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粟裕下達死命令:24小時內吃掉這個國民黨王牌,不準漏一人

陳毅、粟裕下達死命令:24小時內吃掉這個國民黨王牌,不準漏一人

(電視連續劇《紅日》)

在很多文字材料中,都把粟裕捕捉孟良崮戰機說成是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好大喜功,孤軍冒進,自己送上門來的。這與事實完全不符,從湯兵團的作戰部署中就可以看出,張靈甫不是自己要冒進,是七十四師處在中央突破這一陣法中,勢必要稍形突出,即便這樣,在戰役發起前,敵兩翼部隊跟七十四師也僅有四至六公里的距離。

要將七十四師從重兵集團中“摳”出來非常不易。粟裕所採取的關鍵步驟是隱蔽作戰意圖,調動擔任主攻的五個縱隊對七十四師進行合圍。在這一回閤中,對第六縱隊的使用是關鍵中的關鍵。

六縱在漣水戰役中吃七十四師的虧最多,雙方是老冤家、死對頭。敵人對山東根據地發動進攻初期,粟裕命令該縱留在魯南隱伏待機,縱隊司令王必成很擔心打七十四師沒有他們的份,粟裕當時就給這位愛將吃了顆定心丸:“你放心,打七十四師一定少不了你們!”

孟良崮戰役發起後,粟裕下令六縱從魯南兼程向七十四師的後方垛莊進發,以斷其後路,王必成立即收攏部隊,急速開進。六縱駐地距垛莊有一百公里之遙,而且全是崎嶇難行的山區,但他們用兩天時間就趕到了垛莊附近,後來王必成曾用“飛流激渡”來加以形容。

陳毅、粟裕下達死命令:24小時內吃掉這個國民黨王牌,不準漏一人

(電視連續劇《紅日》)

1947年5月14日上午,張靈甫猛然察覺華野部隊已迂迴至其翼側,七十四師面臨著被包圍的危險,急忙收縮南撤。他想退回垛莊,但垛莊已被六縱所佔領,無奈之下,只得退縮至孟良崮。這樣造成的後果,是七十四師被迫把美式重炮和許多重武器都丟在了山下,因而使其火力優勢大減。

在華野以往的戰役中,一般只要對敵人達成了戰役合圍,基本就算勝局在握了,可是孟良崮戰場非常特殊,呈出出雙包圍的態勢:華野五個縱隊包圍著七十四師,反過來,敵人的十個整編師也包圍著華野。

既然已經將七十四師“摳”了出來,接下來鹿死誰手,就取決於華野能否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掉它。粟裕等人經過緊急會商,定出吃掉七十四師的時間底線為二十四小時,也就是一個白天加一個晚上。

陳毅、粟裕下達死命令:24小時內吃掉這個國民黨王牌,不準漏一人

(電視連續劇《紅日》)

崮,字面意思是指四周陡削、山頂較平的山。孟良崮所在的沂蒙山區有各式各樣的崮,乃當地特有的奇觀,孟良崮主峰海撥在五百米以上,岩石累累,土質堅硬,易守難攻。打這樣硬碰硬的陣地攻堅戰,對習慣於運動戰的華野官兵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大家決心很大,用陳毅的話講,就是壓也要在二十四小時之內將敵人壓死。

陳毅、粟裕向各縱隊下達死命令,要求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殲滅七十四師,不準漏掉一個敵人。會後粟裕立即將指揮所向前推移,他親自帶上少數參謀、機要人員進入山溝,以便密切觀察和指揮戰事。

今日薦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