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陪孩子寫作業,脾氣非常大,還動手打孩子,怎麼辦?

忽縫桃花林


剛陪完孩子寫作業,看到你這個題目,就特別想答。

說實話,看到孩子磨磨蹭蹭,即使是很簡單的題目都要磨嘰半天,總是特別來氣,脾氣特別大。跟你不同的是,我並沒有吼孩子,也沒有動手打孩子,而是把自己的不滿和焦躁都壓下來了,用相對比較溫和的方式跟孩子交流。

跟您分享一下我是怎樣壓下脾氣的吧。

第一、換位思考:如果我是孩子......

我每次想生氣的時候,看到孩子那特別稚嫩的小臉,他那麼矮小的身板,想衝他吼時,都覺得自己在以大欺小。

換位思考一下: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父母這樣吼我們、罵我們、打我們,我們會怎麼想?應該也會非常不爽吧?

再換位一下:當我們小的時候,我們的作業會按時做完嗎?我們的成績也像父母期待的那樣優秀嗎?孩子現在做的題目,在我們這麼大的時候,都會做嗎?

這樣想想,心裡就會覺得舒緩很多,也就更加明白:為人父母,應該寬容。

第二、安慰自己:作業不重要,孩子健康成長更重要。

我經常看著我的孩子在想一個問題:在他剛出生時,我對他只有一個期望,希望他健康快樂。

小時候的他,體弱多病,經常半夜抱著他去急診室,凌晨一兩點的急診室,那麼多的家長抱著孩子,大家只有一個願望:要是孩子不生病就好了。

如今,他大了,上學了,身體健壯了,我們卻忘了最初的願望了。

當我因為他寫作業焦躁的時候,總是安慰自己:沒關係,只要他健康快樂,快快樂樂就好了,作業成績都是小事。

更何況,如果媽媽經常狂躁暴怒,對孩子的心靈傷害是非常大的,長此以往,對孩子的心靈健康也是一種損傷。

而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都能夠健健康康的。這是我對他最大的願望。

第三、別讓自己“熱心過度”,把作業權交給孩子。

因為陪寫作業焦躁的媽媽,其實有點“熱心過度”了。

寫作業,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他若寫得好,老師會表揚他,他會收穫更大的自信心;他若寫得不好,老師會批評他,他會取得不好的成績,這會打擊他的自信心,那麼,他會從這種挫敗中吸取到一定的教訓,說不定下次可以考出好成績。

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但如果父母過多地參與到孩子的作業中,孩子會認為,寫作業是給父母寫的,這是老師給父母佈置的家庭作業,他絲毫意識不到作業對他學習成績的影響,更無法體會成績不好跟作業之間的關係。

既然父母也無法忍受孩子寫作業時的慢吞吞、錯誤百出,倒不如禮貌性地退出,把作業權交給孩子,家長只負責檢查、簽字就好了,至於作業中錯誤率多高、如何訂正,可以把這些還給學生和老師,讓學習的兩個主體自行去發生“化學反應”去吧。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人魚媽媽,一名當了教師的碩士媽媽,喜歡鑽研家庭教育,研究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雙螺旋互動”關係。如果您對這方面也有興趣,關注我,一起交流。

人魚媽媽教育


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笨孩子呀,其實陪寫作業的過程也就是一年級稍微費點勁,做媽媽一定要養成孩子寫作業的好習慣,是復一日的堅持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不要想著自己付出那麼多孩子,為什麼還是不盡如意呢?我想告訴你,付出一定會有收穫,只不過是有早晚而已,我老大女兒1,2年級的時候屬於班中倒數的名次,三年級,我開始狠抓她,你會問為什麼1,2年級為什麼沒有管她,是因為有三個孩子,真的是沒有精力,我把她送給輔導班輔導,現在連小兒子都上幼兒園了,我開始有更多的精力,自己帶孩子,才開始的時候不背書,不讀書,要讓背書就哭就鬧好說歹說就不聽話,後來我狠著心什麼不背書就不睡覺,早上背不完的書就不吃飯,不去上課。和孩子打了持久戰,整整有一個月,好多天晚上12點之後才睡覺,好多早上都是九點多才去上課,直到現在三年級下學期了,考試能考前十名,一直都在進步,而且學習的態度非常的積極,我以前都會覺得她笨死了,十個字的內容都背了十天背不下來,現在不管多少內容,一會兒都背會了。所以說家長對學習的態度決定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25243220789我很好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 大寶今年五年級,成績數學偏下,四年級之前都沒有操過心,可是現在寫作也有點操心,上半年基本也是天天小吵,偶爾大吵,現在我把他送到老師的補習班,就是晚上寫完作業才回家,我們的情況改善很多。

陪孩子寫作業的誤區

孩子在寫作業,媽媽在旁邊看手機。這種情況不叫陪孩子寫作業,甚至嚴重影響孩子寫作業,讓孩子沒有辦法專心寫作業。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一個人專心寫作業,或者媽媽在一邊看書,我們要相信孩子能分配好自己的時間。

孩子寫作業,我們在邊上嘮叨個沒完,想要全心的投入寫作業,孩子們都不喜歡被打擾的,我們越是著急越是責罵,孩子只會對著幹,心裡更是不舒服。比如我們在做飯,有個人在邊上嘮叨個沒完,試問我們心裡能安心做飯嗎?是不是也會鬧小情緒。

遇到問題找原因,發脾氣動手都解決不了問題,還會惡化問題

陪孩子寫作業,是什麼原因讓你脾氣大發,孩子不會寫還是寫的慢?我以前會發脾氣動手,比如孩子寫作業,錯的太離譜,太粗心的錯,或者他說謊,有時間給他講習題,講三次他都學不會,我就換方法,但是也不會太急。

我發脾氣主要是他考試的習題,我至少講過好幾次,一樣的習題他都不會的,所以我就會火。但是孩子寫作業慢,可能是因為上課沒有用心聽?或者沒有提前預習?所以孩子寫作業就有點慢,這些問題是可以解決的,找老師問下原因,然後輔導孩子找到好的學習方法,提前讓孩子預習,上課認真聽,課後作業一定能很快提高。

除了找到孩子寫作業你發脾氣的原因,還要學習管理自己的情緒,

試問我們小時候,如果成績本身不好,父母還不停的發脾氣,打罵我們,我們是不是對自己更加沒有信心做好,最近在聽王金海老師的親子課程,他說孩子遇到問題,我們先和他同理,就是能認同他的感受,給孩子信心和勇氣。告訴孩子,我們相信他會學習好,會做的很好。孩子希望能得到我們的鼓勵和支持,這樣孩子更加有信心去做好一件事。如果總是給孩子輸入負面情緒,孩子會產生厭學,棄學的想法,這樣就會真正害了孩子。

我是王書霞,全職寶媽,育兒是一項最了不起的工程,需要我們要不停的學習和成長。碼字不易,歡迎關注和點贊,我在學習免費實用的親子課程,有需要的請關注私信一起學習成長。

王書霞19


我家二寶上一年級。看到這個題目,寫回答之前嘆了一口氣,兒子(二寶)問我:“媽媽你怎麼嘆了一口氣啊?”,我答應著,竟無言以對。

兒子就在旁邊制定他今晚的學習計劃,他計劃著早點寫完作業,早點睡覺。兒子很棒,他一定能把作業寫好!



我也是一個經常發脾氣的陪伴著,發火的原因有兩個。一是我自己不開心,把脾氣發在無辜的孩子身上。二是我對他怎麼寫作業的要求過多,當孩子不是我想的樣子的時候就發脾氣。

很多時候,我有發脾氣罵他,甚至打他。他哭了,恐懼的、呆呆的看著我。我記得他邊哭邊說:“我考語文的時候很緊張,因為我害怕你會罵我。”

孩子是越罵越傻,這樣子的惡性循環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我們摸索著找辦法,昨晚有了一個可行的辦法是罰站,罰站的過程中還會冷靜思考自己的錯誤。
我說話


大聲了,不認真陪伴他了,都被他提醒罰站。罰站不但要站好,而且不能動,是很累的,所以他只要提醒我,我就乖乖的趕快改正了呀!在他犯錯的時候,我也會提醒他。這個方法開始管用了,我們相互制約著。

寫回答的開始,我的嘆氣不自覺的發出來,應該是對以後我們是否能寫好作業的不自信吧。他又不想寫數學作業了,又有情緒了。寫作業的路是崎嶇的,只有愛和規則能解決問題。我會用心的繼續找到合適的辦法,一直堅持下去,到不需要陪伴的那一天。

穩定平和的情緒是最重要的,時刻牢記這一點。控制不住的時候可以先離開冷靜一下。


王雲育兒育己


你好,輔導我家大寶作業,有時我也會碰到這個情況,有時候真是氣啊,每次發火後又後悔。生氣孩子的磨蹭,生氣孩子的不專心,生氣孩子一做作業,就要喝水,要上廁所……。但從孩子角度考慮,我們還是要控制自己,改變自己,尋找方法。

我們每發一次火,對孩子的責罵,都是對她們傷害。

昨天,我是成功沒有發火,並用視頻記錄下來,視頻名字是,奶爸生活:督導孩子做作業,我脾氣好。

我們一起努力,改變自己,助力寶寶。



6點起床奶爸生活記


頭些日子教孩子學習,我也是經常發火了,孩子很害怕,事後我也很後悔,只想抽自己嘴巴。

現在想想,情緒控制能力確實很重要,這是一個為人父母的必備素質,儘管我們工作壓力很大,但是絕對不能把情緒帶給孩子,因為孩子是唯一我們可以隨意吼喊的,也是我們最不應該去宣洩自己情緒的人,對她的影響是一生的。

我自己給自己定了一個要求,每天回家時候,在下車之前,我要先把的情緒掖掖藏藏,梳理一下,同時把孩子學習上可能遇到的問題也預想一遍,告訴自己一定不能發脾氣!

後來證明還是有用的,儘管也有失控的時候,總體上來說還是好了很多。

如果大家覺得有用處,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聽我聊聊教育那些事兒。


淺叔熬雞湯


這幾乎是每一個輔導孩子作業家長都會遇到的情況。

我以前也帶兒子做作業,把兒子吼的一愣一愣的。旁邊的人都清楚的感受到我處於脾氣暴怒的狀態。也幸好平常在練習觀心,覺察自己的情緒,發現苗頭不對就用出這招,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情緒上,不管孩子做題的情況。這時候就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情緒起伏在內心中動盪不已的狀態,我就放鬆自己的身體。緩那麼兩秒鐘才說話,說出來的話語氣明顯就放鬆下來,孩子也感受到我情緒的變化,他也沒有那種恐懼害怕的心,開始動腦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整個過程中,我體會到我們人的情緒比我們的理性思考更強大。如果我們不去察覺自己的情緒,不去發現心頭那股動盪其實就是我們情緒的賊頭,不放鬆身體去感受這股情緒的動盪,我們自己就會被我們的情緒所奴役,甚至自己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可以說,這個就是我們在教育子女當中最重要的德育內容,正面去面對內心的情緒感受。

我是童教雷老師,想為更多的家庭傳遞返璞歸真的德育方法和簡單實用的學習方法,讓更多的家庭享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讀經典養正氣,一起交流,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童教雷鳴


陪孩子寫作業已經成為了一個長久火熱的話題,可見這個問題被多少人所困惑。而網絡上頻頻出現的各式輔導作業的視頻,也讓眾人一次次刷新了三觀。為何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會如此大動干戈?

1、不允許犯錯

在家長眼裡孩子就必須是題題都會,完全正確才是標準的作業。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不會像機器人一樣做到正確無誤,一點錯誤也不會出。而家長看到孩子出錯,不分青紅皂白,就會劈頭蓋臉批評一頓。

在家長的大吼大叫中,有的孩子會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甚至對於課上老師講過的知識也會一無所知。家長不要再拿著為孩子好的名義教訓孩子,嚴格要求固然好,但是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一步步成長起來的。所以,也要允許自己的孩子犯錯。

2、沒有耐心輔導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作業時,往往沒有任何耐心,不會幫孩子耐心分析為什麼做錯?是課上沒有聽明白,還是孩子的理解存在偏差等等。家長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怎麼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

家長們不要把好脾氣都給了別人,而把壞脾氣都給了我們自己的孩子。耐心不是說做到就做到的,但是家長必須意識到,自己沒有耐心,受到傷害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至親兒女。

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們不要總是想著控制孩子,而是要做到高效陪伴:

1、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不懂得控制情緒,那每天肯定就是雞飛狗跳。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家長就要從自己的情緒入手。家長焦慮煩躁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之下,孩子還怎麼繼續寫作業。

情緒平和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打罵只會換來孩子的叛逆和內向,而這樣的孩子都不是我們所希望的,所以就只能從自己的情緒入手。控制自己的情緒,是開啟和諧親子關係的第一步。

2、幫孩子分析原因

看到孩子在作業中出現錯誤,要幫助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看看孩子是怎麼錯的?是上課沒有專心聽講,還是孩子不會審題等等原因。

找查出孩子的原因,給予及時的指導,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家長上來就是打罵,那孩子下次還是會錯,如此一來,就陷入了一個沒有結果的漩渦。

3、學會鼓勵孩子

一句鼓勵往往比一次發脾氣效果要好得多,家長不要吝嗇自己的鼓勵。孩子會在一次次鼓勵之下越來越好,因為孩子也想總是聽見父母的鼓勵,而不是天天看見暴脾氣的父母。

打罵孩子不會對孩子起到任何積極的作用,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遠離父母,父母越來越恨鐵不成鋼。試著鼓勵,家長會發現自己孩子的變化。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家長們不要把嚴格要求演變成批評打罵。孩子幼小的心靈需要家長的耐心陪伴,細心呵護才能開出燦爛的花朵!家長們,一定要控制你自己!


餘爭的世界


這是好多家長都會出現的問題。家長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把題做錯了,但給孩子講了半天,孩子還是聽不懂,不會做,這時家長就認為這麼簡單還不會做,於是耐心就沒有了,脾氣就上來了,一怒之下就動手打了孩子。針對這種情況,我的建議是:


優化陪伴孩子寫作業的流程。


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要死盯著孩子。不管什麼作業,讓孩子先自己獨立完成,家長再進行檢查。


對於孩子出現的錯題,家長可以讓孩子自己進行改錯。改錯後家長再此進行查看,如果還是沒有改對,家長就讓孩子進行第二次改錯。


如果孩子還是沒有改正過來,這是家長才可以啟發、引到孩子,讓孩子在自己真正理解的基礎上去做題。如果孩子還是想不明白,就讓孩子不要改了,做其他的事情。


說不定過上幾個小時或過幾天,孩子就會做了。有時家長的步步緊閉,會讓孩子的大腦處於高度的緊張狀態,思維短路, 適時讓孩放下改錯題,轉移一下孩子的注意力,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區別對待孩子的錯題,理性地進行分析。


對於孩子的錯題,家長要理性分析,區別對待。是因為孩子審題不清,還是因為孩子的知識基礎沒有掌握好,或者說這道題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有一定的難度。


對於審題不清而出現的錯題,家長就要要求孩子,認真讀題,理清題中的已有信息和問題,再次進行解答。


如果因孩子的基礎知識沒有掌握好出現的錯誤,家長只能幫孩子一點一點積累,來夯實孩子知識基礎。


如果說這道題對孩子來說,已經超出了他本身的學習能力,家長怎麼講孩子就是聽不明白的時候,我認為就可以讓孩子放棄不做。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給孩子設一個成長的階梯。


其實在學習中,每一個孩子都有出錯的權利,孩子做錯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家長可以用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出現的錯題。孩子的學習就是在不斷地出錯、改錯的過程中,一步一步提高得。


我們只要鼓勵孩子,每天能夠進步一點點,十天就會進步一大步。讓孩子明白學習就像爬樓梯 ,只有不停步,就一定能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爬不斷進步只有每天不斷地進步,才是我們每天追求的小目標。


結束語:在陪伴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面對孩子的錯題,家長能冷靜地剋制住自己暴躁的情緒,把孩子做的錯題看作是孩子學習過程中,一種很正常的學習狀態。能夠允許孩子出錯、糾錯,讓孩子在出錯、糾錯中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成長起來。


木爻木大說教育


但是,一邊輔導作業一邊發火,甚至打罵孩子真的不好。我們也經常勸告那位同事心態要好。

給你提幾點具體建議吧:

  • 第一:孩子寫作業期間不要干擾他,等他寫好了你再檢查,給他指出錯誤,讓他改正。
  • 第二:孩子如果改錯還是錯,你可以給他講講你的思路,讓他再次更正。
  • 第三:如果他還是不會,千萬不要罵他笨,你可以聽聽他是怎麼思考這道題的,然後引導他正確思考。
  • 第四:一定要注意,不能只關注結果,看到小孩做錯了或者多次講還是不會做就要罵他,要關注過程,多讓孩子講,你加以引導。
  • 第五:罵多了,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厭惡,對家長產生反感,對自己產生自卑。如果你實在無法控制情緒,那就不要輔導孩子了,你只要督促孩子養成按時完成作業的習慣就可以。至於講題,輔導孩子的事情就交給老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