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身為一個爸爸或者媽媽,我們都希望孩子成績好,語文,數學,英語,一個都不能差!作為啞巴英語的代表,我苦學英語10多年,雖然拿到英語六級證書,但很慚愧,依舊無法交流。雖然我特別痛恨自己的“啞巴英語”,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可悲的是今天的教育模式依然如故,兒子雖然背了很多單詞和句式,應試成績還行,但也不可避免地成為“啞巴英語”。近期我看了資深英語教育專家範蕙萍(wendy)老師關於如何學好英語的課程後,才深知原來一切都有方法!英語學習這件事不掌握規律就很難,但你掌握了基本規律後,一起就簡單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學好英語這件事!

黃金圈法則是很好的認知模型,我們看問題的方式可以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層面是what層面,我們具體做的事情,第二層面是how層面,如何實現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第三個層面是why,我們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情。而由內而外的認知模式更利於我們看清事物的本質。

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第一招:為什麼要學好英語?(WHY)

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全世界都通用的語言,是我們和世界連接的橋樑,英語就像我們的駕照一樣,是我們走入世界中心的通行證,幫助我們擴大自己的生活圈,知識面和人際網。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高考要考英語,比起語文,數學,外語的難度相對稍低,所以家長的策略是儘量靠英語拉分,所以英語培訓機構可以說是市場最多的,幾乎每個孩子都要進行英語培訓補習。

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第二招:如何學好英語?(HOW)

英語重要,但如何學好呢?一直以來我們花了大量的時間背單詞,寫練習,但似乎效果也沒有預期效果好。到底如何學呢?我們聽聽專家的建議。

(一)學英語這件事要趁早,3—4歲進行英語啟蒙最好!

理由:1.根據認知神經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外語學習的敏感期是3—4歲,而且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在3歲開始進行英語啟蒙。因為同樣是要學10年英語,3歲學到13歲的效果,可比8歲學到18歲的效果,或者像我們那一代人12歲學到22歲學的效果好太多了。2.從長遠看,英語的早期啟蒙抓好了,可以幫助孩子在初中的時候釋放時間,把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騰出來,轉移到數理化這些學科的學習上。】

6歲之前用科學的方式、遵循正確的路徑進行啟蒙,完全有可能幫助孩子在12歲時達到中國高考的英語水平,之後只需要通過不間斷地聽和閱讀進行保溫就可以了。

(二)學英語這件事一定要弄明白的三個原則

原則一:英語學習要易後難——先聽說、再讀寫。

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根據美國著名學者史蒂芬·平克的觀點,人類的基因經過數十萬年進化,語言能力已經變成了先天的本能,不用教就有。但文字閱讀出現的時間太短,還沒能成為人類的本能。因此,不經過教育,正常人都會覺得學習讀寫很困難

先聽說、後讀寫,這是多麼痛的領悟啊!我們學了那麼多年的英語,一直是反其道而行,這也是導致我們“聾啞英語”的第一大罪魁禍首:混淆了語言和文字的區別,沒有遵循“先聽說後讀寫”的方式。聽說都不會呢,就著急學文字部分了,語言和文字同時推進,大腦負荷得多麼重啊,根本就記不住。所以,幼兒英語啟蒙階段,一定要遵循“先聽說、後讀寫”的規律。

同時還要遵循先輸入後輸出的規律,“聽在前,說在後;讀在前,寫在後”。輸出的水平往往是由輸入的質量決定的。

最後,家長還要有耐心,不是說今天聽明天就會說,即使是我們的母語,孩子也是經歷了9-13個月的輸入刺激後,才開始張口說話的。所以沒有大量的聽的積累,孩子就不會張口說,沒有大量的閱讀,就無法開始寫作。

原則二:英語學習的環境要“原裝進口”,不要“中外合資”。

這也是一直來造成我們聾啞英語的第二個罪魁禍首:翻譯式的學習模式。我們一直以來都採用的混搭模式,比如蘋果蘋果是apple”。專家強調,用翻譯的方式學英語弊端很多,翻譯的過程不僅不能幫助理解,反而會增加大腦負荷,明明聽到apple就能夠在大腦中反饋出蘋果的圖像,但就先在大腦中反應漢語“蘋果”的發音,然後第二步才反應出蘋果的圖像,直接影響我們的反應速度 。等你好不容易聽懂了一句話,人家都已經說到第3句、第4句了。

所以正確的方式是用英語學習英語,營造純粹的英語學習環境。比如直接拿著蘋果或者蘋果的圖片,跟孩子用純英文進行交流,你可以說:Apple,this is an apple。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在出國留學的時候,英語進步神速,因為這個環境是最適合學習語言的。

但是在幼兒英語啟蒙的實踐中,這點對家長的要求非常高。對於家長,要麼自學提高,要麼就好找培訓機構或老師幫忙了。

原則三:學習英語這件事要堅持,堅持,再堅持,量變的積累才能實現質變。

語言的學習需要大量的積累,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每天都有大塊時間浸入在純英語的環境中,自然再好不過,但是現實中,即使是學前的孩子,時間也非常寶貴,所以如何對時間進行規劃就非常重要了。

1.我們要對學前英語啟蒙制定一個合理目標。在聽力方面,要積累1000個聽力詞彙(聽懂即可,無需會寫);在內容方面,要涵蓋食物和基本需求、喜好與意願、數字和物品、地點和工作等九大主題,而且願意跟外教、外國人溝通聊天;在閱讀方面,要有450本左右分級讀物(不要被數量嚇著,分級繪本是很薄那種)和英語繪本的積累,最終能夠認得約300個簡單常用詞彙。有了目標,我們才有努力的方向。

2.每週至少3次以上的學習,每次最好15—30分鐘。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堅持,學習英語有技巧但沒有捷徑。即使每天只有10到15分鐘的空閒時間,但是持之以恆也能夠取得很不錯的效果。尤其是現代社會,如果能學會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那我們就贏了更多的時間。

3.英語啟蒙時間的分配要滿足“五三二原則”。上小學之前,家長給孩子花費的英語學習時間和精力,50%要在聽說上,30%放在從聽讀到閱讀上,20%要在書寫上

第三招:學好英語具體要怎麼做?(WHAT)

如上所述,除了考試外,英語首先就是一種語言,所以語言的第一功能是交流。我們不僅希望孩子能夠考好英語,更希望孩子能夠把英語學得像一門語言,能夠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變成自己的“第二語言”。學好英語的關鍵就在於聽說的寫,下面看看專家有啥妙方?

妙方一:遊戲的方法是學習英語的不二首選。

中國傳統的英語教學和學習方式,總是從單詞、短語、句型這樣學上去,特別熱衷於讓學生做反覆機械操練,背單詞、背對話。這都是分解動作,把語言學死了。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實戰方法,練幾遍分解動作之後馬上進入組合拳,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在此,分享幾個有益的家庭英語遊戲。

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1. 家庭內的詞彙大串聯。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刻意練習學習主題。如果學了顏色,而且孩子會This is這個簡單的句子結構,那我們就可以指引孩子做遊戲啦。比如:Let’s find red things.(找紅色的東西),你可以示範找到一個紅色的東西,說This is red。如果孩子理解了就會模仿,如果孩子不理解就繼續。隨著孩子的學習,家長可以不斷升級遊戲的難度,把不同的主題疊加,如顏色、名詞和喜好都在一起。

2. 家庭外的句子拓展。如每次去超市、去菜市場、去公園,都能有更多機會跟孩子練習。比如在超市裡做Find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fruit(找五個不同種類的水果)。每次找到了之後先說水果名稱,再說,This is an apple. These are pears. 這樣的句子。等到孩子的積累越來越多,可以把句子換成I find some apples here.

專家提醒:在指導孩子學英語上,一不要翻,堅持說英語的時候就說英語,不要在孩子遲疑的時候就認為他聽不懂,就要翻譯。二不要背。背誦是咱們中國人的不二法寶。但是背誦表達的是別人的想法,而不是自己想說的。

妙方二:通過看書積累詞彙。我們不是讓孩子背了單詞再閱讀,而是通過閱讀來積累單詞的。3、4歲啟蒙的時候優先選取分級閱讀繪本。不同於繪本,分級閱讀是國外的專家們為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專門設計過的書籍。比如初始級別的分級閱讀裡出現的都是高頻詞,而且復現率很高,利於孩子學習,也就很容易產生學習的成就感。

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所以專家建議:4歲之前全部使用分級閱讀,閱讀量大約150本,比如《培生幼兒啟蒙英語:Level A+Level B》、大貓英語分級閱讀系列和牛津樹等第;二年可以是分級讀物和繪本1比1,然後再下一年你就更可以給孩子讀更多的英文繪本了,可以把這個比例調成分級閱讀1、英文繪本2的比例了,挑選英文繪本的首選是那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讀物。比如:How Much I Love You,My Dad…

妙方三:找老外練習口語。

不要再用錯誤的方法教孩子英語了!學霸的英語其實是這樣學的!

想要真正提升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需要大量的時間,同時最好能以英語為母語的人進行學習,尤其是在溝通和交流中學習。這就好比,如果一個美國人想要學中文,肯定會找一箇中國人來學,反過來,我們學外語,最好也找老外學。在真實語言環境中跟真實的人,進行練習和交流並得到適當反饋,是非常必要的。所以外教的這種形式是好的,但是家長一定要考慮家庭實際,量力而行。因為孩子的教育是馬拉松、是持久戰,有什麼條件打什麼仗。

【小結:學英語很苦,但最怕苦了十年以後依舊成為“聾啞英語”。我們要的不是低效的重複努力,我們要的不是原地打轉的老鼠賽道。我們需要有明確的目標,科學的方法和正確的路徑,讓我們進入快車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