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越來越多員工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班組長的崗位尤其如此,你怎麼看?

職場三哥


這跟“演而優則導”類似,職場中有很多“技術優而管”的情況,但現在確實很多員工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小編認為理由主要有以下幾種。

首先,有比別人更強的技術,個人能力比較強,上級看中,所以提升為班組長這樣的管理崗位,但這樣會出現一個問題,你技術比人家強,你溝通不一定比別人搶,管理崗不僅僅是派活兒和指揮的工作,稍有不慎就會令同事之間關係緊張,所以大家不願意。

其次,如果能力比別人強,做管理工作,多那麼點工資,還不如自顧自地做好自己手頭的工作,不操那份閒心,也不用處理無聊的上下級人事關係,完事兒就溜,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職場如戰場,稍有不慎就把自己置於不仁不義之地,對於做慣技術業務的人來說,其實是不太善於處理這類事務的,小編覺得可以理解。

(合宜)


孫建波


先舉個身邊的真實案例。

朋友在某企業車間當班長,他也在線上幹活兒。一次因為員工疏忽,工作上犯個錯誤,被我朋友批評幾句,誰知這個員工脾氣很大,和我朋友對著吵,最後甚至要打起來。

朋友說,當時想著揍他的時候,他也不打算幹了。

作為底層管理者,班組長很不好乾。

再回過頭來說說,班組長崗位的情況:

一、收入情況

以某企業為例,班長只比普通員工多300元管理費。

一線員工只管生產,質量不出問題,任務完成就沒什麼事了。

班組長除了要和員工一起幹活外,還要管理員工考勤記錄、5S檢查、行為規則考核等。

拿的工資不高,做的事兒卻比普通員工多。

二、夾心餅乾

班組長,上鍊接部門領導,下鏈接員工。是命令的傳達者,也是執行者,兩邊都不能得罪。

如何維護好這兩方關係,是門藝術。一方處理不好,工作很難貫徹執行下去。

以我朋友為例,剛當上班長的時候,底下員工各種不服,安排的工作很難落實下去,甚至不去做。

朋友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每到星期天自掏腰包,請大家吃飯。關係後來慢慢融洽,工作才逐漸開展順利起來。

以上原因大概是員工不願做班組長的原因。那麼,在企業裡,如何做好一名班組長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具備較強的親和力

班組長是上級與員工的一座橋樑,也是最接近員工,發現員工存在問題的人。因此,班組長除了要認真關心員工,還要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二、具備較好的業務技術能力

班組長是班組排頭兵,業務技術水平好壞,直接影響班組工作質量。因此,作為班組長,一定要重視技能學習,不斷提高業務能力。

三、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

包括與組員和上級領導溝通兩部分。

1、與組員溝通

與組員做好技術、學習、生活等方面交流。

通過交流,可以及時瞭解組員的思想狀態,從而發揮其才能。

2、與上級領導溝通

主要包括工作狀態、員工狀態等彙報。

把工作上的困難和員工困難及時上報,既取得領導信任與理解,也贏得組員的好感,從而提高團隊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班組長崗位是企業非常重要的基層管理崗位,只要肯學習,肯提高自己管理水平,班組長也並非那麼不好乾。

希望以上建議對題主有所幫助。


阿伽陀藥


首先我就是從員工到助拉,拉長,領班,生產主管一共12年一步步提拔上來的。我下面的三個領班都是以前我的下屬,一步步的跟著我提拔的。你也可以說我任人唯親,但是你不願意做基層幹部我怎麼去了解發現你的能力呢?

再說說為什麼很多員工不願意做基層幹部。第一,確實基層幹部吃力不討好,要幹得罪人的事。這是這個崗位的特性,上傳下達,公司追求品質效率,員工要求工資高少幹活,基層幹部就是夾心餅乾。很多人不願意幹就很正常了。第二,也不是你想幹就乾的,領導也得看你情商怎麼樣,為人品行怎麼樣,工作積極性高不高,工作狀態怎麼樣。也是要觀察考核的。你原意領導還不一定肯呢。

願意幹的一般都是有點上進心的,他的目標不一定是要幹到什麼職位,就是單純的提升一下自己。基層幹部這個崗位其實還是很鍛鍊人的,基本幹得好乾部的溝通能力,理解能力,組織協調能力都會有很大提高。以後不管你再從事那個行業都會有幫助的。


下午為零


對於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

首先不是員工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而是不願意從事基層管理工作,例如班組長崗位。

我們國家大部分企業都是管理職能分工的組織結構,中下層的管理崗大部分都是接受多頭領導,有時候上層不同領導的意圖相反或者不明確,對於執行者來說很難工作。我就是一名中層管理者,自己的直接領導安排工作後單位一把手又對同一個工作做了不同形式的安排,對我來說幹也不行,不幹也不行,幹不幹,兩頭都得罪。

其次像班組長崗位這樣的管理崗,工資不高,很多時候還出力不討好,越來越不好乾。

我是從事工程建設工作的,像現在的班組長就像是義務教育的小學老師,對孩子打不行罵不行,不安排幹活還不行,現在農名工都有國家正常保護了,反而讓這些基層管理崗的存在感大不如從前。

對於樓主提出的這個問題,其實不是不願從事管理工作,而是不願從事基層管理工作不好乾,時刻同情樓主的感觸,我也是這樣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俗話說:不願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寧當雞頭不當鳳尾。所以希望樓主早日做到中上層管理崗。


微十三月


現在在一家合資企業做班長,兩面都是世界五百強,具體在哪就不說了。這個班長已經做了三年了,不得不說各方面的成長都很大,但不可否認的是壓力同樣很大。個人認為在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一點的工廠,一個好的班組長要比一個普通的管理人員更重要,也更加難以培養。曾經跟下面的兄弟聊天說到,就算是具備了基本的能力,公司培養一個合格的班長怎麼也要損失個幾十萬(僅就我所在的公司而言)。這還僅僅只是具備了班長的相關職業技能,而能不能抗的住壓力還要另外再算。我手下的前一個副班長(我很看好的,一直向一線班長培養)就是因為覺得自己扛不住最後去做了科室的設備班長(負責設備檢修計劃的制定改進等,非維保人員)。個人感覺現在大部分畢業時間不長的年輕人抗壓能力比較弱,能吃苦但受不了委屈,像班組長這樣一個夾心餅乾似的崗位在很多人心理上還是比較抗拒的。另外還有一些是看不上班組長這個位置一心想當技術員或工程師的(我所在的公司操作員最低的學歷要求是大專),當然了基本都是喊的響做的少。雖然很多人不願做班組長,但我還是要說一句"班長不是你想當就能當的,也不是你當了就一定能當好的"



班組長呵呵,這樣的職位在有些工廠是可以的工資也比其他人要多一點,也有些工廠,班組長只是一個虛名,我現在就是一個成型組長工資比別人高不了多少,乾的活還多,擔的責任就更多了,要是遇上好的領導還好點,要是遇上不好的領導,我們廠上面的領導就經常換一年就換了三個主管,你還要習慣他們的管理方式,他們一個人一套管理,真的是搞的我頭大,有什麼問題都要找你算賬,真的是出力不討好,試問這樣的組長誰願意幹呢?


不死戰神BK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進過工廠也做過廚師。先說廚師吧,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進廚房,進了廚房也吃不了苦,而且廚師工資不高又髒又累,夏天又熱的不行,沒有毅力的人根本堅持不下來,這樣導致了廚房小弟很難招得到,而老師傅大廚更加不好管,手藝本事在那擺著呢,如廚房主管管理過於嚴苛基本上留不住人,但是老闆不會了解這些,反正一有問題只找主管問責,不管誰的問題,主管必須一力承擔。在工廠也一樣,我十年前在鞋廠上班,計時的萬人大廠,高層領導對基層主管施壓,每天不是產量,質量啊!就是環境衛生,而下面的員工也不好惹,一旦觸碰到基本利益立馬鬧情緒,曠工,辭職。加班加多了上面會說沒管好,加班成本高了。加班加少了工資又上不去!兩邊不討好夾心餅乾不好做。


湘衡阿糧生活記


這個還真的是看個人,以及企業的環境。我實習的時候基本確定我是班組長,那時也心高氣傲認為自己有能力,結果跳槽了。第二個單位一直是一線,工作能力也可以,但對領導是百般不順眼。最後一個老師傅累了不打算幹了推薦我幹,後邊的我又跳槽了……現在還是一線。

幹小班長收入確實提高很多,承擔責任也相應的增加,就看你會不會幹,會幹的領導問責往下邊推,職工有異議自動過濾。我就是因為這些一開始打算幹班長為職工多考慮一下,後來發現不是這麼個事,你自己改變不了大環境,所以我寧願跳到一個收入相對高一點的崗位也不願意當這個班長。

還是那句話,圓滑世故的精通人情世事的可以當小班長畢竟收入可以增高很多,如果本事不到家,也不通人情還是老實幹一線吧。奉勸那些以為認為當上小班長就認為走上上升通道的看清事實,保證安全才好。


三更不見影


小時候,在班裡當個小組長幫老師收個作業我們都能開心好久,因為覺得自己也是個“官”了,有了一些權利,最重要的是有的人比較享受管著別人的感覺,可能也是出於一種控制慾吧。在工作上也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工廠裡當個組長,線長,在公司裡當個什麼負責人或者主管,就覺得非常自豪,因為這至少證明自己不是普通員工了。但是現在的情況卻恰恰相反,很多人不願意從事管理工作。

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工資問題,我們覺得從事管理職位,多少工資會高一些才對,但是現實卻恰恰相反。我一個朋友的部門就是如此,他們部門是跑市場,拉客戶的,工資是按提成算錢,雖然是公司裡最累的部門,但是也是最賺錢的部門,但是他們部門的主管卻更換的非常頻繁,原因就是一些人當了主管之後,不能去做那些拿提成的工作,當然這也是他最拿手的工作,不然也不會當上主管,所以工資就變得固定了,還有部門的員工工資高,所以他們自然不滿意了。

這第二個情況就是,管理職位的相應工資,匹配不了你的勞動付出。就拿我一個發小來說,她是一個動手能力很強,學東西又非常快的人,而且為人也比較踏實,所以剛畢業在公司做了不久就被生成了組長,工資也比以前高了些,但是她辭職的慾望卻更強了。原來組長的工資只比普通員工高了200元錢,但是她卻要幹好多,比如給員工分發任務,檢查任務,每天必須第一個到,再最後一個走,出了差錯捱罵的第一個就是她。最令她氣憤的是,他老闆居然對她說,作為組長要多幹一些,給其他人做個榜樣,讓她覺得自己是不是比別人多拿了幾百萬。

這第三個情況,也是人性問題,同是普通員工,突然一個人升為了組長,工資雖然只高了一點點,但是放在其他人眼中可能會多很多,最重要的是她們覺得自己不比對方差,憑什麼他可以當組長。因此就會出現同事矛盾,所以為了一點點工資承擔這麼大的風險真的不太值得。還有就是你以前樂意幫助她們是出於善良,但是等你當了組長你再去幫他們他們就覺得這就是你該乾的,誰讓你拿了組長的那份錢,所以你說憋不憋屈。


最後想說的是很多人之所以不願意做管理類的工作,還是工資福利不到位,當然也有的人不喜歡管別人,覺得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行了。不過更高的職位,或者更大的公司,這種情況還是非常少的。


未泯雙瞳


我參與工廠管理超過10年,這種現象確實存在,而且有普遍化的趨勢。


原因:


1、這個崗位難度係數很大

(1)兵頭將尾,看著是管理崗位,其實是個責任大一點的員工;

(2)面對基層員工,人員各異、情況萬千,軟的、硬的、橫的、不要命的,什麼都要面對;

(3)除了提醒、提示,其他權力沒有,罰,得罪人,獎,說了不算;

(4)板子的最終落地點。整個製程中,如果有問題,就是開會敲打的對象,如果有成績,都是領導有方,如果有責任,當事員工基本直接走人,領導責任怎麼也得背;

(5)不好執行的政策,都是班組長強推,好執行的都是直接貼公告;

(6)員工年輕化、多元化,不服從管理比比皆是,這是都不難村長當幹部;

(7)非專職管理崗位,不脫產,除了正常的工作任務,還要和一堆幹同樣工作的人扯皮,瑣碎、繁雜,累。


2、責權利,嚴重不匹配

(1)責任無限大,上面千條線,就這一根針,抓落實,哪個點出問題,都不好交代;

(2)權力,不能對員工的收入有權力,其他都是空的,管,也不一定有人理;

(3)利益,比員工多一點,當時承擔無限責任;

(4)好處不大,責任不小,還兩頭受氣,員工不信任,領導找責任。

有活有責任的時候,需要承擔管理責任,有錢有職位的時候,基本類似基層員工,學歷、資歷都不夠格。


3、晉升很難,下去很難受

(1)乾的是具體、直接、務實的工作,收到了個人學歷、資歷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難向更高層級和崗位晉升。那種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學提升學歷然後獲得提升的畢竟是極少數,否則就不會上電視成新聞了;

(2)新陳代謝的規律決定了,會有更年輕、更有活力的人代替,不能提升,只能下去,下去很難受,無論工資待遇、還是個人心理,幾百塊也是錢,帶個長也算官啊;

(3)不上不下,就像一個人半蹲著,很不舒服,既然這樣,還不如一開始就不幹,老老實實當自己的員工自在。


4、加薪很難,被扣被罰卻常事

(1)作為班組長,本來比員工多幾百,這幾百是所謂管理工資;

(2)管理工資基本固定,加薪都是普加的時候加,沒意思;

(3)因為員工犯錯,工作失誤,經常擔著管理責任的名義被處罰。


對策:

1、設計針對班組長的薪資待遇和晉升階梯,利益刺激為先,按照資歷、管理幅度等因素適時調整待遇;

2、強化個人提升性得培訓,使班組長在工作過程中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包括送出去培訓。一方面,能夠擇優從中提拔到更高層級的管理崗位,另一方面,也促進他們通過班組長鍛鍊後,離開公司也能夠在其他公司獲得好的發展;

3、個人部分收入和管理績效掛鉤,獎為主,罰為輔;

4、真正把班組長納入到管理體系中,給予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