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亞只有一個小港,為何是前南斯拉夫最富的國家?

劉驃


斯洛文尼亞是前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國,位於前南的西北部,面積2萬平方公里,人口206萬。斯洛文尼亞有四個鄰國,順時針方向分別是: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克羅地亞。而讓斯洛文尼亞“鬱悶”的是,斯洛文尼亞只有46.6公里的海岸線。如果沒有這46.6公里的海岸線,斯洛文尼亞就被意大利與克羅地亞擠成內陸國。眾所周知,海岸線對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像瑞士這樣的發達的內陸國家,自有其特殊的歷史和地理因素,別國模仿不來。

南斯拉夫的“繼承者”塞爾維亞,自黑山獨立後,變成了內陸國。而斯洛文尼亞能擁有這46.6公里的海岸線(請注意小數點),已屬不易。斯洛文尼亞的“兄弟”克羅地亞,甚至都不想讓斯洛文尼亞擁有這46.6公里海的岸線,想方設法給斯洛文尼亞“挖坑”。斯洛文尼亞海岸線南段與克羅地亞邊界處,是“嬌小”的皮蘭灣,面積只有19平方公里。克羅地亞在1992年2月,兩國剛建立關係時,就認為應該重新劃界。斯洛文尼亞說前南時期已劃好各自海界,不需要重劃。克羅地亞則認為前南已經沒了,需要重新劃界。兩國不斷扯皮,2003年6月,克羅地亞在沒有徵得斯洛文尼亞同意的情況下,宣稱亞得里亞海成為克羅地亞的特別經濟區。如果斯洛文尼亞承認這個特別經濟區的話,那麼,斯洛文尼亞僅有的46.6公里海岸線與公海的聯繫,將被克羅地亞切斷。事關斯洛文尼亞“生命”的46.6公里海岸線,將成為“無效”海岸線。

克羅地亞的這一決定,徹底激怒了斯洛文尼亞,對克羅地亞進行嚴厲指責。2004年,斯洛文尼亞加入歐盟,而克羅地亞在2013年才加入歐盟。而歐盟有規定:要加入新成員,必須經過所有成員國同意。斯洛文尼亞就用這一點威脅克羅地亞:再敢胡來,有辦法對付你!克羅地亞當然承受不起被歐盟拒之門外的代價,只好和斯洛文尼亞談判。2009年9月,克羅地亞向斯洛文尼亞保證:不再單方面劃界。斯洛文尼亞對克羅地亞此舉的憤怒,是因為46.6公里海岸線,對斯洛文尼亞來說實在太重要了。

實際上,斯洛文尼亞的海洋形勢並不怎麼樣。斯洛文尼亞瀕臨的亞得里亞海在哪呢?地中海,大家都知道,意大利亞平寧半島的存在,幾乎將地中海一分為二。而意大利的東海岸,就瀕臨亞得里亞海。而斯洛文尼亞的海岸線,就位於亞得里亞海的最北端。

從經濟層面上講,亞得里亞海似乎不是那麼重要。舉個例子,從波斯灣運石油到西歐,出了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然後,油輪經過意大利南方與北非突尼斯之間的海峽出直布羅陀海峽。油輪根本不經過亞得里亞海,甚至都不一定經過亞得里亞海與地中海之間的愛奧尼亞海。地中海中間有個小島國馬耳他,面積只有316平方公里,但因為位於地中海航線的要害位置,存在感反而比亞得里亞海強多了。

但是,斯洛文尼亞擁有一個特殊的地理優勢,讓斯洛文尼亞這僅有的46.6公里海岸線,變成了黃金海岸線。通過地圖,咱們可以看到,號稱歐洲經濟發動機的德國,距離地中海最近的點,恰好是斯洛文尼亞唯一的港口——科佩爾港(也包括意大利東北部的的裡雅斯特港)。

圖-斯洛文尼亞風景

德國是一個海岸線並不佔優勢的國家。德國的東海岸線位於波羅的海,如果要進入北海——大西洋,可以經過丹麥與瑞典之間的厄勒海峽、卡特加特海峽,丹麥與挪威之間的斯卡格拉克海峽。可以經過著名的基爾運河,完全由德國控制,可以繞過以上三條海峽。

德國要從波斯灣運油到德國最大港口漢堡,需要走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才能抵達漢堡。要知道,直布羅陀海峽和英吉利海峽,都有英國的一部分存在。而英國,是出了名的德國死敵。英國經濟不如德國,但在這兩條海峽上給德國製造一點麻煩,再加上美國在背後支持,還是有可能的。所以,這條航線對德國來說不是特別穩妥。那麼,斯洛文尼亞的科佩爾港就成了德國最方便的地中海通道了。

圖-斯洛文尼亞風景

舉例:船隻出蘇伊士運河之後,直接從西北方向切入愛奧尼亞海——亞得里亞海,抵達科佩爾港後,距離德國最南部,只不過一個阿爾卑斯山的距離。德國是歐盟的經濟最強國,有人曾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說斯洛文尼亞(包括其他東歐國)擠進歐盟群就是為了搶紅包的,怎麼敢得罪在群裡經常發紅包的?再說,斯洛文尼亞奉行的是和氣生財,不至於得罪德國,自斷財路。對德國來說,走科佩爾港經陸路進入德國,要比經過英國有存在感的直布羅陀海峽、英吉利海峽更似乎穩妥一些。

圖-斯洛文尼亞美女

其實,科佩爾港還不僅是德國的“地中海港口”,中歐很多國家,比如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奧地利,這些國家距離亞得里亞海都比較近,走科佩爾港進出蘇伊士運河,都要比出英吉利海峽、直布羅陀海峽更方便。斯洛文尼亞人把科佩爾港當成國寶,其重要性,就相當於約旦人把唯一的港口——亞喀巴港當成國寶。


地圖帝


這是有特殊原因。

斯洛文尼亞在1945年,成為南斯拉夫的一個加盟共和國。南斯拉夫解體之後,於1991年6月25日宣佈獨立。2017年,斯洛文尼亞人均GDP達到2.34萬美元;2018年,斯洛文尼亞人均GDP達到2.62萬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十六位。這是一個很富裕的國家。

這個國家有一個很好的優勢,就是有一個出海口,就是頗有名氣的科佩爾港。就像我們國家一樣,沿海地區率先發展起來,是因為海運是國際貿易最合適的方法。

科佩爾港建成於1958年,港區面積為450公頃,有2000米的海岸可供裝卸貨物,有25萬平方米的倉儲面積。2016年海運貨運量為2117.1萬噸,在全球600多個有排名的港口中,屬於百強港口,逼近世界50強港口行列。由此可見這個港口的厲害。

斯洛文尼亞是一個小國家,人口現在只有200萬左右,但有了這樣一個厲害的出海口,就有了可能。

因為從地區上可以發現,從斯洛文尼亞往北的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都是內陸國。這些國家要尋找出海口,最近、最合適的就是斯洛文尼亞的科佩爾港。

從某種意義上說,科佩爾港就是奧地利、匈牙利等國家的共同出海口。這些國家通過斯洛文尼亞的港口,變成“半內陸國”,因為斯洛文尼亞本身國土面積不大。

然後在2004年5月,斯洛文尼亞正式加入歐盟,同年6月28日加入匯率兌換機制。2007年1月1日正式加入歐元區,2007年12月21日正式加入歐洲申根區。

這樣一個小國家,進入歐元區之後,可以說是如魚得水。2004年到2007年,都是高於4%以上速度增長,2007年更是達到6.94%經濟增速。之後受金融危機衝擊雖有波折,但總體上還是向前。從2016年開始,有進入3%以上增長範圍,2017年為4.88%;2018年為4.49%。

總之,這是一個小國家,人少好發展。有了出海口,就有了一個基礎。加入歐盟,有了依靠。只要努力一下,還是很有前景。


波士財經


其他人對這個問題都做了很好的回答,在這裡我提出我自己的觀點。


斯洛文尼亞沒有捲入戰爭泥沼

與克羅地亞、塞爾維亞和波斯尼亞相比,斯洛文尼亞退出南斯拉夫的過程波瀾不驚。衝突僅僅持續了10天左右,國內的基礎設施幾乎沒有什麼損失,也沒有重大人員傷亡。衝突迅速結束的原因是,當時南斯拉夫國內四分五裂,中央政府腹背受敵,戰線拉的太長,無力應對偏居一隅的斯洛文尼亞。中央政府認為與斯洛文尼亞作戰是不划算的。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當時正在爭取獨立的克羅地亞的地理位置正好位於斯洛文尼亞和如今的塞爾維亞之間。


去斯洛文尼亞的唯一途徑是通過克羅地亞,此外南斯拉夫在斯洛文尼亞的軍事基地不願與自己的人民作戰,軍隊中有大量斯洛文尼亞人叛逃。這使得南斯拉夫政府幾乎無法挽回斯洛文尼亞。他們願意讓斯洛文尼亞離開,以避免在太多的戰線上戰鬥,克羅地亞和


波斯尼亞就沒那麼幸運了。

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長期的戰亂摧毀了它們的經濟,造成了重大平民傷亡。據估計,僅在波斯尼亞,就有數千人喪生。克羅地亞和波斯尼亞與當時位於塞爾維亞的南斯拉夫政府作戰,衝突迅速升級為基於民族分裂的領土爭端,衝突是異常血腥的。當其他國家互相毀滅時,斯洛文尼亞抓住機會建立自己的國家。而且獨立前斯洛文尼亞已經比其他國家富裕,但現在他們又有了一個優勢,不用打一場毀滅性的戰爭。



另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斯洛文尼亞加入歐盟。

斯洛文尼亞於2004年加入歐盟(唯一的前南斯拉夫國家)。從2004年至2007年該國經濟增長的數據可以看出,斯洛文尼亞的這一舉措對經濟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在此期間,斯洛文尼亞是歐洲增長最快的國家,是最有前途的前南斯拉夫國家。與此同時,它的難兄難弟剛剛走出戰爭的泥潭,開始重建國家。而有些國家還沒有獲得獨立。

另一件值得考慮的因素是斯洛文尼亞的地理位置。作為歐盟第一個前南斯拉夫國家,它成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國。斯洛文尼亞第一大港科佩爾港因此發展起來,並帶來了大量的貿易機會。同樣,斯洛文尼亞處於歐盟的邊緣,是歐盟的貿易門戶,大部分巴爾幹地區與歐盟的貿易都是通過斯洛文尼亞進行的。


簡而言之,斯洛文尼亞擁有巨大的領先優勢,其巨大的歷史財富、國民勤勞工作心態以及巴爾幹半島與歐盟之間的聯繫紐帶的地理位置都決定了它現在的成功。斯洛文尼亞如今的國力明顯高於其他前南斯拉夫國家。現在的斯洛文尼亞是一個高收入國家,生活水平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它也是世界上性別最平等的10個國家之一,在世界HDI排名中排名第12,首都盧布爾雅那一直是世界上最綠色的首都之一,基尼指數世界排名第一。值得注意的是,許多人仍然認為它是一個貧窮的國度,因為前南斯拉夫的形象一直揮之不去,但如果親身去這個國家或僅僅是看統計數據,你會對它刮目相看。



有時,一個小小的領先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結果。

我是不侃史會死星人,一個非著名文史愛好者。


不侃史會死星人


從地理位置上說,斯洛文尼亞位於南歐的黃金地帶,很多重要的水系和山脈都在這裡交匯,再加上國小民寡,只要經貿合作愉快,一般不會輕易介入大國的政治紛爭,因此很多中歐國家都樂意與他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