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寧夏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寧夏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語文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作答時,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及草搞紙上無效。

3.考試結束後,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交回。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以往的全球觀都是以某一種文化形態為本位框定全球關係,但人類命運共同體則超越民族國家與意識形態的差異,尋求人類文明整體上的安全和進步。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環境汙染、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人類整體性困境也同時出現,其解決必須有賴於一個整體性的方案,更需要各民族國家求同存異。因此,人類命運共同體是著眼於未來人類和平與發展所做出的時代新詮釋。

從本質上看,它是超越了種族中心主義的全球觀。其實,種族中心主義的觀念和行為亙古有之,這種觀念以自身文化的價值和理念為標準來評判其它文化的優劣,並試圖將自身價值強加於對方。歷史上它曾間接或直接導致了近代之後世界紛爭和衝突。之後,種族中心主義不斷被反省,和平共處和有序競爭成為國際秩序的主流,維護人類共同價值已成為文明發展的訴求。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對民族國家和意識形態的超越、對種族中心主義的超越,是應時順勢而生的全球觀。

從特徵上看,它是依託中國文化面向世界文明的哲學表達。形成人類命運的理論需要深厚的文化淵源和長久的歷史經驗做支撐。中國數千年文明雖經百折而猶向前,始終保持著統一、和平發展的主基調。維持這種多元一體文明格局的凝聚力,來自於中國哲學中“天人一體”的宇宙觀、“天下一家”的世界觀、“民胞物與”的人類觀、“和而不同”的中道智慧。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在充分吸收、提煉中國文化價值精神的基礎上,面向世界文明提出的。

從實踐上看,它是具有自律性和非強制性的價值範導。基於中國文化精神的特徵,這決定了它要依靠自律、反省、互相監督等軟性方法來維繫,而不是靠硬性手段貫徹執行。全球交往的歷史證明,一旦用強制性手段推廣“普遍性”的價值,就等於向一些強勢文化提供了執行者和法官的角色,使得霸權主義有可乘之機。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量的夥伴關係,促進和而不同、兼容幷蓄的文明交流……這些都要靠各民族國家的協商、交流和自律來完成。

當前,在全球化發展大勢中,中國致力於公平互惠的全球貿易規則的達成,致力於地區合作的共贏。有賴於這種不懈努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在廣泛凝聚共識,並已經開始對全球治理產生實質性影響。

(選自鄒廣文、劉文嘉《文化哲學視域下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超越民族國家與意識形態的差異,希望各民族國家求同存異。

B.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只反對種族中心主義試圖將自身價值強加於對方的霸權做法。

C.人類命運共同體順應了維護人類共同價值的訴求,可實現人類整體的安全和進步。

D.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是因為世界文明主動接受且認可中國傳統哲學的作用。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材料開頭由“以往的全球觀”引出一種全新全球觀——人類命運共同體,並重點闡述這一全球觀是時代的要求。

B.材料中間部分緊承第一段內容,從三個方面分別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蘊,使讀者進一步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

C.材料中間三段的內容實質上解決了“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什麼”“為什麼是中國提出”和“怎麼做”的問題。

D.整個材料按照“總分”的基本邏輯關係進行論述,最後一段從現實角度論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可行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面對人類的全球性困境,弱肉強食的觀念往往只能導致對抗、挑動戰爭,這不符合“天下一家”的世界觀。

B.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在全世界被廣泛地接受認可,種族中心主義的觀念和行為也將徹底地退出歷史舞臺。

C.中國傳統文化不僅使中國數千年文明始終保持統一和平發展的主基調,還可為今天全球的很多問題提供啟示。

D.一旦強制推廣“普遍性”的價值,就等於隱性地取消了彼此的平等地位,這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所反對的。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柔弱的人

契訶夫

前幾天,我曾把孩子的家庭教師尤麗婭·瓦西里耶夫娜請到我的辦公室來。需要結算一下工錢。

我對她說:“請坐,尤麗婭·瓦西里耶夫娜!讓我們算算工錢吧。您也許要用錢,你太拘泥禮節,自己是不肯開口的……呶……我們和您講妥,每月三十盧布……”

“四十盧布……”

“不,三十……我這裡有記載,我一向按三十付教師的工資的……呶,您待了兩個月……”

“兩月零五天……”

“整兩月……我這裡是這樣記的。這就是說,應付您六十盧布……扣除九個星期日……實際上星期日您是不和柯里雅一塊兒學習的,只不過遊玩……還有三個節日……”

尤麗婭·瓦西里耶夫娜驟然漲紅了臉,牽動著衣襟,但一語不發……

“三個節日一併扣除,應扣十二盧布……柯里雅有病四天沒學習……你只和瓦里雅一人學習……你牙痛三天,我內人準您午飯後歇假……十二加七得十九,扣除……還剩……嗯……四十一盧布。對吧?”

尤麗婭·瓦西里耶夫娜左眼發紅,並且滿眶溼潤。下巴在顫抖。她神經質地咳嗽起來,擤了擤鼻涕,但一語不發!

“新年底,您打碎一個帶底碟的配套茶杯。扣除二盧布……按理茶杯的價錢還高,它是傳家之寶……上帝保佑您,我們的財產到處丟失!而後呢,由於您的疏忽,柯里雅爬樹撕破禮服……扣除十盧布……女僕盜走瓦里雅皮鞋一雙,也是出於您翫忽職守,您應對一切負責,您是拿工資的嘛,所以,也就是說,再扣除五盧布……一月九日您從我這裡支取了九盧布……”

“我沒支過!”尤麗婭·瓦西里耶夫娜囁嚅著。

“可我這裡有記載!”

“呶……那就算這樣,也行。”

“四十一減二十七淨得十四。”

兩眼充滿淚水,長而修美的小鼻子滲著汗珠。令人憐憫的小姑娘啊!

她用顫抖的聲音說道:“有一次我只從您夫人那裡支取了三盧布……再沒支過……”

“是嗎?這麼說,我這裡漏記了!從十四盧布再扣除……吶,這是您的錢最可愛的姑娘!三盧布……三盧布……又三盧布……一盧布再加一盧布……請收下吧!”

我把十一盧布遞給了她……她接過去,喃喃地說:“謝謝。”

我一躍而起,開始在屋內踱來踱去。憎惡使我不安起來。

“為什麼‘謝謝’?”我問。

“為了給錢……”

“可是我洗劫了你,鬼曉得,這是搶劫!實際上我偷了你的錢!為什麼還說:‘謝謝’?”

“在別處,根本一文不給。”

“不給?怪啦!我和您開玩笑,對您的教訓是太殘酷了……我要把您應得的八十盧布如數付給您!吶,事先已給您裝好在信封裡了!可是何至於這樣怏怏不快呢?為什麼不抗議?為什麼沉默不語?難道生在這個世界口笨嘴拙行嗎?難道可以這樣軟弱嗎?”

她苦笑了一下,而我卻從她臉上的神態看出了一個答案,這就是“可以”。

我請她對我的殘酷教訓給予寬恕,接著把使她大為驚奇的八十盧布遞給了她。她羞怯地點了一下數就走出去了……

我看著她的背影,沉思著:

“在這個世界上做個有權勢的強者,原來如此輕而易舉!”

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以“柔弱的人”為題目,一方面表達了對尤麗婭的同情,另一方面有一定的諷刺意味。

B.作品主要運用語言描寫和肖像描寫,生動形象地刻畫了尤麗婭逆來順受的柔弱性格。

C.尤麗婭對“我”說“謝謝”,一是為了表現自己作為教師的風度修養,二是為了諷刺“我”。

D.本篇小說幽默辛辣,不僅有力地揭露社會的不合理,也有著讓人心酸傷懷的恆久魅力。

5.“在這個世界上做個有權勢的強者,原來如此輕而易舉!”想表達的真正意思是什麼?(6分)

6.“我”也是作者濃墨重彩描寫的一個人物,作者對“我”的刻畫入木三分,你怎樣評價這個人物?請結合原文分析。(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材料一:

2018 年 6 月 18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發佈了第十一版《國際疾病分類》,首次將“遊戲障礙”(又稱“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之一。

遊戲成癮是一種遊戲行為模式,特點是對遊戲失去控制力,日益沉溺於遊戲,以致其他興趣和日常活動都須讓位於遊戲,即使出現負面後果,遊戲仍然繼續下去或不斷升級,無法通過個人心理因素進行剋制。

就遊戲成癮的診斷而言,行為模式必須足夠嚴重,導致在個人、家庭、社交、教育、職場或其他重要領域造成大的損害,並通常明顯持續了至少12個月。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與遊戲有關的疾病定義,名為“有害的遊戲行為”。它指的是一種不健康的玩遊戲模式,對本人或周邊其他人造成了生理或心理上的傷害(例如玩到視網膜脫離),主要表現在玩遊戲的頻率過高、在遊戲上消耗的時間過長、玩遊戲不計後果、產生與遊戲有關的高危險行為等,或者以上多種。而且,大多數時候本人雖然已知這種行為會造成生理或心理傷害,但依舊無法停止。

(摘編自新版《國際疾病分類 》)

材料二:

寧夏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摘編自《中國青少年網絡遊戲行為與保護研究報告》)

材料三:

在我們專家委員會之前的討論中,有人覺得社會問題不應該變成醫學問題,但專家委員會後來達成的一個共識是,將它變成醫學問題,是有利於我們進行干預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的。比如,以前有些人脾氣不好,大家覺得是性格問題,但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知道了他們是患上了焦慮症。也有一些抑鬱症患者,醫學研究發現他們不只有心理問題,其實身體也出了問題。“遊戲障礙”被列入疾病範疇之後,就意味著家庭可以將患者送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也減少了人們的一些誤區。

從醫生的角度來看,目前我們只是將“遊戲障礙”列入疾病的範疇,相關的研究還處於原始階段,比如,並沒有直接針對“遊戲障礙”的藥物,因為此前藥物的研發者會認為,根本沒有這種病,怎麼發明藥物呢。未來,相關的科學研究都可以努力跟上。

我們提出了“遊戲障礙”的規範化標準,也就意味著能夠規範地瞭解這種疾病在社會中的情況。我們可以有效地統計發病率、發病高發年齡等情況,有助於醫學的進步。此外,這也有助於規範遊戲成癮的診療市場,畢竟這個市場之前可以說是“魚龍混雜”的。

(摘編自《世衛專家揭秘遊戲成癮為何“入病”》)

材料四:

中國網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猛,未成年人上網成癮現象已不能再被忽視。《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規定網絡遊戲對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網絡遊戲公司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權限內提供遊戲服務,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責任感和使命感,那將不會成為一個基業常青的企業。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這不僅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更是社會要求使然。遊戲公司在創作遊戲的過程中,不僅要內容恰當,模式合法,而且要在技術上將遊戲世界和現實生活進行隔離,在運營遊戲中時刻提醒玩家迴歸現實,不要沉溺在虛擬世界中。創作遊戲是為了讓人身心愉悅,廣大遊戲公司不要忘記產業發展的初衷。

現代社會離不開遊戲娛樂產業,離不開遊戲創作者,但是娛樂畢竟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能本末倒置,不能因為遊戲喪失本性,希望遊戲公司能夠承擔起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切實維護好未成年人的利益,為未成年人創造出更優的成長環境。

(摘編自《遊戲公司應承擔社會責任》)

7.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遊戲成癮”是一種精神疾病,它表現為遊戲成為患者生活的主要部分,患者沉溺其中,無法對自己玩遊戲的行為進行控制。

B.“有害的遊戲行為”是一種不健康的玩遊戲模式,它包括遊戲本身的高頻率、長時間、不計後果等,也包括產生與遊戲相關的高危險行為。

C.從我國青少年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時間分佈狀況圖來看,青少年整體14歲以下就開始玩網絡遊戲的佔比重較大,高達41.1% 。

D.作為網絡遊戲的開發者和運營商,網絡遊戲公司也要防止未成年人沉溺於其運營的網絡遊戲中,這不僅是法律規定的義務,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8.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果一個人沉迷於網絡遊戲,不願意和家人、同學等交流,不願意學習和參加社會活動,對自己造成了重大損失,且時間超過一年,就可以確定其“網絡成癮”。

B.中國青少年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年齡呈日益低齡化趨勢,年齡段越小,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年齡在10歲及以下的比重越大。

C.由於認識上的滯後,面對未成年人遊戲成癮的疾病,醫療工作者還沒有研發出有效的治療藥物,也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法。

D.未成年人網絡遊戲上癮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這是因為廣大遊戲公司忘記了產業發展的初衷,沒有承擔起社會責任和社會使命。

9.世界衛生組織將“遊戲成癮”列入新版《國際疾病分類》有何重大意義?請結合材料內容簡要說明。(6 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魏知古,深州陸澤人。方直有雅才,擢進士第。以著作郎修國史,累遷衛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神龍初,為吏部侍郎,以母喪解,服除。為晉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屬拜黃門侍郎,兼修國史。

會造金仙、玉真觀,雖盛夏,工程嚴促,知古諫曰:“臣聞‘古之君人,必時視人之所勤,人勤於食則百事廢’,故曰‘不作無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從己之慾’。此皆興化立治、為政養人之本也。今為公主造觀,將以樹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轉徙,扶老攜幼,剔椽發瓦,呼嗟道路。乖人事,違天時,起無用之作,崇不急之務,群心震搖,眾口藉藉。陛下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願下明詔,順人慾,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遠。”不納。復諫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蒼生顒顒以謂朝有新政。今風教頹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員浸增,諸司試補、員外、檢校官已贏二千,太府之帛為殫,太倉之米不支。臣前請停金仙、玉真,訖亦未止。今前水後旱,五穀不立,繇茲向春,必甚饑饉,陛下欲何方以賑之?又突厥於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飢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

先天元年,為侍中。從獵渭川,獻詩以諷,手製褒答,並賜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國公。竇懷貞等詭謀亂國,知古密發其奸,懷貞誅,賜封二百戶,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賞薄,手敕更加百戶,旌其著節。是冬,詔知東都吏部選事,以稱職聞,優詔賜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黃門監改紫微令。與姚崇不協,除工部尚書,罷政事。開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聞而嘆曰:“叔向古遺直,子產古遺愛,兼之者其魏公乎!”贈幽州都督,諡曰忠。

10.下列對文中劃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又突厥於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飢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

B.又突厥於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飢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

C.又突厥於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飢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

D.又突厥於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月滿/騎肥若乘中國飢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進士第”是古代科舉時代考選進士,錄取時按成績排列的等第。“進士”是通過朝廷最後一級考試者,意為可以進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稱“除喪”。古代喪禮儀式之一。即除去喪禮之服。古代以親屬關係的遠近制定服喪期的長短。“期”為一週年,“大功”為九個月,“小功”為三個月。

C.“贈幽州都督”中的“贈”是古代朝廷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績,賜死者以官爵或榮譽稱號,也稱追贈;其餘還有贈官、贈典等。

D.“諡號”是朝廷對死去的帝王、大臣、貴族、后妃等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魏知古才能出眾。考中進士後,先後兩次編修國史,仕途順利,多次升遷,歷任衛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吏部侍郎等官職。

B.魏知古耿直敢言。唐睿宗為公主修建道觀,魏知古多次進諫,直言盛暑修觀,勞民傷財,唐睿宗認為他言辭懇切,停止了修建道觀。

C.魏知古忠君愛國。他秘密揭發竇懷貞等人的亂國陰謀,竇懷貞被殺,玄宗賜封二百戶,五百段物。隨後又增加一百戶,表彰他的節操。

D.魏知古正直仁愛。他擔任侍中期間,多次受到賞賜,恩意優渥。開元三年去世,宋璟贊其為正直仁愛的典範。贈其為幽州都督,諡號忠。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乖人事,違天時,起無用之作,崇不急之務,群心震搖,眾口藉藉。(5分)

(2)從獵渭川,獻詩以諷,手製褒答,並賜物五十段。(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4~15題。

和子由四首·送春

蘇軾

夢裡青春可得追?欲將詩句絆餘暉。

酒闌病客惟思睡,蜜熟黃蜂亦懶飛。

芍藥櫻桃俱掃地,鬢絲禪榻兩忘機。

憑君借取法界觀①,一洗人間萬事非。

【注】①法界觀:佛教華嚴宗主張的證入法界的觀法。

14.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題交代寫作緣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詩是詩人為應和弟弟蘇轍而寫的。

B.頷聯虛字運用巧妙,“惟”“亦”二字,相互呼應,既強化了語意,又形成了對比。

C.本詩章法綿密,語意前後勾連:頸聯上句關聯“夢裡青春”,下句上承“酒闌病客”。

D.尾聯表達願望,詩人希望借法界觀洗除世間之煩惱,反映出佛教思想對他的影響。

15.本詩二三聯抒發了怎樣的情感?這兩聯是如何借景抒情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了客人吹洞簫的內容,開始時正面描寫,寫洞簫的聲音嗚咽,接著用側面描寫 “ ”來突出洞簫聲的淒涼。

(2)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以色彩紛呈、明暗相交的藝術手法狀難寫之景又含言外之意的句子是“

”。

(3)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 ”是對古仁人超越客觀環境和個人榮辱的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南開大學徐文濤團隊與美韓兩國科學家合作,研發出了世界上 的柔性人造觸覺神經,更智能的人造皮膚出現 。人類皮膚是極為複雜的系統,其中成千上萬個感受器用於感知壓力、溫度、位置等信息。( )。如果能讓機器人擁有類似人類皮膚的觸覺,可以感知溫度、壓力,甚至具有神經活動,那麼它們將“解鎖”更多的新技能,進而實現 的目標。據介紹,這種柔性人造觸覺神經能夠很好地模擬人類皮膚觸覺功能,能夠與生物體神經信號兼容,實現人造神經與動物神經形成的雜化反射弧。研究人員已成功利用其與蟑螂腿實現的連接以及運動控制,初步證實了這種兼容性。這種人工神經觸覺系統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柔性和高靈敏度,它可應用於假肢中與人體神經系統相兼容,柔性輕質的結構將使相關產品具有很好的舒適性,相關產品便會

,對神經系統疾病治療具有潛在意義。同時,由於這種人造神經可應用於柔體機器人,使其實現類似人類感知,並在極端環境中代替人工作。

17.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冠絕一時 指日可待 隨心所欲 錦上添花

B.首當其衝 唾手可得 隨心所欲 畫龍點睛

C.冠絕一時 唾手可得 為所欲為 畫龍點睛

D.首當其衝 指日可待 為所欲為 錦上添花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神經信號由這些信息轉化而成,逐級傳送到外圍神經和中樞神經中

B.這些信息轉化成了神經信號,逐級傳送到外圍神經和中樞神經中

C.神經信號將這些信息進行了轉化,在外圍神經和中樞神經逐級傳送

D.這些信息被轉化成神經信號,在外圍神經和中樞神經逐級傳送

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由於這種人造神經可應用於柔體機器人,因而實現類似人類感知,並在極端環境中代替人工作。

B.這種人造神經可應用於柔體機器人,使其實現類似人類感知的作用,並在極端環境中代替人工作。

C.由於這種人造神經可應用於柔體機器人,使其實現類似人類感知,並在極端環境中代替人工作的作用。

D.這種人造神經可應用於柔體機器人,從而實現類似人類感知,並在極端環境中代替人工作。

20.下面文段有三處推斷存在問題,請參考(1)的方式,說明另外兩處問題。(5分)

最近,由於“博物館”一詞成為熱搜,興起了一股“文物熱”。許多年輕人將參觀博物館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帶動了博物館衍生產業的發展,多數博物館必將實現盈利,我國迎來了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的春天。

(1)“博物館”一詞成為熱搜並非興起“文物熱”的原因。

(2)

(3)

21.共享經濟是一種新的經濟模式,下圖為共享經濟的簡易說明圖,請根據該圖給共享經濟下一個定義。(6分)

寧夏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四、寫作(60分)

22.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近年來,媒體上出現大量以戲虐口吻議論國人或中國社會問題的“中國式xx”,如“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插隊”、“中國式接送孩子”、“中國式教育”、“中國式思維”等等,於戲虐中表達著自嘲和質疑,於調侃中彰顯著反省與擔憂。

另一方面,“中國速度”、“中國改革”、“中國力量”、“中國信心”、“中國創造”、“中國夢”、“最美中國式”正式變成先進、正能量、國家魅力的代名詞,為世界所接受,成為各國的標杆。

‍以上文字引發你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選角度,自擬標題;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得抄襲,不得套作;不少於800字。

命題教師:馬榮

銀川一中2019屆高三年級第六次月考

語文試卷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1.A(B項,“只反對”縮小範圍,據第2段的意思,“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應是整體上反對種族中心主義;C項,“可實現人類整體的安全和進步”犯了未然與已然關係的錯誤,據原文第一段“尋求人類文明整體上的安全和進步”和原文最後一句話“已經開始對全球治理產生實質性影響”,說“可實現”過於武斷;D項,因果不當,“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中國傳統哲學”關係方面的原因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充分吸收、提煉中國文化價值精神。而不是“世界文明主動接受且認可”。)

2.D(“總分”不正確,應是“總分總”,第1段提出問題,第2-4段分析問題,第5段說“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現實可行性,是前面分析完後的結論,屬於總結問題。)

3.B(據材料第二段可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對“種族中心主義的觀念和行為”的超越,並不是取代,而且“種族中心主義”是否消失跟很多因素有關。)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4. A(B項“肖像描寫”錯,應是神態描寫。C項說“謝謝”的目的是“為了給錢”,是一種無奈。D項小說“幽默”錯。)

5.弱者的逆來順受是強權橫行霸道的幫兇。(2分)社會的強權壓迫,更是柔弱者喪失自我、喪失尊嚴的根源。(2分)揭示了專制社會壓迫和剝削勞動人民的黑暗。(2分)

6.“我”是一個複雜而又充滿矛盾的形象(2分)。從作者安排情節的角度來看,“我”是一個正直善良,憎惡黑暗社會的人。如文中“我”的5個反問句,表現了“我”希望通過尤利婭的反抗來打破社會賦予的枷鎖。(概括1分,結合原文分析1分);從作者刻畫人物的目的來看, “我”代表著吝嗇、蠻不講理的“有權勢的強者”。作為僱主,再三利用尤麗婭的逆來順受剋扣工資,話語雖顯得彬彬有禮,實則道貌岸然。(概括1分,結合原文分析1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7. C(高達41.1%錯誤,十四歲以下就開始玩遊戲的青少年很多,將圖中第一行的2.1%、18.1%、41.1%相加,41.1%指的是11歲至14歲首次接觸網絡遊戲的人數佔比。)

8. D(未成年人網絡遊戲上癮的原因材料並未提及,應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歸咎於遊戲公司,另外不是所有的遊戲公司都忘記了產業發展的初衷。 )

9(1)讓人們對遊戲成癮有了明確的認識,減少了人們的誤區,家庭可以將患者送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2)促進相關的科學研究和醫學的進步。(3)有助於規範遊戲成癮的診療市場。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10.C

11.B(“小功”為五個月。)

12.B(“唐睿宗停止修建道觀”屬無中生有;且魏知古前後兩次進諫,第一次是站在百姓角度,第二次站在國家內憂外患的角度。)

13.(1)違揹人事和天時,興起無用的勞作,注重不急的事務,百姓心裡動盪不安,眾人議論紛紛。(“乖”、“崇”、“震搖”、“藉藉”各1分,句意1分。)

(2)隨從皇帝在渭川打獵,獻詩婉言規勸,(皇帝)親筆下詔答覆給予表揚,並且賞賜五十匹布帛錦緞。(“從渭川獵”句式、“諷”、補主語“皇帝”、“手製”各1分,句意1分。)

【參考譯文】

魏知古,深州陸澤人。正直有才能,考中進士。以著作郎的身份編修國史,幾次升任衛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神龍初年,擔任吏部侍郎一職,因為母親去世而解職。守孝期滿,擔任晉州刺史。睿宗即位,因為他是舊屬吏而授任黃門侍郎,兼修國史。

適逢建造金仙、玉真觀,雖然正值盛夏,工程緊迫,魏知古進諫說:“臣聽說‘古代的君主統治百姓,一定會時時注意百姓憂慮的事情,如果百姓憂慮食物就廢除百事’,因此說‘不做以無益害有益的事’。又說‘不要違背百姓而放縱自己的慾望’。這都是興化立治、施政養民的根本。如今為公主建造道觀,將以此樹立功德祈求福佑,然而造觀的地方都是百姓的住宅,忽然逼迫,令他們轉移搬遷,扶老攜幼,拆椽除瓦,怨聲載道。違揹人事和天時,興起無用的勞作,注重不急的事務,百姓心裡動盪不安,眾人議論紛紛。陛下為民父母,想要憑什麼安定他們呢?希望頒下明詔,順從人願,停止勞役,贏得美名,這樣過失還不算太多。”疏奏不被皇帝採納。魏知古又進諫說:“自從陛下剪除凶逆,繼承帝位,百姓仰慕,認為朝廷有了新政。如今風俗教化衰敗日益嚴重,府庫空虛,官員日增,各部門試補、員外、檢校官已超過兩千,太府的布帛為此用盡,太倉的米糧不能供給。臣先前請求停止營造金仙、玉真二觀,到現在還未停止。如今前遭水患後遇旱災,五穀不熟,因此到來年春天,必定嚴重饑荒,陛下想要如何救濟天下呢?另外突厥對中原為患已久,雖然派遣使者請求婚娶,恐怕豺狼之心,弱小時就順服,強大時就驕逆,一旦時機成熟兵強馬壯,如果乘中原饑荒,窺犯邊塞,又如何防備呢?”皇帝讚賞他耿直,讓他擔任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

先天元年,魏知古擔任侍中。隨從皇帝在渭川打獵,獻詩婉言規勸,皇帝親筆下詔答覆給予表揚,並且賞賜五十匹布帛錦緞。第二年,封梁國公。竇懷貞等陰謀亂國,魏知古秘密揭發他們的陰謀,竇懷貞被殺,賜封二百戶,物五百段。玄宗遺憾先前的賞賜少,親筆下詔又增加一百戶,表彰他顯著的節操。這年冬天,詔令魏知古主持東都吏部選事,他以稱職而聞名,皇帝下詔稱讚並賜衣一套。從此皇帝待他恩意更厚,他由黃門監改任紫微令。與姚崇不和睦,改授工部尚書,罷除參知政事的宰相職位。開元三年魏知古去世,終年六十九歲。宋璟聽說後感嘆道:“叔向是古代流傳的正直的典範,子產是古代流傳的仁愛的典範,兼而有之者就是魏公啊!”追贈魏知古為幽州都督,諡號忠。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4.B(“形成對比”分析錯誤)

15.(1)老病無聊,青春不再的感傷;忘卻煩憂,消除機心的願望。(2分)

(2)頷聯下句描寫黃蜂在蜜熟之際也不帶蜜,以黃蜂之懶,間接寫出自己的心灰意懶。(2分)

(3)頸聯上句描寫芍藥櫻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在,表達傷春傷己之情。(2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1) 舞幽壑之潛蛟 泣孤舟之嫠婦

(2)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3)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A(冠絕一時:形容在某一時期內超出同輩。首當其衝: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指日可待:事情、希望不久就可以實現。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隨心所欲:想怎麼做就怎麼做一切由著自己的心意。為所欲為;任意行事含貶義。錦上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美好。畫龍點睛:比喻作文或說話在關鍵的地方加上精闢的詞語,使內容更加生動傳神。)

18.D (由於前一句是“信息”一詞,應讓“這些信息”作為後面句子的主語,排除AC。又由於信息是被轉化成神經信號的,故選被動句。)

19.B(原句存在成分殘缺的語病,即整個句子缺主語,“實現”缺少賓語中心語A修改後 “實現”依然缺少賓語中心語。C修改後整個句子依然缺主語,D修改後 “實現”依然缺少賓語中心語)

20.博物館衍生產業的發展未必能讓多數博物館實現盈利。

博物館衍生產業的發展並不能代表我國文化產業的全面發展。

答對一點2分,答對兩點滿分。

21.共享經濟以獲得一定報酬為目的的(1分)將自己的閒置物品的使用權(1分)通過中間第三方平臺(1分)轉移給陌生人(1分)的一種新的經濟模式(1分)。句意通暢簡明(1分)

四、寫作(60分)

22.立意上可以選擇材料給出的其中一種或幾種現象,或贊或批。現象之間自由組合,有機關聯,如“從中國創造看中國力量”、“為中國式反思,為最美中國驕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