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慈禧的權力在清朝末期沒人可以動搖?

gaoyan1989pm


慈禧作為男權封建王朝裡執政的女人,她的權力一直都是臨時性的,一直受到皇權以及合理性的威脅。

慈禧執政時間長達四十七年,在這期間,她整治吏治,懲治了動用公款的兵部侍郎慶英、處死了臨陣逃跑的兩江總督何桂清。同時,重用有見地的漢族官員,將地方大權交給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清朝統治,也建立了自己的人望與統治基礎。

但是,慈禧作為一個女人,她的權力基礎一直是臨時性的,一直受到皇權的威脅,所以,如何控制皇帝一直是慈禧必須要考慮的。她必須不斷使用手段使自己的執政名義上合理化,同時弱化皇權以及愛新覺羅家族的宗族勢力。

封建王朝家天下體制下,咸豐皇帝的過早駕崩對晚清政局影響巨大。回望咸豐的父親道光——在位時間為三十年,且即位時為三十八歲。咸豐的爺爺嘉慶皇帝在位時間為二十五年,即位時三十六歲。(乾隆因為不願在執政時間上超過康熙,舉行禪位大典,把皇位傳給嘉慶,乾隆當太上皇四年,乾隆去世後嘉慶才獨掌大權,所以嘉慶實際執政年齡為四十歲),嘉道兩帝都是在不惑之年登基,並長期執政。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封建王朝皇權穩固。

當咸豐皇帝1861年8月22日清晨駕崩於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時,他唯一在世的兒子——未來的同治皇帝只有六歲。而同治生母慈禧在咸豐諸位嬪妃中僅次於慈安位列第二,並且慈安沒有子嗣。在慈禧之下位列第三的麗妃生了女孩,沒有競爭力。這些偶然因素幫助慈禧與同治成為唯一繼承選擇。幼主即位無法獨立完成政務。所以咸豐才設計出八大臣輔政的制度。辛酉政變後八大臣輔政制度被慈禧奕訢瓦解,年僅26歲的慈禧聯合年僅28歲的奕訢幹掉八大臣——無怪肅順輕敵,這兩個對手看起來太年輕了(當時肅順45歲)。政變後,年輕的慈禧成為大清帝國實際上的主政者——垂簾聽政。

同治十二年,同治皇帝親政。這時同治到了十八歲的年紀,開始接觸後宮女性。慈禧表現出極強的控制慾,插手同治皇帝讀書及後宮生活,處處打壓同治。實際目的是為了控制同治皇帝的子嗣傳承,進而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對於慈禧來說,同治皇帝的早亡有深遠影響,一方面來講,這樣就避免了她與帝權的過早競爭。另一方面講,同治去世且沒有子嗣,慈禧成了孤寡女人,而當時她才39歲。咸豐已經去世,她唯一的兒子同治又步其父後塵早亡。慈禧不可能再有孫子,沒有了直系後裔可以扶持,也沒有了感情寄託與可以依靠的人。這導致她身陷冰冷境地,更加抓緊權力和地位爭奪以求另一種形式的補償。再者,這種情況的出現也導致清朝的皇位繼承人選擇有了更大可能。光緒皇帝即位時只有四歲,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從年齡上,血統上,都是“最理想”的人選。於是光緒登基,慈禧繼續控制權力中樞。

與此同時,慈禧必須打壓代表愛新覺羅家族宗室勢力的奕訢,奕訢與漢族大員交往密切,很有威信。於是慈禧利用翰林院編修蔡壽祺彈劾奕訢的奏摺,以同治的名義擬旨打壓奕訢“革去一切差使,不準干預公事”。不久之後又重新啟用奕訢,但仍免去他議政王的頭銜。慈禧這一抓一放挺有意思,既讓奕訢知道她的厲害,又不把奕訢徹底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在向臣下表現自己“大度”的同時,讓奕訢對她的寬容感恩戴德。這一下,眾臣都明白了——誰才是真正的老大。同時,慈禧利用身邊太監安德海與恭親王奕訢之間的矛盾,偏袒安德海,事實上對奕訢施加壓力。這些舉措其目的都是打壓奕訢為代表的宗室勢力。

光緒長大後,強烈想要奪回大清王朝的權力核心。1889年慈禧迫於壓力讓光緒親政,再次表現出她權力地位的臨時性特點。

為了保持權力,她以照料光緒飲食起居為理由留在宮中,同時又要求光緒每天將早朝內容告訴她,與她商量。這證明慈禧不會放權,實際上是變相保持她的地位權力。

朝野內外對慈禧不滿的人日益增多,他們寄希望於光緒。

甲午戰爭時,圍繞對日的戰與和的爭論,清朝權力中心漸漸形成了“帝黨”與“後黨”,當時,珍妃的哥哥,禮部侍郎志銳“上書畫戰守策,累萬言”。志銳的堅決主戰與光緒的主戰思想一致,由此得罪了慈禧,最終導致慈禧處死珍妃。

甲午戰敗後,清朝的維新派投靠光緒試圖變法改革,維新派的想法大多數不切實際且過於偏激,比如向光緒引薦伊藤博文,竟提出要聘請伊藤為顧問。如此種種,導致慈禧再次發動政變,囚禁光緒於瀛臺,剝奪了光緒的實際權力。但是,光緒的“影響力”還在,一些流亡海外的維新派此時已經變成“保皇黨”,到處呼籲解救光緒。從光緒自身來講,他願意接觸新思想,有改革意圖,也頗受海內外同情。

這些都是慈禧深深忌憚的,她有理由懷疑,光緒正在“蟄伏”,並伺機東山再起。

從這一點來講,“保皇派”的冒失做法沒有保護光緒,反而害了光緒。更加反應出維新派能力不強思慮不周,難以挽救大清朝如此危難的局面。

光緒去世時與慈禧同為一天,且正值壯年。對此,史家一直眾說紛紜,最近對於光緒遺骨的鑑定顯示,光緒死於砒霜中毒,因此也坐實了慈禧害死光緒的事實。

通過這一事實說明,慈禧直到最後也不願意放權給光緒。

在封建王朝家族統治下,外戚專權是繞不開的話題。只要皇帝年幼,慈禧就可以想方設法一直保持自己的權力。但是皇帝一旦成年,到了親政的歲數,慈禧就必須要移交權力。如果慈禧想要保證權力,勢必採用非正常手段,勢必引起激烈的權力爭奪。而這種爭奪必將導致清朝政局不穩,大量精力內耗。導致清朝中樞無暇顧及世界形勢的發展與改革滯後。

這都是封建王朝的權力結構決定的。

個人整理創作 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有時聊人文歷史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實際掌握攝政大權,為什麼在清末,慈禧擁有如此大的權利呢,我們可以說幾點:1.在朝堂上基本上沒有可以與之抗衡的勢力,咸豐帝去世留顧命八大臣,開始大大限制了倆宮太后的權利,後慈禧和恭親王除去顧命八大臣後,徹底將朝堂上清洗了,所留在朝堂的人基本上都是支持慈禧和恭親王的朝臣。2.慈禧駕馭朝堂能力極強,慈禧作為妃子時,時常替代咸豐帝硃批奏章,練就了處理前朝政務的能力,可以說慈禧執政能力比一般皇族的人強了太多。3.慈禧在處理人際關係能力,收買人心的能力絕對高,先後扳倒顧命八大臣、恭親王,贏得皇族對慈禧的支持。4.子弱母壯的形勢 慈禧經歷同治帝、光緒帝、宣統帝等小皇帝,皇帝小自然沒有執政能力,所有政務慈禧說了算。以上種種造就了強勢的慈禧太后。



淨土世界


慈禧的權力是臨時性權力,本來基礎不穩,合法性不足,按說應該很容易撼動,但是慈禧控制大清長達四十八年,這其中除了慈禧能力出眾,還有三個原因。

一是慈禧佔領了倫理制高點。

慈禧通過政變奪得權力,開始垂簾聽政,她垂簾聽政的基礎是皇權,皇帝太小不能親政,皇帝的媽是皇帝在世間最親的人了,從情感上說,當媽的垂簾聽政是對小皇帝最有利的。當然因為當媽的不懂政治,好心辦壞事,另當別論。不過慈禧有執政能力,這個問題在慈禧身上不存在。



中國儒家文化基礎要求尊重孝道,慈禧是同治的生母,是光緒的姨媽,也是光緒的養母。同治和光緒親政後,慈禧還要過問政事,美其名曰訓政。同治想修圓明園,讓慈禧到圓明園養老,離得遠點,省得她摻乎政事,但大清的財政不允許,同治只好作罷。

同治和光緒能力都不如慈禧,孝道和慈禧的能力兩道枷鎖把兩個皇帝鎖得死死的,他們對慈禧干政一點辦法也沒有。

慈禧佔領了權力的制高點。

慈禧垂簾聽政也好,訓政也好,實際上就是控制了皇權,或者代表著皇權,掌握著生殺大權,任何對她不利的人她都可以幹掉,任何對她不利的事她都可以想辦法消除。

辛酉政變後,恭親王奕訢參政,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在他的帶領下大清搞起了洋務運動,幹得風生水起。聲譽鵲起的奕訢,遮擋了慈禧的光芒,慈禧以莫須有的罪名,親自擬旨,蓋上咸豐給她的同道堂印章,輕鬆就把奕訢給開了。奕訢毫無還手之力,後來還是朝臣求情,奕訢屈膝服軟,才恢復了他的職務。



中法戰爭前期,中國失利,後來打得還不錯,在打了勝仗的情況下,慈禧為了與法國和談,撤了奕訢一切職務,換了比奕訢差得遠的奕譞。

奕訢是朝臣的代表,朝臣的領袖,對抗慈禧掌握的皇權,基本是以卵擊石。其他朝臣要對抗慈禧更不在話下。

慈禧佔領了私慾的制高點。

慶親王奕劻泡製了一個假照會,讓慈禧的紅人榮祿傳給慈禧。照會中提到,西方列強達成一致意見,讓慈禧歸政光緒。

慈禧一看就毛了,奪她的權和奪她的命差不多。慈禧非常生氣,說列強欺人太甚,必須予以還擊,於是宣佈和十一國開戰。



大清一個英國都打不過,還打十一國?真是開玩笑。很快慈禧就挺不住了,帶著光緒皇帝逃到西安。

列強並不想過多幹涉大清內政,只是仗不能白打,來了那麼多兵,人吃馬嚼的,放了不少槍,打了很多子彈,花費不小,這賬得算到大清頭上。

慈禧大方得很,大清地大物博,賠點錢割點地,只要不奪她的權就行。“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嘛!割地賠款換權力,在慈禧心中這買賣值!

如果不是割地賠款,慈禧作為挑起戰爭的主要責任人,列強會放過她?她還能有機會繼續掌權?不可能的。


豫有得


慈禧的權力之路始於1861年8月咸豐帝去世。之後,位於權利中心長達47年,屹立不倒,除了對晚清社會產生的深刻影響,作為政治家的權謀也是無人能及。

一、基礎牢:咸豐帝的嬪妃眾多,但只有葉赫那拉氏生下咸豐帝唯一的皇子載淳(即同治皇帝),母憑子貴,這是慈禧的權力的基礎。在中央集權已經到了極致的清末,皇權的的法統壓倒一切。
二、出手快:咸豐臨終前,為了制衡權利,將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景壽、協辦大學士尚書肅順、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人任命為贊襄政務王大臣,輔理朝政;又給皇后和皇太子兩枚代表皇權的印章,從而相互牽制。
但慈禧的權利慾膨脹,聯合在京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搶先回京,利用咸豐帝的梓宮回鸞的機會發動辛酉政變,逼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自裁、肅順斬立決,其他人革職。兩宮太后垂簾,恭親王議政。初步取得了朝廷的控制權。

三、用漢臣:太平天國興起,很快佔據的大片國土,而此時的滿清軍隊已經沒有的八旗入關時的銳氣,被太平軍打得潰不成軍,若非太平天國自身的戰略選擇錯誤,清廷的權利即慈禧的權利也將被終結。當此危急時刻,慈禧力排眾議,起用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臣,使清朝得以延續。

四、西宮專權:同治帝親政兩年後去世,四歲的光緒上臺,宮太后再次垂簾聽政。遇事多由慈禧做主,東宮慈安太后不太管事,不久也撒手而去。藉由清軍在越南被法軍擊敗事件,慈禧突然發佈懿旨,將以恭親王奕訢為首的軍機處大臣全體罷免,使稱“甲申易樞”,自此,皇室與宗族中再也沒有能與慈禧抗衡的力量。
五、囚禁皇帝:光緒親政,慈禧又訓政數年。之後,遷往頤和園養老,但仍把持著軍權和重臣的任免權。光緒為了富國強兵,開始了戊戌變法,遭到守舊勢力強烈反對,慈禧等人發動政變,拘禁光緒皇帝。

六、賣國保權:義和團運動迅猛發展,與外國勢力產生了劇烈衝突。慈禧想渾水摸魚,卻引來了八國聯軍,匆忙逃往西安。隨後,大肆出賣國家利益保住了權利,“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

慈禧是高明的政治家,她的權利也一直有各種危險,但她就像個老練的舵手,在激流險灘中排風破浪,始終屹立不倒,從表面看,沒人能動搖的了慈禧的地位。這也恰恰是當時國人的悲哀。

春秋硯


咸豐帝死後,慈禧以同治帝的生母成為聖母皇太后,僅在排序上次於母后皇太后慈安,皇帝和滿朝文武必須尊重和敬畏她。即便在慈禧聯合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前,肅順等顧命大臣對慈禧不以為然,甚至打壓,但從根本上還不敢撼動慈禧作為皇太后的權威,這是皇權禮制所制約的。

慈禧的確擁有較強的政治能力,她的文化素養是比較高的,這為她掌握政權提供了基礎。在中國歷史上,試圖臨朝的太后不止一個,但是有些人由於自身的文化素質不高,並不能有所作為。

慈禧之所以能夠干涉政事,初期主要就是因為她憑藉母親的身份以及皇帝年幼的事實。之後,皇帝長大,才有了慈禧退居幕後垂簾聽政不幸的是,同治命薄,年紀輕輕便染病去世了。

其次,慈禧太后的臨朝是代表了皇權的。清朝是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空前加強的朝代,也是皇權空前強大的朝代。在清朝,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對抗皇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逐步掌握權力,同治的駕崩並沒有影響到慈禧,她憑著給文宗皇帝道光立嗣的藉口,讓妹妹的兒子為皇帝,為光緒皇帝。依舊垂簾。因位宗室根本無法從法理上罷黜慈禧。






遊歷往事


我覺得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一是慈禧權力來源的合法性;二是在位皇帝對慈禧權力地位的認同;三是中央及地位實力派對慈禧權力的認可和忠心。

一是慈禧權力來源的合法性,是由其是同治生母的地位及咸豐臨終之時的御賜二璽的行為所決定的。1861年,咸豐帝奕詝病逝於熱河避暑山莊,臨終前遺詔立6歲的載淳為皇太子,任命載垣、端華、肅順等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嗣皇帝處理政務。同時將“同道堂”、“御賞”兩方小璽分別賜給載淳和皇后紐祜祿氏,並規定凡以後下發諭旨必須鈐用此二璽為憑。據《熱河密札》記載:“兩璽均大行所賜,母后用‘御賞’璽,上用‘同道堂’璽,凡應硃筆處用此代之,述旨亦均用之,以杜弊端。”由於載淳年幼,“同道堂”璽便被其生母慈禧控制在自己手中,代子鈐印,從而取得了干預朝政的權力。後經過辛酉政變,確立了兩宮垂簾聽政的政治體制,慈禧的權力逐漸穩固,這確保了清朝末期慈禧權力來源的合法性,尤其是1881年東宮皇太后慈安逝世,慈禧逐漸成為清政府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

二是皇帝對慈禧權力地位的認同,正如第一點所說的那樣,咸豐臨終之時的御賜二璽的行為為慈禧權力的來源提供了合法依據,尤其是兩宮垂簾聽政的制度確保了在同治(後來的光緒也是如此)大婚親政之前慈禧使用權力的正當性,作為慈禧的兒子,同治對慈禧有不滿的地方,但不會從根本上反對母親。而光緒皇帝作為一個傀儡天子,且皇位來源於慈禧的授意,根本沒有對抗慈禧的資本。在戊戌變法的時候最危急的時候也沒有想過要剝奪慈禧權力的想法和能力。

三是當時中央及地位實力派對慈禧權力的認可和忠心。清末發生的三次最高權力鬥爭均以慈禧的勝利而告終(一是辛酉政變輔政八大臣被殺,二是叔嫂權力爭奪奕訢被迫退隱,三是戊戌變法光緒被囚禁),凸顯出了慈禧非凡的政治手段,也震懾和確保了當時的清政府內部無人在對慈禧有不忠的想法。無論是中央的光緒帝生父醇親王奕譞、後期掌權的慶親王奕劻,還是地方實力派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人,不管勢力多麼強大,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均表現出對慈禧權力的高度認可,也無任何動搖代表著至少無上皇權慈禧權力的想法和實力。慈禧在世的時候,袁世凱無半點不臣之心,當慈禧“駕崩”後,清廷再無可以約束袁世凱之人。


史海小白丁


1、慈禧的確擁有較強的政治能力,慈禧太后的文化素養是比較高的,為她掌握政權提供基礎。2、慈禧太后的臨朝是代表了皇權的,清朝是中國歷史上中央集權空前加強的朝代,也是皇權空前強大的朝代。3、經過了此前歷代王朝的灌輸,忠君思想深入人心,反對慈溪就意味著是不忠,任何和慈溪對抗的人都被她扣上不忠的罪名受到人們的唾棄。慈禧的政治手腕高超,在對待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漢人大臣方面,慈禧同樣有制衡術,按理說李鴻章應該是曾國藩一派的人,可是在慈禧領導下的清廷政策就是以淮制湘。太平天國覆滅以後,擁有三十萬精兵的曾國藩有了造反的籌碼,李鴻章的淮軍成了制衡湘軍的最重要的力量,兩支軍隊互相制衡保持了平衡。太平天國一滅亡,慈禧就迅速的把曾國藩調為直隸總督,直隸總督地位高於兩江總督,可是這樣讓曾國藩遠離了自己的根據地,一招明升暗降讓曾國藩失去了造反的資本。在垂簾聽政期間,慈禧太后治理得也算有方,維護了清政府的統治。平定太平天國的叛亂,進行洋務運動,清政府似乎有挽回頹局的希望,這段時間也被稱為“同治中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