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外都在盯著那段三國曆史?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唐宋元明清這五個最為接近現代,人們思想逐漸開始轉變的朝代,卻被現代創作融入的較少,反觀漢晉時期的三國,只因為四大名著中的《三國演義》,反而被拉出來加以潤色的跟更多,甚至不單是國內的改編杜撰,到了國外,相關類型的三國產品也是不勝枚舉。從鄰國日本來說,從《三國演義》流傳至今近四百年的時間,可以說創作的作品已經超出了國內。

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外都在盯著那段三國曆史?

除去影視劇、小說等主要的文化流傳載體,三國被融入到遊戲中的現象最為明顯。書中刻畫出明槍暗箭的政治,跌宕起伏的故事,將人物刻畫的更加鮮活。本就遙不可查無法追究的時光,文字成了人們參照歷史最好的藍本。日本籍此開發出的大多遊戲,都保留了紅臉長髯美關公、黑臉絡腮張翼德這一類的形象,不論是紅白機時代的《吞食天地》,還是主機時代的《真三國無雙》,通過一騎當千的遊戲歷程,日本人都展現出了他們想要體會的那種"英雄主義"。

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外都在盯著那段三國曆史?

從幕府時代至今,日本人崇尚的武士精神也是"英雄主義"的體現,這種所謂的"英雄主義"伴隨著日本遊戲影響了別的國家,從《幻想三國志》到《三國群英傳》。這些讓玩家扮演一個角色而達到主宰天下的遊戲主線,無一不體現出國產三國遊戲對日本三國遊戲的模仿。

但三國曆史本就不是一個人的戰場,偏斜也必然會被糾正。當國產手遊《率土之濱》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意味著這種傳統遊戲中一人主宰天下的"英雄主義"時代的結束。

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外都在盯著那段三國曆史?

城池駐紮,交友結盟,到集體的征戰天下。《率土之濱》中的戰場是一個人無法主宰的,就像三國時孔明再如何神機妙算,呂布再如何神勇無雙,也只能靠團體的力量。一個人攻不下的劍閣蜀道,又或是數萬人才能左右的赤壁之戰。《率土之濱》中也正是這樣,同盟的存在,杜絕了"英雄主義",獨行俠註定無法成大事。也正因為如此,那種作為戰爭一員來參與戰爭的體驗,也讓《率土之濱》獲得了更多玩家的擁護。

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外都在盯著那段三國曆史?

當《率土之濱》進入日本的時候,這種對"英雄主義"式三國遊戲的宣戰,成功獲得了大部分三國玩家的青睞。《率土之濱》世人皆兵馬的玩法,悄然輻射了愈來愈多的日本玩家,那種沒完沒了的"獨行俠"時光太久了,既然推崇的是三國,就該真正的體會到三國時的征戰。

相信日本的遊戲界見到的本土三國遊戲太多了,"英雄主義"已經讓他們有些審美疲勞,《率土之濱》的出現,彷彿是一幅從未見過的畫,玩家在畫上揮毫潑墨、指點山河的時候,日本的遊戲媒體也忍不住對這幅畫發出了驚歎。"最優秀的三國手遊",不難想象,是在多幹燥之後的甘霖才能讓日本的媒體對一箇中國手遊給出這樣的評論。

上下五千年,為什麼中外都在盯著那段三國曆史?

三國曆史對現代文化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而被曲解的三國精神被扶正的時候也意味著更加真實的三國文化會呈現到眼前,《率土之濱》無疑讓那些喜歡三國時期歷史,卻被日本遊戲所影響的玩家看到了一個新的天地,或許這也正是三國時期的魅力所在,那段恢弘龐大的歷史總有你未曾發現的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