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丁克家族"已步入晚年,現在他們後悔了嗎?聽聽過來人咋說的

首批"丁克家族"已步入晚年,如今他們後悔了嗎?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過去,在大部分人的觀念裡,家裡孩子的數量和幸福指數是成正比的。以前大家都是靠付出勞動力來獲得收入,所以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尤其是男孩子。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思想的轉變,再加上某些不可抗的生理因素,還是有一部分人選擇不要孩子。

而第一批"丁克家庭"已經步入了晚年,他們會不會後悔呢?聽聽過來人怎麼說吧。

首批

我的阿姨和姨夫,兩個人今年都已經快五十歲了,到現在一直都是兩口子過日子,沒有孩子。

阿姨和姨夫在剛結婚的那段時間,國家開始實行了"計劃生育"的政策,而且那時候姨夫處在創業的階段,每天都很辛苦,壓力很大,所以兩個人一直沒有著急生小孩。

過了幾年以後,姨夫的事業相對穩定,開始有了想要孩子的打算。不過試了一段時間,阿姨並沒有懷孕。

後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阿姨現在的身體情況成功懷孕的幾率非常小。不過,阿姨和姨夫兩個人對比也沒有特別傷心。

他們覺得現在的生活狀態挺好的:兩個人週末的時候經常自駕去周邊的郊區放鬆心情,放假的時候還會出國旅遊,平時想幹什麼就能幹什麼,完全沒有束縛。

漸漸地,兩個人就沒有了想要孩子的想法,打算做"丁克一族"。就在前幾年,他們還資助了一個貧困孩子上學,不過也並沒有打算領養孩子的想法。

現在兩個人雖然年紀越來越大,可活得比年輕人還要瀟灑,每天逍遙自在,還給自己都買了保險,養老也沒有負擔。

首批

我也跟阿姨討論過這件事,我問她難道真的不擔心沒有孩子的話,老了沒人照顧自己嗎?你現在後悔當初剛結婚的時候沒要孩子嗎?

阿姨跟我說"其實在醫生說我不容易懷孕的時候,我是有一些失落的,總覺得沒有孩子的家庭不夠完整,也會擔心養老的問題。

但現實就擺在那了,不能懷孕我也是沒有辦法。好在你姨夫很體諒我,一直在安慰我,說二人世界有多幸福。

後來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開始投入到生活中。慢慢地我發現,沒有孩子的生活還是很有趣的,別人在送孩子上學,我們在家安靜地吃早餐;別人為孩子的學習操心的時候,我們在討論週末去哪玩;別人在為了孩子的開銷兼職的時候,我們在外面旅行。我們有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精力,不必'為孩子活'。

說到養老的問題,其實很多有很多孩子的家庭,父母的養老一樣會有各種問題,還不如靠自己更靠譜。"聽了阿姨的話,我很佩服,這個年紀的人能把這個問題看得這麼透徹,相信她的晚年會非常幸福。

首批

現在還有很多年輕人,很有想法,雖然身體健康,可以生育,但也堅持不生小孩兒。朋友小李就是這樣的人:小李和丈夫在結婚前就告訴丈夫說,她以後一定不會生孩子。而她的丈夫也有著同樣的想法,兩個人一拍即合。

兩個人現在結婚已經五年了,真的沒有要孩子。雙方的父母總是在勸他們,催他們生孩子,可兩個人完全聽不進去,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

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寶媽的我,還是非常羨慕小李的。同樣是三十歲的年紀,她的生活是下班後逛街、看電影、旅遊等等。而我,除了工作的時間,幾乎全都要圍著孩子轉,以前的興趣愛好都被孩子給"剝奪"了。

首批

的確,生孩子並不是人生中必要的一步,也並不是說大部分家庭都有孩子,就一定要和別人一樣要生孩子,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人生的權利。不過,如果真的決定要做"丁克"的話,有些問題還是要想清楚的。

首批

第一個,女性身體狀況不允許你反悔

有的夫妻剛結婚的時候,決定要做"丁克",不想生小孩,想一直享受兩個人的甜蜜。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身邊的人都有了孩子,夫妻倆年紀也大了,對於孩子這個問題的想法有所轉變。

這時候,兩個人想要孩子了,但女性已經過了最佳生育的時期了,甚至是過了生育的年齡了。因此尤其是女性,要想清楚。

首批

第二個,做"丁克"的原因

很多人只是一時興起,覺得兩個人更甜蜜;或是覺得孩子開銷大,自己負擔不起;又或是覺得生孩子很疼,不想生,所以選擇不要孩子。

但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還是不建議大家做"丁克"。如果不是因為不喜歡孩子,其他的原因不要孩子的人們,總有一天會後悔的。而到了後悔的那一天,再想要孩子可能就已經來不及了。

雖然現在不少老人還是靠自己養老,但有個一兒半女,還是會因為他們的照顧、關心而很溫暖。如果做"丁克"的話,就算是少了給孩子花銷,也要多留些錢作為"養老基金",防止突發的狀況。

首批

不管怎麼樣,"丁克一族"還是很有勇氣的,畢竟他們要面對太多的流言蜚語。每個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選擇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就好。

不過,真的要選擇做"丁克"之前,還是要慎重地考慮,不要讓自己以後後悔。大家對於"丁克"是怎麼看的呢?一起在下面交流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