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學文:創投增值服務進階三部曲

高階階段,創投增值服務以產業賦能、助力企業持續增長為訴求。這是現階段創投增值服務最明顯的特徵。這一點也體現在創投行業人才結構調整上。

胡學文

在最近召開的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高瓴資本張磊發表了關於尊重企業家的演講,核心的觀點就是投資機構在推動企業的產業變革中,永遠要“讓企業家坐在C位上,投資方、資本方要扮演好‘大副’的角色,與企業家和創業者們同舟共濟、堅定同行,做時間的朋友,一起不斷地創造長期價值”。

無獨有偶,東方富海董事長陳瑋日前發表了創業十多年來的心得,其中有一條頗為引人注目——最好的服務是“不服務”。在他看來,好的增值服務是為創業者建立一個創業生態,讓企業在創業生態中成長,而不是手把手地教創業者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真正的好項目,只需要提醒性的服務,我們是坐在副駕駛位置的人,方向盤永遠在創業者手中。

在筆者看來,無論是陳瑋口中的副駕駛,還是張磊定位的大副,說的其實都是一個事,那就是在企業和資本的合作中,資本方到底充當什麼樣的角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歸根結底其實都歸屬於創投的增值服務。

好的、差異化的增值服務無疑是創投機構軟實力的加分項。但什麼是好的增值服務?這項不那麼顯性和量化的軟實力,業內有哪些主流的模式?筆者觀察到,隨著創投行業逐步從粗放式發展階段進入到精細化運作階段,以及整個市場投資環境從燥熱到趨於平穩,創投增值服務也正在呈現出不斷進階的三部曲發展軌跡。

初級階段,創投增值服務以連接資源、推動上市為目標。這個階段的創投增值服務較為粗放,服務內容也比較簡單,所謂增值服務偏向於常規,比如引進投行、派駐董監高、或者推薦董秘和CFO等等。概括來說,就是在資本進駐到企業後,為其更快更好上市提供橋樑式的幫助。 這些特徵其實與該時期的創投盈利模式密切相關,彼時一級市場套利模式盛行,優質項目通常情況下處於哄搶狀態,一旦上市由於一二市場巨大的估值差,入股機構輕輕鬆鬆就能獲取鉅額收益,以至於創投機構突擊入股層出不窮。在這個過程中,拿下明星項目更多考驗的是創投機構連接中介資源、投行部門、監管機構的資源優勢,以至於彼時個別創投機構熱衷招募有特殊資源人士入職,以便在爭取項目,推動上市進程中有更好的優勢。

中級階段,創投增值服務模式以打造投融資生態、形成平臺聯盟為主流。隨著創投行業自身的發展,進入中後期,一些創投品牌開始嶄露頭角,投融資鏈條上的資源整合能力加強,開始呈現出一些主流創投機構打造以自身為圓心的投融資生態聯盟服務模式。達晨創投、君聯資本等機構都是這類打法的領先者,早在2013年左右,達晨就利用企業家年會的契機,與券商、銀行、律所、會所、傳播等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聯盟關係,目標直指打造一個以達晨為核心的中小企業金融生態平臺,從而助力達晨系的中小企業發展。這種注重產業鏈的投資佈局以及通過企業傢俱樂部搭建平臺做實增值服務的做法,也為達晨帶來了好處。被投企業給達晨介紹涉及其上下游的企業項目的好事時有發生,比如達晨投資了愛爾眼科,它在醫療領域給達晨介紹了一些上下游的企業;達晨投資了一家石油勘探公司,他們又在這個產業裡給達晨介紹了很多靠譜的公司。

高階階段,創投增值服務以產業賦能、助力企業持續增長為訴求。這是現階段創投增值服務最明顯的特徵,不再是簡單粗放的打通資源、引進券商、介紹客戶,而是深度參與到日常的業務發展,更多通過科學技術的賦能,幫助企業實現持續性增長。外界能夠觀察到的一個直觀變化可能會是創投行業人才結構調整。絕大部分的老牌機構都帶著濃厚的金融背景,多數是從證券投行、上市公司、律師會計師事務所等順勢轉換跑道而來。早些年,創投機構也很喜歡從券商挖人,創投機構一些中高級職位更是熱衷從投行找熟手,畢竟創投和投行的協同性很高,上手很快。不過,這一現象在近年來呈現新變化,一些複合型人才更受創投青睞,比如華為、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平臺的人才很受創投機構歡迎。比如在高瓴資本的團隊裡,更多的是大數據、營銷的專業化人才隊伍,這類增值服務真正從產業賦能的角度出發,給被投企業發展提供智慧型支持。

不難發現,創投增值服務進階三部曲,正折射出創投行業自身不斷髮展的軌跡。原因有內在的,那就是創投行業自身發展成熟的結果,從追求收益的短平快到更看重企業可持續增長的巨大紅利;也有外在的,那就是市場環境、政策完善背景下,傳統的一二級市場套利模式玩不轉了,倒逼著創投機構向前端投資、往深處服務,幫助企業成長賺企業真正價值成長的錢。還有就是創業企業家成熟的因素,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和創投行業的發展,大批創業企業家從不知道投融資為何物,到“有奶便是娘”,再到“要錢更要好服務”的主駕駛位意識不斷覺醒,這是創投增值服務作用下的結果,更是創投機構更好做好增值服務的幸運。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