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2019年東京車展在本週正式開幕,在本次車展上,日系車企紛紛推出旗下充滿“日本風”的概念車。讓我們藉著1024程序員節的東風,一起走進本次車展,看看車企們的程序員們和設計師們,又推出了哪些有趣的的汽車科技吧。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 · 1 · 汽車人,一鍵變身:內飾外觀你做主!]

雖然退出了中國市場,但鈴木本身在中國以外的市場的銷量表現還是十分不錯的。本次東京車展上鈴木也推出了多款概念車。最令人感到驚奇的,就是這款可以“變身”的概念車WAKU SPO。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乍一看,這款產品是一輛雙門跑車對不對?但這裡面蘊含的黑科技可不少。鈴木官方表示,這款看似雙門轎跑的概念車其實是一款集動感轎跑與溫馨旅行車於一體的可變身汽車。據悉,只需要通過一個按鍵,就可以使車輛外觀、內飾進行變換。諸如前格柵的變化、內飾液晶屏變化,後排座椅還可以根據需求前折或後仰。

不過筆者認為,WAKU的車身尺寸(3700×1650×1430mm)和軸距(2460mm)可能更適合一款跑車的定位。

[ · 2 · 氫燃料技術一枝獨秀 豐田放不下的堅守 ]

氫燃料技術這項汽車科技在2019東京車展又進化了。是在全球推動新能源汽車電動化的浪潮之下,豐田汽車仍然堅守著自家的科技路線,並推出了全新的Mirai車型。據悉,這款全新產品通過增加氫氣存儲容量等方式使續航里程提升30%,最終或達到644km的續航里程。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由於氫氣的環保性,氫燃料技術一直是為業內津津樂道的事情。但這項技術因為燃料製造、儲存、運輸難;生產成本高;危險係數不好控制而一直在小範圍內使用。豐田Mirai就是這一技術的引領者。期待氫燃料技術能夠有所進步,Mirai(日語中意為未來)搭載的技術可以更好的普及到世界的其他角落。

[ · 3 · 3D打印技術應用在車上 又有什麼樣的火花? ]

前幾年曾大火的3D打印技術因為其成本過高而在我們的視野裡冷卻了一段時間,本次東京車展,分別出現了兩項與3D打印技術有關的產品,其一是豐田的LQ概念車,這款“鼠標”的中控臺依託3D打印和拓撲優化技術製成,可以將支撐性的骨架結構儘可能減少,使駕駛員周圍的環境更加簡潔、空間更加開闊。據悉,這款LQ概念車將在東京奧運會上與大家見面。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其二同樣是豐田推出的e-racer,根據日本的《北海道新聞》報道,這是一款可自主設計並進行3D打印的未來型跑車。從價格不菲的3D打印技術,到未來型跑車這個名字,似乎就透露出了一絲難以量產的未來感。

[ · 4 · 除了搭載增程式技術的轉子發動機 馬自達還在車內設計了發動機聲浪 ]

一提到轉子發動機,就不得不提到馬自達這一品牌。在發動機技術(轉子發動機)路線上的堅持是很多人喜愛它的原因。此次車展上,馬自達宣佈加入純電領域的同時,還在新能源路線上推出了獨一份的轉子發動機——增程式汽車。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本次車展亮相的MX-30是一款純電產品,而接下來馬自達還將推出轉子發動機——增程式汽車。轉子發動機因為其“熱效率低、密封性差、燒機油、排放差”的問題,被多數企業放棄。而針對這些問題,馬自達在其增程式產品上又將給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除此之外,馬自達為了保證人們對燃油車的駕駛樂趣,還在車內設置了虛擬聲浪模擬內燃機工作的場景。很多讀者都曾反映過“電動汽車沒有內燃機的轟鳴,實在是太無聊了”,期待馬自達的虛擬聲浪能在未來解決大家的痛點。

[ · 5 · 無人駕駛的更高大上的價值:為殘障人士服務 ]

講到黑科技,必然少不了自動駕駛系統。相比被廠商頻頻提出的各種輔助駕駛技術與概念,更讓筆者感興趣的是可用於服務殘障人士的e-Palette自動駕駛車,值得一提的是,這款車也是豐田旗下的產品。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據悉,e-Palette針對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開發了專有的自動駕駛系統,車內部搭載了L4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儘管這款新能源車仍然需要駕駛員來對其進行監控,但其內部系統已搭載了高精度的3D地圖,車內AI將通過高精度地圖進行運行管理。最高時速可達19km/h。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針對此次奧運會和殘奧會專門開發的自動駕駛系統,通過高精度的3D地圖進行運行管理(達到L4級別的自動駕駛),實現了最高時速19km/h的低速自動駕駛運行。筆者認為,日本企業在技術研發方面體現出的對殘障人士的關懷值得我們學習。


與眾不同的日式科技?東京車展汽車科技大盤點


與e-Palette同時亮相的還有大發的ICO ICO概念車,這款產品同樣具備了自動駕駛能力,並取消了駕駛艙,提供了殘障人士可用的無障礙通道,但由於其定位為解決最後1km通勤的完全自動駕駛產品(像不像共享單車?),這款產品還在概念車階段。

總結:本次東京車展亮相的汽車科技與法蘭克福車展有所區別,法蘭克福車展上的科技更偏向於時代發展方向上的技術創新。傳送門:好玩使用漲姿勢 帶你走近法蘭克福車展上的汽車科技

而在東京車展上,我們看到了腦洞大開的變形汽車汽車、關注殘障人士的載客車、執著前行的轉子發動機,這些科技,或許只能在日本車展上看到,而帶來這些科技的也無一例外都是日本本土企業。有人將這次東京車展稱為本土品牌的展覽。這不可否認,從東西方的車展中,我們或許也能看到彼此之間的價值觀的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