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文|飛魚說史

令意總一鹽、鐵,非獨為利入也,將以建本抑末,離朋黨,禁淫侈,絕併兼之路也。——《鹽鐵論》

說起鹽和鐵,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因為這兩件物品,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

食鹽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而且是人體中不可缺少的物質成分,此外,鹽的應用範圍也非常廣,並不是只有食用,例如《紅樓夢》中記載賈寶玉每天清晨就有用鹽擦牙的習慣,所以民無鹽不可。

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食鹽

而鐵在日常生活中充當的角色,則是輔助從事工農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所以國無鐵不興。

不過對於如何獲取鹽和鐵,我們也不必憂愁,因為我們只要有需要,隨時就可以購買。

但在古代,鹽、鐵卻不是隨意能買賣的,因為這兩項物品是“官營專賣”的,所謂官營專賣,就是國家對於鹽、鐵的生產和買賣進行壟斷的一種制度。

這種制度在古代稱之為“禁榷”,是國家控制工商業最重要的法律工具,其目的是為了讓封建王朝官府獲得高額利潤,《鹽鐵論》中“非獨為利入也”則是道明瞭封建社會里這種經濟制度的實質。

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鹽鐵論》

當研究封建社會下的鹽鐵官營制度時,不少人認為這項制度其實是與民奪利,那麼為何又有學者認為這項制度保障了漢武帝的“東征西討”了呢?

本篇飛魚就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這項制度與漢武帝的對外擴張為何無法分割。

鹽鐵官營制度的起源。

萬乘之國必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必有幹金之賈,百乘之國必有百金之賈,非君之所賴也,君之所與。——《管子·輕重甲》

要說鹽鐵官營制度的起源,管仲是必須要提的,因為他提出的“官山海”政策,就是建議官府對鹽和鐵實行專賣,他的這一主張,也被後世公認為鹽鐵官營制度的最初形式。

正如上述引用所說,管仲認為大國有大商人,小國有小商人,而這些人都不是君主所依賴的,而是君主所剝削的對象,這是管仲重農抑商的主張,也是齊國推行“官山海”的伏筆,後來齊桓公能夠九合諸侯,成就霸業,在經濟上靠的就是“魚鹽之利”。

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齊桓公和管仲

後來,姜氏政權盡歸田氏,也是因為田氏在齊國幾百年的發展蟄伏的過程中,逐漸取代姜氏而掌握了齊國的魚鹽之利,正所謂:失之所本而末不可用。

而戰國時期的秦秦國自商鞅變法後,也開始控制山澤之利,實行鹽鐵專賣,正如,《鹽鐵論》中記載: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外設百倍之利,收山澤之稅,國富民強,器械完飾,蓄積有餘。

漢武帝為何重新實行鹽鐵官營制度?

漢興,海內為一,開關梁,弛山澤之禁,是以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傑諸侯彊族於京師。——《史記·貨殖列傳》

秦朝滅亡之後西漢建立,漢初的統治者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實行“掃除煩苛,與民休息”的政策,開始對山林川澤,實行開放式管理,並且允許民營,當然鹽鐵亦在被允許民營的條目之中,美其名曰:不與民爭利。

這樣的經濟政策,就使得經營鹽鐵的商人成為一方巨賈,富比王侯,這些財力雄厚的商人儼然已經成為了威脅西漢封建統治的一方不容小覷的勢力,到了漢武帝中期,由於大規模對匈奴進行作戰,軍費明顯入不敷出,於是上演了一幕官府向鉅商貸款的”戲目“。

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漢武帝

但是這些鉅商卻仗著財富不買官府的,驕橫跋扈,根據《史記·平準書》記載:富商大賈或貯財役貧,轉榖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焉,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偌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意思是說,這些鉅商不能急官府之所急,他們眼中也沒有“國家”,只有“小家”。

於是漢武帝迫於財政的壓力和對商人“不偌公家之急”的反感,在桑弘羊的主持下開始實行“籠鹽鐵”,也就是將鹽鐵的經營收歸官府,實行專賣,《史記·平淮書》記載:(漢武帝)以東郭咸陽、孔僅為大農丞,領鹽鐵事;桑弘羊以計算用事,侍中。

鹽鐵官營和漢武帝的東征西討。

當此之時,四方徵暴亂,車甲之費,克獲之賞,以億萬計,皆贍大司農。此者扁鵲之力,而鹽、鐵之福也。——《鹽鐵論》

意思是說,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的政策之後,首先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增加了官府的財政收入

,而漢武帝時期,匈奴的屢次進犯,維持西漢出兵平叛的經濟基礎也正是這項鹽鐵官營的制度。

漢武帝在位期間通過“東征西討”,基本奠定了我國古代東、西、南三面的疆域,並把匈奴趕出大漠以南,這些功績亦離不開鹽鐵官營作為經濟基礎的支撐,也就是說這項制度鞏固了漢朝的邊防,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匈奴王和匈奴人

據統計,漢武帝在位期間對匈奴進行的討伐有15次之多,如果不是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又怎能支撐如此多的對外戰爭呢?

鹽鐵官營制度,大大削弱了地方勢力的經濟實力,從而進一步打擊了地方上與中央抗衡的力量使得西漢王朝的統治得以穩固,也就是說,這項制度加強了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鞏固了中央集權。

飛魚說:

“鹽鐵官營”是與民爭利?為何又說它是漢武帝“東征西討”的保障,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之前,軍費嚴重不足,而實行了這項制度之後,西漢財力大增,經濟基礎不僅能決定上層建築,同時也是軍事活動的保障。

我國古代的山海之產主要是鹽、鐵,由官府進行壟斷經營,使得官府能夠寓稅於價,此舉不僅做到了變相收稅,還又使得民眾感覺不到徵稅,可以說,“鹽鐵官營”使封建王朝獲得了可觀收益,尤其是鹽的官營,一直是封建王朝牢牢掌握的最重要的專賣商品,其收入也構成了歷代官府的重要財源。

從“鹽鐵官營”的起源說起,聊聊為何說這項制度“成就”了漢武帝

漢朝石磚畫像

《史記·平淮書》中記載:敢私鑄鐵器煮鹽者,釱左趾,沒入其器物,意思是民眾膽敢敢於私鑄鐵器或者煮鹽的,鈦其左腳趾(在左腳趾掛上6斤重的鐵鉗),並且沒收其器物用具,足見官府對於鹽鐵的控制力度之強。

當然,鹽鐵官營也並不是沒有弊端的,

比如《鹽鐵論》中記載:縣官籠而一之,則鐵器失其宜,而農民失其便,器用不便,則農夫罷於野而草萊不闢,草萊不闢,則民睏乏,意思是說這種壟斷經營會讓農民失去使用農具的方便性,最終會導致民不盡力與勞作。

那麼,您認為古代的“鹽鐵官營”制度,究竟是不是與民爭利呢?

參考文獻:《鹽鐵論》、《史記》、《管子》、《鹽鐵論校注》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