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成功建立之後,張良作為一個開國功臣,為何卻拒絕做官?

etleon


張良是劉邦建立漢王朝的“漢初三傑”之一的智聖,幫助劉邦在秦末農民起義、天下紛爭格局中出謀劃策,為大漢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自然是開國元勳,受到劉邦的器重和信任,但是卻不願長時間在朝廷為官,而且接受的封賞也是比較少的,僅僅接受“留候”爵位。


出身高貴,國破家恨

張良原本是戰國七雄之一韓國的貴族,其祖父和父親都做過韓國的宰相,但隨著秦滅六國之後,張良就國破家亡了。所以他青年時期想的一件事就是像荊軻一樣的英雄壯舉。

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東巡時,張良在博浪沙這個地方埋伏尋找大力士想用一個重達120斤的鐵錘擊殺秦始皇,結果只擊中了副車,秦始皇倖免於難。但這個事情使張良名氣大增,同時也讓他認識到光靠暗殺手段難以達到目的。

復國夢碎,追隨劉邦

在陳勝吳廣起義發生後,張良通過遊說項羽叔侄,幫助韓國公子成復建了韓國。但是在後續的楚漢之爭中,項羽將韓王成給殺掉啦。張良沒有辦法只得投靠劉邦。

當然在之前張良就在劉邦陣營待過,而且出過很多對劉邦鞏固和發展實力有用的計謀。譬如在劉邦攻入關中後,當時的劉邦的實力還不夠,而且項羽還擺了一個鴻門宴等著劉邦去送死,這過程中都是張良出謀劃策,在有驚無險中化解了劉邦的危機。

後來劉邦佔領關中後,又給劉邦獻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打敗了項羽分封的秦降三王,這個是為了監視和防止劉邦做大的安排,結果被張良一計破功,氣得項羽興師問罪。


而且準備跟劉邦決一死戰,也就拉開了四年之久的楚漢之爭。張良又給劉邦獻計讓韓信、彭越、英布等人齊心協力幫助劉邦,特別是在韓信討要假齊王時對劉邦勸諫,徹底壯大了劉邦的實力。

當然最後結果是,張良一計“十面埋伏”,徹底攻破項羽的心理防線,項目兵敗烏江自刎。

大漢建立,張良封留候。

洞悉人性,修身養性

張良之所以在大漢王朝建立後採取急流勇退,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他對劉邦的瞭解和對政治人性的洞悉,還有自身身體健康狀況欠佳的原因。

張良作為一個智商超群的人自然會想到像劉邦這種人,對大臣是猜忌和防範的,何況前有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的覆滅,就連對劉邦忠心耿耿的蕭何都受到猜忌,難道張良就不會受到猜忌嗎?

張良早年的志向是復國韓國,後來思想漸進到天下一統。當他實現這些願望之後,靜思發現謀臣如果不懂得急流勇退,難免不會出現“敵國破、謀臣亡”的歷史輪迴,何況前面的韓信等人血淋淋的教訓擺在眼前。


再者,作為常年用腦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謀臣,一般都是思緒過度,身體狀況肯定不會太好,張良也是如此。於是張良就自請告退,摒棄人間俗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學說。

公元前186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善終!


杜哥說史


這就說明的張良的大智慧了。自古以來,“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是永恆的真理。縱觀中國歷史上統一朝代的開國君主,兩個殺功臣最狠的就是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了。朱元璋自不必說,通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清洗了一大批功臣,除了湯和等寥寥數人,幾乎都不得善終。劉邦也差不多,可以從漢初三傑的結局中看出。

韓信,先是從楚王被貶為淮陰侯,然後又因為謀反罪名被呂后和蕭何誘殺於宮中。

蕭何,本應是劉邦最信任的人,但因為功勞太高,人品太完美,不得不自汙名節消除劉邦的猜忌。

張良,三傑之首,張良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劉邦建立天下後,張良不迷戀權位,遠離政治鬥爭中心。最後更急流勇退,稱自己“隨赤松子遊”。算是三傑中結局最好的一位了。

以上圖片均來自於網絡,侵立刪,謝謝合作!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希望給在下點一個贊,也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山居不記年”,大家一起討論交流~


山居不記年


我是盜墓歷史,我來回答。

首先更正一下,漢朝成立後,張良並沒有拒絕做官,只是在劉邦執政的後期才選擇歸隱的。

張良是漢朝的開國功臣,與蕭何,韓信並稱為“漢初三傑”,劉邦曾經說過:“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人---運籌帷幄,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人皆人傑,吾能用之,以吾所以取天下也。”

雖然同樣被劉邦奉為人傑,然三個人最終的命運卻迥然不同

韓信被殺,蕭何被囚,唯張良善終。

我們不禁要問了:是劉邦格外垂青張良,還是張良有更高明的手段?

盜墓君以為:

張良之所以能獨善其身是有其特殊原因的:

  1. 張良是個有大智慧張良的人

人生的高度不是你看清了多少事,而是你看輕了多少事。人知道前進是聰明,知道後退才是智慧。

《朱子治家格言》中講:"貴在知足,貴在知退。"

劉邦在西漢成立之初,搞了個封賞大會。大家一起商量如何論功行賞,然而張良的表現卻讓大家很驚訝,與大家熱情高漲的爭論自己的功勞不同。他只是默默的看著,與世無爭。最後在劉邦單獨召見,讓其自己選擇三萬戶,封其萬戶侯時,張良以淡泊名利的態度,力辭不受,堅決放棄了劉邦對他的萬戶侯封賞。最後還是在劉邦的極力勸說下,張良才免為其難的選了一個叫留縣的偏僻小地方。並且張良對劉邦說:“我何德何能當這個萬戶侯呀,這對我來說太抬舉我了,我願意去過老百姓的生活。大王要實在原意封賞我,就給我個小地方做個留念吧。”

劉邦聽到張良這樣的回答,自然是很高興。無意功名和富貴說明張良沒有野心,不會對自己有任何的威脅,所以劉邦始終把張良當做可信賴的人。

而同樣作為漢初開國功臣的韓信,在面對劉邦的試探時,自滿高調,炫耀自己“帶兵多多益善。”,招致劉邦的猜忌與不滿。

張良作為一名智者,深知"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滅,謀臣忘;功蓋天下者不賞,聲名震主者身敗"的道理,選擇激流勇退,見好就收,才是明智之選。

到了劉邦執政的後期,隨著韓信的被殺,蕭何等一批開國功臣或被罷黜,或遭囚禁,張良明顯感覺到了危險。

張良開始有意疏遠朝堂政事,專注於修煉“辟穀,輕身,長生”等黃老之術,宣稱自己: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最後乾脆以身體有病為由,向劉邦請求告老還鄉。

最後張良成功離開權利是非之所,歸隱山林。

宋代大文豪蘇軾為此專門寫了一篇著名《過留候》,極力讚揚張良面對榮譽的榮辱不驚,泰然自如的大智品德:“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2•張良處世深受道家思想所影響

張良的出身和人生經歷在《史記》和《漢書》中均有記載,張良出身韓國,是個沒落的貴族子弟,在韓國為秦所滅後,散盡家財,僱傭刺客刺殺秦始皇,為韓復仇。後在避禍時遇到了改變其一生命運的人生導師--黃石公。在經受住黃石公三番五次的耐性考驗後,黃石公授其《太公兵法》,在此不做過多闡述。

張良在學成兵法後,一直追隨劉邦,為劉邦默默地出謀劃策,幫助劉邦完成了建國立業的偉大壯舉。

張良在這個過程中,一直秉承著道家隱忍知足的精神,謹守作為臣子的本分。三國的劉卲曾贊陽張良:“思道通化,策牟奇妙,是謂術家,范蠡,張良是也。”

作為臣子,張良清楚在複雜的政治環境和君臣關係中,必須柔弱內斂。他學習道家所強調的知足,有限度的追求名利,不誇耀的知足常樂。以道家“為而不爭”的思想確立自己淡泊名利的人生態度。

《老子》曰:“古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張良出生於秦滅六國之前,主要生活在西漢前期。那時候的人普遍信奉養生長生的黃老之說,張良自然也不列外,《史記.留候世家》中就有關於張良“道引輕身”的記載。

老子強調“貴己重身”,提倡自然無為的同時,注重重生,保全個人生命。西漢初期,世人多以此引導養生觀,張良受其影響,最終選擇避世離俗,自潔全生,或遊於方外,獨於天地往來,也就不足為奇了。


總之,榮華富貴誰都想盡情消受,但與寶貴的生命比起來,不過是過眼雲煙,南柯一夢罷了。

所以說張良的退隱,有其對人生的釋然,也有生活的無奈,畢竟“人活著是最重要的”


盜墓歷史


張良信奉黃老道家之學,功成身退是骨子裡的思想。

張良養生,辟穀,生活方式和節奏,都和當時的政治行政體制不符。

張良本來就是韓國國相的後人,什麼世面沒有見過?大富大貴享受過,大起大落經歷過,人生巔峰是在他刺殺秦始皇的時候。之後的人生只是巔峰的嫋嫋餘音罷了。


西村0616


張良作為一個謀士,可謂是盡職盡責,從一個人散盡家財拉隊伍到投奔劉邦,再到大漢王超建立,出謀劃策,早就看盡了人心,劉邦建朝後第一想的就是怎麼才能坐穩江山,肯定不會有功高蓋主的人存在,從韓信就可以看出來,自古人心最難測!


龍貓說天下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做為國士無雙的頂級謀略家,張良當然熟諳這權謀之道,精通這人性之理,當然是明哲保身,功成身退啦


用戶8555767608238


張良作為劉邦的第一謀臣,在楚漢戰爭期間為劉邦出謀劃策,為大漢的建立立下不朽功勞,可是,在劉邦建立大漢之後,劉邦做的事情,寒了張良的心,以至於大漢建立之後,張良誓死不當官,直接隱退。

劉邦到底做了哪些事?


首先,誅殺功臣。


  在封建王朝,歷代開國之君,在王朝建立之後,誅殺屠戮功臣的皇帝很多。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大漢的創建者劉邦與明朝的創建者朱元璋,尤其是朱元璋更狠心,在晚年幾乎把跟隨自己打天下建立大明王朝的文臣武將屠戮殆盡。


  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在戰爭前期被項羽暴打,但是,劉邦憑藉自己的機智,逃過的歷次的劫難。

  在楚漢戰爭後期,劉邦為了對抗項羽,積極的拉攏其他各地諸王,許諾重益,如:英布、彭越、陳豨、張耳、臧荼,還有為自己打天下的武將,齊王韓信、燕王盧綰。這些諸王在楚漢戰爭期間,劉邦對他們許諾重益,籠絡人心,共同對抗項羽。在劉邦建立大漢朝之後,劉邦為了確保大漢劉姓天下,開始剷除異性王。這些跟隨劉邦開國功臣,最後全部被劉邦誅殺殆盡。

  蕭何是劉邦的得力助手,在楚漢戰爭期間,為劉邦提供穩定的後勤糧草保障,大漢建立之後,蕭何擔任大漢丞相,可是蕭何也受到劉邦的猜忌,蕭何為了自保,找曹參舉報自己貪汙,故意抹黑自己,這才打消劉邦的猜忌。


  正是對待功臣屠戮與猜忌,徹底讓張良寒心,也讓張良看出了劉邦的帝王心,可以共患難、不可共富貴。與其最終被殺,不如賺得功名後就及早抽身。

其次,劉邦的絕情。


劉邦趁項羽平定齊國之亂時期,聯合諸侯聯軍攻佔彭城,在彭城整日吃喝玩笑,在項羽反攻彭城之後,劉邦被打的丟盔棄甲,五十六萬聯軍死傷無數,劉邦在逃跑過程中,遇到楚軍追殺,為了保命,劉邦將家中老小悉數丟下,把自己一雙兒女踢下馬車,只為逃命。

彭城之戰過後,劉邦在穩定戰線之後,開始養精蓄銳,在勢力壯大之後,劉邦一直沒有計劃營救家人,可見在劉邦心裡,權力與自己性命重要性,為了自己,可以捨棄一切,設想,張良如果對劉邦沒有任何價值,也會被劉邦果斷的捨棄。


再次,劉邦的猜忌之心。

在韓信平定趙國、燕國之後。劉邦藉機奪取的韓信的兵權,並且同時還下令韓信攻伐齊國。

  

最後,在我看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封建帝王的亙古不變的定律,也正是劉邦這些所作所為,讓張良心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