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三強成都、重慶、西安,哪個更有發展潛力?

西安創業故事


成都,西安,重慶都去呆過,現在在呆西安,不過感覺交通的話,成都甩了西安很多,不過西安的國家政策比成都有優勢,至於重慶的話,它的政策優勢更大,不過要說目前的話,成都應該是是領先的。當然潛力的話,西安和重慶都不差,沒必要比來比去的,主要是這個三個西部城市發展起來,形成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的發展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扯淡。

才發現沒有拍成都的照片,就放西安和重慶的圖兩張。

找了半天,從以前發的朋友圈中翻了張成都熊貓基地的圖,大概是去年清明拍的。





藍凌花的故事


首先,從城市行政級別上看,重慶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而成都西安都是副省級城市,顯然這方面重慶更有優勢。在我國現行體制下,更高的行政級別,意味著重慶能掌握更多的資源,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也就意味著更大的發展潛力。

但從另一方面講,近些年的國家中心城市,也讓行政級別的優勢有所抵消。現在以及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工作重心還是發展經濟與民生,而側重於經濟的國家中心城市定位,可以讓入選城市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這些城市的發展潛力,顯然不是其他城市能比的。從這方面來說,同為國家中心城市的重慶成都西安,發展潛力與前景應該沒有太大差距。

因此,從政策及定位上看,三座城市的發展潛力是重慶≥成都=西安。

第三個決定一座城市潛力的因素就是區位。這是影響城市的先天因素,基本上不可能發生變化。

從區位上講,西安在西北大區一家獨大,而重慶與成都在西南區域內會有競爭,優勢相互抵消,但西安並非高枕無憂,與同屬國家中心城市的鄭州距離很近,兩者之間也會有競爭。而西北地區惡劣的自然環境,尤其水資源缺乏,會嚴重限制西安的城市上限和發展潛力。

由城市區位帶來的經濟腹地看,西安雖然是西北大區中心,但距離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太遠,而且去往西北的交通線路只有陸橋通道,將這些地方當做西安經濟腹地太過牽強,因此西安的輻射區域大概就在陝西一省範圍內,輻射人口3000多萬。

再看成都,因地處四川盆地,地理位置的封閉性,造成成都的輻射區域也很有限,向北躲不開西安,向東避不過重慶,向南又離不開昆明,但好在四川人口夠多,8000多萬人決定了,哪怕成都自我封閉發展,未來潛力也好過西安。

而重慶作為直轄市,雖然自身管轄人口最少,反而是輻射範圍最廣的,這是由重慶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理由一:鄭萬高鐵建成後,西南地區北上中原及京津,走重慶最近,反之亦然;理由二:四川東出到長三角、珠三角,走重慶也是最近,反之亦然;理由三:重慶扼守長江上游,是西部地區由陸到江、由江出海的重要節點,反之亦然。

因此,從區位及輻射範圍來看,三座城市的未來潛力重慶>成都>西安。

最後我們看看科教實力。衡量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高端人才這一因素顯然不可或缺,沒有高端人才就很難吸引到高端產業落地,而一座高端產業匱乏的城市,其發展潛力顯然不會太高,而知名大學的數量,也是城市科教實力的基本標準。

西安是我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擁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3所985重點高校,以及包括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空軍軍醫大學在內的5所211高校,單說高校實力,三座城市中,西安明顯高出一個檔次。成都擁有四川大學、西南交大等知名高校次之,重慶再次之。

西安的問題是,目前經濟雖然增速較快,但與東部沿海地區差距較大,本地高校培養出的高端人才很難留住,造成了“孔雀東南飛”的現象,但流水的學生鐵打的學校,只要知名高校還在,高端人才總不會缺乏。

因此,從這方面講,三座城市的潛力為:西安>成都>重慶。

綜合來看,三座城市中,重慶與西安優勢與劣勢都很突出,成都各方面則都比較均衡,考慮到水桶效應,成都的發展潛力,在三座城市裡應該是最大的。

最後,一家之言,不代表任何人,歡迎發表不同意見喲。



全城探秘


西部三強——成都、重慶、西安,均已入圍國家中心城市。可見站在國家戰略層面上,對這三個城市帶動區域發展的能力是十分肯定。並且這三個城市都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新一線城市,發展前景十分誘人。那麼在這三個城市中,誰的發展潛力更好一些呢?

先來看成都,毫無疑問它已經是我國西南地區最繁榮的城市。經濟、科技、文化、教育是西部地區最強的。因此整體上來說,成都是我國西南地區實力最強的城市。在新一線城市的榜單中,成都排名第一,超過了武漢、重慶、杭州、南京等城市。

再來說說重慶,他是我國西南地區面積和人口最大的城市。重慶的工業實力也非常強,有多家在全國很有名氣的製造業企業。長安汽車是我國四大車企之一。但重慶的發展給人一種不精緻的感覺。一個是因為它的地理條件限制的原因,不是平原而是山區和丘陵,城市發展有點受限。另外一個是因為重慶太大,它的農村地區發展的並不是很好。因此,重慶的整體感覺給人覺得不如成都那樣精緻。

最後來說西安。西安地處大西北,是還區域最大的城市。但在整體實力上要和重慶和成都相比還是遜色了不少。一個是西安的經濟實力明顯不如重慶和成都。重慶GDP超過了2萬億,成都也達到了1.5萬億,但西安還只有8000多億元。這個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因此在綜合實際上根本無法和重慶成都相比。

三座城市的發展前景,個人更看好成都。一個是成都的經濟腹地,包括了整個四川省,此外還輻射到了陝西南部的漢中以及雲南北部等地。第二個是成都的地理條件非常好,成都平原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口稠密,非常有利於成都的擴張和發展。


財經知識局


城市核心功能是服務,主要看人口輻射和吸引力!

  • 成渝是一個整體,主體是服務巴蜀周邊1.2億人口!
  • 西安和鄭州屬黃河中游歐亞陸橋經濟帶,主要服務陝豫周邊1.4億人口!



  • 國內交通,西安優勢更大一點,歐亞大陸橋和京昆大通道交匯。



  • 成渝在國內屬邊緣,
  • 國際方向,成渝潛力更大!
  • 南向陸海新通道與歐亞陸橋交匯
  • 蘭州_重慶_貴陽_南寧_新加坡,蘭州_成都_昆明_中南半島,



  • 京昆_中南半島通道
  • 中南半島_昆明、南寧_成渝_鄭州、西安_華北!
  • 南亞大通道
  • 印度_尼泊爾_成渝,巴基斯坦_喀什_西寧、蘭州_成渝
  • 成渝發展潛力巨大!



土地資源、水資源,環境承載力

  • 成都、重慶水資源豐沛,西安已開始從漢江調水!
  • 土地資源,成都最好,平原寬闊,西安次之,重慶最差!
  • 環境承載力
  • 西安所處地形、地勢不便於汙染物疏解,霧霾嚴重,限制了工業、企業集中佈置!
  • 重慶次之,夏季酷熱,冬季寒冷潮溼!
  • 成都最好,成都有廣闊土地佈置現代工業,大片土地開發房地產,房價不會塊速上漲!

潛力順序為成都一重慶一西安

  • 經濟方面
  • 重慶常住人口3000萬,成都1600多萬,西安1000萬。
  • 實際上這三個城市均是人口流動量極大的旅遊城市,平均每日滯留人口在300萬以上。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北方人表示,西安就算了吧。

眾所周知,黃河幾字形繞開陝西,西安沒黃河。

西安關中是我國最典型的“馬爾薩斯陷阱”存在地區。

縱觀歷史:

1、明末天下大亂,首先是從陝西(時屬延安府)開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陝西的受災之早,受災之重。民不聊生無以延命,只得起身反抗,所謂“天降奇荒,所以資(李)自成也。”

萬曆在位48年間(1573-1620年)有災荒記載的就佔25年,崇禎年間幾乎連年災荒。

天啟七年(1627年),陝西發生大旱,次年即崇禎元年繼續大旱,其中陝北受災程度最重。

崇禎三年,災區擴大到全陝。到崇禎六年,旱蝗霜三災並至,全省大飢。

2、果然,民國18年,陝西西安關中地區再次發生大饑荒。

民國十八年發生在陝西關中的大饑荒,又名“民國十八年年饉”。

陝西人把一年中一料未收稱為饑年,兩料未收稱為荒年,連續三料未收稱為年饉。

實際上民國十八年年饉從民國十七年就開始了,據近代大量史志和報刊資料記載,民國17年(1928年)陝西始露旱情,夏季二麥歉收,秋未下種,冬麥亦無透雨下播。民國18年(1929年)全省旱象更加嚴重,春至秋滴雨未沾,井泉涸竭,涇、渭、漢、褒諸水斷流,多年老樹大半枯萎,春種愆期,夏季收成不過二成,秋季顆粒未登,饑荒大作,草根、樹皮皆不可得 ,死者日眾、殍滿道旁、屍腐通衢、流離逃亡,難以數計。

長安、武功、鳳翔、扶風、乾縣、岐山、眉縣、興平、咸陽、臨潼、渭南、周至、蒲城、合陽、寶雞、隴縣、澄城、淳化、長武、褒城、禮泉等縣為重災區。全省940餘萬人口,餓死者達250萬人,逃亡者約40萬人,有20多萬婦女被賣往河南、山西、北平、天津、山東等地。

沒有人是傻子。這也是為什麼,不說鄭州、蘭州,就是甘肅天水房價都比西安高的原因。


用戶67724358697


成都、重慶、西安三座西部大城市按照行政級別排名為重慶>成都=西安

按照GDP排名為重慶>成都>西安

按照常住人口規模排名為重慶>成都>西安

按照GDP增速排名為西安>成都>重慶

按照人均GDP排名為成都95625元>西安85114元>重慶65932元

國內智庫恆大研究院發佈的《2019年中國城市發展潛力排名報告》中成都排名第五位,重慶排名第八位,西安排名第14位。此報告根據GDP、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政治地位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得出分值進行排名。

如果按照目前綜合實力來對比,顯然重慶排第一,其次成都,再次西安。

但是按照發展潛力來看則成都排第一,其次重慶,最後西安。


西安創業故事


西安一個過了氣的城市,一個靠著人文社科吃了幾千年老本的城市,一個跟不上時代發展的城市,有什麼逼臉和其他城市比發展


豆村大寶


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水,這些城市都是水源上游的城市,當年長安的衰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下水汙染,這些上游城市造成的水汙染不僅影響自身,還將播及全國,所以在選擇發展方向時,應該多個心眼,環保,切不可引鴆止渴。因此,個人認為這三座城市,發展的重點應在教育,科研和服務業等上游產業上,三者比較更看好西安。

西安在發展上應該向西看,而不是跟東比。所謂向西看,就是看到一帶一路的發展需求,這絕不僅僅是基建一條路,而是基建完成之後的整體配套,西安作為絲路的起點,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這條路上,不僅需要工業產品,更需要各方面建設的人才,教育和服務業擁有廣闊的市場。


梅里一了


成都已在“輝煌期”開始走下坡路,集四川整省榮耀於一城,實乃“成都省”而已。

重慶雖是直轄市,嚴格講應為“重慶省”,川東南巴東區域,在“成都”強大吸附下,永遠成不了大氣候。

西安歷史悠久,古都底蘊、文化、科技、人脈積澱深沉;人文、地理西北“首府”歷史地位從未動搖,彙集吸納西北五省資源,厚德載物,厚積薄發,謀定超越!

三者比較顯而易見,當屬西安更有發展潛力,拭目以待!


一觀一道


重慶、成都、西安各有各的優勢,應該協同規劃發展,齊頭並進,形成西部鐵三角,南部有珠三角,東部有長三角,北部有京三角,西部再煉成圍繞秦嶺的秦三角,互相競爭,快去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