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學校是用來賺錢的,還是用來教書育人的?

竹籬茆舍墨客


作者|北山學堂


私立學校是需要賺錢的,也是用來教書育人的。比如美國哈佛大學,就是目前國際上最著名的私立學校之一。

一:私立學校為什麼收費高昂


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嚴重的誤區,我用小學三年級一個班40名學生來做一個簡單的說明。每生每學期都要交兩250元的書本費,合計10000元。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體育、美術、音樂……加上後勤、校領導,平均一個班級三個多一點老師的編制,一個老師平均5000塊元每月,一年兩個學期,一個學期6個月,人員工資合計約10萬每學期。老師的教學辦公損耗費用少一點算1000元/人,教學器材費用,場地費用,水費,電費……,看明白了嗎?家長繳納的所謂的學費,僅僅是購買書本的費用,連真實費用的幾十分之一都不到,九牛一毛。



公立學校是指國家出人、財政全額撥款,不負盈虧的學校,屬於國民福利。現階段我國實施的義務教育主要對象就是公立小學和初中。


私立學校是指私人或團體單位出資成立,自負盈虧的學校。既然是私人自負盈虧的,那麼有投資就一定需要有回報。按照現在社會上面的投資回報比,良心價30%的回報,那麼學費就超過15,000元了。再少學校就要陷入惡性循環,直至倒閉。

私立學校的收費比公立學校高100倍,是一個正常值。,


二:私立學校也是教書育人的

無論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是教書育人的。


吃飽都不是問題,問題在於怎麼吃的更好,怎麼吃的更健康更有營養。


家長送子女進入私立學校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脫離了教書育人的目的,私立學校就沒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


三:為什麼要進入私立學校

百倍的學費,為什麼還這麼多人送子女去私立學校呢?

在國外:公立義務教育學校主要是為了完成國民基本素質教育,為國家提供合格的勞動力而存在。私立學校也叫貴族學校,進入學校需要參加入學測試,達到要求的繳納百倍的學費。學校因為有獲利,就可以建設最好的學習環境,購買最好的教學設備,自主聘請最優秀的老師,對學生進行最好的個性學習指導……


進入私立學校就是通過金錢購買更好的教育資源。


私立學校的出現和發展在我國屬於起步階段。我國現階段公立學校實施的教育相當於國外的貴族學校和公立學校的結合體,還有中國特色,滿滿的幸福感,各位家長應該知足了。不過教育市場的細分細化滿足不同社會階層的需求是大勢所趨,吃大鍋飯的日子會越來越遙遠。


總結:

無論公立學校還是私立學校,都是教書育人的。私立學校更加靈活,通過盈利爭取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關注@北山學堂;討論更多教育熱點問題



北山學堂


看到題目,我的腦子飛快轉出來幾個字,就是即賺錢、又是教書育人兩不誤。在我國,一旦加上私字,比如國有、私有、公立、私立,大家立馬會為私字貼上標籤,以賺錢為目的。其實不盡如此,我的兩個妹妹、外甥、外甥媳婦、侄女,都是私立學校老師,在與他(她)們的相處中,我對於私立學校有了進一步的瞭解。首先,私立學校要想生存下去,教學質量是關健,在教師的選撥上也是紋盡了腦汁。比如選一個優秀的老師,必須是學歷、有無教齡、筆試、面試(都是從外省好學校請來的各科優秀教師),等等,每個教師都是過層層選拔,過五關、斬六將得來的。在確保教學質量上也下了功夫,月月考試,也有很嚴苛的一套管理制度,否則難以生存下去,也就賺不了錢,至於學費肯定是貴,因為老師的工資本身就高。


用戶2811937807583


開辦私立學校,就是為了賺錢。但私立學校的教學力量,在縣城以上,是比不上國家公辦教育的。現在大學畢業要進教育部門從事教學當教師,一是必須有經過參加考試而得的《教師資格證》,二要參加教育部門一年一度的事業單位考試,含筆試和麵試,還要進行政審,這些通過以後才被錄取,才能到學校教室上課。私立學校只要有文化,有點學力就招聘進去從事教學工作,那些老師壓力大,工作不穩定,搞不了幾年就溜了。我對私立學校從有好感,就是一個撈錢的行業。


51009415225


首先,教書育人與賺錢不矛盾,私立與教書育人更不是矛盾體。

但是部分私立學校高額的收費,以及較低的生源標準更容易引人注目。我認為這裡多少也包括了一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吧。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的私立學校往往是升學率最高的,這又怎麼解釋呢?以廣西南寧為例,中考升學率前3名就有2所是私立,

而且與其他公立學校的差距還不是一星半點,因為私立學校有更多的自主權,更大的自我招生能力,更吸引人的薪資結構,自然升學率就高。當然,學費也是普通公立的好幾倍,但是作為一個市場行為,學生付出金錢,學校回報以升學率,難道不是公平交易嗎?又憑什麼說人家沒有教書育人嗎?難道教書育人是否成功的最直觀的表現不是通過升學率體現出來的嗎?

再以英聯邦國家新西蘭為例,私立學校的大學升學率更是高的驚人!

大學升學率前10名有8所都是私立學校,他們的升學率也算對得起他們高昂的學費了,每年最高可達3.5w紐幣(近18w人民幣),但是對於本地精英階層或者是海外移民來說,這點教育投資並不算什麼。這也是為什麼窮人越窮,富人越富的原因之一吧。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的優秀私立學校裡,是絕沒有‘減負’這個詞的,不但如此,還會經常參加學校或校外的補習活動,國外家長對這方面的投資可以說近乎瘋狂。在大多數國人追求‘西方快樂教育’的時候,在要求學校取消英語學科的時候,國外的精英們都在不斷學習包括中文在內的多種語言,外語絕對是必修科目。

所以,在很多人抨擊萬惡的資本主義私立化教育背離教育的本源的時候,請現實的好好想一想你希望你的下一代過著怎樣的生活,接受怎樣的教育。


老王老王幾點鐘


辦私立學校的目的是為了賺錢,這一點不假。但因此取締私立學校也不對。為什麼這麼說呢?私立學校要賺錢首先必須抓好教育質量,沒有教育質量學校是辦不下去的,因為沒有學生會來上學,學校吸引不了學生了,還辦得下去嗎?實際上,很多私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以及對教師隊伍的管理都是不錯的,甚至比公立學校要好,體現在對學生的管理上更讓家長放心,教師隊伍也更加敬業。我所在的地方有一所初級外語學校就是私營的,比當地所有公立初級中學都要好,當然,收費也高。正因為它的存在,其它初級中學才感到了壓力,客觀上出現了競爭的局面,這就是一個好事。沒有這個外校,當地的辦學環境肯定不一樣。所以,有競爭,是好事,一家獨大,壟斷了,就是壞事。私立學校目的是為了賺錢,不錯,但為了這個目的,他必須把教育質量抓上去才能在當地造成影響,樹立品牌,才能吸引學生,才能穩定教師隊伍,最後才能賺到錢。所以,老百姓是歡迎公立私立並存局面的。何況,公立學校就沒有一點賺錢的意思嗎?我看也不見得。


孤頂山花


問得好,教育是為了賺錢而搞教育,還是為了搞好教育而盈利,而賺錢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更好的發展。這是有本質上區別。

私立學校就是典型的為了賺錢而辦學校,他們的目的是為了賺錢,教育只是他們賺錢的手段。至於教出來的是什麼人,他們是不會在意的,只要能讓利潤最大化就行了。

所以,應該堅決的取消私立學校,教育不是兒戲,不能成為某些人謀取利益的領域。現在國家已經有這個實力了,學校必須全部公辦。同時,要清理那些胡說八道,別有用心的使壞者,把真正的好老師的待遇提高,把學校的環境,設備都弄成一流的,讓他們教出德智體全面合格的好學生。


新科創


我是@書墨飄香伴你我,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一、私立學校的存在

私立學校的存在,說明有其市場需要所在。私立學校的存在最初的原因應該是為了鼓勵更多的有教育情懷的人來辦學,以和公辦學校競技,從而培育出更多的優秀人才,是國家教育有益的補充。

二、私立學校的現況

因為私立學校的一磚一瓦都是自己掏的錢,所以造成在高收費。通常高收費的背後應該對應著給學生創造出的高價值。

●有些私立學校確實達到了這種效應,學校的教學設備、環境、師資、教學管理、學生管理,無論哪方面都是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個高收費讓家長值得出,口碑甚高。

●可是也存在一批私立學校,和與自己的收費並不匹配。造成這樣不匹配的原因,總結出來,大概是以下四點:

1. 學校的舉辦者本身沒有教育情懷,是商業出身,或許最初有或者是打著旗號有,但是辦起學來,還是以利益最大化來辦教育。

2. 私立學校的師資。有些農村的私學校因為辦學初期,考慮資金,會在師資上縮水,或是按要求招不上老師。招上老師,要麼是沒有資質的老師;要麼,在師資待遇上跟不上去;造成老師流失頻繁。加上私立學校的盈利大部分是依靠學生,特別是這類私立的中職學校,即使學生犯了什麼錯誤,也要仍像祖宗一樣供著,不能開除學生,造成在這類學校工作的老師,尊嚴掃地,所以好的老師留不住,頻繁地換老師。

曾經我見過一個民辦的職業中等學校,一個班級從學生入學到畢業,換了10個班主任,以致後來問學生班主任是誰,沒有一個學生記得起來。

3. 私立學校的學苗。有些私立學校學苗,因為最初為了招上生,不得不什麼學生都招上來,所以造成學校的學生魚龍混雜,再加上師資配備跟不上,造成管理學生管理混亂,更不要講教學管理了。這一現象在中職學校顯現地尤其惡劣。

4. 教學設備。有的私立學校連一個像樣的圖書館也沒有。但是表面給人則是富麗堂皇。只是為了招更多的學生。

私立學校到底是為了育人還是賺錢?如果是以賺錢為目的的這類學校,應該及早取締,這樣的學校不僅育不出好的人才,也是毀了學生和家長。如果是真正地做到了育人,應該大力地支持和鼓勵。那麼怎麼來衡量?是由所謂的下發個表格,填一填報一報的評估嗎?這才是值得主管教育的領導思考的問題。

現在這個時代什麼最值錢,人才!所以值得教育管理部門來思考這個問題。

上面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喜歡我的話,可以點贊喲~


書墨飄香伴你我


從目前我國私立學校的狀況來看,私立學校的教學質量明顯高於公立學校。

稍作分析,這樣的結果很正常。如果這所學校是我開辦的,首先我要抓的主要目標就是教學質量,並全力為社會培養德、智、體(勤)、易(思辯)、樂等五位一體的頂尖人才,另外設立主要面向窮人頂尖學子的獎學金制度。如能如願,那麼,我將無需考慮生源招升和相應學費收取問題。

培養學生五位一體的流程就是:寓教於德、于思(智、易)、於行(體行、踐行)、於樂,也就是把教學與德、與啟發(思維與思辯)、與行動結合起來,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知識,重思考,見行動,育德行。

由此可見,名與利一體,相輔相成,且,名先則利厚,利先則利衰!


探索者Kcarl


私立學校當然是用來賺錢的,但不能否認其教育情懷以及對社會所做出的貢獻。

任何一所私立學校成立之初都不能排除奔著賺錢目的去的,教書育人也是他們的初衷,非常簡單的問題,學校能夠生存下去的核心,就是教學以及口碑。看到有些評論站在個人情感角度來看待此問題,極力排斥私立學校。這種心態不能說是正確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我個人反而覺得兩種類型的學校同時存在有利於教育行業發展,有競爭才會向更有利於孩子的方向發展。

為何有些私立學校反而教學更好

大多私立學校收費相對於公立學校要高一些,我們這邊就有一所非常牛的私立學校,去各個地方高薪招聘最好的教師,教學質量升學率自然直線上升,對公立學校造成非常大的衝擊。薪水上調後的連鎖反應是名師聚集,生源上升,學校必然有更多的資金投入教研,這屬於良性循環。唯一的弊端就是學費變高了,但是對於教育行業是一根強心劑,弊大於利。

總結:兩種學校並存是有利於人民群眾的,競爭產生高質量,我們選擇校區也會變得靈活。畢竟一家獨大的私立學校還是少數,所以學校都在拼教學質量。


小小太陽小小夢想


這是北京某民辦高校2005-2018年學費和住宿費的收入情況。

錢肯定是賺了,人育沒育,得看學生的就業情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