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頓口中魚率高,為啥浮漂卻出不來頓口?怎樣才能調出頓口?

在剛學釣魚的時候我們可能只會抓大頂漂,黑漂之類的動作。但是老釣友們卻總說頓口中魚率也很高,直接抓頓口能極大的提高中魚率。但是在釣魚的時候卻迷茫了,浮漂出不來頓口,或者有頓口提竿也不中魚,那麼該怎麼辦呢?又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有頓口?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就來聊聊頓口的那些事兒,希望對新手釣友有所幫助。

都說頓口中魚率高,為啥浮漂卻出不來頓口?怎樣才能調出頓口?

很多釣友不明白頓口為啥也能中魚,其實可以這樣理解頓口:頓口是短暫而輕微的黑漂,而黑漂則可以理解成連續有力的頓口。一般來講調得比較靈頓口出現的就多,釣得鈍頂漂就多。同時和浮漂的漂型,線組的搭配,鉤餌的比重有很緊密的聯繫。目的是讓魚兒在吸食餌料的時候打破鉤餌,浮漂之間原有的平衡,浮漂就出現頓口了。如果這些環節處理好了,哪怕是在冬天也有很清晰的頓口,這些處理不好那就只能抓死口了。

都說頓口中魚率高,為啥浮漂卻出不來頓口?怎樣才能調出頓口?

1,要注意浮漂吃鉛量和鉤餌的比重

浮漂的吃鉛量有大有小,但是吃鉛量一定要注意和鉤餌的比重搭配。現在天冷,很多釣友都換上了小鉤細線。但是秋季又是個多風的季節,吃鉛量太小了拋不出去,於是換上吃鉛量較大的浮漂,還用小鉤細線作釣。比如說調平水釣2目,這時候因為鉤餌太輕,這個2目的範圍特別大,可能在八字環觸底之前浮漂一直都是2目。很多釣友又沒有驗漂的習慣,粗找底後隨便把浮漂往上推一段距離,一看剛剛好2目,卻不知道這時候子線都完全躺底了,處於極鈍的狀態,這時候能有頓口才怪了。即使有口也是以頂漂居多。

都說頓口中魚率高,為啥浮漂卻出不來頓口?怎樣才能調出頓口?

2,魚鉤的大小和魚情要匹配

魚鉤的大小決定了你餌團的大小,如果餌團比較小,魚兒個體比較大,出現的頓口會非常強烈。如果餌團比較大魚卻比較小,魚兒就很難將餌料吸入嘴裡,出現頓口的難度就比較大,即使有頓口出現也是有氣無力的。即使勉強將餌料吸入嘴裡,也會因為比較強的異物感馬上吐鉤,中魚率會非常低。

如果出現有氣無力的頓口,建議考慮一下魚鉤是不是太大了。當然了,你打算釣個體比較大的魚的時候這種狀態就可以直接忽略,專心等清晰的頓口就可以。

都說頓口中魚率高,為啥浮漂卻出不來頓口?怎樣才能調出頓口?

3,餌料的狀態會影響頓口的表現

餌料的軟硬不同,黏度不同魚口也會不同。一般來說餌料的適口性越好魚口就越清晰,如果餌團太硬,魚兒吃在嘴裡的異物感會特別明顯,即使吞進嘴裡也很快就吐出來。如果融散性太好,餌料入水就融散了或者到底了馬上脫落,那麼浮漂肯定是不會出現頓口的。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餌料的適口性顯得特別重要,如果餌料太硬,太黏,比重過大,魚兒想吃也吃不動。浮漂的表現就是抖動而不是頓口。不妨適當的減輕餌料的比重,讓餌料更蓬鬆一些,魚兒輕輕一吸就能吸入嘴裡,就不愁出不來頓口了。

都說頓口中魚率高,為啥浮漂卻出不來頓口?怎樣才能調出頓口?

​最後:除了以上3點以外,餌料的味型也是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如果餌料的味型對魚兒沒有吸引力魚兒都不會進窩,就談不上什麼頓口的事情了。另外,在搭配餌料的時候要注意味型的搭配,千萬不能串味,不然魚兒進窩了也不敢吃餌就麻煩了。尤其是在冷天的時候,很多釣友都知道餌料要加腥,就添加好幾種腥味餌,最後窩子裡全是魚星卻不吃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