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薩爾瓦多·達利

提起達利這位藝術史上的“網紅”藝術家總有著說不完的話題,就算已經駕鶴西去30年還能冒出“八卦”,前兩年一位西班牙女子自認是他的私生女並吵著要開棺認爹,結果棺是真的開了,驗完DNA後這位奇女子被證實不是達利的女兒……咳咳,言歸正傳,達利在藝術創作上一如既往的思維獨特、腦洞清奇,大家熟知《記憶的永恆》中那軟趴趴的時鐘,怪誕、有趣,又不失神秘感。“Made in Dali”的作品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但只要掌握了“方法”,搞懂還是不難的。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理解達利需要了解他的人生,因為達利不僅是藝術家,他同時還在自我營銷專家、有獨特品位的時尚設計師、最具腦洞的發明家、最酷炫的物理學愛好者等多重身份中切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這位“怪咖”的奇幻世界,還原一個你不曾瞭解的達利,打開這位藝術家的“超現實腦洞”。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 薩爾瓦多·達利(Salvador Dalí) 圖片來源於網絡

藝術鬼才成長路

1904年5月,達利出身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的菲格拉斯(Figueres),這座小鎮因為出了達利這位驚世奇才,開始備受關注。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小達利生於此長於此,下圖是達利6歲時拍的全家福。小達利被家人包圍著,乖巧地看著鏡頭,很難聯想到照片中這個孩童與後來那位有著超現實腦洞、創作作品乖張奇特的藝術大師是同一個人。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左起第四位為幼年的達利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上中學時達利就已嶄露繪畫的天賦,14歲時的作品還參加了當地畫家的展覽。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View of Cadaqués with Shadow of Mount Paní,c.1917,The Dalí Museum, Gift of A. Reynolds & Eleanor Morse,Worldwide rights ©Salvador Dalí. Fundació Gala-Salvador Dalí (Artists Rights Society), 2017 / In the USA ©Salvador Dalí Museum, Inc. St. Petersburg, FL 2017.

達利有一位十分嚴苛的父親,因此這對父子的關係一直很緊張。雖然達利與父親相處得不太好,但他的母親就像上天派來的一位天使,給予達利許多關愛,並鼓勵他去追求自己熱愛的藝術。而這位溫柔的母親在達利16歲時便因患乳腺癌去世了,真是令人惋惜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í《Portrait of My Father》c.1925,104.5 cmx104.5 cm ,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 Barcelona

母親的離世對達利有著巨大影響。1922年,達利聽從父親的要求考入西班牙馬德里聖費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這位曾經內向、害羞的小男孩開始以怪誕的著裝風格成為同學中的焦點。下圖這張照片,達利的裝扮放到今天說不定能在時尚圈爆紅~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達利在學校裡的行為叛逆、怪誕,成為老師最頭疼的“人物”,但達利有著非常紮實的藝術功底,是屬於調皮搗蛋的學霸類型。年輕氣盛的學霸也有玩過頭的時候,1926年,達利因為煽動學生聚眾鬧事而被學院開除。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 同學合照C位出鏡的達利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離開學校的達利只好到巴黎開始他的藝術生涯,也正是在這裡結識了另一位“狂人藝術家”——畢加索。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啊~達利很快就得到了畢加索的賞識和照顧。之後達利開始辦展、賣畫,吸引到社會上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達利早期受畢加索影響的作品《Venus And a Sailor》c. 1925

隨著達利的名氣越來越大,他開始模仿17世紀西班牙著名畫家委拉斯貴茲(Velazquez)蓄起了上翹的鬍子,這一經典形象也成為達利最具特色的個人特徵。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上圖:達利 下圖:委拉斯貴茲 圖片來源於網絡

“瘋子”也有情,達利遇上真愛

1929年,達利遇到大他十歲的真愛——加拉。達利曾說“她能治療我的神經質、焦慮和暴力衝動”。奇才配奇女,這位加拉不但人長得漂亮,EQ、IQ雙商高到爆表;之後達利專注於藝術創作,加拉負責營銷推廣。在加拉的操持下,夫妻聯手打入了美國藝術市場,名利雙收,事業蒸蒸日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The Madonna of Port Lligat》c. 1949, 48.3x38.1cm, The Patrick and Beatrice Haggerty Museum of Art

達利愛加拉可是出了名的,除了以加拉為原型創作了一系列繪畫作品之外,他還用加拉命名出版了一套“食譜”畫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加拉的晚宴》第一次重印,由塔森(Taschen)出版社發行 圖片來源網絡

這份超現實主義食譜名為《加拉的晚宴》(Les Diners de Gala),是達利設計的“暗黑料理食譜”。看這食譜的菜品,每一道都是大菜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其實達利從小就想當一位廚師。在他眼中,廚房禁地有著神秘的魔力,他時常偷偷跑進去,在廚娘來不及反應之時,迅速偷走一塊肉或一個烤蘑菇塞進嘴裡。達利在自傳《我的秘密生活》中寫道“匆匆吞下它們,我體會到一種難以形容之感,不安和負罪的念頭使幸福感更加強烈了”。

不是視覺遊戲,他畫的是夢境,與科學有關

達利經常會抓住生活中某個瞬間一閃而過的靈感,以此作畫。例如開篇提到的《記憶的永恆》,靈感便是來源於一個炎熱的午後達利看到一塊被高溫熔化的奶酪,就像畫中的時鐘一樣攤在桌子上。但這幅畫的靈感除了奶酪還有更復雜的東西,答案小編稍後再揭曉。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The Persistence of Memory》c.1931,24x33 cm,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達利希望通過《內戰的預兆》這幅畫作表達他對戰爭的恐懼和痛訴。畫面中人的身體器官被分割開來,按照非邏輯性的關係重新組合,沉重的肢體被擱置在一個小小的木箱上面,呈現一種視覺上的緊張感。而誇張的造型如同豐碑一樣,直射戰爭對人類心靈造成的傷害,具有濃厚的潛意識色彩。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Soft Construction with Boiled Beans - Premonition of Civil War》 c.1936,100 x 99 cm,(former Peter Watson collection)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Philadelphia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達利的畫這麼難以理解?這其實是因為達利的創作與“非理性”的力量有很大關係。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夢的解析》在當時開啟了人們對精神領域的探索,“夢”成為了藝術家創作的靈感源泉,這也是超現實主義流派出現的理論基礎之一。達利將對自己精神領域的探索放入繪畫中,通過變形、放大、扭曲、解構、重組等手法,讓夢境中光怪陸離的景象具體化。正因為這種超現實主義風格介於具象與幻象之間,是夢與現實的交界處,所以說人能完全理解夢境嗎?這是不太可能的,達利的作品也是這個道理。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One Second Before Awakening from a Dream Caused by the Flight of a Bee Around a Pomegranate》c.1944, 51 x 40cm,Thyssen-Bornemisza Museum, Madrid

達利還創作過一系列被認為是視覺遊戲的畫作,他通過物體的重複來構成圖像。例如下面這幅畫就是將圓球移動的軌跡組成加拉的肖像,給觀者造成視覺上的奇特感受。看到這各位朋友一定會問小編,達利為什麼要這麼畫?這其中其實隱藏著一個深奧的科學動機。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Gala of the spheres》c.1952,65x54cm, Dalí Theatre and Museum, Figueres, Spain

在20世紀初,一場由現代物理學取代經典物理學的革命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探討。量子力學理論與廣義相對論作為構成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前者揭示了微觀物質世界的粒子運動規律,量子力學理論對達利有很大的啟發,像上圖這幅作品其實就跟量子力學的微觀物質運動有直接聯繫。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Apparition of Face and Fruit Dish on a Beach》c.1938, 114.5x143.8cm, Wadsworth Atheneum, Hartford, Connecticut

此外,廣義相對論主要研究萬有引力的本質,從宏觀角度論述物質運動與空間、時間的關係,並提出了四維空間、時空彎曲這些非常深奧的概念。怎麼理解呢?達利也給出了很視覺化的範本。其實前文講到的那幅《記憶的永恆》除了跟奶酪有關,它跟愛因斯坦的時間相對論也有莫大關係,通過描繪凹凸不平的柔軟鐘錶、融化的時針,達利表達出時間的疲憊感,又暗含了相對論中關於時間、空間的科學理論。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The Disintegration of Persistence of Memory》c.1952-1954, 25.4x33cm,The Salvador Dalí Museum,St. Petersburg, Florida

達利的畫不僅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有關,也與量子力學和相對論有關,不瞭解這層關係,便很難理解他的藝術作品。看官們,看到這能看懂達利的畫作了嗎?

這不是“腦洞”,堪稱“黑洞”

達利不但擁有繪畫天賦,還十分具有設計頭腦,珠寶、傢俱、服裝、圖書插畫,樣樣信手拈來。他同時兼顧電影的場景美工,參與廣告、電視節目的拍攝,這些技能讓他超脫了普通藝術家的身份,在時尚圈、商業圈裡名氣越來越大,成為各家電視臺、時尚雜誌的座上賓。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登上1936年《time》雜誌封面的達利

1968年,達利出鏡為某品牌巧克力拍攝了電視廣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說不知道,我們小時候熟悉的棒棒糖包裝也是達利設計的。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僅如此,達利設計的珠寶和傢俱更是成為不可替代的經典之作。1941年至1970年間,他共創作了39件珠寶,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無疑是“時間之眼”。 “時間之眼”最初是達利設計出來打算送給加拉的禮物,珠寶的眼眶由白金材質製成,並鑲滿了鑽石,眼角還懸掛著一滴眼淚,瞳孔部分則是達利最經典的藝術符號——“時鐘”,它由三層深淺不一的藍色琺琅製成,十分的精美。在2014年的蘇富比拍賣會上,“時間之眼”以105.5萬美元成交,閃耀全場。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The eye of time》c.1941,The own Cheatham Foundation

“高貴的心”也是達利十分經典的珠寶作品,它由黃金製成心形,上面是一個精緻的鑽石皇冠,“心”的中間部分被挖空,正方形的空巢內有一大顆鑲滿紅色寶石的“心臟”。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The royal heart》c.1953 H:10cm ,Minami Museum Tokyo 圖片來源於網絡

“高貴的心”最獨特的地方在於它是一件動態首飾,中間的寶石能夠像真的心臟一樣有節奏的跳動,據稱這是達利在“心臟”的內部安裝了精密的機械動力裝置,

讓珠寶不僅華麗耀眼,還有了鮮活的“生命力”。最具腦洞的發明家達利,真心不是蓋的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The royal heart》c.1953 H:10cm ,Minami Museum Tokyo 圖片來源於網絡

而下面這件採用紅寶石和珍珠組成的嘴唇不僅絢麗,更體現出達利的“惡趣味”,這樣的搭配或許很多人都想得到,但也只有達利才敢做出這樣的設計吧~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Jewel》c.1940 The own Cheatham Foundation

​除了珠寶,達利還把這種“野”到不行的設計精神發揮到傢俱產品上。來看看這把椅子,達利將椅子的靠背設計成一雙手,每當白天坐下時,兩隻手就像在背後撓癢癢一樣,而到了晚上,自帶360度立體驚悚效果……小編好想體驗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Hands Chair》c.1936 圖片來源於網絡

再看這件嘴唇型的沙發,試想或坐或臥在粉嫩嘴唇的中間~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Salvador Dali《Mae west’s lips sofa》c.1936-1937 H:86cm, Pprivate Collection on loan to the V&A Museum

更有意思的是下圖的龍蝦電話,拿著龍蝦跟別人通話時,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要跟龍蝦談心呢!至於達利為何用龍蝦造型做成電話,小編猜想或許是某天達利正在吃龍蝦,突然朋友來電話了,所以有了靈感吧~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Lobster Telephone》c.1936,15x30x17cm,Tate Gallery, London

服裝界也少不了達利的身影,1937年,某時裝品牌與達利合作設計了一條裙子, 電話上的龍蝦圖案再次出現,小編心想達利是真的很喜歡龍蝦啊~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ElsaSchiaparelli品牌與達利合作設計的裙子,1937年,圖片來源於網絡

只要想法夠“野”,建築也是能玩的。1974年,事業有成的達利回到故鄉菲格拉斯,創建了舉世聞名的達利戲劇博物館。這裡成為吸引全球藝術愛好者的勝地,也是西班牙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戲劇博物館從建築設計到裝飾設計,由裡到外全由達利親手操辦,依舊走的是“怪誕風”。比如外牆貼滿了達利愛吃的麵包,屋頂還有雞蛋和奧斯卡小金人。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達利戲劇博物館內部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達利戲劇博物館內部 圖片來源於網絡

除此之外,他還將視覺遊戲運用到展廳的設計上,從門口望過去,就像一個金髮女人的臉,有趣極了。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每個人都有奇思妙想,但能否付諸實踐這是一個問題。達利成功的將自己的性格、特立獨行的生活態度與大膽自由的藝術創作緊密結合,多元又富有趣味的藝術風格不僅體現在繪畫領域,同時還在設計、電影、攝影、建築等多個方面呈現出來,他的創作讓當下的我們真正感受到藝術的無限可能。如果說天才和瘋子只有一步之遙,那麼達利的一生就是這句話最完美的體現。

不瘋魔不成活,天才或瘋子只隔一個達利的距離

監製:大G小r迷你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