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喜歡並支持車子不貼膜?

寧靜致遠plus


  1. 不建議貼膜。假如是為了隔熱,可以開車前先把車窗打開對吹一下,然後怠速一分鐘用空調把車內溫度降低,這要比貼膜隔熱來得更有效果;

  2. 4S店送的貼膜,是幾百塊一大卷,一卷能貼好幾輛車,如果是買車送的貼膜,儘量不要,去換別的東西或者折現;
  3. 假如一定要貼膜,就去買認證的正規貼膜;
  4. 貼膜這個東西,貼一次,直到你換車之前,基本不會撕掉再貼了,影響貼膜效果的,除了貼膜本身的不同品質外,最重要的是技師的手藝;
  5. 劣質貼膜很影響玻璃的通透性,假如一定要貼,可以貼側窗玻璃,後排側窗玻璃可以深色,前排一定要淺色;
  6. 車窗玻璃都是鋼化玻璃的,碎了可以直接在手裡面揉,不要因為擔心玻璃碎了會扎到人而貼膜(這條待驗證);
  7. 越貴的車,越少貼膜,原因之一是豪車的玻璃隔熱效果更好,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人的用車心態。

好了,上面7條就是我關於“為什麼有些車不貼膜”問題的回答,希望你看到了能有所啟發。感謝頭條平臺提供車友交流的平臺。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


盤主說車


+1

作為汽車領域從業人員以及入股少數汽車美容改裝的人,對於汽車貼膜是絕對不支持的,弊遠大於利,原因在於貼膜對車內空氣質量的影響。

不論是所謂高端的汽車膜是低價的所謂麵包車膜,這些車膜實測9.9成以上都存在甲醛的超標,而且超標往往都是倍數級;眾所周知甲醛對人體健康的傷害是很大的,在家裝領域已經引起了極大的重視,很多家庭在裝修新房後會使用各種方式除醛,或者通風一年半載;然而新房裝修後測試甲醛的超標範圍遠低於貼膜後的汽車,除醛後房屋是能夠低到標準值範圍的,但即使如此也會有人隱隱的擔憂,可為什麼到汽車裡膽子都這麼大了呢?

貼膜後的汽車建議車主們嘗試去測試一下甲醛的標準,不管是測試儀還是測試液都能在誤差不大的範圍內得出結果,相信多數車輛是超標的;因為汽車貼膜是貼在內部,車內的又是相對封閉的環境,而陽光卻能通過車窗直接加溫貼膜,可以說封閉的車內兼職就是“甲醛培養室”,為了健康不建議貼膜。

為了防爆和防曬也沒有必要貼膜

家用汽車多為小微型載客汽車,按照規定所有車企都要為這種車的前車窗(前檔)使用雙層鋼化夾層玻璃,也就是兩層鋼化玻璃之間加註一層膠質物;鋼化玻璃破碎後本就會成為網狀,不會大塊的剝離對人員造成二次傷害,而在兩層鋼化之間再加上一層比車膜韌性更高的膠質物,其安全等級是沒有問題的。

側窗與後檔玻璃也會是鋼化或區域鋼化玻璃,撞擊後同樣不會產生飛濺的大塊破片;所以出於防爆貼膜是標準的畫蛇添足,而且在極端一些的場景中還會有危險,比如汽車涉水或落水被淹,破窗錘能夠敲壞車窗便於逃生,而貼膜後必須整體取下破碎的車窗才能逃生,然而有多少人有如此大的力量。

為了防曬也許有一定意義,否則很多車輛也不會原車設計隱私車窗,但這種車窗並不是依靠貼膜所以沒有問題;所以防曬如果是建立在影響健康的前提下則絕對不值得,對於大部分以汽車作為通勤工具的人而言,一天內的駕車時間總是很短的,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也怕曬黑貌似是有些矯情了;至於保護隱私是掩耳盜鈴,因為任何車膜在強光下都不會影響從車外觀察車內,而強光已經人手必備,手機後的LED閃光燈就是強光。

所以貼膜的意義真的不大,現代人多數是缺少享受陽光機會的,在陽光下呼吸新鮮的空氣駕駛車輛才是理想的狀態。




天和Auto


貼不貼看個人 沒有太大關係,但是當然是貼上更好些。從安全角度,前擋膜可以防止因撞擊造成的玻璃碎片傷及駕乘人員。

還有汽車膜的防紫外線功能,可以防止內飾老化褪色。隔熱功能,也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感受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