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榴彈最遠能甩多遠?

雪山岩巖


手榴彈投擲距離的遠近,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投彈時的姿勢、投彈的環境、手榴彈的彈種與形狀等。

首先是投彈的姿勢,其實手榴彈究竟能扔多遠,很大程度是取決於投彈手的姿勢。如果投彈手是處於站立姿勢,而周圍又沒有什麼遮蔽物的情況下,一名熟練的士兵最少也能投出40~70米,而有些天生身體的士兵甚至能投擲出70~100米的變態距離。

可如果實在實戰的前提下,身上穿著防彈衣並掛著許多的武器裝備,然後為了躲避敵人射來的子彈,只能死死的趴在地上,在這種情況之下,手榴彈能扔出個30米的距離,就已經是很不錯了,在危險的情況下更有甚者只扔個十幾米,利用建築物為掩體的情況也是有的。

再來說一說投彈的環境,投彈並不是用來比賽的,而是用來實戰的,在實戰的情況下並不是手榴彈扔的越遠越好。畢竟手榴彈不是鐵餅,手榴彈的作用是利用爆炸破片殺傷子彈無法殺傷的敵人。如果敵人躲在房間裡,那手榴彈還需要扔多遠?順著窗戶輕輕扔進去就好了,不需要距離。

然後就是手榴彈的彈種與性狀,一般情況下木柄手榴彈扔的最遠,因為木柄型手榴彈結構修長,在投擲出去之後可以利用慣性飛的更遠,再加上獨特的造型落地之後會留在原地,適合進攻時使用。如果是卵形手榴彈,由於是用手握住投擲的原因,所以扔出去的距離並不是很遠,但同樣是因為形狀的原因,落地之後還可以憑著慣性向前滾動,距離也還能說得過去,適合防禦。

綜上所述:扔手榴彈不是為了參加運動會,是為了能夠炸死敵人,所以相較於遠,真正的士兵在聯繫投彈時更偏向於準確度。因為在複雜的戰場環境中,後方的火力支援是指望不上的,火箭彈和槍榴彈這種東西,也不可能每名士兵給個幾發,所以大小適中火力靠譜的手榴彈,就成了每一名士兵手中的迫擊炮。

如果一支小隊被躲在大樓裡的敵人給火力壓制了,那麼一名士兵扔出的手榴彈能夠精準的被扔進窗戶端掉這個火力點就想的尤為重要,所以手榴彈能扔多遠重要嗎?不重要!準確度才是手榴彈的靈魂。


飛鯊威龍


手榴彈一般及格是30米。慚愧,我最遠投了42米,有的傢伙練也不能練,出手七八十,天生神力。我剛入伍那會兒,就在30米。實彈的時候不讓我上,我很氣憤。不讓我投,於是就派我去當哨兵警戒,一個參謀在那裡負責發手榴彈。看見我們哨兵過來,就招呼我們,先拿幾個去投吧。一下發了我4個。我就一個一個的扔,我扔出去還想看看爆炸的樣子。就從土牆後面把腦袋伸出來。剛一露頭就聽見三四個蛋片,嗚一下子從腦袋邊飛過去。趕緊把頭縮回來了。


hls1969


我上中學那會兒,體育課上有投手榴彈這個項目,手榴彈具體投多遠我不知道,我的最好成績62米跑姿投的。(全校第三名)

體育老師是個退伍兵,教我們投手榴彈有跑姿、臥姿、單跪姿,投手榴彈有講究的不是拿過來就投而是有準備的先擰開蓋,裡面有個環拉了弦按距離多遠,往遠馬上投、往近投挺個1-2秒要馬上臥倒。雖然說是假的當真事兒去做的,可以說教的仔細、嚴肅、嚴厲, 輪到女同學鬧出了笑話把手榴彈甩到站排的同學群裡還好沒砸到人,老師又搖頭又跺腳。

雖然沒當過兵,真的上了戰場這樣的“甩”細思極恐。


齊記


先說個真實例子,2014年濟南軍區魯中某訓練基地比武大會,中尉教員宋福旦以手榴彈站姿投擲距離102米的成績打破紀錄。當時,宋教員連續投擲三次,第一次76米、第二次85米、第三次102米,主席臺上的首長評價到“這個小個子,真是個人肉迫擊炮啊”。其實,除了打破紀錄的102米距離,前兩次投擲的七八十米距離,都屬於優秀成績。

要知道,一般步兵投彈考核標準中,站姿投擲30米為及格、35米為良好、45米以上為優秀。出於實現考慮,還需要考慮到跪姿和臥姿投彈,男兵跪姿投擲20米、臥姿投擲15米方為合格。


至於其他部隊還有沒有投擲更遠距離的紀錄,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投擲手榴彈也是門需要苦練的絕活,跟平常扔鉛球的不太一樣。以前部隊也有過鉛球專業的體校入伍新兵,雖說剛開始投彈的時候要比一般人強的多,但也大多扔個六十多米就跟驚喜了。

此外,我軍現在也越來越重視貼近實戰訓練。過去如果是實彈投擲訓練,很多都會選擇居高臨下的場地,那麼及時是隻扔出去四五米,投擲過後立馬下頓也不會有危險。現在基本上實彈投擲都改在戰術訓練場進行了,一馬平川的場地,如果實彈立姿不投出去三四十米,心裡都不踏實。此外,投彈姿勢也從立姿全面擴展到跪姿、臥姿,投彈情況也從原地固定地點投擲改為戰術躍進投擲。總之,實訓就是要貼緊實戰需求進行。


裝備空間


討論手榴彈投擲距離,就不能不根據具體的情形來具體分析,畢竟投擲距離與很多因素密切相關,譬如手榴彈的外形、性能特點、使用方式,士兵個體力量差異、使用環境、投擲姿勢等。

手榴彈在中國古代被稱作“震天雷”,大約產生於北宋後期,這種火藥武器外殼為生鐵,內盛火藥,細小的開口處安放引信,可以根據目標遠近選用不同長度的引線,引爆後能將生鐵外殼炸成碎片,從而產生殺傷效果。這正是現代手榴彈的原型。

震天雷有兩種使用方式:一種由投石機發射,用火點燃後可射至遠處爆炸;另一種則在點燃後雙手拋出,相當於現代的手榴彈。顯然,第一種方式的射程較遠,大致在幾十米至幾百米之間;第二種方式的投擲距離就非常有限了,大概只有數米至三四十米,畢竟彼時的工藝落後,一塊沉重、笨拙的生鐵疙瘩,並不便於士兵全力投擲。

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軍隊已經普遍裝備使用手榴彈,並出現了專業的擲彈兵,這個兵種普遍挑選強壯高大的士兵,屬於部隊中的精銳力量,擔負著攻堅作戰的重要使命。

到了近現代,手榴彈的類型日益豐富,各種拉髮式手榴彈、碰炸式手榴彈,進攻型手榴彈、反坦克手榴彈,甚至使用槍械發射的槍榴彈(並非人力投擲,嚴格說來不屬於手榴彈)等等紛紛湧現,但影響投擲距離的兩個關鍵因素:重量和外形,都已基本固定下來。

多數手榴彈重量大約為300~600g,更輕的僅有120g,更重反坦克手榴彈則達到1200克。顯然,重量越大,士兵投擲的距離越近。早期的一些反坦克手榴彈重量外形過大,普通士兵投擲距離只有15~20米左右,加之大裝藥量帶來的巨大爆炸威力,士兵在投出後必須隱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對己方造成傷害,因此也被戲稱為“自殺彈”。

現代手榴彈按外形大致劃分兩類:有柄、無柄。二戰期間,中蘇德等國就普遍使用木柄手榴彈,而英美日等國則主要使用無柄手榴彈。隨著技術進步和實戰的檢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裝備無柄手榴彈(多為卵形),可以方便用手握持、發力投擲。

這兩種手榴彈,在實戰中各有優劣。具體來說,有柄手榴彈能夠藉助手柄的槓桿作用,從而形成更強烈的離心力,使得投擲相對更遠,而且手柄的存在也有效避免了隨意滾動;但也存在體積大、攜帶不便、投擲不準等不足。無柄手榴彈(手雷)更加小巧,易於攜帶,能有效增加單兵攜彈量,但投擲距離相對要更近一些,而且落地後容易滾動或反彈。

從實戰的角度出發,我軍對投擲手榴彈的訓練考核作了具體規定,包括臥姿、跪姿、立姿、投遠和投準的基本動作,如預備姿勢、握彈動作、投擲技術、出手角度、偏差的調整,以及在不同條件下對各種目標的投擲方法、注意事項等。

從理論上講,立姿投擲的距離最遠,其次就是跪姿,最吃力的投擲方法就是臥姿。這個其實很好理解,看看田徑場上的鉛球比賽,誰也沒見過臥姿投擲的吧!

按照解放軍步兵的考核標準,男兵手榴彈(67式木柄手榴彈)立姿投擲距離達到30米為及格,跪姿為20米,臥姿為15米。也就是說,30米是合理有效使用手榴彈,能夠殺傷敵人、保護自身安全的基本距離。再往上,立姿投擲達到35米為良好,45米就是優秀了,50米以上就屬於投彈能手了。

我軍有記錄的手榴彈立姿投擲最遠距離為102米,由一名炮兵教練員創造。當然,訓練中的最好成績不能作為實戰的依據,畢竟在戰場上會受諸多複雜因素影響,多數情況下會比平時訓練的成績更近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哪種投擲姿勢,士兵在投擲後都要採取保護動作,要麼躲到堅固的隱蔽物之後,要麼面部朝下雙手抱頭臥倒,並用膝蓋和手肘將部分身體支撐起來離開地面一定距離。

對於女兵來說,由於身體素質上的差異,投擲距離就要小一些,據稱考核標準相比男兵要近5米。但也有非常出色的女兵投彈記錄,官媒曾經報道過某部話務班的女兵馬孟婷投彈達到45米,令一眾男兵口服心服。

對於82式、86式等無柄手榴彈,投擲距離就要近一些,訓練中的靶標大約距離20米左右,軍媒關於無柄手榴彈投彈訓練的動作是這樣描述的:

從彈袋中掏出一枚手榴彈,用右手手心貼著保險握片,食指壓住上端面,其餘手指抓握彈體舉到胸前,然後用左手摳出拉環,拉出保險銷,撤步引彈、轉體挺胸、蹬地送胯、揮臂扣腕……

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很多人通常把手榴彈當做一種使用距離較遠的手動武器,因此投擲距離越遠越好。但這種理解非常片面,現代戰爭中兩軍對壘正面衝鋒或者打陣地戰的場面幾乎沒有了,更多的是在複雜地形下、城鎮環境下的近距離作戰,由於山坡地形或建築物的影響,很多時候突擊步槍難以進行近距離直瞄射擊,或者需要進行面殺傷,此時手榴彈就成了最好的選擇。簡單說就是,凡是用槍直接打不到的地方,就扔顆手雷進去。這個時候,單純要求投擲距離並無太大意義,投擲的準確度就更為關鍵!


軍備解碼


從物理學上分析,投擲手榴彈就是一個典型的離心運動,如果手榴彈要扔的遠,需要兩個要求,第一個就是脫手一瞬間的速度要快,第二個就是手榴彈出手的彈道要有一定高度,這樣的才能保證手榴彈飛出去呈現一個高速拋物線,才能達到最遠。所以手榴彈投擲距離遠近並不和人的力氣大小完全成正比,因為這是一項需要技巧的軍事技能,如何將身體的能量全部作用於手榴彈,並且掌握好出手角度才是最重要的。


投彈作為我軍五大戰術技能之一,一直以來被我軍高度重視,根據我軍長時間以來總結的戰鬥經驗,手榴彈投擲主要可以總結為蹬地、送跨、轉體、揮臂扣腕這四個步驟,總結來看就是以腳底為中心,身體當做槓桿,將身體腰腹部的力量通過這一系列動作集中手榴彈之上,然後將手榴彈以離心運動的方式拋射出去。

我軍所使用的手榴彈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67式木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重量比較大,全重約600g,但是由於帶有木柄,便於使力和甩投,並且彈體頭重腳輕,在空中會發生旋轉,增加穩定性,因此只要是一個正常的成年男性,經過簡單的訓練,都可以將其投擲到30米開外的距離,所以我軍也將手榴彈的投擲合格距離定為30米,也正是因為大部分士兵的手榴彈訓練也都是使用67式木柄手榴彈,這種手榴彈的距離是扔的最遠的。在2014年,濟南軍區某比武大會上,中尉教員宋福旦就投出了102米的全軍紀錄,憑藉這一次神乎其技的發揮,宋福旦本人榮立個人二等功一次。



這102米的距離意味著什麼?當時估算的手榴彈出手離心速度約為33米/秒,出手角度約45度,在空中飛行了約5秒時間,但是67式手榴彈的引信燃燒時間約在3到4秒時間,因此手榴彈在還沒落地的時候就會發生空爆,對於手榴彈這樣主要依靠手感而精度不高的武器,這麼遠的距離很難做到在敵人頭頂進行精確空爆,實戰價值並不高。

我軍另一種手榴彈則是82-2式無柄卵型手榴彈(俗稱手雷),這種手榴彈投擲時不能使用木柄握持,只能將其握於掌心之內,使力稍微不便,但是得益於重量體積較小,只有約260克重,90毫米長,實際投擲距離基本和木柄手榴彈保持一致,並且卵型手榴彈攜帶方便,殺傷力也更大,因此成為了目前手榴彈的主流。

當然了,以上說的都是立姿投彈,在戰場上,由於要減少己方的傷亡,最常採用的都是跪姿甚至臥姿投彈,而這兩種姿勢都難以利用蹬地送跨來加速手榴彈的脫手速度,因此距離上自然比站姿要近的多。目前我軍的跪姿投彈合格成績為25米,臥姿則為20米。


不過在現代戰場,手榴彈的運用正在日益被削弱,現代各種大口徑槍掛榴彈和輕型伴隨火炮的有效打擊距離都在200米以上,並且還有射擊精度高,彈種豐富等優點。隨著科技的發展,還誕生了可編程槍榴彈,可以精確的控制在什麼時間爆炸,在什麼距離爆炸,真正做到一發入魂,殺傷效果大過任何手榴彈。


軍武吐槽君


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入伍後必經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期。待合格後將分配到老連隊去。

三個月的新兵生活是每一個當過兵的人永久的記憶。除政治、軍事基本教育外,重點是隊列訓練、投彈、打靶射擊。其中投彈訓練是新兵最忌憚的。

雖然開始用的訓練彈,待實彈應用時,對首次面對的新兵也是心有餘悸。

現在有掩體,六七十年代是沒有的。後來用的是七七式手榴彈,重了385克,而原來一直是六七式重600克。

真彈實投,只有經過訓練彈合格後才有資格進入實彈投擲。投前負責投彈的老兵還要問一句:怕不怕,然後才把實彈交到你手裡。儘管如此,由於過渡緊張,訓練中最易出事故的就是投彈。

英雄王傑就是在訓練民兵實彈投擲時,因民兵過渡緊張,把彈擲在面前,王傑為救民兵,王傑以身軀撲引民兵身上而光榮犧牲。

一般手榴彈投擲三十來為合格,五十米為優秀。當然還有更遠的。但若要超過八十米以上,除非你有擲彈筒般的神力。

'隨著軍隊裝備現代化,射程幾公里的槍手榴和便攜式肩扛射程十餘公里的發射器早已裝備部隊。但做為入伍訓練的基本功一一打靶、投彈、射擊並不過時。也是曾經的軍人難以忘懷的。


晚亭與落霞同暉


問題是手榴彈能投多遠,這個要看單兵的素質,單兵素質過硬也不一定能投遠,手榴彈能投多遠?這要結合力量、投擲技巧、引信的延時時長,這三者是決定能投多遠的主要因素。

不管歷史上投的最遠的還是投的最近的,基本上都是有力量,技巧,引信延時時長決定的。

現代手雷和手榴彈的作用都是一樣的,投擲性的爆炸物,手雷相比手榴彈,手雷的引爆方式和延時裝置有很多種,單從藉助人力來說比手榴彈有些優勢。

現代槍械都普遍有槍榴彈發射器,藉助槍榴彈發射器能投擲更遠,其實和迫機炮的性質一樣。

最後,靠人力終究比不過器械,單說人力我認為就是力量、技巧主要的,引信延時雖然也算,但是畢竟人力有限,如果用器械投擲那就要另說了,器械的不確定因素和手雷或者手榴彈的引信決定投擲的距離。




Q徒步去旅行Q


這個問題有意思了,可能投手榴彈是一些兄弟的痛點,因為直到退伍他都沒有及格過。我查了相關資料,最遠的手榴彈能投106米。

其實,說“手榴彈最遠能甩多遠”或者是”扔手榴彈“這些說法本身就有問題,應當是“投手榴彈。部隊對此明確要求,不按要領投,成績都不能算的,而且實戰時達不到想象的效果。即使在平時部隊組織實投也是比較危險,記得2005年,我們師軍械科長就是在實投時被炸死。而且近年來,新兵實投老是出事故。

手榴彈屬於近戰武器,在冷戰時期發揮了巨大作用,而且捆綁起來發揮炸彈效果更好,經常用來炸橋、炸坦克、炸碉堡,但不能用來炸飛機。電視上那些抗日神劇,竟然用手榴彈炸飛機,真是夠了,真是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再來說說部隊投彈的動作要領,概括起來就是這麼幾步:引彈、轉體、扭腰、送胯、揮臂(大臂帶動小臂)、扣腕。我在新兵連投彈老是在30米左右,就是動作要領不對。回到老連隊後,投彈最遠能夠投55米,但怎麼練就是上不去,我們團最遠的能投到66米。

說到底,投手榴彈利用的是全身瞬間全身的爆發力,因為觸發式手雷燃暴標準時間是3.5秒,能夠投106米接近空炸,戰時殺傷效果就很好了。戰友們,你們在部隊手榴彈能投多遠?在下方請留言!


窗外的白楊



手榴彈能投擲多遠,這個問題還是老兵來回答一下,當然就按照自己當年在部隊時的最佳訓練成績來作為開篇吧,30米是合格,扔不到30米的距離上直接臥倒,以免被自己所投出的手榴彈殺傷。但是從目前官方所報道的消息來看,102米是投擲手榴彈的最遠距離,這個距離也只是北部戰區炮兵教員宋富旦的記錄,似乎沒有再聽說過有誰能夠打破。


在部隊上仍手榴彈的標準術語是“投擲”,可以說“甩彈”和“撇彈”或者“扔“這幾個詞彙都是是新兵班長對於手榴彈投擲訓練中的很常用的一個形容詞,這些形容詞很客觀的是在“諷刺”新兵的投擲動作不規範。

在冰雹的記憶裡,投擲手榴彈當初看似很簡單,不足兩斤的帶有木質手柄的教練彈總感覺輕鬆擲出50米沒啥難度,但實際上本人在開始的訓練階段使出了全力也就30多米,想要突破40米都有困難。



當年為了手榴彈投擲的更遠,我們也是進行了非常多的輔助訓練,包括標準動作的訓練,包括將揹包繩一端綁在樹上,一端用手握緊用盡全力“擲出”,在者就是上臂的肌肉訓練,如俯臥撐、單槓等。


其實當年在這個科目的訓練時,也是有很多樂趣的,同年兵裡也會有不少連30米都扔不到,甚至只能投出十幾米的距離的新兵大有人在,“撇彈”這個詞彙也就是那個時候從新兵班長的嘴裡學來的。

在部隊上第一次真實的投彈時並不會真的要求投擲距離,而更多的是要求感受投擲真正實彈的心理承受力,當年冰雹就是戰戰兢兢的接過實彈,類似於抱著走到投擲點,慌亂的扔出至半米高的矮牆的山坡下,那聲巨響今天依然記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