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女人過著怎樣的生活?是為孩子、工作還是養老作安排呢?

Cocotang88888


四十歲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說的。這個年齡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家庭收入高低,家庭成員的健康與否,都是直接的因素。不管情況怎樣,必定都是要養好孩子,照顧好老人,特別要保住自己的身體。生活過得好不好,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根本區別就在於你本人怎麼取經營生活,什麼樣的心態決定過什麼樣的生活!


不怕老的心


我41歲。

你說的這些都不是我生活的主要內容。

我的生活沒有雞飛狗跳,只有歲月靜好。

我有一個女兒一個兒子。女兒初一,住校一週回家一次。兒子四年級,私立小學每天晚上七點半回家。

我的主要日常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看書、寫文、做情感諮詢。每天充實而快樂。

健身、跑步,保持身體的年輕態。

這是我想要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選擇按自己的意願過一生的權利,也只有按自己的意願過的一生才有意義。

祝你幸福!


欣諾情感


四十不惑,70後的我們。

我覺得每個時期的側重點不同吧!

這個年紀的我們在養育孩子的同時,不要丟掉自我,即使不出去工作,也應該有一份收入,做到經濟獨立之餘,開始規劃自己的養老。

我在三十以後就開始考慮自己的養老問題了,所以陸續買了兩套自己的婚前小房子收租,以房養老,然後買了兩份養老保險,不論今後情況如何,至少不會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負擔,養老問題解決之後,做任何事就沒有了後顧之憂。

後來結婚生子,因為是自己帶孩子,再加上不想錯過孩子頭幾年的成長,所以現在基本上就一心撲在兩個幼兒身上,對於現階段的自己來說,照顧培養好孩子比什麼都重要。有時,會開玩笑說,現在孩子就是我全部的事業。

下一步,過兩年孩子上幼兒園了,並不打算閒著,雖然即使不工作也能養活自己,但個人而言更喜歡生活充實一些,讓自己過得更有價值一些。

40歲以後,人生還是有無數的可能,只要你願意,只要你夠努力,不是嗎?




閒來度浮生


四十歲還沒到,暢想一下五年後的生活。

四十歲的我,是為工作、孩子還是養老做準備呢?

工作

四十歲的時候,希望自己做的是自己特別熱愛的事,而不是為了生活而做著自己不喜歡的工作。

有一天和我的一個學生聊天,學生說其實並不是很喜歡軟件開發這個工作,當初進入這一行純屬是因為看中這個行業的高薪資和發展前景,而不是真正的熱愛。

我問他想做什麼,他說他想成為一名情感博主,幫大家分析一些情感問題。

本來我想勸他好好工作,別胡思亂想了,話到嘴邊也沒有說出口,想想自己,多年前就想成為一個旅行博主,一邊旅行一邊寫文章,把自己的旅行攻略分享給大家。

多年後,我仍舊是我,沒有實質性的改變,除了在馬蜂窩上斷斷續續的寫著遊記,其他毫無變化。

其實我覺得自己還是沒有逼自己一把,捨不得跨出自己的舒適區,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著。

有人說,夢想會造就一個強大的心臟,來對抗現實的殘酷,人情的冷漠,無邊的孤獨和未知的恐懼。

因為還有著夢想,即使即將邁入四十的我們彷彿年輕了一般,開始讀書寫字。二十多歲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愛好是什麼,有點渾渾噩噩,三十多歲的時候發現從小到大能堅持下來的好像就是閱讀和寫點東西,那暫且就算作是愛好吧。

當你在此愛好上深耕的時候,發現有愛好真好,以至於我在日常工作感到不快的時候,可以讓愛好來趕走壞情緒,不喜歡的人和事可以做到完全不用理會。

後來從網上了解到有這樣一群人:“只工作,不上班”,特別羨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為那樣的人。不需要把時間浪費在通勤上,不需要適應辦公室文化,自己賺自己的錢。

知識變現的時代,“只工作,不上班”是越來越多人的一種生活方式。

不上班的人從而得到了所謂的人生自由,但是又從某種意義上講不再受別人的約束了,而自己必須要約束自己,要絕對自律,才能把這樣一種生活狀態進行下去。

希望四十歲的我,能只工作不上班,隨時隨地的工作,又能隨時隨地的做自己,把有限的時間投入自己喜歡的事情當中,用有限的時間去愛自己想愛的人。

技能努力提升中。



孩子

四十歲的時候我的孩子才上小學三年級。我發現身邊的很多人都會跟我說這麼一句話:你的孩子那是沒上學呢,等他上學了你就知道了。

大學時候有個關係很好的同學,畢業後結婚,結婚後生娃,這麼多年在家相夫教子,一直過著平平淡淡的小日子。

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都挺好,學習成績不錯,也很懂事,在班上是班長。同學平常對孩子也很嚴厲,當然每一個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能理解,可是孩子突然有一天不想去上學,厭學,哭哭啼啼,鬧到最後沒辦法同學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輔導了一兩次孩子才有好轉。

我當時也勸過他,別逼的太緊,才一年級。她說等你孩子上學你就知道了,家長都是這種心理,想孩子能更加優秀一點。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今年孩子突然生了一場大病,大人和孩子受盡了磨難,真的很讓人心疼。成績在健康面前就變得不值得一提了。而我們嘴上總經常說,只要孩子平平安安的就好,其他都順其自然,現實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順其自然的呢?

我有一個男同事,小孩上幼兒園開始學習在線英語,一節課幾百塊,就玩那個樂高說花了幾萬。小孩上一年家長都開始焦慮了,弄作業弄到十一二點,平常只要聊天就會嘆氣,原因就是小孩的作業、學習成績之類,搞得我們也開始莫名的焦慮。

孩子還沒上學的我,也想著只要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樂樂地成長就好,不成材能成人就好。希望自己能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導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後有自己的愛好和追求就行。同時家長也要不斷地思考,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才是利於他成長的。

四十歲的我,希望孩子健康快樂。



為老年生活做準備

近兩年接觸到一個詞叫Fire 運動。

什麼叫Fire運動?就是以“儘早實現經濟獨立,提前過上退休生活”為目標的一種生活方式。

Fire運動始於美國,人們通過降低物慾、過極簡的生活,來迅速攢夠一年生活費的 25 倍,早早在 30 歲出頭就退了休,過上了閒適的生活。每年靠4%的理財收益生活。

這種生活方式有贊成的有反對的,也有人說根據中國國情完全不可能實現。

其實也有很多人實現了這樣一種生活。我不能說五年十年我也能做到,但是確實欣賞這種方式。

開始踐行極簡一段時間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真的是降低了物慾,讓家裡變得越來越整潔,讓生活變得越來越舒適,不知不覺也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不想陷入一個被消費綁架的狀態,生活在錢的焦慮裡,開始學習理財。手有餘糧心裡不慌,把錢真正用在刀刃上。

正如查理·芒格所說:“走到人生的某個階段時,我決心要成為一個富有之人。這並不是因為愛錢的緣故,而是為了追求那種獨立自主的感覺。我喜歡能夠自由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說是為老年生活做準備也好,說是為後半輩子做準備也好,開始正式金錢。

英國有句諺語:“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其次是現在。”

四十歲的我希望已經走在理財的正軌上,不想像老鼠賽跑那樣,永遠無法擺脫忙碌的生活現狀,永遠為錢奔波,為生活焦慮。

總之,四十歲那天來臨的時候,但願歲月靜好,還有夢想,孩子健康可愛,愛的人還在身邊。


徐億億


為什麼不能同時兼顧呢?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應該已經學到了更多增長更多的智慧,有能力安排好可能發生的一切。孩子是未來,也是我們的期盼,我們一生最大的成功可能就是孩子。給孩子好的環境是我們的義務,孩子的學習也是毋庸置疑的,必須要關心幫扶。我們已過了不惑之年,也需要為晚年考慮做打算,這個年紀孩子應該都住校了,應該有寬裕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業,正是奮鬥的年紀我們就要奮鬥!加油!


西域薔薇


那要看經濟情況,如果經濟寬裕就會少操好多心,如果手裡沒錢那就不是一般的累了,身體累心也累,稍一鬆懈就可能養老就成問題了,我現在就處在這個尷尬處境裡,只有不斷努力了,希望前面的路順暢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