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用心干好扶贫—记汉滨区沈坝镇富田村第一书记胡纪军

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更是最大的发展机遇。胡纪军是2017年安康农商银行派驻汉滨区沈坝镇富田村任第一书记,自任职以来,始终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位,紧紧依靠、团结富田村“三委”班子,聚焦第一书记职责,突出“四抓”工作方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党建引领抓统筹。

抓党建、谋发展是第一书记的首要职责,如何让基层党旗高高飘扬、党员干部凝心聚力,如何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又是一个难解课题。实践总结出“学习”“沟通”“带头”六个字,学习掌握政策、提高占位、指导工作;沟通达成共识、增进互信、形成合力;带头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务求实效。通过”三个环节使富田村基层党组织增强了团结、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特别是70岁老党员黄孝礼,现在坚持参加党员活动,与三委班子一道学政策、讲民风、道党恩,令全村党员干部十分感动。

“ 双联双帮”抓宣传。

做好扶贫工作政策宣传到位也很关键。在沈坝镇的创新部署下,实施“双联双帮”,胡纪军带队整合“四支队伍”成立4个脱贫攻坚宣传工作小分队,分头帮联贫困户和非贫困户,采取了形式多样的宣传:一是利用党员大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院落会宣讲政策;二是利用宣传车、高音喇叭巡回宣传;三是发放宣传彩页、送教上门;四是利用悬挂横幅、板报、公示栏等宣传;五是利用电话、微信等与外出务工人员宣传联系;让群众了解政策、开阔眼界、改变观念、坚定信心;使干部和群众在政策宣传中增进互信、加深友谊;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极大的消除了“等靠要”思想。他帮联的贫困户陈宜广、龚昌顶等,目前已脱贫,并主动加入宣传小分队,一起宣传倡导新民风,现在的富田村已经从原来矛盾复杂的矿区村逐步转变为乡风文明先进村。

上下联动抓帮扶。

有效的工作时间是干好一切工作的保证,严格遵守驻村工作纪律,勤奋务实、履职尽责。年初先后协助村三委制定了发展规划、脱贫计划,并带头向全村群众公开第一书记2019年工作承诺、按照承诺事项、时间节点、完成进度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对下勤调研、勤总结,争取最大理解;对上勤汇报、勤请示,争取最大支持。一是累计争取安康农商银行无偿捐赠资金78.4万元,改善了富田村村道绿化3公里、改善办公条件,助推产业发展和贫困群众搬迁入住,为群众的办事、议事提供了方便、舒适环境。二是充分发挥行业优势、用足用活“5321”政策,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2户85万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资金活力。三是积极探索破解“三变”改革难题,鼓励引导成立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种养殖专业合作社2个,带动32户贫困户脱贫增收。通过帮扶,真正下沉到户、帮扶到人,因户施策,促进了贫困户增收、实现了已脱贫和计划脱贫户两业全覆盖和住房、饮水、健康、教育保障。

夯实基础抓落实。

自驻村以来,胡纪军跑遍了全村80%的农户和100%的贫困户,摸清了村情、掌握了户情、理清了思路,做到了工作开展有底数、制定计划有重点、帮扶规划有路径、落实措施有对象,采取周安排、月研判、季总结、逐人逐户逐项排查梳理、对标对表建立问题台账、限时整改销号,夯实了基础。目前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初显:建成了村委活动室、文化室、卫生室、文化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贯通了4公里村连接路、3公里产业路,完成了2.2公里水泥路硬化,新建水塔2个,水窖3处;按照人房对应,不闯三条红线的原则,让45户164人贫困群众搬进了新居;积极开动脑筋,将富田村1400余亩坡地、荒山规划建成了产业园区,发展核桃园600亩、拐枣园500亩、桑园100亩、药材30亩、养蜂30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