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白起為何不把俘虜押送回秦國做徭役,而是直接坑殺?

老劉品讀歷史


第一個原因,這批俘虜和秦國不一心,並不是真心投降,而是力竭而降。這是因為,這批趙軍中,除了有趙國的正規軍以外,還有大批的上黨軍民。這些上黨軍民,原來就是韓國人,因為不願意成為秦國的臣民,才投靠趙國。

而長平之戰中,他們逃出上黨,和趙軍一起抵抗秦軍。可以說,這些人是鐵了心和秦國抗爭到底的。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老老實實為秦國做徭役呢?無怪乎白起這樣評價這批俘虜:

武安君計曰:“前秦已拔上黨,上黨民不樂為秦而歸趙。趙卒反覆。非盡殺之,恐為亂。”

因此,在白起的眼裡,這批俘虜,一部分是上黨的逃亡軍民,一部分是反覆的趙軍,他們不可能做秦國的順民,一旦有機會,他們一定會造反作亂,還是殺了最為妥當。

第二個原因。在長平之戰中,秦軍損失過大,使得秦軍死亡過半,而且國內消耗太大,國困民飢。這個時候,這四十萬俘虜的吃飯問題就成了秦國極大的負擔。

這些俘虜不是真心投降秦國,他們就是一顆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拿秦國缺乏的糧食,去餵養潛在的敵人,白起是不會做這樣的事情的。

第三個原因。那就是白起急於抓緊時機,攻下邯鄲滅趙。在長平之戰中,趙軍表現出的戰鬥力讓白起震驚。趙軍是他一生中遇到的最強的敵手。因此,為了免除後患,白起決定利用戰勝的威勢,一舉拿下邯鄲,滅了趙國。

但是,由於在長平之戰中,秦軍損失過重,秦軍已經沒有餘力去一面攻打邯鄲,一面去妥善安排這麼一大批心懷惡意的俘虜。這就使得白起陷進了一個難題。

而攻打邯鄲的戰機稍縱即逝,時間緊迫。在這種情況下,白起只有當機立斷,儘快解決這個問題。白起做了權衡之後,決定殺掉這批俘虜,以免秦軍進攻邯鄲時,後方因為這些俘虜出現變亂。

由於以上三個原因,白起將這四十萬趙軍俘虜全部坑殺。歸根結底,秦軍在當時沒有能力去消化這些俘虜,使之為己所用,才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歷史笑春風


當時秦昭襄王只有兩種選擇,要麼放,要麼殺,於是要求白起殺。而白起同樣只有兩種選擇,要麼遵旨要麼抗旨,通過權衡,只能遵旨。簡單說就是,安置不可能,就近怕人跑,帶回關中的話太遠,任務太大而且風險也大,畢竟是二十多萬成節制的趙軍,而且是讓他們背井離鄉,當然還沒有說成本的問題,二十多萬張嘴要糧食的;放掉怕縱虎歸山再回來咬自己。先看地圖

長平之戰時雖然秦國對東方六國有軍事優勢,但只是單挑來說,如果是六國聯盟,秦國是絕對害怕的。

再繼續

長平離邯鄲按當時算是五百米,但是離咸陽起碼在千里之外。長平之戰的趙軍主力其實是上黨的韓軍,據考證,大概一多半以上,所以不可能勝利之後把降卒安置到長平旁邊的上黨,而投降後如果秦王把他們就近安置到河西,離上黨太近肯定會逃離,搞不好回到家鄉立馬就能繼續武裝,秦國經過大戰已經傷筋動骨,肯定不希望跟這些人死耗。

所以殺是最好的選擇,因為軍隊本來也沒有仁慈的義務。

但是這個歷史,鄙人是很懷疑的,如果真的一戰全殲趙國主力,為什麼一年之後趙國能反敗為勝?

所以長平之戰坑殺事件就算有,不可能坑殺什麼四十萬,二十五萬的可能都不多,估計殺了幾千,而且趙國主力一定是上黨民兵,這樣才解釋得通接下來的秦國大敗。

還有一個很大的疑點,太史公所說秦國傷亡過半更不可信,趙軍被圍64天,最後用自殺式衝鋒,秦軍以弓弩倚壁壘堅守,傷亡不可能那麼大,所以只是一個被無限誇大的故事。

所以如果是真實情況,殺是最好的選擇。


潛龍跨漠


戰國時代的戰爭是滅國之戰,戰爭的目的不僅僅是攻城掠地,還要盡最大程度削弱敵國的戰爭潛力。敵國的戰爭潛力是什麼?在戰國時代最大的戰爭潛力就是人口,消滅敵國的有生人口可以儘快結束戰爭。秦趙之間的長平之戰,兩國都是傾全國之力在戰鬥,秦國15歲以上的男子都徵發到了戰場,趙國同樣將15歲以上的男子徵發到了戰場。兩國國內以婦女、老人、小孩為主,護國兵力十分少,二十萬趙軍押送回秦國做徭役,風險太大。無論是集中管理,還是分散管理,都會給秦國的內政帶來極大的風險!

古代戰爭拼人口,還拼糧食,秦趙長平之戰前後歷時三年,秦國國內糧食十分短缺,要養活二十萬趙國俘虜,十分困難。讓這些趙國人去種地,一是沒有那麼多荒地供他們種,二是沒有那麼女子嫁給他們以穩定他們(男人有妻才有家,才能穩定)。趙國俘虜一旦恢復了體力,在秦國呆久了,必然會思念家人,於是他們就會逃亡。成群的逃亡,沿途會產生許多的社會治安事件,追剿他們也需要花費軍響和時間。如果六國再合縱攻秦,而秦國國內的趙國俘虜趁機發難,那麼秦國危矣!秦國一旦被六國攻破,那麼被屠殺的人就變成秦人了。

秦國養不起趙國二十萬俘虜,放歸趙國等於白打了三年仗。長平之戰秦軍亡者過半,如果放了二十萬俘虜,那麼趙國立刻武裝起來攻擊秦國,那麼秦國又危矣!不論是放歸趙國,還是押回秦國做徭役,都是不現實的事,都不符合秦國的最大利益,因此二十萬趙國俘虜只能被殺。後世很少大規模殺俘虜,那是因為統一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大家都是中國人,投降了就行了,沒有必要多殺。戰國時代,雖然七雄都是華夏族人,秦趙兩國還同祖同宗,但是秦國人是秦人,趙國人是趙人,不是同一個國家的人。

長平之戰,秦國出兵六十萬,傷亡三十餘萬;趙國出兵五十五萬左右,陣亡四十五萬有餘,其中二十餘萬人降秦,除240名小兵被釋放外,其餘皆被坑殺 。趙國軍隊強悍,秦軍攻擊廉頗的壁壘,趙括主動出擊期間以及衝圍時,秦軍傷亡三十餘萬,付出這麼大的傷亡才完成合圍趙國主力大軍。樂毅伐齊時,俘虜了齊軍三十餘萬,這些軍人被燕軍押到遼東做苦役,數年間全部被折磨致死。樂毅用仁政化齊,卻將俘虜用來做苦役,充分說明戰國時代戰爭的殘酷性。


大秦鐵鷹劍士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戰國時期規模最大的戰役,此戰以白起坑殺40萬趙軍而告終,其實關於這一事件白起也有過自責,從他臨死之前說的話便可以看出來。

武安君引劍將自剄,曰:“我何罪於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當死。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殺。 《史記》

一句“長平之戰,趙卒降者數十萬人,我詐而盡阬之,是足以死”道出了此次戰爭的慘烈,道出了白起的無奈。

我認為造成白起活埋趙軍的原因有兩點∶

1.如果秦國把這四十萬人養起來,那憑空多了這麼多張嘴吃飯,白起又在異國他鄉,軍糧自己軍隊都供應不上,怎麼可能讓這麼多趙軍來吃自己的軍糧。

2.如果白起把趙軍收編的話那風險就更大了,如果能一舉攻下趙國還好說,那萬一跟趙國耗個十年八年的,誰也不能保證這些降兵會不會重新歸趙。

所以說,其實白起也不想殺這麼多降兵,有些事情還是要以國家為重,拒絕一切私人感情。

長平之戰可以說是既成就了白起,又毀了白起。此戰過後白起也因功高震主落得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


單槍匹馬你別怕,一腔孤勇又如何,這一路你可以哭,但不能慫。

我是歌華頌夏,如果您覺得此文寫的不錯,請點個贊再走唄😛


歌華頌夏


因為人數太多了,已經超出了秦國能夠承受的投降人數了。

自古受降如受敵,對於降兵的處理,其實很容易出現降而復叛,大面積逃亡,甚至就地暴動等現象。因此對於降兵,一般的做法是分散打亂編入己方部隊,由於被稀釋進了自己的部隊中,這些降兵出於少數與劣勢,因此就無法作亂,直到慢慢被同化吸收掉。而如果是那種苦大仇深的敵人,一旦吸收進部隊肯定和自己的士兵無法和睦相處的,那就只能拆成小股人馬,分批發往全國各地做苦役,比如築橋修路,挖山採礦等等。對於這樣做苦役的降兵,雖然已經沒有武器了,但即使拆散後的人仍是一個小群體,所以具有潛在威脅,需要派遣小股的軍隊進行看守,以防止暴亂出現,實際上古今中外囚犯暴亂的事例數不勝數。

然後回到我們的主題上,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勝利了,但也只是慘勝,自身同樣傷亡過半,且糧草被大量的消耗。在這種情況下,多出了四十萬降兵,幾乎就是四十萬個定時炸彈。首先,人數太多了,沒辦法打散稀釋進自己的部隊裡,真要是編入秦國軍隊,誰被稀釋了都不好說。其次,還是人數太多了,拆分之後發往各地做苦役的話,我覺得一是沒有那麼多地方安排,二是看守這四十萬降兵需要牽扯太多秦國本國的軍隊,就算一個人能看十個人,也需要秦國分兵四萬人,這對於大戰之後的秦國來說,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再分出四五萬人來看守趙軍實在是有些困難。

最後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秦國養活不起這四十萬人了。為了長平大戰,昭襄王親自前往河內督戰,徵發全國的民夫輸送糧草,實際上這一戰也是兩國國力的對耗,在白起打贏之前,已經消耗了太多的時間與糧草,實際上趙軍在被包圍後,秦軍圍困了很長時間,就是等待對方彈盡糧絕在一鼓作氣消滅。這種長時間的對峙與包圍,對於秦國自身的消耗同樣大得驚人,因此打贏之後的秦國,如果繼續養活這多出來的四十萬趙軍,秦國自己的經濟可能就先崩潰了。

因此,綜合了種種考慮,只能選擇將這四十萬降兵慘無人道地殺掉,雖然事出無奈,但確實成為了白起光輝一生的汙點,畢竟戰場上對戰怎麼殺都不過分,而對於手無寸鐵的降兵,當就是屠殺了。


大黃扯點歷史


一場耗時多年的戰爭,耗費了雙方太多的精力。一方失敗,另一方慘勝。如同兩個高手比武,一個斃命,一個重傷。

1、口糧不允許。慘勝之餘,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收拾戰場,處理戰死者屍體,治療傷病,撫卹家屬,論功行賞等等。而如何處理20餘萬戰俘,是個很大的問題。押送到秦國,最起碼要大量供應糧食,要安排押運人員,安排接收地方。其中最不好弄的就是口糧,幾十萬人作戰三年,趙國就是因為缺糧,才選擇主動出擊,死中求生。而秦國則利用河道千里饋糧,才保證了前線的供應。一下子多出來20萬人,口糧問題根本無法解決。

2、心不在秦,難以利用。

而且這些戰俘,還有建制,處理不好隨時可能逃亡,甚至暴動。這些戰俘,妻兒老小都在趙國,即使到了秦國也會千方百計的回來。所以不如坑殺。

3、震攝敵國,製造恐怖。

通過坑殺,直接在肉體上消滅了敵國大量有生力量,震攝和削弱敵國,從而達到不戰而使而使敵國屈服。


鄭說豫見


白起就算了吧。

秦發源地甘肅,陝西不過是當年東出最先征服的地方。

周幽王被犬戎殺死後,豐鎬(西安)被犬戎殺得片甲不留。

秦國發源地在甘肅天水,秦公墓在甘肅隴南禮縣大堡子山。

秦攻破豐鎬(西安),趕走犬戎,代替周幽王定都咸陽。

秦王仁厚,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秦王滅六國,靠的是割地,真正攻城的有幾個?

人屠白起敗壞秦王名聲,被秦王直接賜死。

秦王嬴姓趙氏,秦王殺白起是為趙報仇;白起死後,秦王四十年未攻趙。


用戶67724358697


殺降這件事,肯定是錯誤的;站在秦王、白起的角度,也是不得已的事,實在是沒有什麼好方法了,原因如下:

一、幾十萬戰俘處理不好,會釀成大禍,殺掉雖粗暴但有效

殺俘不祥,殘殺俘虜歷來被人們鄙視、唾罵,可歷史上有很多的名將都幹過這種事,比方說鉅鹿之戰後,項羽坑殺了20萬秦軍;官渡之戰後,曹操也殘殺了好幾萬降軍;李廣、薛仁貴、常遇春等都幹過類似的事,其中尤以白起殺降的人數最多,達40萬,被罵了上千年。

幾萬、幾十萬血淋淋的屍體,我想是個人都不忍,《大秦帝國》裡白起也非常內疚。問題來了,明知這樣做不好,為什麼還要堅持呢?把他們釋放了,或者就地安置下來,不行嗎?

當然不行,幾十萬青壯年很難管理,倘若趙國再來誘導,後果會很麻煩,有很多將領、帝王因為仁慈,結果倒了大黴,最典型的就是商紂王帝辛。

歷史上的商紂王,很可能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毛澤東就非常欣賞他,1958年,曾做出下列評價: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它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第二年,再次談到了帝辛:

商紂王是很有本領的人,周武王把他說得很壞。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後失敗了。

在毛澤東看來,帝辛失敗就在於俘虜政策不好。把很多俘虜安置了起來,然後他帶兵征戰,周武王抓住時機,起兵作亂,很多俘虜趁機響應,來了個裡外夾擊,商朝滅亡。

當然,這裡絕沒有提倡殺俘虜的意思,只是說處理不好俘虜,會很麻煩。當沒有太好的方法時,簡單粗暴地殺掉,會減少很多禍端。

二、秦國糧草緊張、傷亡慘重,承擔不起趙軍反叛的後果

長平之戰後,秦國也損失非常大,國內空虛,倘若一段時間後,這幾十萬趙軍在秦國內部造反,後果會非常可怕。

實際上,過個一年半載,這些士兵反擊的可能性非常大:

首先,他們的妻子兒女都在趙國,肯定捨不得;

其次,秦趙打了好幾年,有不少降兵的家人慘死在秦人手裡,面對殺父仇人,又有多少人能放得下?

再次,待遇肯定會下降,心裡反差大。歷史上的降兵,基本上都享受不了正常國民待遇,在秦國,基本上就是奴隸做苦工,受人白眼歧視,這對於驕傲的趙國士兵來說,心理落差很大,心理不順,鬧事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最後,趙國不會甘心,肯定會暗中策反。根據各種史料,趙國總人口估計也就在300萬左右,超過500萬的可能性極小,40萬精銳,大約相當於10%的總人口,還是青壯年男性,沒有他們,趙國怎麼恢復生產?怎麼增加人口?暗中策反是必然的。

與其以後處理大麻煩,還不如早點斬草除根,估計當時秦王、白起都是這樣想的。

三、秦國有斬首的慣例,將士依人頭領賞,有殺俘動機

秦國作戰極其殘酷,歷來有斬首的慣例。比方說商鞅變法前的石門之戰,秦軍斬首魏軍6萬;從白起開始,斬首規模不斷創紀錄,伊闕之戰,斬敵24萬;鄢郢之戰,楚國傷亡不計其數。

原因就在於,秦國戰後論功行賞是依靠斬敵人頭的,斬敵越多,得到的爵位、錢財封賞就會越多,秦軍作戰有砍頭殺頭的動機。

因此趙軍投降後,秦軍的選擇就非常有傾向性了:拿人頭,領封賞!面對著巨大的誘惑,即使秦王、白起禁止殺降,估計士兵也不會同意。

殺掉這些手無寸鐵的俘虜,是秦王、白起、秦國士兵的共同選擇。

綜上所述,殺掉40萬趙國降兵,是秦國上下的共同選擇,這樣不僅可以除掉未知的大麻煩,也能夠安撫奮勇殺敵的秦國將士,40萬降兵,苦矣。


小楊品史


長平之戰後,白起坑殺了四十多萬趙軍降卒,震驚列國!很多史籍對這段歷史都有明確的記載,唯一不同的只是具體人數的差異。但是,對於白起為什麼選擇大規模殺降的原因,幾乎所有史籍都諱莫如深。似乎此舉就是白起自己作出的決定!而白起也因為這件事被後世貼上了“戰爭屠夫”的標籤。



白起為何要大規模殺降

在中國古代,殺降是被認為“不祥”的,明初的名將常遇春就因為殺降而受到過明太祖朱元璋的處分。可常遇春殺降也僅僅是小規模屠殺而已,人數最多也就小几千。可即便如此,常遇春也沒能逃過處分,雖然這種處分更多地是做給別人看的。



白起與常遇春還不一樣,他坑殺的可不是千把人、幾千人,而是活生生的四十多萬條性命!如此大規模地殺降,不僅彼時的歷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古往今來中國戰爭史上也幾乎沒有出現過。南京大屠殺三十萬同胞遇難,可那是“牲口”“禽獸”——小鬼子乾的!那幫玩意根本不能算人!就是一群披著人皮的“牲口”“禽獸”。而且,那是對外戰爭,在中國內戰史上大規模屠殺降人恐怕也就白起一人了!這麼重大的事情,白起恐怕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開秦昭襄王的。



可是,秦昭襄王的態度卻頗為耐人尋味。他並沒有對這四十多萬趙軍降卒的安置作出任何指示。或者說,秦昭襄王的態度就一個——“你老白自己看著辦。”這就讓白起非常難辦了,全部拉回秦國顯然是不現實的。首先,秦昭襄王並沒有表示接納。其次,四十多萬人,如何轉運?如何養活?不掌握行政部門和錢袋子的白起根本無法解決。放回去?那更加不可能,放回去這一仗不是白打了?而且平白無故讓趙國重新擁有了四十多萬大軍!白起不傻,無論如何也是不會這麼幹的。那麼,白起只剩一個辦法可選,那就是殺光這四十多萬趙軍降族。否則,時間一久,難保不生出什麼亂子。而且,彼時的白起也根本沒有“餘糧”養活如此龐大的戰俘群!



秦昭襄王為何“逼”白起殺降

秦昭襄王作為彼時秦國的最高統治者,為什麼會選擇沉默呢?這顯然是不正常的。個人認為,這其實就是秦昭襄王給白起下的套!是刻意為之。當然,彼時的秦國短時期內無力消化這四十多萬降卒也是一個客觀事實。那麼,為什麼本人要說這是秦昭襄王給白起下的套呢?這還要從白起的背景說起。



長平之戰結束時正逢秦昭襄王驅逐“四貴”、逼宣太后“退休”之後不久。彼時,宣太后和穰侯魏冉雖然“退休”了,但是在秦國朝堂上的影響力並沒有完全消除,白起便是其中的代表。白起之所以在秦國迅速崛起,卓越的軍事才能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和秦昭襄王的孃舅穰侯魏冉關係密切,魏冉是白起的“伯樂”。換一種說法,白起是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嫡系!讓宣太后和穰侯的嫡系掌握兵權,剛剛奪權的秦昭襄王始終有如芒在背、如坐針氈之感。秦昭襄王所有行為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收回白起的兵權!



白起坑殺四十多萬降卒,舉世震驚,作為秦國的最高統治者,秦昭襄王必須有所表態。但是這種表態卻有著很大的學問。如果要低調處理,可以像朱元璋對常遇春那樣,雷聲大雨點小,大事化小、象徵性地處分一下完事。可如果無限上綱上線,那就又是另一回事了,足以要了白起的性命!更不用說是手裡的兵權了。當然,白起畢竟是國之柱石,是一等一的武將,對於秦昭襄王而言,他還是有用的。因此,秦昭襄王並沒有立即以此事發難,僅僅是在觀察白起,以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處置白起。無論處置與否,私自坑殺四十多萬趙軍降卒的罪名都足以將白起拉下馬!這無異於是秦昭襄王對付白起的大殺器”。



白起似乎並沒有改換門庭的打算,甚至連投名狀也沒有給秦昭襄王遞上一紙!反而喧賓奪主,直接要求秦昭襄王讓自己乘勝一舉拿下趙國。這本應是秦昭襄王的“戰略謀劃”,現在卻成了白起的“要求”!很顯然,這並不是秦昭襄王想要看到的。於是,心明眼亮、加之打著自己小算盤的范雎給秦昭襄王找來了換下白起的理由——“秦軍疲憊,需要休整”。秦昭襄王就坡下驢,召回了白起。



直到此時,秦昭襄王依然沒有下定決心除掉白起。可白起卻自己把自己送到了刀刃上。白起被召回之後,索性甩起了臉子,撂挑子了!後來,秦軍再次攻趙,屢戰屢敗,秦昭襄王企圖利用白起收拾殘局。可白起不幹了,死活就是不上戰場。一個為戰爭而生的武將不願上戰場了,也就說明他對秦昭襄王一點用處都沒了!更何況,白起還是宣太后與穰侯魏冉的嫡系,留著他幹什麼?幫宣太后、穰侯奪權嗎?最終,秦昭襄王下定了處決白起的決心。當然,惡人還是范雎來做。白起就這樣被秦昭襄王賜死在了前往戰場的路上。當然,這次出征白起是心不甘情不願被逼啟程的。這一次,白起坦然接受了命運的安排,也使得秦昭襄王原本設下的套失去了原有的作用。白起願意去死,不需要秦昭襄王再找更大的理由了……



為什麼不把趙軍降卒用作苦力

秦國為什麼不把這四十多萬降卒待會秦國服徭役、充當苦力?首先,彼時不是秦始皇時期,秦國並沒有鄭國渠、秦馳道、秦直道、長城、阿房宮、始皇陵等大型國家工程,根本不需要如此數量眾多的苦力。其次,秦國彼時屬於小農經濟,農業生產分散,並沒有大規模的集中“農場”。讓這四十多萬人集中勞動顯然不太現實,分散勞動又無法讓秦人放心,根本無法合理安置。其三,如果不從事生產,養活這麼多人,對秦國的經濟壓力實在太大!拉上戰場?更加不可能!這些人戰場倒戈幾乎是可以預見的!因此,彼時的秦國根本沒有短期內消化這麼多戰俘的能力,這也是秦昭襄王默許白起殺降的一個客觀原因。


農民工老楊歪說歷史


因為人數太多了,已經超出了秦國能夠承受的投降人數了。


自古受降如受敵,對於降兵的處理,其實很容易出現降而復叛,大面積逃亡,甚至就地暴動等現象。因此對於降兵,一般的做法是分散打亂編入己方部隊,由於被稀釋進了自己的部隊中,這些降兵出於少數與劣勢,因此就無法作亂,直到慢慢被同化吸收掉。而如果是那種苦大仇深的敵人,一旦吸收進部隊肯定和自己的士兵無法和睦相處的,那就只能拆成小股人馬,分批發往全國各地做苦役,比如築橋修路,挖山採礦等等。

對於這樣做苦役的降兵,雖然已經沒有武器了,但即使拆散後的人仍是一個小群體,所以具有潛在威脅,需要派遣小股的軍隊進行看守,以防止暴亂出現,實際上古今中外囚犯暴亂的事例數不勝數。

長平之戰秦國雖然勝利了,但也只是慘勝,自身同樣傷亡過半,且糧草被大量的消耗。在這種情況下,多出了四十萬降兵,幾乎就是四十萬個定時炸彈。首先,人數太多了,沒辦法打散稀釋進自己的部隊裡,真要是編入秦國軍隊,誰被稀釋了都不好說。



其次,還是人數太多了,拆分之後發往各地做苦役的話,我覺得一是沒有那麼多地方安排,二是看守這四十萬降兵需要牽扯太多秦國本國的軍隊,就算一個人能看十個人,也需要秦國分兵四萬人,這對於大戰之後的秦國來說,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再分出四五萬人來看守趙軍實在是有些困難。



最後一個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秦國養活不起這四十萬人了。為了長平大戰,昭襄王親自前往河內督戰,徵發全國的民夫輸送糧草,實際上這一戰也是兩國國力的對耗,在白起打贏之前,已經消耗了太多的時間與糧草,實際上趙軍在被包圍後,秦軍圍困了很長時間,就是等待對方彈盡糧絕在一鼓作氣消滅。這種長時間的對峙與包圍,對於秦國自身的消耗同樣大得驚人,因此打贏之後的秦國,如果繼續養活這多出來的四十萬趙軍,秦國自己的經濟可能就先崩潰了。

因此,綜合了種種考慮,只能選擇將這四十萬降兵慘無人道地殺掉,雖然事出無奈,但確實成為了白起光輝一生的汙點,畢竟戰場上對戰怎麼殺都不過分,而對於手無寸鐵的降兵,當就是屠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