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曾經風光的家庭,下一代生活往往拮据,看完就懂了

俗話說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我們農村人看來就是不要看我現在落魄貧困,十年後還不知道是什麼境遇,田園小哥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周邊村人的家庭生活變化是看的一清二楚,有時閒下來的時候就想為什麼有的農村人上一代在村裡呼風喚雨,下一代因為上一輩的去世或社會變化而生活窘迫,難道真是天道輪迴,禍福同等,其實仔細想想還是另有原因的。

在農村曾經風光的家庭,下一代生活往往拮据,看完就懂了

農村自古是就是個比較封建的群體組合,家族觀念特別深入人心,尤其老一輩是公務員或幹部身份的家庭,在農村更是如魚得水,不僅出門人供著,回村人吹捧著,沒辦法,這就是現實,誰在家裡沒有個難事,改天低聲下氣求人也有個說頭,這樣的家庭往往子女眾多,因為住在農村的人都知道,早些年家裡勞力多幹活快,而且打架不吃虧,即使放在現在也是這樣,這樣一來,家族勢頭越來越盛,下一代自然也是雨露均霑,派頭十足。

在農村曾經風光的家庭,下一代生活往往拮据,看完就懂了

農村人的主要收入就是種地,以前地多代表著家族人丁興旺,想想七、八十年代,誰家種地多或家人在糧站上班,是不是一家人跟著沾光,但是農村人也有嫌貧愛富思想,他們吃飽喝足,不一定帶著鄰居、哪怕親戚喝湯,或許更加看不起窮親戚或窮鄰居,生活在這一代的家庭子女往往也這麼認為,即使同一輩人玩耍,也會貼上不等的標籤,但是人窮不代表著人傻,這群窮親戚或窮鄰居也會自覺遠離他們,長此以往,見面都是熟悉的陌生人。

在農村曾經風光的家庭,下一代生活往往拮据,看完就懂了

人不服老不行,隨著時光的前進,上一代逐漸心有餘而力不足了,長期嬌慣下的一代也逐漸失去光環,但是長期養成的習慣卻不是一時可以改變的,眼高手低、做事不踏實、幻想較多、吃著碗裡的還看著鍋裡的、大街上沒撿到錢就像丟了錢似的,而且這種循環會一直重複,逐漸心理不平衡了,以前都是自己高高在上,怎會落到如此地步?尤其兄弟姐妹多的家庭,那是一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你沾光多了,他沾光少了,日子怎能紅火?

在農村曾經風光的家庭,下一代生活往往拮据,看完就懂了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農村隨眾思想,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樹倒猢猻散,一個人不行了,再怎麼看都不行了,以前高高在上,並不是德高望重,而是有求與你,得罪不起,私下不知道罵了多少遍,如今終於看到落魄的一面,自然也會另眼相看,上面的人也是如此,人走茶涼,而且涼的非常快。

在農村曾經風光的家庭,下一代生活往往拮据,看完就懂了

而以往窮親戚或窮鄰居靠著自己的努力慢慢生活好起來了,他們雖不會落井下石,但也不會主動給予幫扶,人心都有稈秤,做事都會掂量掂量,前期種的因才會結出現在的果,這也許就是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吧?你們遇到類似情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