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一直深深感喟,一直击节赞叹,我们的党和军队,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完成了建党、建军、建国的大业、伟业。但凡伟大的事业必然都是艰巨的,而事业唯其艰巨,才更能彰显其伟大。我们党领导广大人民曾经进行和正在进行的,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也最艰巨的事业。对于这样的伟大和艰巨,从陌生群体、遥远叙述及周围人、身边事都能体悟,自历史宏大壮阔画卷和细微精妙之处皆可观察。

一次又一次地创造奇迹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我们党、军队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中,蕴含和潜藏了许许多多奇迹般的变化转圜。阅读党史军史共和国的历史,简直就是见证奇迹的过程。相关例证俯拾皆是,引人兴味,动人心魄,发人深思,予人启迪,演绎出历史与逻辑的奇妙统一。

例如,毛泽东所作《七律·长征》中“大渡桥横铁索寒”所说的泸定桥,是被红军“飞夺”下来的,而红军左纵队“健步如飞”的行军速度是超出寻常的“昼夜兼程二百四”。《读书》2016年第10期上刊载的刘统所写的《长征:历尽艰辛的求生之路(下)》一文中,也有这样的文字:“在川西北,红军没有攻克松潘,北上只能选择走荒无人烟的大草地。国民党军认为,那是鸟都飞不过去的地方,红军走那里肯定是死路一条。但是谁都没想到,红军居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硬是通过了草地。”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张文源《红军过草地》

又如,西点军校如此评论朝鲜战争:“中美两军的战斗接触是在中朝边境地区展开的,单从地理上讲,始于鸭绿江而终于“三八线”,胜负之势是不言自明的,没有必要歪曲和掩盖。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尔内博士的《清长之战》一书说得也很透彻:“朝鲜战争则是完完全全的军事失败。一个世界公认最强大的国家的陆海空三军联合立体作战,却没能打过一个贫穷国家装备原始的陆军。尤其是在对我们有力的大兵团野外攻防战而不是游击战的状况下失利,而且输得很惨。”对于朝鲜战争中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美军官兵怎么也想不通,6万多兵力花43天的时间,居然拿不下来一个上甘岭。西点军校的军事研究者们用电脑模拟,怎么也得不出这样的结果。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上甘岭战役

再如,凭藉一些最本质的力量、最质朴的因素,包括制度优势,对教育和科技的重视,通过不断学习进行自我提升和完善,对于持续努力工作的坚强意志力,十数亿人以超乎寻常的勤劳加班加点,以及乐于付出而克制眼前的需求、延迟享受……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经历了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变迁,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思绪稍一挥洒,类似的场景即蜂拥而至。这样的奇迹般的转圜,不仅是历史瞬间,而且也是充满了整个历史的点滴累积,如同千千万溪流汇聚,千万万雨水储蓄,终成浩荡江海,奔涌不息。这是我们的党史军史和国家发展历程中,最具光芒、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是我们镜鉴历史,最能获得导向和指引的地方。

历史背后的逻辑

这样的奇迹,可以说何其艰巨;这样的奇迹,当然也堪称伟大。而对这种艰巨性、伟大性的认知,必须突破和超越现象、事实即“然”的层面,去透析其“必然”“所以然”:这样的转折逆袭,究竟是怎样发生的?产生变化、造成奇迹的内在机理,到底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新中国、人民军队,何以能够在物质基础、武器装备等远弱于对手的情况下卓然胜出、造就“风景这边独好”的局面?

西点军校研究人员的下述评论,倒是探触到了一些秘诀:“中国军队在毛泽东的统率之下竟成了一群狮子……中国军队在韩战中表现出来的战胜困难的勇气、视死如归的气概和精明有效的战术,是非常令人钦佩的……假如有一天不得不打的话,我只能祈望那时的中国军队不再有太多的毛泽东色彩。”其中最后一句尤为切中肯綮,与美军中曾风行的观点恰成呼应: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就怕中国军队毛泽东

化。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向美军进攻的情形

超越一般逻辑推导和参量运算的,一定是加入了其他的“超常”因素,有一套独特的逻辑和算法。其实,这一系列的奇迹,正是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慧眼慧心,认知和把握社会存在的本质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控人类演进的偶然与必然,以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的互动转换,变“不可能”为“可能”的经典范例。这些奇迹,昭彰了价值观积极作用于物质因素的强大功效,显现了精神之于物质的伟大能动性。

比如,人民军队打败装备精良的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国民党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打败武装到牙齿的世界头号强敌,其重要支撑和保证,就是政治工作这一“独门绝技”“看家本领”。是它使我方在特定的物质条件下,把人的内在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把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到了最大化,以气势磅礴的精神力量,成功对冲消了敌人的物质优势,成功弥补了己方武器装备的劣势,将政治优势变成了制胜优势。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人民军队在抗日战场上

强调精神的能动作用,不等于不讲唯物论,更不等于无视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在内的利益动因。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是代表着特定利益集团,为特定利益而奋斗、而战斗的。任何主义的联结,其实质都是利益的联结。我们对这一点从不讳言。我们和以往一些旧的政党、军队的本质区别,则在于代表自己利益还是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蝇营狗苟于“一己之私”还是秉持“天下为公”的价值追求。正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所明确的,"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的确伟大。它超越了狭隘个人利益的立足点,步入通过增益群体利益而实现个体利益的更开阔地带、更高远境界。以马克思人的物质文化需要说或者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论论之,这样的宗旨和初心,强调人们应当将自身需求,从物质、生理需求等较基本层次,提升至精神、尊重与爱、自我实现与完善等更高层次,无疑有利于人的“文化进化”。同时,生产关系能够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的观念和承载它的制度可以重新配置物质资源。所以,无论就个体修为完善还是就社会发展进步而言,重视并致力于群体利益的价值观,是具有先进性和生命力的价值观;为公、助人、利他的行为,是最具革命性、创造性的行为。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2013年12月29日至30日,习主席在河北省阜平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其实践,是最深刻的政治动员,是政治工作在每个个体身上发挥效用的内在基础。而历史也在不厌其烦地罗列铁证,证明一个朴素的道理——有了人民的参与和支持,什么样的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正是抱持着改变劳苦大众命运、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坚定地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改变人民命运的奇迹,同时也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回望与前瞻

历史仍在延续。每一轮太阳都带着昨天的印记,每一页黎明也都散发着清鲜的新意。在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械化时代演进到信息化时代的当今,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军队,继续秉承早已确立的至高和根本的正义,积极践行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正确的主义。而新的问号,仍然悬挂在思考的天空——过去我们所做的,现在还有没有必要那样做?过去我们做到了,现在还有没有可能做到?这是关系到坚持或动摇、跃升或沉沦的问题,是必须用实践、用实际行动回答的问题。在复杂系统和应力结构中,实践既是自身努力的实践,也是各方斗争的实践。

承平日久,历史条件似乎更宽裕平缓了些,环境似乎更柔和明媚了些。但清醒的头脑会想到、警惕的眼睛会看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和重大斗争不会少、持续时间不会短,涉及方方面面,而且越来越复杂严峻,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毛泽东与黄炎培探讨“历史周期率”

追求卓越就要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深入阐发了进行伟大斗争之于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意义,同时告诫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一再强调,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准备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朝着确立的伟大目标奋勇前进。9月3日,习近平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鲜明指出,新时代,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9月3日,习主席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树欲静而风不止”,与逆历史潮流的事物斗争,与一切对我们的事业进行阻碍遏制、干扰破坏者斗争,当然是斗争的题中应有之义。战胜自己方可无敌于天下,和“自己”斗争,也是斗争中不可轻忽的方面。《国语·周语下》中讲的“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很适用于对个体完善和群体进步的分析。人类“登高向上”的过程中,必须直面和突破视野被一己之利屏蔽的状态,确立“公”和“共”与个体利益并行不悖甚至相辅相生的价值理念和制度架构。尽管这是一条符合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发展要求、也符合包括人性在内的社会精神生活条件发展趋势的光明之路,但毕竟需要个体利益的适当让渡与克减,需要严格自控自制与高度自觉。所以说坚持初心,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孜孜求索,初心已明,应当抱持不惑、岿然不移,决不能自弃珍宝、自废武功。我们从事的乃是世界上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必须清晰辨明机遇和挑战,必须既注重高瞻远瞩又注意脚踏实地,必须坚持自身奋进与持续斗争的有机统一,必须将通过思想道德建设侧重“柔性地扬善”与通过法治建设侧重“强力地抑恶”紧密结合起来,必须倚重在物质空气支撑下的宛若垂天之云的精神之翼的振飞翱翔,才能看见和造就,最壮阔的河山,最美妙的风景。

最伟大和最艰巨的事业

主管|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主办|国防大学政治工作部宣传处

主编:陈飞

邮箱:gfdxwx@163.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