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恩愛的祕訣是“相敬如賓”

一段好的婚姻能讓人找到安全感、自我價值和存在意義。

英國詩人塞繆爾說過:“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使它失敗。”

婚姻,是夫妻雙方都需要花心思經營的共同事業。想有一個好的婚姻,那就請先找到夫妻相處的秘訣吧。


婚姻裡,請把自己當外人 | 夫妻恩愛的秘訣是“相敬如賓”

相愛的我們,為什麼進入婚姻就不愛了?

問答上有這麼個問題:“如果有來生,你還會嫁給你現在的老公或老婆嗎?”

評論區的投票欄裡,有76%的人選了“不會”。

評論裡清一色都是在吐槽自己婚姻伴侶的:“不會,即使有來生我也不會對現在的伴侶感到滿意”、“如果有來生,我寧願不結婚”、“來生再也不見”……沒有很多字的回覆,透出的卻都是人們對婚姻、對伴侶的失望和一個個不盡相同的故事。

我一邊看評論一邊覺得疑惑:是什麼原因,我們從恩愛的情人變成了婚姻裡的仇人?究竟是婚姻本身會把人變壞還是我們的習慣在作祟?

據報道,中國的結婚率創了最近10年的新低。而民政部門披露的一組離婚數據更讓人心驚:在2019年的第一季度,僅僅三個月的時間,離婚人數就已經超過一百萬人,差不多每3對夫妻結婚,就會有1對夫妻離婚。近三十年來,離婚數量上漲了6倍多,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

我有一個閨蜜,跟她前夫談了7年戀愛,結果結婚不到半年兩個人就離婚了。提起這段短命的婚姻,閨蜜都直言是婚姻把她的美好愛情給毀了,以後決不會再踏足婚姻。

是的,我們仍舊敬畏婚姻,滿懷憧憬地走近它,卻發現它是那麼地脆弱,我們茫然不知所措,卻找不到延長它壽命的秘訣。

婚姻裡,請把自己當外人 | 夫妻恩愛的秘訣是“相敬如賓”

每一段失敗的婚姻後面,都有它的原因。性格不合、出軌、對前任念念不忘,這些都是我們所總結出的原因,可殊不知,婚姻就像果子,總是內裡先壞掉外面才會表現出來。產生這一切外在結果的根源,其實是我們隨著時間的推移對伴侶越發“習以為常”,失掉了彼此相處的距離感,這才是婚姻失敗的頭號原因。

沒有人的婚姻一開始就是奔著離婚去的,兩個人之間總有過甜蜜和幸福,所以才一同踏入了婚姻的圍城。只是身處圍城中,隨著朝夕相處接觸時間的變長,伴侶間原本的親密和互相尊重漸漸被冷落和不耐煩所取代。

你有多久沒有跟你的伴侶平心靜氣地聊過天了?你有多久沒有再見到你的伴侶開懷大笑了?你有多久沒有為伴侶製造過小驚喜了?你有多久沒再送過禮物給你的伴侶了?

你是不是覺得:都這麼熟了,哪還用這麼客套,這都是談戀愛時才需要花的心思。

如果你這麼想,那就真的錯了。感情是一棵樹苗,要記得隨時灑水、施肥、護理,否則即使它一開始長得再好,有一天也會枯萎掉。維持婚姻和談戀愛一樣,都需要花心思。

婚姻裡,請把自己當外人 | 夫妻恩愛的秘訣是“相敬如賓”

我們常常不覺得自己的枕邊人值得尊重,反而卻對外人極盡友好和讚賞;我們習慣了伴侶的付出,不再覺得對方的付出是需要感恩的;我們都覺得結了婚彼此就是熟人了,就理所當然的在對方面前肆無忌憚發洩自己的不滿……

我們對伴侶越來越苛刻和不友好,卻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是熟絡的一種表現。我們越來越自私,只管著自己爽而忽略掉對方對方的感受。

可是,我們都忘了,伴侶和我們一樣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她有隨時離開的權利。因為愛你,所以你才有了傷害對方的機會,不要等到一切都無法挽回,才想起你沒有好好善待過對方。


婚姻裡,請把自己當外人 | 夫妻恩愛的秘訣是“相敬如賓”

什麼樣的愛情才能讓婚姻長久?

第一次讀《楊絳傳》我就被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故事驚訝到了,心想,如果把我換作是楊絳,或許早就和錢鍾書分開了,也就不會有這樣的愛情佳話了。

楊絳是我國著名學者、翻譯大家,但她最廣為人知的一個身份,是“錢鍾書的妻子”。

楊絳和錢鍾書是一見鍾情的,而錢鍾書是個除了讀書、寫文章就什麼都不會的人,生活自理能力特別差。

楊絳在倫敦生孩子住院時,錢鍾書每次去探望,都會告訴妻子:“我做壞事了。”

錢鍾書所謂的“壞事”,不是在家打翻了墨水瓶把房東家的桌布染了,就是把檯燈砸了,或者把門軸弄壞了,生活自理能力差得連好好地走著路都能磕到頭。

楊絳每次都不慍不火對丈夫說道:“不要緊,我會處理。”然後每次都耐心為丈夫善後,使得錢鍾書對她很是感激,也對她非常信任與尊重。

錢鍾書對楊絳所說的“不要緊”深信不疑。楊絳依舊鄭重其事,照顧著錢鍾書。

錢鍾書也會心疼操持家務的妻子,他作詩說:“捲袖圍裙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湯。憂卿煙火燻顏色,欲覓仙人辟穀方”。錢鍾書擔心每天做飯的煙熏火燎,會害楊絳容貌受損,還幻想傳說中的仙人,能給一副“辟穀方”,可以讓楊絳不用吃飯而長命百歲。

就是這樣的相互扶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才讓楊絳和錢鍾書的婚姻顯得那麼恩愛和與眾不同。

沒有人的婚姻不繁瑣,但有人卻可以把繁瑣的婚姻生活過成詩。


婚姻裡,請把自己當外人 | 夫妻恩愛的秘訣是“相敬如賓”

用對方法才能在婚姻裡恩愛過一生。

在《愛的五種語言》裡,查普曼博士說:愛是一種抉擇,愛的目的不是得到什麼,而是為你所愛之人付出什麼。

在所愛之人面前,讓他感覺到被愛、感覺到幸福,那麼他才能回報給你愛,因為愛的力量是相互的。

愛,就是要妥協和付出的。既然因為愛走在了一起,要想把愛繼續下去,那就要想辦法去學習和改變。

多考慮美好的婚姻生活將會給你帶來的好處。這種對新生活的嚮往,會讓你忽略那些潛在的困難,從而更願意鼓起勇氣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 多用換位思考的方式關注對方;
  • 多用鼓勵的話語讚美對方;
  • 多和對方交流、耐心傾聽對方的需求;
  • 多製造和對方的獨處時刻,並準備一些小驚喜;
  • 偶爾送對方一個小禮物,即使不貴重,對方也會很高興能收到你的心意。

沒有哪一份婚姻是容易的,我們需要付出愛,用心經營,找到雙方都喜歡的方式相處,這樣才會收穫更多的愛和幸福。


婚姻裡,夫妻間的恩愛不一定是熱烈的親密,久處兩不厭、平淡中互通心意才是恩愛的最高境界。

所以,愛著吧,就像是初次相遇的陌生人那樣,對對方充滿尊重與理解,為愛情保溫;用“相敬如賓”來給婚姻保鮮,在平淡的流年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作者簡介:我媽喊我是吃貨——原名:吳小旭,有兩個小萌娃的新手辣媽+情感領域的碼字愛好者,情商不高但敢愛敢恨。歡迎關注,如有不足,請多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