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劉備這個人物?

藍彌貓深巷


仁義禮智信,用來評價劉備是再合適不過了。甚至於,如果可以,我想給這五個字前面各加一個大字。

很多人看了《三國演義》或《三國志》的隻言片語,就認為劉備完全是靠哭而得來的江山,又腹黑的想劉備只不過是想試探諸葛亮罷了,又或者說劉備只是運氣好。但歷史上的劉備如果只是這樣,又怎麼可能以編草鞋這樣低的起點發展到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如果覺得劉備是運氣好,這究竟是在黑劉備還是貶低曹操和孫權。

以上為吐槽。以下主要觀點鋪開:

  • 仁義無雙

先說說劉備的小義,世人皆知劉備對關羽張飛的情感,偏偏很多人卻十分相信劉備只是為了奪回荊州而發動夷陵之戰。可是那時候的人想必比我們瞭解劉備吧?他們卻很多人都認為劉備會為了關羽發動對吳的戰爭,順便說一句,這些人包括了劉曄等當時的曹魏大臣,這裡僅舉一個例子:

《三國志·劉曄傳》:(曹丕)詔問群臣令料劉備當為關羽出報吳不。眾議鹹雲:"蜀,小國耳,名將唯羽。羽死軍破,國內憂懼,無緣復出。"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後備果出兵擊吳。

劉曄作為當時的政治高手和謀士是認為劉備會為了關羽和東吳宣戰。

再說劉備的大仁大義。很多人被一句“劉備之德近乎偽”,就認為劉備是假仁假義。但實際上劉備在當時漢末紛亂下依然堅持了本心,儘可能照顧老百姓。比如大家都知道演義裡的劉備被曹操追擊,百姓跟隨劉備,這不僅是小說,更是歷史:

《三國志·先主傳》: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裡,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或謂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雖擁大眾,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濟大事必“,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這說明什麼,劉備不願意放棄百姓獨自逃跑。有人說,劉備是拿這些百姓當人質威脅曹操?難道曹操真的很在意百姓聲明?曹操歷史上多次屠城說明了什麼?為了勝利,不擇手段!

劉備將自己的仁義一以貫之,親自斷後,甚至於不惜自己家庭破碎,失去了兩個女兒和差點失去了兒子(趙雲救了劉禪)。歷史記載了:

《三國志曹純傳》:從徵荊州,追劉備於長坂,獲其二女輜重,收其散卒。
  • 善於團結,號召力強

其實這一點不用多說,只要看劉備集團裡面的關羽、張飛,那都是後世認為的萬人敵的名將,加上諸葛亮更是千古名相,均對劉備忠心耿耿,這正是劉備號召力強,善於團結的緣故。

劉備的號召力強其實在年少時就已經初現端倪了: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 志向堅定,百折不回

劉備在三國鼎立前,前前後後經歷了多少次失敗,換做一般人早就放棄了。不要看曹操似乎也受到了很多失敗,但是曹操實際上沒有真正到了生死存亡的大失敗。

但劉備有過!

真正的英雄並不是不會失敗,而是能屢敗屢起,最終成功!

劉備在十起十落,人生浮浮沉沉便是英雄本色!


歷史的轉角遇見你


常言道:亂世出英雄,歷史上群星閃爍最耀眼的朝代莫過於三國。烽煙四起,八方操戈,軍閥混戰,英雄輩出。劉備就是其中的頂尖英雄之一。關於英雄的定義,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的一段話比較經典,"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然後曹操指備與己曰:"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曹操的重要謀士,荀彧、郭嘉、程昱也曾多次承認劉備乃人傑也,不然何以勸曹操早圖劉備以絕後患。以曹操與前三甲謀士的識人之眼力,可謂不遑多讓。劉備出身貧寒,雖說是皇族一脈,早已家道中落,靠織蓆偏履為生。憑一村夫能在亂世中獨樹一幟,在屢戰屢敗中,東西奔走,寄人籬下,謹小慎微,忍氣吞聲,一步一個腳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漸發展壯大,遂成三分鼎足之勢,全憑的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英雄之本色。與曹操和孫權相比,劉備是白手起家。曹有顯赫的世家,豐厚的資才和社會名望及人力資源。孫權繼父兄之業坐享其成,因而劉備成功的機率更難,付出的也更多。因此劉備應是一大英雄。辛稼軒在贊孫權的詞裡也寫到,"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天山月3


看三國的歷史,有一個很有趣的意思,就是年輕人往往喜歡曹操。

為什麼呢?

因為曹操就是一個典型的成功者,一個真誠的利已主義者,一個腹黑但又豪爽的大哥。這樣的人格是極受歡迎的。

同時,往往也會對劉備產生一絲不屑,這往往來自三國演義的影響。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他本身是挺蜀的,所以,他對曹操進行了些一些黑化,而這些黑化反而顯得曹操更有大哥魅力。

另一邊,他對劉備進行了美化,為了塑造劉備仁者的一面,把劉備的梟雄本性給改了。

比如鞭打督郵,原本是劉備的戲,是反映劉備熱血的一個事件,可是,羅貫中似乎覺得打人不太好,就安到了張飛的頭上。

這樣一來,劉備血性的那一面沒有了。劉備在三國演義變成了一個儒家君王的形象,動不動就是仁義,就是道德。這一來顯得劉備軟弱,二來,顯得劉備不真實,魯迅就說劉備之德近乎偽。

其實這是三國演義中的劉備,而歷史中的劉備絕不是一個愛哭包,也不是什麼虛假的人,反而是個一直都有目標,一直為了目標而努力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有原則的人。

三國中的三個人,劉備的起點最低,什麼中山靖王之後其實對他並沒有什麼作用。因為家族敗落,他沒有受到什麼特別的照顧,擁有什麼特別的機遇,他也從來不是什麼皇叔。這跟曹操不同,曹操二十歲就當北部尉校尉了。而孫權直接有一片魚塘要給他承包。

那劉備怎麼辦?

我們看到,劉備從小就有大志,因為家門口有一棵桑樹,曾經說過要坐如此華蓋的車子。

到了年長一點,他跟母親去販鞋,還跟本郡大儒盧植到雒陽讀過書,但史書記載他不好經書,反而喜歡穿漂亮的衣服,喜歡騎馬,喜歡玩音樂。奇怪的是,這些東西都是需要花錢的,他的錢哪來的?史書記載他跟盧植讀書,學費都是族叔贊助的。

而且很快就成為本郡青年人的頭目。張飛唯他馬首是瞻,關羽比他年紀大,卻稱劉備為大哥。還有中山的馬商給他提供活動經費。

他是怎麼辦到的?史書中沒有記載原因,好像這個人天然就有領袖氣質。

到了黃巾起義,他也跑出來創業。曹操也打過黃巾,跟孫堅是唯數不多真下手的人。而劉備的記載極為稀少,他做了什麼,有什麼功績完全沒說。

只說憑功當了一個縣尉。

接下來的歲月,他活得像一個被命運捉弄的人,縣尉的位子沒坐熱就被免職了,後面去了雒陽,也沒幹出什麼成績。投奔師兄公孫瓚,兄長也防備著他。再救陶謙,終於有一個地盤徐州,結果被呂布給趕走了,不得已投靠曹操,拿下呂布後,又被曹操視為威脅,逃到荊州,有一回他跟劉表喝酒,喝著喝著,他摸自己的大腿,悲從心來,當年創業時,大腿沒有贅肉,現在無所事事,大腿都長肉了。

可見,他一直都沒有忘記自己的理想,所以才會三顧茅廬去見一個沒有任何實際工作經驗的諸葛亮。

這時候,孫權已經掌控了江東,曹操統了一北方,只有劉備,完全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曹操南下,他一路逃命,幾乎要跑到越南,這樣的人,誰能想到他會成為三雄之一呢?

事實上,當時的人都極為重視劉備。

袁紹說他:劉玄德弘雅有信義,今徐州樂戴之,誠副所望也。程昱說: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

陳登說他: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曹操說: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郭嘉說: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張飛、關羽者,皆萬人之敵也,為之死用。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諸葛亮說: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孫權也同樣認為,要有一個人能夠與他共同對抗曹操,這個人一定是劉備。

是什麼讓這些人同時認為劉備會成就大業?

史書同樣沒有說明白這個道理,就像一開始就沒有說明白關羽張飛為什麼一直追隨劉備。

因為史料的缺乏,使得劉備的形象不夠圓滿,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是偽君子,不是懦夫,而是一個有目標,有手段,有魅力的梟雄。

而他屢戰屢敗的創業經歷,只有到了四十,經歷過人間苦難的人才會感到劉備的可貴,才會欽佩劉備這樣的不敗大叔。


腦洞歷史觀


自古拜的是劉關張,劉備是真正的是英雄!當吹曹貶劉成為時尚,你或許還要知道:曹阿瞞再裝,也瞞不了兩屠徐州數十萬百姓的暴行! "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復行跡。"(《後漢書》)。劉備再被抵毀,也找不出愧對百姓的什麼惡事!一個徹頭徹尾的草根,被亂局中最頂級的各類人才不拿工資的誓死追隨,連兇殘的刺客見到後都不忍下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賢惟德,能服於人,你可以裝一時,難裝一世,更裝不了一千八百年! 自己死了太監爹就拿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出氣,切瓜砍菜般屠了幾十萬,還有人為其歌功頌德!大漢朝給了中華民族一個族姓,給了百姓四百年的繁榮穩定,在她衰老體弱的時候,做臣子的難道不應該施以援手,盡一盡人臣的本份? 自古漢賊不兩立,三國時期百姓拋家棄業也要跟著劉使君,不是沒理由的愛!身在曹營,奉詔討賊,放著高官厚祿、左將軍、劉皇叔不做,也要和逆賊誓死周旋到底!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古之大丈夫劉備劉使君做到了,關雲長關二爺做到了!!!


北風121079541


劉備是蒼茫大地十分喜愛的人物,下面依據《三國志》,對這個歷史人物作個簡評。

一、劉備是個窮且益堅,不墮青雲之志的人物。

劉備,這位堂堂帝胄,少時只剩下一塊華麗的名片,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勝的兒子劉貞原是涿縣陸城亭侯,後因獻金助祭違規失禮而被削奪爵位,說白了變成平民階級,劉備的祖父劉雄做過東郡範縣縣令,父親劉弘也在州郡做過官,可時過境遷,劉備出世後,經歷人生三大悲事之一“少年喪父",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靠賣草鞋及編織葦蓆謀生。但劉備並沒有因為家道中落,而喪失鴻鵠之志。他家東南角籬笆牆邊有一棵五丈餘高的鬱郁蒼蒼的桑樹,遙望像車蓋,過路者稱奇之餘,有人預言樹旁人家定出貴人。劉備幼時,與同宗孩子嬉耍,就說:我必定要乘坐這種用鳥羽聯綴為飾的華蓋車。從此,一直朝著目標努力奮鬥。靈帝末年,黃巾軍起義,中山國鉅商張世平、蘇雙資助奇人劉備大量資金財物,劉備藉此起兵追隨鄒靖,因功任安喜縣尉(副處級公安局長),後遇督郵來縣,劉備登門拜見不納,劉備大怒綁住督郵,杖二百,掛縣尉印於督郵脖子,勝利大逃亡,後又因功封下密縣丞、高唐縣尉、縣令,投中郎將公孫瓚,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因歷任平原縣令,兼平原國相。後曹操為報父仇征討徐州,徐州牧陶謙向田楷告急,劉備和田楷馳援,先主已有千餘步卒加公孫瓚借的幽州騎兵、數千饑民,到徐州後陶又撥給四千丹楊兵,先主附陶謙,任豫州刺史,後陶謙把徐州託給劉備,袁術來攻,劉備迎戰,後曹操舉薦劉備為鎮東將軍、封亭城亭侯,成為名副其實的一方諸侯。後先主與袁術相持一個月,呂布襲佔下邳,下邳守將曹豹背叛劉備,呂布抓住先主的妻、子,先主移駐海西,先主截擊幹掉了侵擾百姓的楊奉、韓暹,先主和呂布講和,接回妻、子,關羽鎮下邳,劉備整合萬餘人馬,呂布攻打劉備,劉備敗投曹操,被任命為豫州牧,先主從不輕易言敗,先到小沛招集舊部,曹操贈糧贈兵,讓他攻打呂布,結果又被高順擊敗,妻、子又被俘(劉備打敗仗、妻子被俘常態化),後曹操親自東征,在下邳活提呂布,又迎回妻小,曹操上表舉薦劉備為左將軍,先主奉令率部截袁術,劉備還未到,袁術已死。劉備與董承、吳子蘭、王子服共謀曹操,後事情敗露,董承被殺。先主佔下邳,等朱靈返回許都,殺徐州刺史車胄,留關羽鎮下邳,自回小沛,各郡縣叛曹歸劉,有數萬之眾,先主又派孫乾與袁紹聯盟,敗曹將劉岱、王忠,建安五年,曹操親來,先主又敗,妻、子及愛將被捉回許都。先主無奈投奔袁紹,後先主想離袁紹,說要替袁紹與劉表結盟,劉備奉先主令率部赴汝南,連龔都共數千兵,幹掉曹將蔡陽,袁紹官渡大敗後,劉備投劉表,寄身新野,在博望擊敗夏侯惇、于禁,曹操北征烏丸,先主勸劉表乘虛襲許都,劉表不納。後劉表死,兒子劉琮繼位降曹,先主扎樊城,曹操攻到宛城時,先主撒退,後帶十多萬人、幾千輛車的糧草物資撤退,關羽率數百艘船走水路,在江陵匯合。

曹操率五千精騎輕裝追擊,在當陽縣長坂追上先主,先主又丟下妻子,帶孔明、張飛、趙雲數十騎逃走,此時逢關羽船隊及江夏太守劉琦所率萬餘人。

先主開始成功創業:聯吳抗曹,赤壁大勝後,先主薦劉琦為荊州刺史,征討南方四郡,廬江郡雷緒率數萬人歸先主,孫權嫁妹劉備聯姻。劉備開始在法正、龐統幫助下攻打益州,攻下益州,拿下漢中。劉備先晉漢中王,在曹丕篡漢後,劉備也成了皇帝。

劉備歷盡千難萬險,終於功德圓滿。

二、劉備為實現理想,多次歸附多名不同軍閥,劉備深得各諸侯、部將們的尊敬、愛戴。

劉備每次打敗仗,妻、子被俘,自己率幾十人敗投諸侯,你會經常看到各諸侯出城相迎,以上賓禮節相迎,原部將卒不久又來歸附,甚至在敗退途中,百姓也紛紛歸附。這就是劉備的人格魅力。

劉備上學時,同族劉元起劉備視如已出,慷慨解囊,公孫瓚與他結友;起家時,中山國鉅商張世平、蘇雙重金支助;劉備到徐州,富裕的世大夫糜竺、糜芳舉家來投,又送金銀、又送妹妹……

三、劉備對人才極為尊重。

猛將張飛失下邳,他不怪;隆中,三顧茅廬請諸侯,關羽失荊州,劉備舉蜀漢全國兵力為之復仇;對龐統禮遇有加,失龐統如喪考妣;對法正,也是言聽計從。

四、劉備目光如炬,有識人伯樂美稱。

他結交猛將關羽、張飛,他提拔牙魏延守漢中,雄關在魏延鎮守時,十幾年安然無恙;他認定孔明、龐統、法正人才難得,他也認定馬謖言過其實,孔明不聽,結果兵敗街亭…





蒼茫大地顧煒斌


劉備外柔內剛

▲劉備,外柔內剛

劉備的一生可以說是無權無錢、無背景屌絲的創業畚斗史。劉備就是打不死的“小強”屢戰屢敗,但總是重新站起來以往如舊搞革命事業。

大家都知道,創業需要啟動資金。先看他的死對頭老曹同志,家裡比較殷實(老爸花一億錢買了三公官爵),可以變賣家產作創業啟動資金,小孫同志就根本不需要什麼啟動資金,因老爸孫堅和大哥孫策已經幫他建立好東吳公司。

劉備同志是靠織蓆賣草鞋才勉強餬口哪裡有家產賣,他父親早逝,母子倆相依為命,每天能填飽肚子不捱餓,已經心滿意足,還談什麼創辦公司,真是痴人說夢話。幸虧劉備具有不同於常人的非凡長相,中山富商張世平、蘇雙,看好劉備這支“優質潛力股”,饋贈鉅額資金。

▲簡雍,能說會道

於是劉備以此為啟動資金,在涿縣註冊蜀漢公司,開始招兵買馬創業。一個好漢三人幫,不能你一個光桿司令,包攬一切開展業務,需要一支志同道合、幹勁十足的團隊才行。劉備以個人魅力組建,以萬人敵關羽與張飛,還有能說會道的簡雍為骨幹的初期團隊。

劉備對手曹操和孫權就相對好辦,曹氏宗親勢力強大,一聽曹操在陳留郡創辦曹魏公司就有一幫曹氏、夏侯氏宗親們就投奔,如曹仁、曹洪、曹純、夏侯惇、夏侯淵。加上當地富豪衛茲,老鄉兼好友秦邵,陽平衛國人樂進等一大批業務高手們加入,可謂兵強馬壯。孫權接管公司時,早已有周瑜、呂範、張昭、張紘、程普、黃蓋、韓當等業務精英們坐鎮。

創業頭一個十年(184-194)

▲劉關張三兄弟

公元184年,劉備跟隨東漢集團公司校尉鄒靜討伐黃巾軍,劉備因軍功任命為安喜尉。平定黃巾軍起義之後,東漢集團下詔指示州郡可以裁減因軍功而當官的人,劉備懷疑自己在裁減名單內。不言而喻,沒有後臺的劉備當然沒人照顧,官吏們“例行公事”,按上面指示,專挑像劉備“後孃養沒人疼”的孩子們湊個數,達標完成任務。

劉備深知督郵一到衙門宣佈,則為時已晚不可挽救,於是趕緊到督郵住宿處請求接見,可人家閉門謝絕,屌都不屌你,氣憤的劉備失去冷靜痛打督郵棄官逃亡。之後又擔任過下密丞、高唐尉、高唐令、平原令、平原相。

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認為劉備德才兼備加上又是東漢集團老闆劉氏的宗親,於是病危中託付劉備接管徐州。創業十年輾轉南北,拼死拼鬥劉備總算有自己跟基地。

此時,曹魏公司和東吳公司都撞上創業過程中的一些障礙物,本來世上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大多數公司都是在磕磕碰碰中發展壯大起來。

曹操已當上兗州牧,手下又集聚很精英,如負責公司大戰略方向的企劃室室長荀彧、企劃室高級職員程昱,保安隊隊長典韋,銷售部猛將李典等。在曹操征討陶謙之際,陳宮和張邈等聯合呂布造反,兗州地區營業部只剩下鄄城、東阿、範縣三處,無奈返回救火。

期間,東吳公司遭到巨大打擊。公元192年,公司奠基人孫堅在征討劉表手下將領黃祖時,不幸被流箭射死。真是晴天霹靂,東吳公司主心骨沒了,還好虎父無犬子,老大孫策忍受巨大痛苦,暫時在袁術帳下做事,等待時機東山再起。為了安全起見,把母親和孫權的一家人接到曲阿,住在舅舅吳景家中。

創業第二個十年(194-204)

期間劉備二次得而復失徐州,無奈投奔至袁紹,又在汝南被曹操打敗,公元201年,投奔同宗荊州劉表,暫時駐紮在新野。公司招募到營業部“五虎將”之一趙雲、徐州大富豪兼公關主管糜竺和弟弟糜芳、公關干將孫乾等人。

此時的曹操可威風,公元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打敗北方袁氏公司奠基人袁紹,不久袁紹憂鬱而病死,且公司內部袁譚、袁尚兩兄弟窩裡鬥,公司實力一洩千丈。曹操在旁觀望,等待機會攻佔北方地區。

公元200年,“小霸王”孫策去世,十九歲的孫權繼承祖業,在周瑜、張昭等元老的協助下,公元203年平定豫章郡,逐步穩定內部,公司趨於穩定發展階段。

創業第三個十年(204-214)

▲劉備,三顧茅廬

劉備投奔劉表期間,總結屢戰屢敗經驗,終於改變思路,於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聘請到“臥龍”之稱的企劃室室長諸葛亮。果然名不虛傳,諸葛先生獻出“隆中對”,從而確定公司發展方向。還招聘到企劃室第一顧問“鳳雛”龐統、企劃室高級職員蔣琬,費禕、營業部“五虎將”黃忠,猛將魏延等精英們。

制定準確戰略,加上能文能武的精英們加入馬上收到效果,公元214年,劉備攻佔益州,從而具有真正意義上的公司大本營。到益州還招募到不少精英,如企劃室高級職員法正,李嚴、營業部猛將孟達、宣傳部筆墨劉巴等。

▲火燒赤壁

此時的曹操有失有得,公元207年統一北方、公元213年封為魏公;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戰中大敗於孫劉聯軍,從而丟失統一全國的大好形勢。

東吳公司業績不錯,公元211年,統一嶺南地,從而已佔據揚州、交州、一部分荊州,豫州地區。遺憾的是公元210年,失去既是如同哥又是能臣良將周瑜。

曹魏、蜀漢、東吳三家,三足鼎立已確定。

創業後期(214-223)

接管益州的劉備快馬加鞭,擴展業務。公元219年,平定漢中,自稱漢中王。可是跟東吳發生一些摩擦,公元215年和東吳重新分割荊州;公元219年,東吳突襲南郡並斬殺關羽、關平父子,從而結下仇怨。劉備公元221年稱帝不久發動夷陵之戰,但被年輕的東吳陸遜擊敗,退回白帝城,公元223年在永安宮去世。

期間曹魏公司奠基人曹操公元220年去世,同年曹丕稱帝,東漢王朝集團徹底滅亡。

公元221年,東吳稱臣於曹魏,孫權被分為吳王。

劉備的一生是堅忍不拔的屌絲,屢戰屢敗,重新站起,像打不死的“小強”以頑強的生命力,絕盡全力畚斗的一生。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絕對外柔內剛的人。


敘三國


對劉備的評價,就一句話,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爾。再加上辛棄疾詞裡,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劉備是三國時代可以和曹操爭天下的英雄,如果沒有劉備存在,或許曹操早就完成統一了,兩人雖然發展路徑不同,卻都是有能力開創一代王朝的明君。

受三國演義影響,劉備的能力被弱化了,其實真正的劉備,沒有那麼武能,能從一個落魄皇族,在漢末群雄中脫穎而出,又怎麼會無能呢?劉備的能力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胸懷大志。這個很重要,劉備長於市井,卻很早就樹立了一統天下的君王之志,正是這樣的理想,讓半生流離的劉備堅持到了成功。

二,堅韌不拔。劉備的一生生,是戰鬥的一生,是失敗的一生,是寄人籬下的一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屢戰屢敗,卻屢敗屢戰。徐州的兩得兩失,先後依附過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可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沒有放棄,反而一步步壯大了自己,最終在赤壁後等來了機會。

三,仁義的形象。劉備的仁義,不管是真是假,但是他保持了一輩子,假假真真已經不重要了,靠著他仁義的名聲和皇叔的身份,劉備四海飄零,可不管到了哪裡,都被待若上賓,陶謙託付徐州,曹操與他出則同車,食則同行,劉表袁紹均出城相迎。關張趙,深圳孫乾,糜竺,簡雍等人都生死不棄。

四,求賢若渴,知人善任。單純的論對人才的使用和籠絡能力,劉備甚至在曹操之上,曹操對人才的匯聚,更多靠的是他的勢力和天子的旗幟,而劉備一無所有,全靠人格魅力。至於用人,與諸葛亮的千古君臣,提拔魏延於微末,說馬謖不堪大用,無不體現了高超的識人用人水準。

五,劉備的性格。他的性格絕對不是三國演義中的老好人。其年少時好犬馬,遊俠,混過洛陽,這哪裡是老師孩子做的事情,怒鞭都郵的人,也是劉備,不是張飛。

六,軍事能力。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幾乎不會帶兵,帶了也是輸,沒有諸葛亮就不會打仗了。其實從劉備起兵直到去世,劉備基本上都是在打仗,而且都是親臨一線的指揮。黃巾的戰功是實打實打出來想,後來的戰袁術,呂布,曹操,劉備都是親自上陣。而諸葛亮的出山之戰,火燒博望坡,也是劉備乾的。也許劉備沒有曹操那種天才的軍事能力,但是至少也是在水平線之上的,比孫十萬之類的絕對強不少。


自漂自流


我認為劉備稱得上是個亂世梟雄,在三國時期劉備能夠脫穎而出,這絕對是個英雄,但是劉備的才華有限,漢室沒有復興劉備要佔很大責任。

都說劉備是草根英雄起點低,我認為劉備起點並不低,劉備一出山就遇到了關羽張飛,這二人一生對他可以說是忠心耿耿,在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時,劉備很好的抓住了機會,很快就成了一方諸候,而劉備匡扶漢室的政治口號使他的身邊團結了很多人,所以劉備雖然說在涿鹿中原時不是曹操對手,但是劉備也沒傷筋骨,關羽張飛趙雲等老班底還在,這時就缺個好的軍師,這時遇到了諸葛亮,而諸葛亮隆中對策正和劉備心意。

諸葛亮隆中對策其實說的很明白,那就是諸葛亮自己守荊洲,而劉備是劉邦,也就是說劉備和諸葛亮拿下荊州後是不能在一起的,劉備得能獨立承擔攻下益州的重任並且咬住曹操,不讓曹操再次向荊州動兵,目的就是給諸葛亮爭取時間。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劉備能率領龐統魏延黃忠等就拿下益州,那歷史會怎麼樣改變?有諸葛亮在荊州再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輔佐,東吳是肯定不敢有想法的,等到劉備拿下漢中後,隆中對戰略就成立了,有諸葛亮在荊州十年養精蓄銳,那會訓練幾十萬精銳大軍,同時讓荊州在戰亂中恢復元氣,等劉備拿下漢中後,諸葛亮就可以接替劉備出兵樊城,當時有關羽出兵打襄樊的曹仁,諸葛亮守後方後顧無憂,那樊城曹仁肯定不是對手,那三國曆史就改變了。

我劉備最大的錯誤就是識人不明,尤其是在對鳳雛龐統的使用上,龐統的最擅長的不是領兵打仗,這在耒陽當百天縣令時就能看出來了,如果劉備讓龐統治理荊州,那就是人盡其才,可惜俄是劉備拿龐統當軍師,這就等於把龐統放錯開位置,最後龐統陣亡真的可惜啊。

這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願意與懂歷史的朋友交流。


天宇的文史情懷


“劉皇叔”劉玄德,雖然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閣下玄孫”,實際從小受苦,跟著母親在街上擺攤,販賣草鞋與涼蓆。

日子雖然過得艱難,但劉備心懷大志:小時候,屋前有顆大桑樹,足有五丈高,遠看起來來像是馬車的車蓋,路過的人無不讚嘆這棵樹,說其主人家將來必是富貴人。有天,小劉備跟朋友在桑樹底下玩,當著一眾的小夥伴吹牛:“將來,我必乘坐羽葆蓋車。”恰好,被他叔父聽到,趕緊捂住劉備的嘴“你少瞎說,不然會招來滅門之災”。要知道這羽葆蓋車只有當今皇上才能乘坐,你一小老百姓哪配!

可能在那會,劉備就變得老實起來,從此寡言少語。但很會做人,喜歡結交朋友。時正值黃巾之亂,百姓缺衣少食,但劉備散盡家財,與朋友同甘共苦,於是身邊聚集了一大批人才,比如跟他“食則同器,寢則同床”的關羽和張飛。

之後,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一會跟著袁紹,一會跟著曹操。當他的同輩孫權已經擁有江東六郡時,他還寄居在劉表那,有天,他上廁所,看見大腿長出了贅肉,不禁淚流滿面。劉表問他為啥子,他說“眼看衰老將至,卻一事無成,怎能不悲!”

真不知道劉備的雄心壯志從哪裡來的,正是他這種謎一般的自信,讓他堅韌不拔,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所以曹操認定,天下英雄只有自己和劉備,也許正因為這個!

但是,自從赤壁之戰後,他劉備成為最大的收益者,從一無所有,到成為能和曹操、孫權一起逐鹿中原的英雄人物。劉備就變得剛愎自負,心胸狹隘。夷陵之戰死活不聽謀士黃權的建議,將諸葛丞相高高晾在成都。只因趙雲的反對,讓他一直記恨到死,都不願意封趙為候。

但不可否認,劉備身上有太多我們學習的地方。他二十四歲從軍,三十四歲起步,四十八歲翻身,五十九歲稱王,六十一歲稱帝。一生如意的事少,但他不氣餒,也不偏執,只是踏踏實實地堅定自己的路。


貓爪草歷史


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裡,說《三國演義》,“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說得很是,卻也不難理解其中的苦衷。

畢竟《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教科書。羅貫中先生是個好小說家,也沒法在面向百姓的小說裡,描述諸葛亮如何用心平而勸誡明,如何有撫民之幹、理戎之才。讓諸葛亮沒事放個火、禳個星、借個東風、玩個錦囊,不是更有傳奇色彩?同理,羅貫中描述劉備之仁,也就讓他哭鼻子,丟孩子,打仗靠兄弟,經常裝孫子。

<strong>以至於看《三國演義》多的,都會覺得,劉備的天下,那是哭出來的。

然而並非如此。

《三國志·先主傳》裡,只有一處描寫劉備哭泣:

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典略》曰:備過辭表墓,遂涕泣而去。)比到當陽,眾十餘萬,輜重數千兩,日行十餘里,別遣關羽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原來曹操南下襲荊州,荊州原來的當家劉表已死,他兒子劉琮要投降;寄居劉表麾下的劉備被人建議:奪取荊州,對抗曹操。劉備不肯,去找劉琮談,劉琮不見他,劉備便哭泣辭別了劉表墳墓,走了;十餘萬人跟著他走,日行十餘里,背後是曹操精騎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追殺而來——怎麼看,劉備這都是自殺行為。

這就是《三國演義》裡所謂的攜民渡江。

劉備在劉表麾下數年,劉表對他不算壞,但也不算好。按說劉備不欠劉琮什麼。但旁人要劉備強取荊州,劉備說:“不忍心。”生死之際,還是沒對劉琮下手。去辭別劉表墓,流了眼淚。挺真誠的了。荊州即將歸屬曹操,於是十餘萬人願意背井離鄉跟劉備走。古代人安土重遷,為什麼肯跟劉備走?因為他仁義。劉備回饋了這份仁義:他跟著大家一起走,日行十餘里。即便曹操在背後追殺他。這事上,很明白:善良、敦厚、質樸、仗義。

劉備不太愛讀書,卻喜結交江湖豪俠。

劉備的哥們兒關羽、張飛也都不是傳統讀書人:都是闖社會的熱血男兒。當時如關、張這樣追慕劉備的熱血漢子,真不少。是所謂:

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

劉備麾下有個彭羕,後來勸馬超鬧事時,如此說劉備:“老革荒悖。”——老革,老兵油子。這個定位,很是準確。劉備骨子裡,是個老兵,甚至可算個老僱傭兵,在局部戰場,非常能打。遇到諸葛亮之前,劉備沒有自己的基業,依然縱橫中原。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劉表各家諸侯,都希望他當自家的僱傭兵。後來劉備與諸葛亮相遇,照《隆中對》操作,天時地利人和,有了自己的基業,那就厲害了:赤壁和漢中兩戰,曹操都沒再能佔他便宜。甚至間接令他逝世的夷陵之戰,那也是以少打多,開場佔便宜,打得吳國陸遜初期採取守勢呢。

故此不難明白,劉備一個老兵,性子自有倔強強悍的一面。

他也打人,比如《三國演義》裡著名的鞭打督郵,正史上是他自己乾的;羅貫中在小說裡,把這事栽贓給了張飛。但劉備大體是仁義的:講義氣,待人好。年輕時的劉備,簡直是個東漢活雷鋒:哪裡需要,就去哪裡行俠仗義。袁紹打公孫瓚,劉備和田楷去幫熟人公孫瓚站隊。曹操打徐州時大肆屠城,劉備身邊只有千餘兵,卻也義不容辭來徐州幫忙對抗曹操。

雖然做過對手,但後來曹操與袁紹都喜歡劉備,都接納過他:不為了劉備是漢室宗親——那會兒漢室宗親遍地都是,曹操麾下謀士劉曄都是漢室宗親——而因為劉備這人,真講義氣,真給勁,而且,確實挺能打。

劉備先後歸附過許多人,卻也沒有回頭對誰捅過刀子。在亂世,這就很難得了,許多人就做不到——比如呂布就是反刺慣犯。

劉備先後打過許多仗,但沒屠過城。

在亂世,這就很難得了,許多人就做不到——比如曹操就是屠城慣犯。

劉備一生顛沛,從河北到山東,從河南到湖北,從湖南到四川,到處跑。但他對老部下,不管是河北的山東的,河南的湖北的,湖南的四川的,都不離不棄。

你死了,他為你報仇(關羽)。

他死了,什麼都交託給你(諸葛亮)。

你被迫投降別國了,他也不計較,還體諒你的苦處(黃權)。

你弟弟犯事了,他也不會追究你(糜竺)。

你出身行伍,照樣有機會升高位(黃忠、魏延)。

你一開始工作不努力,但只要有宰相之才,他還是能用好你(蔣琬)。

他會直白地表露對虛名之士的不滿(許靖),所以手下許多都是靠實在成績拼上來的人。跟著他,難富貴,很危險,要到處跑,只是大概你能落得個跟領導同甘共苦,而且得個善終,不用擔心他在你死後說什麼便宜話。

回到攜民渡江這件事。

劉備不襲荊州,是放棄了最好的求生之路;帶著百姓慢慢走,是自己跌進了大危險;按說他的最好方略,是急行到江陵以求自保,但劉備卻說:“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

劉備是個倔強有脾氣的老兵油子,但他不是個殘忍的人。

在你死我活的亂世,不殘忍,就是仁了。而且劉備的心理素質,著實是好——不是好在聽見曹操說“天下英雄,使君與操”時掉了筷子,而是他在生死之際,曹操的鐵騎在身後追來,他還是堅持自己的善良原則,帶著百姓們一起慢慢走,不離不棄。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說劉備:“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

滄海橫流方見英雄本色。當劉備生死之際,還是個君子,那就是真君子,不是偽君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