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韓國人同仇敵愾,為何日韓貿易戰下的日本人“反應冷淡”?

窮極一生追尋的大伊萬


日韓兩國就實力來及拿給我,韓國距離日本還是很大的。韓國目前有些產業看上去的確是比日本強,但是不代表日本不會做。日本的底層科技實力在全球還是處於領先和強勢的,這個韓國還是比較欠缺的。


殘崖開空


韓國的國民氣質與日本的國民氣質是迥異的。


首先,韓國人的民族情緒較濃,愛國主義情緒強烈,這是一件好事。不過韓國就是過於“熱血”,導致有時候愛國主義進入到了一個偏狹階段(當然偏狹並不是指此次韓國對日本發起的一系列索賠事宜)。比如韓國足球隊,為了贏球,贏回國家榮譽,在賽場上用盡各種小動作。又比如在對待鄰國的文化遺產上,搶先申報,光耀自國文化,這些做法都值得商榷,事實上也傷害了韓國的國家形象。


相反日本自戰後起,因為“軍國主義”的緣故,就對“國家”兩個字保持著距離和敏感。時至今日,日本很多學校,都不升日本國旗,也不唱國歌。日本的國家主義情緒,不像韓國那麼濃烈,人們對國家的觀念也保持著適當的距離。


此次韓日爭端,韓國民族情緒高昂,是其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教育一貫的呈現,而日本呈現出冷感,也是日本人DNA的外在呈現。


其次,兩國人民的個性也不同。看韓劇和日劇就能感受到了,韓劇裡韓國人經常扯著嗓子主張著自己的主張。但日本人則是凡事隱忍,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咆哮出自己的真心話。


這次事件,日本人也顯示出了一個忍字。一直忍讓韓國,直到大阪G20辦完,韓國總統離去,日本才突然“咆哮”端出槍炮。韓國則是一臉懵,然後繼續“咆哮”,全國抗日。


日本人則不疾不徐,打蛇打七寸,看你怎麼辦。顯示出了兩國對爭端解決的思路和方式方法是不同的。


韓國跟臺姓某島不一樣,韓國自二戰後,大力清楚國內的日殖色彩,清除韓奸,發憤圖強,這是值得肯定的。反觀某島,認賊作父,數典忘祖。凡事甘願擔任人家槍把子,最後收到了什麼下場呢?韓國GDP以及科技發展已經遠超某島。



北京不冷東京熱


韓國和日本之間的“無硝煙的戰爭”已經進展到白熱化,隨著日本政府7月4日針對出口到韓國的電視、智能手機等顯示屏上使用的氟聚酰亞胺,以及塗抹在半導體基板上的光刻膠、清洗半導體的高純度氟化氫進行單獨許可審查外,日韓兩國掀起了從未有過的“刪白名單”貿易大戰。

雖然普遍都說由於日本的技術壟斷,所以韓國人損失更大,但是貿易是互利的,賣給韓國的東西少了,損失肯定是雙向的。但不同的是兩國民眾的反應,韓國被制裁,全韓民眾同仇敵愾,幾乎是自發性的開展了一系列的“排日”行動,如超市拒絕出售日本商品、拒絕買日本車(在韓國的日本車本來就沒多少銷量),乃至於抵制前往日本旅遊。而日本人對韓國的熱情卻還較大程度的保留了下來,從赴韓的日本遊客數量就能夠看出來。

先說韓國的態度,除了中國外,韓國是赴日遊客的第二大國,據日本觀光局公佈的統計資料,在2014年之前日本的外國遊客中韓國還佔據第一,直到2015年才被中國超越。但從7月開始,赴日的韓國遊客數量銳減,8月同比減少48%之多,韓國遊客的減少,也使得日本的外國遊客數量出現了11個月以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2.2%。

日本啤酒遭到韓國抵制,目前銷量慘淡

韓國遊客的數量減少對一些依賴韓國遊客的日本地方城市也是很大的打擊,九州島由於據韓國較近,一直以來都是韓國遊客鍾愛的旅遊勝地,但從7月以來韓國遊客人數急劇減少,同比減少約50%,8月更慘下滑80%以上,當地的旅遊業苦不堪言。

除了旅遊,韓國國內聲勢浩大的“不買日本貨”的運動已經鬧得沸沸揚揚,根據韓媒報導,日本產的啤酒在8月份首次失去了長達10年間全韓銷量第一的寶座,在韓國曾經很有人氣的優衣庫,目前也有4家門店由於沒有客流已經倒閉。

據韓國輿論調查機構REALMETER9月19日發表的調查結果,參加拒買日本製品的韓國人已達65.7%,創此項調查以來的歷史新高。

但有趣的是,與韓國的激烈反應相反的是,訪問韓國的日本人在7、8月份數量反而有所增加,根據韓國觀光公社發表的旅遊統計數據,7月份訪韓的日本人同比增加19.2%,8月份人數則繼續增加。日本國內也並未掀起“不去韓國旅行”或者“不買韓國貨”的抵制潮,對於去韓國旅遊,日本人仍然樂此不疲。就是說,雖然大多數日本人支持對韓國進行一定程度的“經濟制裁”,但是落實在行動上,就完全沒有韓國人那種“同仇敵愾”的精神和熱情了,日本“說說而已”的態度和韓國“說到做到”的態度呈現鮮明對比。

這主要是由於韓國過去悲慘的歷史所決定的,韓國是遭受日本侵略最嚴重的國家,韓國勞工也是日本強徵比例最高的,所以日本的細微行動很容易刺激韓國人“被侵略的歷史記憶”,加之經濟制裁和歷史問題之間緊密連接,所以日本對韓國發動的貿易戰就像火上澆油一樣,讓韓國廣大民眾立刻興起“反日情緒”並擴散開來。

但是日本人沒有韓國人那種遭受侵略的“歷史傷痛”,也就是說,沒有韓國那樣的被喚醒的“不來日本旅遊”和“抵制日貨”的歷史性動力,韓國法院判決日本企業賠償戰時朝鮮半島勞工,對日本民眾也缺少現實性的影響力度,因此日本對韓國的制裁,基本上是政府上的“單打獨鬥”,民眾參與的熱情極低,凡事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淡態度。


科羅廖夫


對於日本來說,韓國人在經濟上對本國經濟的衝擊要小得多,且容易找到替代國,由於掌握了一些在世界上也屬高端的核心技術,和韓國人對抗要輕鬆從容些,畢竟,就是從國土面積,幅員上講,也是韓國人所不能比擬的,對峙韓國人它的手段要豐富許多,也就更加坦然,淡定。


風雲軒7


簡而言之,日本掌握核心技術!全球的各種精密設備,比如手機上的攝像頭,感應器等!像華為,三星貌似也是採購的日本設備!日本掌握著這些,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勇士之光


雖然討厭棒子,仇恨鬼子。畢竟棒子在綜合國力上同小日本本來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在漢語裡,只有日韓日韓,從沒聽過韓日韓日。同樣,無論《朝日新聞》還是《朝鮮日報》,中日韓或中韓日,從來不會有日韓中,或韓日中的提法。實力,才是決定一切爭端的最終因素。其實日韓爭端對中美都是有利的。希望棒子再二一點,抵抗到底!希望小日本再狠一點,整完了棒子趕緊來認爹。😂


吳楚古邑一一菜根譚


這就是素質……用心去處理、做好很多事情……沒有必要把瘋狗當回事……病好了……不用談……病沒好……談不請……文在寅是想做皇帝的套路……可能與日本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