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買個縣長多少錢?

pyk2163717890


首先了解清朝實行的捐官制度,清朝是唯一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把捐納作為國家制度下的正常升官途徑的,其他朝代雖然有,但是都不如清朝這樣系統,而且作為國家一項重要財源來組織經營。康熙十三年因平三藩叛亂,實行捐納制度,以補軍費之不足。3年內捐納的知縣500餘人。為防止冗官擾民,規定:“捐納官到任三年,稱職者具題升轉,不稱職者題參”但在實際上無法貫徹。雍正時期,道府以下各官均可捐納,乾隆時文官可捐至道、府、郎中,武官可捐至遊擊。捐官制度雖然為清政府補充了一項臨時財政收入,但是使封建官僚機構惡性膨脹,花錢買來的官自然不可能廉潔,此舉遂成為招致清朝吏治敗壞的一大弊政。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官位是可以用金錢來交易的,一個七品知縣官職大概需要4000到5000兩銀子。




朝花夕拾x


歷史上官職的任命都是由朝廷下發的而買賣官職會擾亂朝綱官員素質急劇下降滋生官場腐敗,所以歷來都是不允許的。清朝在雍正時期及以前都不允許買賣官職的一經發現會殺頭。但如果有的省發生重大自然災害有錢的大豪紳如果能大量捐錢捐物為朝廷做出很大貢獻朝廷是可以委任官職的,這種因大量捐款而得來的官職叫捐官。

乾隆帝

在乾隆帝中後期雖然朝廷每年的稅收達到7000萬兩白銀,但乾隆多次下江南生活上揮霍無度總感覺錢不夠花所以總想變著花樣撈錢,此時作為內務府總管的和珅得到皇帝的允許開始大肆賣官創收,上到一品的封疆大吏下到七品的縣令無不可以花錢上任。三品至一品的高官甚至賣到十萬或者數十萬兩白銀,而七品縣令也可以賣到四五千兩白銀,但一些經濟發達的江浙一帶甚至賣到上萬兩白銀。在清朝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兩百塊錢。

和珅(影視照片)

和珅在為皇帝創收的同時自己也賺的盆滿缽滿,要不和珅怎麼能成為清朝甚至乃至歷史上第一大貪官呢!乾隆後期的買賣官職讓清朝的官場更加腐敗透頂,也使得他前期的勵精圖治毀於一旦,清朝開始迅速的走起了下坡路!

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垂簾聽政五十年作為大清朝最後幾十年的統治者也是有過“同治中興”的短暫迴光返照,她本人也特別討厭買賣官職,從葉赫那拉氏並沒有隨她“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可以看出。珍妃作為光緒帝的寵妃很“開放”的行為相來得不到慈禧的認可,而其任意插手朝政甚至買賣官職著實犯了慈禧的大忌,這可能也是慈禧殺她的主要原因!


多角度講歷史


比如漢朝一個縣長就需要350萬錢,一個郡守需要2000萬錢。

摺合成人民幣來說,郡守的官價也就800多萬人民幣,已經是非常昂貴的,那麼中國最後一個朝代清朝它的買官價格是多少呢?今天我就和大家說說,首先要按照清朝的貨幣制度來衡量,當時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200塊錢左右,在乾隆39年,當時一個八品縣丞需要白銀980兩,到了光緒26年的時候,只需要210兩,也就是說一個八品官只需要4萬塊錢就能買到了。

不同的官職它的價格也不一樣,比如七品知縣在乾隆39年需要白銀4620兩,而到了光緒26年的時候,只需要999兩,也就是說你要花20萬才能做一個知縣,而正五品郎中的價格也在2073兩白銀,摺合現在的人民幣也就是414萬,雖然這個價格看起來很公道,但是以普通人想要在當時買官很不容易,因為一般人連吃穿住行都是問題,哪有閒錢去做官呢?

正是由於清朝買官賣官的制度風靡一時,導致乾隆中後期政治癒加腐敗,後來清朝還設立了議罪銀的制度,讓百姓更加困苦不堪,因為那些貪官汙吏上臺後就拼命地收刮錢財,畢竟他們付出了那麼多的代價,當成了官也是為了賺錢,所謂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


風嬙遙度天際


清朝縣長的捐官(買官)需要大約980兩銀子。清朝各個時期的購買力也不同,如果按照糧價計算的話比較靠譜。

乾隆時期,一石糧食大約是“銀一兩四錢六分”,一石糧約相當於現在的150斤左右。現在的糧價約1.5元一斤,150斤就是1.5×150=225元,也就是現在的225元相當於原來的1.46兩,225÷1.46=154元,4620×154=71萬餘元。

清朝捐個縣長需要71萬左右。


秦國尉


賣官鬻爵,古來有之。

西漢武帝時期,連年征戰,國庫匱乏。為了籌措更多的軍資,不但賣爵,而且拿出不少重要的官位來賣,由此賣爵、賣官合二為一。此風一開,歷朝歷代,凡國家有大的戰爭或自然災害,賣官鬻爵現象成為了一種常態。

而到了清代,有樣學樣,並且“發揚光大”,把賣官鬻爵這一腐敗現象裝扮起來,美其名曰“捐納制度”,並與科舉制度並存,成為了官員選拔制度的重要補充。

捐納制度,從清順治帝開始,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逐步完善,設定了許多特定條件,明碼標價,所捐款項納於國庫,以彌補國家財力不足。

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朝廷可以實行捐納制度呢?

以下五種情況下可以開捐:

1.軍需,打仗需要;

2.河工,河決口了,治河;

3.賑災,鬧大的災荒了;

4.開墾,營田開荒;

5.海防,加強海防力量;

為了統一管理,朝廷在戶部專設捐納局,主持全國各地的捐納工作。同時為了以正視聽,規定捐納也要有資質認證,鄉鄰要具結擔保,戶籍所在地要給他開籍貫和清白冊。是國子監的學生,國子監要出印鑑的證明,就是資格的審查要統一。

哪些官位不能賣?

為了儘量避免捐納制度所帶來的危害,朝廷還特別規定,以下官職不能捐納:

在中央,吏部、禮部的官不可以捐,因為吏部是管官員的,禮部是管教育、科舉的,這兩個部門都是為國家銓選、儲備人才的地方,不能捐納。而就京官來說,尚書、侍郎這一級別的高官不能捐;在地方,總督、巡撫、布政使這些地方重臣不能捐納。

這種掩耳盜鈴,挖肉補瘡的捐納制度,雖然短時間內彌補了朝廷國庫的空虛,但給清朝的吏治帶來了極大的破壞,是政治上的大弊政。

如康熙時,為了征討噶爾丹,光在山西一省賣出了縣丞位置的官位1.2萬個,然後又在甘肅賣出了1.7萬個。而清朝當時大約有1500個縣,而捐的官如此之多,只有伸長脖頸慢慢等待,有的人為此一等便是一、二十年。

康乾時期,國力還算強盛,對捐納制度控制的較嚴,只在各別省份實行,屬於特例,並沒有常態化。等到了咸豐、同治時期,外敵叩關,太平天國、捻軍又起,捐納由此氾濫成災。

一些通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的官員,為了升遷,也開始走起了終南捷徑。

如鹹同中興的一代名臣胡林翼,二十七歲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在京城官場上打拼了十年,仍然是個待缺的從七品內閣中書。最後身邊的朋友,弟子實在看不下去了,大家給他湊了一萬兩銀子,捐了個四品的知府。胡林翼自以為恥,主動要求到偏遠、貧窮的貴州去任職,從署理知府開始幹起。歷經十年,在三個地方任知府,政績非凡,方被提拔到貴東道的位置上。

捐納制度,嚴重破壞了官員的選拔制度,造成冗官繁雜,吏治腐敗,官員寒心,百姓傷心。

那麼在清朝,買個縣長多少錢呢?

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價碼。

咸豐時期,損納一個知縣,需要花費白銀4600兩。

可謂是一筆鉅款,當時地主的長工,每年的收入也就2到3兩。

知縣年俸是45兩俸銀,外加45斛祿米,合計60兩左右;但從雍正帝起倡導“以俸養廉”,七品知縣有600至1200兩不等的“養廉銀”。

願望雖好,但官員們侈奢、攀比之風日盛,反而越多越不夠花。加上官場陋習甚多,地方官進京要向哪些位高權重的京官效敬“冰敬”、“炭敬”;地方上,下級官員見上級要有“孝敬”。另外建豪宅、養家人、接濟親友、養師爺、僱僕人,雜七雜八無不花費巨大。

這些手握實權的道臺、知府、知縣們變著法子去撈錢,於是就有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

而到了光緒後期,清廷內憂外患,財力凋敝,對民眾刮無可刮,捐納官銜的款項是一掉再掉,甚至可以打八折。

此時買個知縣,只需花費白銀980兩,可見清末國家經濟狀況到了何種地步。

由此可見,腐朽不堪的晚清,政治上一團黑暗,經濟上民不聊生,軍事上嬴弱不堪,思想上與西方相比,彷彿停留在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僅憑西方列強堅船利炮的助推,也只能是學個“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皮毛,到頭來還是被西方列強打的是割地賠款,山河破碎,苟延殘喘。


方城闕


在清朝沒有縣長這個職務,與之相對應的是知縣和縣丞(副縣)。若問買個知縣要多少錢?不同時期花費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

賣官鬻爵,古來有之。《管子》、《韓非子》就己提出賣官,秦王政四年(前243年),明確記載了秦始皇賣爵籌款振災。漢惠帝、文帝、景帝都賣過爵,真正賣官從漢武帝開始,以應付征伐匈奴的財政支出。以後歷朝歷代都有不同程度的賣官鬻爵現象,到清朝時這種亂象發展到頂峰。

捐官在明朝稱為捐納。清朝捐納始於順治六年(1649年),起初只賣監生、吏典的名額。監生是國子監監生員的簡稱,只有符合一定條件的人才能入國子監學習;吏典是府縣兩級的吏員,屬於小官或者吃皇糧的官員編制。雍正時期,凡文武生員、內外官吏及平民百姓,只要納米納糧均有職銜,加級或封典。咸豐以後,為了增加財政收八,捐納品種五花八門,除了清初捐實官、捐虛銜、捐封典、捐出身(如監生、貢生、生員、舉人)外,還有捐加級記錄(可扺消處分)、捐分發(及早安排補缺機會)、捐復(因故革職離任捐恢復原職)、捐免(官員上任程序複雜,如果願意捐銀,可減免手續,一步到位。)。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支出浩繁,為應付捉襟見肘的財政局面,和紳獻策“賣官鬻爵”。下面是乾隆三十九年朝廷標出的牌價:

道員四品:16400兩;

知府四品:13300兩;

郎中五品:9600兩;

同知五品:6820兩;

主事六品:4620兩;

知縣七品:4620兩;

縣丞(副縣)八品:980兩;

到了光緒晚期(26年),牌價大幅調整:

郎中:2073兩;

主事:1728兩;

道員:4723兩;

知府:3830兩;

同知:1474兩;

知縣:999兩;

縣丞:210兩;

在清朝,有些主要的官是不賣的,如管吏治的吏部官和管禮儀祭祀的禮部官員。

買官的人出於兩個目的,一是光宗耀祖、過官癮;二是將本求利賺銀子。那麼,捐錢買官有得賺嗎?

清朝正從一品俸銀180兩、俸米180斛;

正從二品俸銀155兩、俸米155斛;

正從三品俸銀130兩、俸米130斛;

正從四品俸銀105銀、俸米105兩;

正從五品俸銀80兩、俸米80斛;

正從六品俸銀60兩、俸米60斛;

正從七品俸銀45兩、俸米45斛;

正從八品俸銀40兩、俸米40斛;

正九品俸銀33.1兩、俸米33.1斛;從九品俸銀31.5兩、俸米31.5斛;

晚清一兩銀子約合現在330元,換算一品大員全年俸祿59400元(祿米除外);七品知縣俸祿僅14850元。在官場任職免不了人情流水、上下打點、僕從開支、官服開支、幕僚、師爺工資開銷,這些俸祿入不支出,遠遠不夠。

雍正開創“養廉銀”制度,朝廷將“火耗歸公”中剩餘部分發還給官員用於養廉。總督每年養廉銀2萬兩,摺合人民幣660萬元,是年俸的110倍;巡撫養廉銀15000兩;布政使10000兩;州縣一至兩千兩,知縣按1500兩算,摺合人民幣495000元。

從以上換算得知,乾隆時期買一個知縣花費4620兩,不吃不喝不開銷,也要3.08年出本。捐官的人為了及早撈回本錢,免不了貪汙受賄。有清一朝,貪汙腐敗成風,國家被淘空,百姓被榨乾,賣官鬻爵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春秋風雲


也有不花錢的,雍正王朝裡的李衛當知縣就不用花錢,換個別人起碼五萬兩銀子。


文化需學習


大家好,我是歷史的影子!清朝時期,普通老百姓想當官,無外乎有兩條路走。

一是寒窗苦讀,通過科舉考試獲取功名,拿到敲開官場大門的敲門磚。這是絕大多數讀書人的選擇。然而,這是一條艱難的道路。左宗棠多厲害的人?三次參加會試都名落孫山。洪秀全多厲害的人?四次參加童生試都落榜,到頭來連秀才都沒考上。

二是花錢買官做,即捐官。讀書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對於那些既沒有讀書天分、又想為人民服務的人來說,捐官是一條不錯的道路。只要你捨得花錢,官府的大門,隨時向你敞開著。

說起來,清朝捐官制度,還是跟明朝學的。想當年,清朝興起於關外的白山黑水之間,並沒有花錢買官做的概念。1644年,清朝入關後,本著“拿來主義”的精神,對明朝的政治制度進行了“照搬照抄”,包括這捐官制度。

實事求是地說,清朝最初實行捐官制度的主要目的,還並非藉機斂財。清朝初期,參加科舉考試的知識分子寥寥無幾,絕大多數士民隱藏在民間。這對於清朝來說,是一種巨大的威脅。為此,朝廷要打通科舉考試之外的第二條道路,將更多的精英力量納入政權,消除隱患。

雍正皇帝的說法很有代表性:“反不若授職富人,藉以牽制科甲,庶臺先聖立賢用人無方之意。”在雍正皇帝看來,通過科舉考試步入官場的人,容易染上徇私結黨的惡習,干擾朝政,不如保持捐官渠道,對科舉考試形成一種牽制,這也符合先賢用人無方的本意。

的確,清朝歷史上不乏正直善良之人,通過捐官進入官場,作出一番為民為國事業的例子。

——1717年,一個叫李衛的江蘇富商子弟捐了一個員外郎官職。不久,李衛以兵部員外郎的身份進入朝廷,後升遷為戶部郎中。李衛精明能幹、為官清廉、不畏權貴,在擔任戶部郎中時,哪怕面對親王時也敢於堅持原則。雍正皇帝很欣賞他這一點,將他大力提拔。到1727年時,李衛已官至浙江總督,成為封疆大吏。及至後來,連秀才都不是的李衛,又歷任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在朝廷裡風光無兩。

——1846年,湖南益陽人胡林翼花了1萬兩銀子,捐了一個四品知府。胡林翼沒有選擇富裕的地方任職,而是去了偏僻貧窮的貴州。胡林翼覺得:我花錢買官就已經夠恥辱了,怎麼還有臉選一個富裕的地方搜刮民財呢?胡林翼去了貴州後,在基層歷練8年之久。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胡林翼率部進入湖北,在與太平軍作戰中大放光彩,被實授湖北巡撫,並賞戴一品頂戴。胡林翼花了1萬銀子捐官 最終成了與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齊名的中興名臣之一。

然而,在龐大雜亂的捐官隊伍裡,像李衛、胡林翼這樣一心為國為民的人,實屬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捐官,是為了滿足他們心中的貪慾。而且,買官是要花一大筆錢,而清朝官員的俸祿又比較低,光靠俸祿,是絕無可能拿回捐官的本錢。怎麼辦呢?唯一的辦法就是利用職權貪汙受賄、搜刮民財。

在清朝,捐款不便宜。如前面所說的胡林翼,花了1萬兩銀子才捐了一個四品知府。按照當時的市場行情,買一個知縣(縣官)至少要4600兩銀子。這是一筆鉅款,許多人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

根據《清俾類鈔》記載,一個浙江山陰縣老百姓蔣淵如,做夢都想買一個知縣當,可他家裡實在太窮,傾家蕩產也拿不出4600兩銀子。一天,蔣淵如靈機一動,為何不多找幾個人,湊一筆錢買個知縣當?於是,蔣淵如找來好朋友唐文卿等4 人。他們湊了一筆錢,終於買了一個知縣。按照事前的約定,出錢最多的蔣淵如擔任知縣,出錢第二多的唐文卿做刑名師爺,其他人則分別擔任不同職務。

當了官後,他們這5人“舞文弄法,狼狽為奸,輦部民之金以入邑廨者歲可以二十餘萬”,一番狠刮猛撈,每年都能賺到20多萬兩銀子。3年後,由於搜刮得過於兇殘,吃相太難看,蔣淵如等人遭到檢舉揭發,全部被革除職務。

但有什麼關係呢?他們5個人在3年內總共搜刮了60多萬兩銀子,早就賺得盆滿缽滿了、滿載而歸了。





歷史的影子


有賣就有買,有好就有壞


用戶SK平凡的世界


十匹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