能進宮的,因此個個容貌姣好,被選入宮後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寵幸就不能烏鴉變鳳凰,就只能做些侍候皇帝和后妃們沐浴更衣,端茶倒水,洗衣,澆花這些粗活,皇帝有時也會開恩放一些年老的宮女出宮,她們可以嫁人生子,如果皇帝不允許,她們則只能老死宮中。

朱元璋有一個愛好,就是將這些宮女賞賜給有功的大將或文臣來籠絡人心,當年他看到大將常遇春婚後多年都沒有一兒半女,擔心常遇春絕後,就賞賜兩個宮女給他,這可讓常遇春為難了,他家裡的那個母老虎太彪悍了,有一天常遇春只是隨口誇了一句宮女的手好白,他的老婆就把那個宮女的手給剁了下來,這個母老虎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啊,那可是皇帝御賜的,放在家裡應該供起來的,你倒好把她的手給剁了,打狗也得看主人,朱元璋肯定不能容忍這種大不敬,就把他老婆大卸八塊而且還煮成了肉粥,還賞給常遇春一碗,後來常遇春也抑鬱而死。


朱元璋十分敬佩張三丰,有一次專門去拜訪他,但是張三丰碰巧外出雲遊,朱元璋只見到了張三丰的得意門生邱雲清,邱雲清刻苦鑽研道家經典,為人豁達大度,誠實忠厚,他是張三丰舉薦的人才,朱元璋對此人非常器重,破例將邱雲清提拔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

邱雲清自幼就喜歡道家文化,後來來到武當山,拜張三丰為師,當時張三丰正在武當山修建開創道場,邱雲清出力不少,張三丰對他的勤勞和才華非常欣賞,並舉薦他做了武當山五龍宮的主持道人。


朱元璋不僅對邱雲清封了官,他還加封了邱雲清的祖宗三代,畢竟當時的朱元璋連神仙都可以封官。

朱元璋對他器重的人一不賞金二不賞銀,尤其喜歡賞賜宮中的宮女,反正宮中大把的,他特意挑了兩個宮女給邱雲清,這要是一般的官員早就高興壞了,可邱雲清修的是全真派,全真派的教規是不能結婚生子,不可飲酒吃肉,讓自己帶兩個宮女實在是不方便,不僅違反教規,還會遭人恥笑,但是皇帝的賞賜又不能推辭,思前想後,邱雲清最後揮刀自宮了。


邱雲清之所以這樣做,既接受了朱元璋的賞賜,又不會派破壞道家的教規,不得不說邱雲清還真的下得去手,看來朱元璋賞賜給別人宮女都會給別人帶來大的麻煩。




遺產君


大明太祖朱元璋,他的故事一籮筐

我是史曉生,朱元璋賞給道士兩個宮女,道士得知後揮刀自宮,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這個揮刀自宮的道士叫做邱玄清

說到這個邱玄清,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瞭解。但是要提到他的師傅,相信很多人都如雷貫耳。他的師傅就是道家宗師級人物、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大名鼎鼎的武當派創立者張三丰。

邱玄清,又名邱長春。自幼便與道家頗有淵源。成年後,得一偶然機會,拜得張三丰為師。深得張三丰真傳,對道家文化很有研究。明朝建立後,朱元璋曾多次尋張三丰而不得,於是便請邱玄清入朝。洪武十四年(1381),邱玄清受詔入朝。初任監察御史,後至太常寺卿(掌管皇家祭祀,正三品)。每逢朝廷祭祀活動,朱元璋都要請來邱玄清,深得明太祖喜愛。

朱元璋為什麼送邱玄清兩個宮女呢?

朝廷的祭祀活動,一般來說大多數問年景以及氣象等事,而朱元璋一向是親自詢問丘玄清天氣是晴朗、還是陰雨,丘玄清的回答總是很快得到驗證,總是完全正確,從來沒有差錯。由此,朱元璋對邱玄清越發的敬佩和喜愛。但邱玄清生性閒散,一直有“雲遊”的想法,朱元璋為留住邱玄清。於是在一次祭祀活動之後,便下旨賞賜給邱玄清兩個宮女,一來是伺候這位道長起居,二來也是一種籠絡人的手段。

邱玄清為何要自宮?

要知道,皇帝親自下旨賞賜宮女,這要是普通的大臣,恐怕是磕頭謝恩,樂呵呵的笑納了。這宮女,可不僅僅是伺候吃穿,更重要的是作為通房丫頭來使喚的。

但是這邱玄清,可不是一般人,他自幼研習道家文化,後來又拜張三丰為師。早早地就斷了這男歡女愛的念想。別說朱元璋賞賜給他兩個宮女,就是二十個,恐怕他也不會動任何心思。

但是問題在於,這是皇帝賞賜的宮女,如果直接拒絕不接受,那就是抗旨,抗旨的罪過可是不小,但是如果接受,這修煉幾十年得來的清譽,就要毀於一旦。這下如何是好?

要說這邱玄清,也真是一個狠人,最終,他想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把這個問題給完美的解決了。既沒有抗旨,又保住了清譽。只是這個辦法,著實太狠。

邱玄清竟然揮刀自宮了!!!

經過反反覆覆的思考,邱玄清最終做了這個決定,為了自己的多年修煉,為了自己的清譽,殘忍的將自己自宮,實在是讓人佩服。

朱元璋在聽說邱玄清自宮的消息後,沒有怪罪他抗旨。反而對這個言出必靈的道士更為敬重,並特批邱玄清在朝廷無事時,可以回武當上居住修煉,待到下詔再進宮。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邱玄清對弟子說,“我當謝天恩棄塵世而去也”,次日早早地沐浴更衣,於武當山道館中端坐而逝。享年67歲。明太祖朱元璋得知邱玄清仙逝,命禮部右侍郎張智帶著諭旨,到武當山祭邱玄清之靈。整個明朝,以道士身份,得享此禮遇者,僅邱玄清一人也。


史曉生


歷史背景

傳說朱元璋的母親是很信奉道教的,自小受到母親的感染,在他心中自小便種下了,對道教神秘的嚮往。

他本來是個放牛娃,後來追隨郭子興的紅巾軍起義,一路打拼,最後推翻了元朝,1368年成了明朝(漢)的開國皇帝。

據《大嶽太和山記》記載,在朱元璋橫空出世的前一年(1327年)有一個宗師級別的娃娃也誕生了。這個娃叫邱玄清,是陝西富平縣人。他父母信奉道教,聽聞武當山有高深的道術,便把幾歲的邱玄清送到了武當山求學。他經過重重考驗後,被張三丰收為了入室弟子。

張三丰喜歡雲遊,經常的外出,於是他把山門五龍宮交給邱玄清主持打理。在這個時期裡,邱玄清潛心修行,並且有了一定的境界。據記載,他精通《道德經》、《黃庭經》、《易經》等。

出山

丘玄清就在修行中,過了大半生,直到1381年朱元璋的來訪,他的人生開始發生改變。

朱元璋做皇帝后,有兩件事情,他是很熱衷去幹的,一件就是整治貪官;一件是追求修道,他也跟其他帝王一樣,希望得長生。

基於小時候對道家的嚮往情結,他聞得張三丰的大名,於是就親自去武當山拜訪張三丰,此行還有一個目的,他想把張三丰納為己用。

朱元璋,來到武當山後,張三丰卻不在家,接待他的正是邱玄清。朱元璋在和丘玄清的交談中,深感名師出高徒,對邱玄清很為賞識。

而丘玄清,也知道皇帝親自來,不能不敬,於是決定代師進朝!就這樣,丘玄清就跟隨朱元璋進宮做了官。

邱玄清做官後,發揮出他幾十年修行的道行,有時候朱元璋會考他,問他什麼時候會下雨,什麼時候會天晴,邱玄清掐指一算,都能準確地回答,因此也受到朱元璋的讚賞。

歸隱

伴君如伴虎,丘玄清害怕自己某天讓皇帝不滿意,會帶來殺身之禍;再者在皇宮時間長了,他目睹了很多恩怨情仇和殘酷殺戮,早已厭倦,因此邱玄清決定辭官歸隱,儘管朱元璋很不捨得,最後也准許了邱玄清歸隱武當山。

據《富平縣誌》記載,在他晚年的時候,朱元璋一為了感謝丘玄清的貢獻,二為了讓丘玄清再度出山,於是他便挑選了兩名漂亮的宮女,送到武當山賞賜給丘玄清。

丘玄清前思後想後,做出了一個決定,揮刀自宮,退回宮女。


自宮

丘玄清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自己出山為官,現在歸隱了,朱元璋卻送來兩名宮女,破壞了道教教律,面對一些師兄弟的眼光,很難解釋的清楚,更沒辦法向師傅張三丰交代。

(2)邱玄清心裡明白,朱元璋是懂道士戒律的,明知道戒律還送來宮女,是故意而為,目的顯而易見,那就是讓他再出山。

但自己已經決定了歸隱,繼續修行,是不會再回皇宮的了,但如果就這樣退人拒絕,就是違背皇命。

為了表示不違背朱元璋,也為了表示自己修行的決心,因此才用此下策,來證明自己修行的決心。

這就是丘玄清面對朱元璋賞賜他宮女,而自己揮刀自宮的原因了。

坐化

因為自宮,影響了身體健康。幾年後,邱玄清給他弟子留下一句 “我當謝天恩棄塵世而去也”,便坐化而去了,享年67歲。

當朱元璋聽聞丘玄清長辭的消息,立馬命人帶聖旨到武當山祭奠,以表敬重。自古以來,能得到皇帝如此敬重的道士不多,邱玄清是其中一位。

從邱玄清自宮的這件事看,他也是被逼無奈,但丘玄清的道行確實令人敬佩。


歷史小地主


朱元璋十分敬佩張三丰,當上了皇帝后,有一次專門去拜訪張三丰,但是張三丰這個人行無定所,又不大受拘束。

所以朱元璋最後沒有見到張三丰,但他有給朱元璋留話,說把丘玄清推薦給朱元璋。張三丰推薦的人,自然不會很差,朱元璋對他也非常的客氣。

後來特別器重他,還破例將他提拔為正三品的太常寺卿,掌管天下道教。這還不止哦,朱元璋甚至還將邱玄清的祖宗三代,都給加封了,這還真是愛屋及烏了。

朱元璋更是與他一見如故,後來只要每遇大祀天地,他都會住在邱玄清的齋宮。朱元璋這麼看重邱玄清,自然就想要賞賜他了,思來想去後,於是就特意挑了兩名宮女賜給他。

這要是一般的官員早就高興壞了,但卻把邱玄清給難壞了,這兩個女人對他來說十分的麻煩,因為他所在的全真派是不允許道士結婚生子,不可飲酒吃肉。

這讓自己帶著兩個宮女,實在是很不方便。但這是皇上的恩賜不可能直接拒絕,不然就是違抗聖旨,打皇上臉了,嚴重的話甚至連小命都不保了。

百般無奈之下的邱玄清,思來想去後只能揮刀自宮,這樣自己就算是收下了宮女,也不會跟他們發生什麼了。這樣即沒有辜負朱元璋的好意,又不會破壞全真派的教規。不得不說邱玄清的確是一位潛心修行的好道士。


搞史人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自帶光環的皇帝,關於他的故事實在多得讓人眼花繚亂。我們常常用“平民皇帝”來說他的出身。的確,人們不斷地提說朱元璋的家庭背景。傳說他的出生很有傳奇色彩,這為他後來成為真龍天子(皇帝)做了很好的鋪墊。也為他一生和道教解不開的情緣找到了理由。

說是他爺爺在村頭睡覺時聽到了兩個道人的對話,一個說這是一塊好地方,誰用作千年吉地,後代就會出真龍天子。另一個道人很不以為然。第一個道人順手在路邊折下了一根枯萎的樹枝插在地上,說如果明天它長出新芽,就算我贏了。果然第二天,那根枯枝抽出新芽。朱元璋的祖父拔出枝條,埋進了一塊木頭作為記號。告訴後人,將來把自己埋葬在那裡。

傳說朱元璋的外公是一個道士,他母親又很崇奉道教。說是朱元璋出生的前幾天,他媽媽夢見一個穿著紅色道袍的道士走來,給她吃了一枚仙藥。夢醒後,朱元璋的母親口有奇香,而且香味順著血管流淌。朱元璋出生了,當時紅光映空,四鄰八鄉以為出了奇異天象。

看來,朱元璋真的離不開道教了。

我們再來看看朱元璋給道士丘玄清賞賜宮女的事。

在多個版本的文學作品中記載,朱元璋曾經給自己非常尊敬的道士丘玄清賞了兩個宮女。皇帝有賞,即使吃了豹子膽,玄清賞都不敢抗命不遵。沒辦法,他只好收下漂亮美麗的宮女。可是,道士的規矩擺著,作為全真教派的玄清賞不能開戒。

怎麼辦?玄清賞自己下手——閹割了自己。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們還是由玄清賞和朱元璋的交情說起。

1327年(元泰定四年),玄清賞出生在今天的陝西省渭南市(也說他出生在今天湖北省的丹江口市)。明代道士任自垣在《敕建大嶽太和山志》中說,玄清賞年少時期就開始學道,拜黃德楨為師。因為黃德楨是全真教派,玄清賞一出道就和全真教結緣。洪武初年,玄清賞一路輾轉來到了武當山,見到了大名鼎鼎的張三丰。

人和人一定有天定的緣分。一見到儀表相貌嚴整、為人謙恭的丘玄清,高人張三丰就很是喜愛,便讓他負責整修武當山規模最大、營建歷史最久的五龍宮(九宮之一)。

勤奮誠實是人生的最大資本。面對元末戰亂以來幾乎變為廢墟的五龍宮,玄清賞從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開始,認真修整故墟,毫無絲毫怨言。在辛苦的勞作之餘,他並沒有忘記修道學業。

一年以後,武當山上的五龍宮“稽材陶瓦,覆城貌堅,遠近樂施,不期歲間,官殿廊廡,棲止廬舍,次第一新。”前來觀瞻的遊人似乎如行畫中,無不驚異稱讚。

為人謙和、做事認真、樂善好施的丘玄清贏得了人們的尊重,他的好名聲不脛而走。從此,他的道士生涯也從此步入了康莊大道。1380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國尋找隱藏在民間的高人,有人舉薦丘玄清。一聽說他的現實表現,朱元璋直接把他調到朝廷,出任監察御史。1385年,朱元璋學習漢唐舊制,設立太常寺卿職位,專門負責組織並實施國家祭祀大典。他把這個三品職位直接給了丘玄清。每次大典前夕,朱元璋就在齋宮專門召見丘玄清,詢問天相,而丘玄清的答對每次都得很準確靈驗。

在朱元璋時代,全真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崇,丘玄清得到了最高的禮遇。

為了答謝丘玄清的拳拳之心,朱元璋決定獎勵他。按照《國初太常寺卿行實》的記載,“上嘗賜以媛女。”也就是說皇帝要給丘玄清賞賜宮女。而丘玄清卻“固辭不受”,結果“上益重之。”

從這段話中,我們看到朱元璋的獎賞,丘玄清的拒絕,還有他贏得了皇帝的敬重。

而在稍後的明代中晚期史學家王世貞筆下,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丘玄清嘗為監察御史,以二宮人賜之,遂自宮。”(《皇明異典述》)

倘若丘玄清真的“遂自宮”,那定是他不可違背皇命的無可奈何,也是他做人的清清白白,更是他融入骨子裡的謙謙之風。

在皇帝命令與戒律持守之間,丘玄清選擇了雙向成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