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蟹黃汪豆腐,上過《舌尖》的名菜

我家有道經常做的湯羹菜,食材成本不超過8元,全家人都很喜歡,每次做它都能吃得光盤,這道菜不僅鮮美好吃,它還“大有來頭”!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第一次看到蟹黃汪豆腐還是在《舌尖上的中國》,片中介紹它是江蘇省興化的傳統名菜,屬於淮揚菜系,肥美的河蟹拆出油膏炒香,在蟹香四溢的濃郁湯頭裡燉熟豆腐和龍芋頭,因為蟹油肥厚,燉好的豆腐油汪汪的,因此得名“汪豆腐”。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後來有幸再見“汪豆腐”,則是在汪曾祺老先生的書中,“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鄉菜。豆腐切成指甲蓋大的小薄片,推入蝦籽醬油湯中,滾幾開,勾薄芡,盛大碗中,澆一勺熟豬油,既得。叫做汪豆腐,大概因為上面泛這一層油……”。

汪老先生寥寥幾句對汪豆腐的描寫,勾得我饞蟲拱動,索性約了好友南下高郵,一是膜拜偶像,二來也是想要親口嘗一嘗那誘人的“汪豆腐”。

在高郵尋覓地道汪豆腐

高郵,地處江蘇的歷史名城,很多人對它的認知,可能都是小學語文課本里那一篇經典的《鹹鴨蛋》,可真正到了高郵你就會發現,高郵的美食可真不止一顆鹹鴨蛋。

在高郵從早吃到晚,胡椒味濃郁的餃面、油潤鮮美的包點、皮脆肉嫩的麻鴨、種類繁多的燻燒都讓人印象深刻,當然最吸引我的還是那碗傳說中的“汪豆腐”。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高郵的汪豆腐其實分兩派,一派是用了蝦籽醬油的“黑汪豆腐”,而另一派則是更簡單鮮美的“白汪豆腐”,黑汪豆腐比白汪豆腐的口味更傳統,但在追求飲食清淡健康的今天,飯店裡的汪豆腐則大多都是白色。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汪豆腐好吃講究一個“燙”字,它必須得是燙嘴燒胃,風平浪靜的一碗豆腐羹,拿小勺盛一勺,如果不吹一吹就直接入嘴,馬上就能讓你深刻領會什麼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簡簡單單的一道菜裡頭既有飲食的規矩,又蘊含了人生的真諦。

做一道家常的蟹黃汪豆腐

從高郵回來之後,我寫了一篇和高郵美食相關的遊記,分享了我在高郵尋覓美食的見聞,引發了很多朋友的討論,讓我最有感觸的就是其中一位朋友說“每家自己做的汪豆腐才是最好吃的!”。

是啊,我為什麼不試著做一碗“自己家的汪豆腐”呢?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有了這個做汪豆腐的想法,我就馬上開始準備食材,除了嫩豆腐和鴨血,我還突發奇想的用了兩顆高郵帶回來的鹹鴨蛋,雖然沒有真正的蟹黃,但用鴨蛋黃不也一樣能做出鮮美的味道嗎?

【食材準備】:

嫩豆腐1塊、鴨血1塊、鴨蛋黃2個、香蔥1根、開洋5克、生薑1塊、鹽3克、糖2克、澱粉10克、豬油1勺

【製作步驟】:

1、準備1盒內脂豆腐,和1塊鴨血,生薑去腥,開洋提鮮,鴨蛋黃是平價蟹黃一般的存在。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2、鹹鴨蛋對半剖開,只取蛋黃部分,在接觸高郵的鹹鴨蛋之前我總以為鴨蛋黃流油就是好的鹹鴨蛋,在接觸了高郵鹹鴨蛋之後我才知道,除了蛋黃流油,蛋白部分也得像奶油泡沫一般蓬鬆軟糯,鴨蛋個頭還得夠大,這樣才算得上一顆好的鹹鴨蛋。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3、取出的鴨蛋黃在小碗裡搗碎備用。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4、嫩豆腐和鴨血都切成汪老書裡寫的“指甲蓋”大小的薄片,生薑切絲,開洋切碎。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5、鍋中燒熱少許油,爆香薑絲。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6、聞到香味,倒入開洋和鴨蛋黃。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7、小火翻炒,炒出蛋黃的油脂,和開洋的香氣,看到開始冒小泡泡就倒入適量開水。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8、調中火,將湯頭煮開,聞到濃烈的鮮味時加入少許鹽和糖,給湯頭調味。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9、將切好的嫩豆腐和鴨血推入湯中,中小火燉煮,讓鴨血和豆腐吸飽湯汁。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10、燉到鴨血和豆腐都微微膨脹,加入少許澱粉水給湯頭勾薄芡,出鍋前澆一勺熱豬油,撒少許蔥花,就可以關火了。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這道加入了鴨蛋黃的家常蟹黃汪豆腐,湯頭鮮香濃郁,豆腐和鴨血嫩滑可口,做為日常家庭餐桌上的滋潤溫補菜餚特別合適,它口味濃淡適宜,全家人都可以吃。

曬曬我家的這道菜,成本不過8元,卻是《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名菜

小鍋我覺得好吃的菜餚,特別是家常菜,講求的不是食材金貴,而是用心,從日常的所見所聞中汲取做菜的靈感,從普通的食材中挑選到適宜的美味,這樣做出來的菜才是最好吃的,因為它飽含著你對家人、對生活的愛!

Tips:

1、鹹鴨蛋的蛋黃本身是有鹹味的,所以在給湯頭調味時,鹽的用量要根據個人的口味進行調整。

2、如果沒有豬油,最後淋油的步驟也可以省去,因為鴨蛋黃在煸炒時也可以炒出鮮香的油脂,這樣做出來的口味更清淡適口。

3、勾芡時要勾薄芡,不宜過於濃稠。

我是粗糙廚房裡的小鍋,探尋美味是我的興趣,製作美食是我的愛好,我們來自山川湖海,在粗糙廚房裡相遇。關注粗糙廚房,每天為你帶來家常菜譜與美食見聞,圖文原創,抄襲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