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即將翻篇 後市機會點在哪裡

國慶節後,A股表現不盡如人意。彼岸的美股在歷史新高附近磨刀霍霍;隔壁的日經指數靜悄悄的創出年內新高。反觀A股,磋商剛剛傳來利好,科技股三季報業績增速不達預期、新股發行加速、經濟數據不樂觀等利空因素形成共振;A股非但沒有突破9月高點,反而向箱體中軌靠攏,尋求支撐。

市場情緒高漲時,所有的利空都是浮雲,而市場一旦進入縮量陰跌階段,投資者杯弓蛇影,草木皆兵。9月A股一共10只新股申購,而10月安排了29只,加上11月5日的1只,一共30只在排隊,其中22只是科創板!市場低迷,但外資不離不棄的買入,擁抱核心資產依舊是主流。

針對月末新股密集申購問題,我們可以把7月科創板25只一起登場作為一個參考。當時市場從箱體上軌3050打到下軌2800點,期間還有摩擦升級因素的疊加;此時此刻,剔除摩擦因素,大盤迴踩2800~3050點箱體中軌2920點附近,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十月即將翻篇 後市機會點在哪裡

我們經常驚訝於成熟資本市場的長牛行情,A股牛短熊長。其實中國不是沒有牛市,樓市不是走了30年大牛麼?相比較發達國家,我們在整個大類資產配置中,股票配置得太少太少,房產配置得太多太多。中國房產總市值十倍於股市;隨著房地產拐點的到來,只要有十分之一的資金從房產遷徙到股市,那對於股市來說都是質的飛躍!而這,就是我們始終對A股不離不棄的最重要原因!

十月即將翻篇 後市機會點在哪裡

最後說一說配置問題:金融+科技+大消費這三條線貫穿了年內行情,目前科技股處於休整狀態,畢竟被寄予厚望,而三季度成績單拿不出手;大消費在豬肉和茅臺拉動下,短線號召力越來越弱,畢竟上面有天花板的存在;而金融,尤其是五大行,還具有估值優勢,大家不妨關注一下。

十月即將翻篇 後市機會點在哪裡

對於科技股,細心的投資者可以跟蹤一下業績增速逐步提高的品種,相信到四季度末,又將進行年報預增甚至年報高送轉預期的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