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對於耶律齊這個人物,羽菱君個人對他一直很崇拜,用他剛出場時金庸先生給他的一個評價,就是“慷慨豪俠”,當然了,金老筆下對他的稱讚不止這句話。耶律齊可以說是完美版的郭靖,跟郭靖一樣穩重,卻比郭靖多了聰穎的天資。只不過耶律齊不是男主角,少了楊過那般天賜的奇遇,因而武功方面才會與楊過逐步拉開距離。假如楊過沒有奇遇,始終都是全真教門下弟子,同樣按部就班的修煉,他的武功一定不如耶律齊。但即便是這樣,後來的耶律齊也大有可能達到頂級高手的水平。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一.沒有男主光環的耶律齊,憑自己的天賦和毅力,同樣成長為小一輩中的翹楚人物。

耶律齊在小說中的出場,修訂版小說開始,金庸先生特別用了“少年英俠”這個章回之名來介紹他,足見金老對他這個人物的看重,筆下寫他更是多有溢美之詞。耶律齊與楊過,同是少年英俠,小一輩中的翹楚人物,但性格與行事,卻是全然不同的兩個作風。用小說中的話來說,就是耶律齊年紀只比楊過稍大幾歲,但容色威嚴,沉毅厚重,全然不同於楊過的輕捷剽悍、浮躁跳脫。在羽菱君個人看來,耶律齊就是完美版的郭靖。

在楊過未從神鵰處練得“重劍劍法”之前,耶律齊絕對是小一輩中的第一高手。他剛出場時,楊過雖教了完顏萍三招迫使耶律齊出左手,但那是楊過料定了耶律齊的救人之心,就如楊過自己所說那般,當真動手,他對耶律齊也只會輸多贏少。其實便是之後學到了“打狗棒法”的楊過,也未必能夠穩勝耶律齊。

因為楊過所練武功雖然繁多,但用金輪國師總結的一句話,就是“雜而不純,博而不精”,其實並沒有一門是自己最擅長的武功。耶律齊則剛好相反,當年老頑童傳他的武功雖然不多,但耶律齊卻是在精不在博,他聰穎強毅,練功甚勤,因此他的全真武功練得極為精純,這反而能讓他不輸於雜學的楊過。比如對陣李莫愁時,楊過就知道自己的出招,不如耶律齊使得端凝厚重。耶律齊的練功之勤與專注,出招的厚重與到位,可以說就是少年時學武的郭靖。

原來耶律齊於十二年前與周伯通相遇,其時他年歲尚幼,與周伯通玩得投機,老頑童便收他為徒。所傳武功雖然不多,但耶律齊聰穎強毅,練功甚勤,竟成為小一輩中的傑出人物。周伯通見他武功日進,舉止越來越規矩,渾不似初相識時的小頑童模樣,他又學不會左右互搏功夫,大覺沒癮,不許他自稱是老頑童的嫡傳弟子。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九回》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李莫愁與之交手,都在感嘆全真門下當真人才輩出,暗暗讚賞耶律齊的全真武功之精純,雖不及丘王劉諸子,卻也不輸於孫不二。而在與李莫愁交手之前,從他揚手擲杯出手和李莫愁的反應來看,此時耶律齊的內力還尚在小龍女之上,二十來歲的年齡,竟似有二十餘年的功力一般。在只練全真玄門內功,不像郭靖當時有《九陰真經》這樣的神功加持的耶律齊,在相同的年紀,修為上可以說又比郭靖高出了一籌。他是與郭靖相同的勤奮上,又多了一層過人的武學天賦。

其實也是因為耶律齊不是男主,與楊過又是同一輩的人,因而他的武功,在小說後期註定是不能與楊過相比的。楊過神鵰的奇遇,就是拉開他們兩人武功的轉折點。

在神鵰的指點下和照顧下,服用蛇膽和在山洪急流中不斷與自然之力對抗,楊過的內力大增,練成了“劍魔”獨孤求敗的“重劍劍法”。這門劍法,不但使楊過的武功有了自己的精長之技,告別了之前的雜博不精,性格也變得穩重成熟。到重陽宮再現身,已能與金輪較量,迫使他返回蒙古潛修“龍象功”十六年,才有信心重返中原。倘若楊過沒有這番機緣,少了這次蛻變的機會,楊過的武功怕是很難超過耶律齊的。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實際上,包括郭靖也一樣,他和楊過若是沒有急速提升功力的另類奇遇,與耶律齊一樣,少年習武之始,就按部就班的同練全真教武功,同用十年之功,三人之中,一定會是耶律齊的功力最高。

郭靖習武雖勤,但受限於天資,領悟能力遲鈍,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他的武學進境,他當年習武,後來能夠進境奇快,是因《九陰真經》讓他窺得了武學至境,貫通了武理;楊過的天資是最高的,他開始學,進境會很快,但是他生性浮躁跳脫,不容易專心致志,習武嫌少不嫌多,反而會讓他難練到端凝厚重的精純之功,甚至會半途而廢,金老之所以安排他在古墓中跟小龍女練武,也是為了磨鍊他的心性;而耶律齊則是兼具了郭楊二人的優點,並避開了他們的不足。

但即便是沒有另類的奇遇,耶律齊的武功也沒有落下,《神鵰》小說結尾,雖然他的武功還在楊過之下,但是後來的他,到他岳父郭靖那樣的年齡,還是有很大的可能達到頂級高手的水平。因為他是郭靖的女婿,又是丐幫的幫主。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二.以耶律齊的武功根柢,在他成為丐幫幫主之後,他必能臻至絕頂高手的水平。

耶律齊雖然難比楊過,三十多歲就能躋身天下五絕,人稱“神鵰大俠”,但要比他的岳父郭靖,卻也未嘗不可。耶律齊與郭靖,除了前面所說的習武態度,還有太多相似的地方。比如說箭術。當日對陣公孫止時,發出的兩箭,雖被公孫止張口咬住第一支箭頭,撥開第二支箭,但其發箭之功力,卻讓黃蓉聽得箭聲竟錯疑是郭靖到了,可以說在中原武林,能僅次於郭靖。只是耶律齊那時的年紀尚輕,內力尚不厚固,讓他達到郭靖的年齡,以他這樣的根基,不怕不能達到郭靖的水平。

正待說話,突然颼颼兩聲發自身後,兩枝長箭自左頰旁掠過,直向公孫止面門射去。箭去勁急,破空之聲極響。黃蓉聽得箭聲,險些喜極而呼,錯疑是丈夫到了。中原一般武林高手均少熟習箭術,而蒙古武士箭法雖精,以無渾厚內力,箭難及遠。這兩枝箭破空之聲如此響亮,除郭靖所發之外,她生平還未見過第二人有此功力。但比之郭靖畢竟相差尚遠,箭到半路,她便知並非丈夫。新修版《神鵰俠侶•第二十九回》

耶律齊的武功大成時期,相對來說會來得晚一些,這主要跟他所練的武功有關。因為前期就只練到了老頑童所傳部分全真教武功和“空明拳”,玄門武功講究厚積薄發,越練到最後,進境才會越大,但無其他神功傍身的耶律齊,最高也不過丘處機那樣的水平。不過在他繼任丐幫幫主之後,為了力助耶律齊能夠更有實力的統領丐幫,也為了助守襄陽,郭靖和黃蓉應當會對耶律齊的武功,進行全面的升級,這能促成他武功大成時期的到來。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按照新修版小說的設定,後來的耶律齊是學全了“降龍十八掌”的。要練全“降龍掌”,一要有名師指點,二要有深厚的內功根柢。像郭靖當年能練全十八掌,最重要是有洪七公的親自指點,假如按照老版小說的設定,很大則是受益於樑子翁的蛇血,讓他內力大增。耶律齊跟大小武一樣,都跟郭靖學過“降龍掌”,耶律齊能練全,大小武卻不行,其中的關鍵不在於名師指點,而在於他的天賦與內功根柢。在羽菱君個人看來,後來的耶律齊應當有練《九陰真經》的上乘內功。

丐幫神功“降龍十八掌”,在北宋年間本為二十八掌,當時幫主蕭峰武功蓋世,卻因契丹人身份遭驅除出幫,他去繁就簡,將二十八掌減了十掌,成為降龍十八掌,由義弟靈鷲宮虛竹子代傳,由此世代傳承。到南宋末年,雖繼位幫主耶律齊得岳父郭靖傳授而學全,但此後丐幫歷任幫主,因根柢較欠,最多也只學到十四掌為止。新修版《倚天屠龍記•第三十三回》

接任丐幫幫主之後,練全了“降龍十八掌”,也必然會學到“打狗棒法”,在“九陰神功”的加持下,耶律齊的武功在成為幫主後,以他的根柢,有這幾大神功傍身,定然會一日千里。《神鵰俠侶》結束時,他大約四十歲,到他五十歲後,正常習武之人的內功登峰造極之時,他必能臻至絕頂高手的行列。畢竟就如蕭峰傳功虛竹時所言,即便是虛竹沒本來的武功,單學這一十八掌“降龍掌”,也足可與天下英雄爭雄,更何況耶律齊還有其他神功傍身。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不過,後來襄陽戰事吃緊,專心於協助岳父守城,也必然會影響到耶律齊的武功進境。實際上,到耶律齊的武功跟郭靖那樣,臻至絕頂之時,也是宋蒙襄陽大戰的最後一戰了。隨著他與郭靖等人,堅守大義,在襄陽城破之時,殉城就義,他的武功也畫上了句號。有些朋友偏聽偏信,說耶律齊最終叛變,這屬於無稽之談,金庸先生在《倚天》中,對他一句“丐幫幫主中出類拔萃的人物”之評價,就已說明了一切,他對耶律齊這個人物的看重始終沒變。

總體而言,耶律齊的武功始終都是“神鵰時期”,年輕一輩高手中的翹楚人物,除了男主楊過,沒人能夠蓋過他的風頭,到後期即便是放眼整個中原武林,也絕對是一流級別的高手。只是作為配角,甚至還不是第一號男配,他註定會暗淡一些。

不過我們看耶律齊這個人物,不能只看他的武功,更應看到他重情重義的英雄品質。作為南下避難的遼國遺民,他的父親雖曾是蒙古的高官顯貴,但他在之後的人生裡,數十年如一日的在助守襄陽,抵抗蒙元的入侵,在與部屬陷入重圍時,更是義不獨生,隨時準備戰死沙場。要知道他並非是在護國,他純屬是在堅守大義,報答岳父一家、周伯通,乃至丐幫和中原武林對他的恩情。如此重情重義的慷慨豪俠,絕對是武俠之輩的楷模,雖是文學人物,也值得世人對他事蹟的傳頌。畢竟無論哪個時期,大義都須堅守。

他是完美版的郭靖,金庸始終對他青睞有加,卻因不是男主遭人非議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