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三國演義》中猛將無數,若讓呂布典韋許褚三人組隊,關羽張飛趙雲三人組隊,雙方進行團戰,最後誰會贏?

因為諸多武將,年齡不一,既然是假設,那麼他們自然是巔峰狀態,武器、馬匹都是一流的。

這裡做的是團戰的假設,團戰雖然不比單挑,但個人單挑的能力對團戰也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我們先將他們的戰績做個羅列。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一、呂布

呂布的勇猛,大概是無所爭議的。演義中,呂布後期可是以一人之力,對抗曹操與劉備雙方勢力,在最初更是有戰三英不敗的戰績。我們一點點來看。

《三國演義》中,

個人戰績:

⑴張飛槍法散亂,呂布則越戰越有精神。

⑵呂布一人獨戰三英不敗。

⑶于禁、樂進雙戰呂布不住。

⑷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

⑸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

公孫瓚可是殺的鮮卑、烏桓心驚膽戰的人物,也敵不過呂布。

(6)呂布一人對抗夏侯淳、夏侯淵、李典、樂進、典韋、許褚,雖然戰敗而歸,但呂布自己卻安然無恙。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二、趙雲

趙雲應該是演義武將中粉絲最多的一位了,白馬銀袍滿足了我們對英雄的幻想。不說了,先上戰績。

戰績:

(1)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當時的趙雲剛剛出山,功夫肯定沒有到巔峰狀態,而文丑早已經是河北名將。趙雲卻能與其勝負不分,那麼巔峰的趙雲是決定打文丑應該是沒問題的。

(2)一槍刺死裴元紹,接著連刺周倉三槍。

(3)操大怒,教許褚出戰玄德背後趙雲挺槍出馬。二將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

趙雲與許褚,至少二人短期間是分不出勝負的。

(4)郃與雲戰三十餘合,撥馬敗走。

這個時候的趙雲已經戰鬥了許久,而張郃是以逸待勞。但趙雲仍能在30回合內打敗張郃,若是巔峰狀態,趙雲用的時間要更短。

(5)趙雲的長坂坡救主,可以說充分顯示了趙雲的團戰、單突能力,這對於團戰來說是最重要的。

(6) 雲大喝一聲,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那槍渾身上下,若舞梨花;遍體紛紛,如飄瑞雪。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

趙雲的漢中之戰,救黃忠,單騎殺出曹魏重圍,風頭不亞於當年。不要忘了這時候趙雲已經70歲了(演義),這還不能說明趙雲的團戰能力嗎?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三、關羽

接下來介紹我們的關二爺。關二爺在演義中,自己說他的武力不及張飛,當然也可能是自己謙虛。

不過若對比張、關二人的作戰風格:關二爺是儒雅,張三爺是憨猛。

這樣的風格,若是比武張飛應該打不過關羽,但若是生死戰,張飛的性格會給他加分,勝負就難說了。

先上關羽戰績:

(1)程遠志見了,早吃一驚,措手不及,被雲長刀起處,揮為兩段。

猛將之所以稱為猛將,就在於其能秒殺二流、三流的武將。

(2)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關二爺的成名戰——溫酒斬華雄,這也是演義中,曹操愛上關羽的原因。

(3)量管亥怎敵得雲長,數十合之間,青龍刀起,劈管亥於馬下。

關羽在演義中擅長的是速勝,但數十回合斬殺管亥,可見關羽並非是體力不行。這可能就是關羽作戰的特點。

(4)顏良措手不及,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

這同樣說明了關羽擅長速勝。

(5) 與文丑交馬,戰不三合,文丑心怯,撥馬繞河而走。關公馬快,趕上文丑,腦後一刀,將文丑斬下馬來。

三回合戰退文丑,又藉助赤兔的速度,追上去砍殺文丑,論速度關二爺當屬第一。

當時的關羽已經近40歲了,過了巔峰期。但仍能斬殺顏良文丑,戰力當屬一流。

(6)只見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吼聲如雷,揮矛向關公便搠。關公大驚,連忙閃過。

張飛以為關羽背叛了劉備,突然襲擊。關羽則認為自己回家了,肯定不會有所防備。張飛的含怒攻擊仍被關羽躲過,可見關羽的反應能力很強。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四、張飛

張三爺的武力那真是沒得說。

(1)布挺戟出馬來戰張飛,飛亦挺槍來迎。兩個酣戰一百餘合,未見勝負。

單挑呂布。雖然是不分勝負,但從劉備緊急收兵的情況看,對張飛不利。

當時呂布已經過了巔峰狀態,而且還經常飲酒,戰力肯定下滑。

但張飛能與其100回合不分勝負,戰力不弱。

(2)為首大將,乃張飛也,挺矛縱馬,直取許褚。褚舞刀來迎,卻因酒醉,敵不住張飛;戰不數合,被飛一矛刺中肩膀,翻身羅馬;軍士急忙救起,退後便走。

張飛戰勝了喝醉的許褚,不能說明什麼。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五、典韋

典韋可以說是三國中最令人遺憾的武將了:一身勇武,卻沒有戰績留傳(歷史)。

戰績:

(1) 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韋復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衝殺入去。郝、曹、成、宋四將不能抵擋,各自逃去。典韋殺散敵軍,救出曹操。眾將隨後也到,尋路歸寨。

這個可以說是典韋一人殺退了呂布的追兵,我就問你猛不猛?不僅如此,呂布四將面對典韋,仍然戰敗,典韋真的猛啊。

(2)典韋怒目咬牙,衝殺出去。高順、侯成倒走出城。

典韋同樣具備速殺能力。

(3)何儀令副元帥出戰,不三合,被典韋一戟刺於馬下。

這個同第二條一樣,典韋的速殺能力

(4) 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馬軍方退,步軍又到,兩邊槍如葦列。韋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兀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擊死者把救人。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數聲,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而入者。

典韋抵抗張繡的偷襲,以一人之力抵抗數十人而且是在沒有武器的情況下。典韋的勇猛與團戰能力可見非同小可。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六、許褚

許褚被三國迷稱為“平手大王”,因為在演義中,他與名將的交手,大多是平手結束,很少有斬將、敗將的記載。這大概也是曹操讓他當保鏢的原因吧:能抵抗任何對手。

上戰績:

(1)許褚的出場戰便是與典韋大戰數個時辰,看清楚是數個時辰,不是回合。

這最少說明許褚的體力是符合一流武將標準的,許褚的作戰風格大概更多的是防守為主。

(2)呂布曰:“吾怕誰來?”遂不聽宮言,引兵出陣,橫戟大罵。許褚便出。鬥二十合,不分勝負。

許褚與呂布不分上下,最起碼不是二流武將的水平。

(3)許褚裸衣鬥馬超,是演義中較有名的一段。雖然許褚又是平手而歸,也說明了其防守能力:不穿鎧甲裝備,馬超都不曾傷到。

呂布、典韋、許褚與關羽、張飛、趙雲,三人團戰,最後誰會贏?

但是團戰不同於個人戰,團戰需要的是配合。

因此關、張、趙三人比呂、典、許有很大的優勢。(假設關羽與呂布騎的都是赤兔)

但呂布一人的武力太強,因此關羽他們得另想他法。

關羽一方想要勝利,就得速勝。從上面個人的戰績 來看,典韋、許褚都能持久戰,拖得越久,對關羽他們越不利。

呂布戰力太強,關羽三人需要讓張飛一人頂住呂布。

關羽與趙雲則想法殺掉典韋,畢竟許褚的防護能力太強,短時間內殺不掉。

這裡就得借用關羽的速殺能力,趙雲一人獨戰典、許二人,因為趙雲能從曹操大軍中殺出,其個人的防護能力也是頂級的。

關羽則一旁輔助,找機會殺掉典韋。當然能殺許褚也是一樣的。

關張趙能否勝利,關鍵便在於能不能快速殺掉對方一人,取得人數上的優勢。

呂布他們勝負的關鍵,便是呂布能否與另外兩人合作。

若呂布想要一人作戰,很難。雖然他短時間內不會戰敗,但也不能殺掉對方,到了最後很可能被對方反殺,畢竟一個人的體力是有限的。二打一車輪戰,對呂布總是不利。

但呂布若與典韋合作,那麼便能抵住對方三人的進攻,用體力、武力方面的優勢,抵消對方配合上的優勢,從而取得最後的勝利。

雙方團戰的結局居然要看呂布的態度,不得不說呂布在演義的武力太過逆天了。

不知諸位看官如何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