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公廁景觀破敗……浮山距離城市生態公園還差多遠?

浮山,距離“城市生態公園”還差多遠?

垃圾無人清掃、無導向標識、無公共廁所、建築垃圾堆積、項目侵綠、修墳建墳、人文景觀破敗不堪……近日,一些市民向本報這樣描述他們常去遊覽的浮山生態公園。

浮山山脈橫跨市南、市北、嶗山三區,綠線保護範圍面積共計698.98公頃,是我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山林綠地,被譽為“城市綠肺”。2016年,浮山生態公園建成開放。“浮山變成了生態公園,市民又多了一處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從當年市民在網上的留言可以看出這片“城市綠肺”變身為“生態公園”時來自青島人的喜悅。

然而,三年過後,浮山生態公園的景象卻像是“半拉子工程”,與“公園”二字難言匹配。

公共基礎設施配套“短腿”,距離“公園標準”還需蹺蹺腳

浮山東西長5公里,南北寬2公里,地跨市南、市北、嶗山三區。

市南區域位於浮山西部,以銀川西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山體,地理座標約為市南軟件園及浮山香苑附近區域。

市北區域位於浮山西北部,以銀川西路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山體,地理座標約為浮山後及櫻花小鎮徐家東山區域。

嶗山區域涉及金家嶺、山東頭、王家麥島、徐家麥島、大麥島、大埠東、小埠東、北村八個社區,地理座標約為青島大學至山東頭(浮山前)及國信體育場南(浮山後)區域。

整個浮山片區跨度大,大小進山口約20餘個。近日,記者從市南軟件園、青大一路、市北浮山生態園(銀川西路口)、嶗山浮山生態園(銀川東路口、梅嶺西路口)等處分5次進山實地調查採訪,發現普遍存在公廁、垃圾桶、導向牌等最基本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不健全的問題。

記者從市南軟件園和青大一路兩個入口進山,山路主要為石砌臺階。市南軟件園入口,山路整潔,垃圾桶布點均勻;青大一路入口,三四米寬的山道被叢林樹木遮蔽,僅剩兩米寬,無人修剪,上山的臺階幾乎被砂石、落葉、雜草覆蓋,無人打掃,整個登山通道僅有兩個垃圾桶,垃圾桶滿滿當當,垃圾桶周邊到處是隨意丟棄的垃圾。青島福利院後面有一處洩洪水庫,在攔截壩下到處是啤酒瓶、礦泉水瓶及塑料袋。

沒有公廁景觀破敗……浮山距離城市生態公園還差多遠?

浮山上的垃圾桶周邊髒亂。

從銀川西路市北區入口進山,記者發現沿途主要為水泥緩坡通道,整個山路僅在半山腰的涼亭設置一個垃圾桶,同樣是垃圾滿溢。而在嶗山區梅嶺西路入口,山東頭2號水庫攔截壩處堆積著不少建築垃圾。

在採訪中,記者遇到了常年習慣在浮山運動的市民劉先生。“整個浮山基本沒有公共衛生間,亂丟垃圾、隨地大小便的現象嚴重。”劉先生說,“連最基本的公共服務設施都沒有,這哪算是公園?”

記者在採訪中還發現,這5條主要的進山通道沿途均未設置導向標識,道路具體通向哪裡、哪個片區有什麼看點、怎樣出山等,沒有任何示意圖。

“因山林岔路口多,不熟悉路線的登山者就只能跟著感覺走了。 ”一位爬浮山的市民對此表示,“感覺不像是城市裡的山頭公園,尤其是看到一些私自開墾的菜地,更感覺不像公園了。”

沒有公廁景觀破敗……浮山距離城市生態公園還差多遠?

嶗山區浮山生態園足球場立體停車場閒置。

浮山管理沒有統一標準

浮山是青島這座城市的“綠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歷年來關於浮山保護的呼聲從未間斷。我市曾在2015年專門作出了《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總體規劃》。該《規劃》以“一環三園八景群”為規劃結構,按照“市級統籌、宏觀調控、屬地管理、區管為主”的原則,市南、市北、嶗山三區分別開展浮山西、北、南三個分區城市生態公園的規劃建設工作。其中,市南區打造“絢彩、康體、休閒”主題山體公園,市北區建設“一帶、十路、十二景”,嶗山區則是打造“二帶、三區、七線、九峰十八景”。

“從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的規劃看,是要把三個區三張圖統一起來,最終詮釋城市生態公園的概念。”一位關注浮山生態公園建設的大學老師告訴記者,從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的建設情況看,沒有實現整體劃一,“雖說這麼一大片山體公園,不同區域必然是不同的建設樣式,但是,總體感覺缺少統一性,沒有章法。”

記者實地探訪看到,嶗山區轄區的浮山部分山體建有柏油馬路、登山跑道、觀景湖、運動場等,市南、市北轄區的浮山西部、北部,山體道路則以石頭、水泥路為主。

浮山的管理也缺少統一標準。據知情人士介紹,2015年,原隸屬市城鄉建設委的浮山管理處與市南、市北、嶗山三區就浮山保護管理工作簽訂了交接備忘。自2015年1月1日起,遵循屬地化原則,浮山保護管理權整體移交至三區政府,並納入各區綠化、建設、管理範疇。管理權移交後,原市城鄉建設委主要承擔浮山綜合治理聯席會議辦公室的具體工作,負責浮山總體規劃編制。作為責任主體,三區政府承擔浮山土地補償、生態公園建設、養護管理、病蟲害防治及山林防火等工作。青島市啟動機構改革後,浮山管理處的相關職能移交到市園林和林業局,目前實際承接浮山管理職能的主要是市南區、市北區和嶗山區。

“這種分屬市南、市北、嶗山三區管理的模式,導致了整個浮山生態公園‘一區一個樣’,建設、管理缺少統一標準的問題尤為突出。”接受採訪的一位大學老師舉例說,以浮山分佈的垃圾桶為例,三個區三種樣式,其中市南、市北垃圾桶投放量明顯不足。

“聽著‘生態公園’的名字是一種感覺,但是到不同進出口看看,卻是另一種感覺。”一位市民建議說,“三區是否可以建立聯動機制,統籌浮山城市生態公園的建設管理,形成較為統一的標準,讓‘浮山城市生態公園’這一稱號,不是停在規劃圖紙上,而是擺在市民的眼前。”

防火設施亟待完善,黑松死亡、山頂被損等現象應引起重視

“森林防火非兒戲,我們在爬浮山時看到煙盒丟棄在草叢裡。”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說,“浮山號稱公園,但讓人感覺這裡還是一種缺乏管理的荒山。非森林防火期時,照舊掛著禁止入內的牌子,讓市民上山不知該怎麼走。森林防火期,市民也可以想辦法上山,也沒有相關設施檢測是否攜帶火種上山。防火措施到底是嚴還是松,讓人不明白。”

記者在位於銀川西路與同樂三路交會處附近的進山口看到,門口掛著“禁止入內”的牌子。有公示牌上面寫著:“根據要求,浮山生態園全面封山,向西走100米為進山口”,另一塊牌子的內容是市政府發佈的《關於嚴禁在森林高火險區野外用火的通知》。有市民對此質疑說:“根據防火通知‘每年11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為森林防火期’,可是,我們9月來就禁止入內,現在還是封閉大門。”

“防火設施不是在門口掛個公示牌那麼簡單,保護好市區的這片‘綠肺’需要為浮山的防火規劃、佈局和裝備一些防火設備。”有市民說,“浮山出入口比較多,各出入口的防火措施有緊有松,需要統籌管理一下了。”

市民趙女士家距離嶗山區管轄的浮山生態園區域不遠。“這裡建了籃球、足球、排球等16個體育場,現在基本是閒置狀態。”趙女士告訴記者,“按照森林防火規定,一年有7個月屬於森林防火期。封山時這些體育場也就被閒置了,感覺挺浪費的。”

近日,趙女士再度致電本報反映浮山有不少黑松乾枯死去。她還提出,浮山多處登山臺階修到半道就斷了,因為沒有登山臺階,浮山山頂的植被和稀薄的土壤被登山者踩踏嚴重,好多地方岩石裸露,這種破壞是無法修復的,希望引起重視。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邱 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