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我們的大學為何變得千篇一律?教育行政部門應減少行政干預

新京報快訊(記者 王姝)10月24日,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高等教育法執法檢查報告時,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委員王貽芳說,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減少行政干預,“我們的大學為什麼會變得千篇一律?那是因為我們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在考核他們,自然每個學校都要對標,時間長了每個學校都一樣。所以,應該減少行政干預,減少考核,鼓勵各個大學按照他自己的特色去發展”。

王貽芳還談到,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依法行政。“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教育部管事情管得很細,比如限制大學招研究生、限制博士點,但是看不出來法律賦予了他這個職責。按道理來講,我有能力,我有項目,我的水平達到,就可以招。你可以檢查我的水平,培養的學生是不是達到了水平,達不到當然可以處罰,達到了為什麼不讓我招?”

委員徐延豪表示,高等教育存在著佈局不合理、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應該負起責任。我認為教育主管部門該管的一定要管好,不該管的就不要管了,這是發展高等教育重要的問題。比如說設置不合理、結構不合理的問題,這是教育主管部門的問題,學校的設立、學科的設置、招生的規模都是教育主管部門審批的,希望教育主管部門負起責任,依法履職”。

委員李鉞鋒提出,總體來看,高等教育的“放管服”改革方向非常明確,相關規定也很“解渴”,“比如,在編制管理背景下,高校內設機構、崗位設置、進人用人缺乏自主權,限制了高校自主發展和特色辦學。如重慶某高校計劃調入一位具有深厚專業背景的二級教授,但由於程序繁瑣,光辦手續就花了好幾個月”。

委員李巍也表示,“一些中西部學校反映,大學的辦學自主權較弱,在專業設置、人員編制、職稱評聘、貸款融資、規劃建設,甚至是在一些招標採購、資產處置、學費標準等方面管得過多過死,無法發揮高校自主辦學的積極性”。

新京報記者 王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