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今的社會,同學聚會是最無聊的”,對此你怎麼看?為什麼?

合肥寶迅


人世間,啥人都有,同學聚會無非就是大家在一起熱鬧一下,有空去參加一下也無坊,泰然處之即可。


手機用戶50062567662


“如今社會,同學聚會是最無聊的”這一說是對的!

我是七四高中畢業的,畢業四十五後的今天,據瞭解已有十個左右與世長辭了。如今健在的都是六十歲以上的人了。前些日子創了個老同學微信群(二十多人,其他的聯繫不上),在群上相互瞭解才知道,有的混得不錯當上局長等官職,有的經商成富生活無憂,有的命運坎坷至今還忙活在田間地頭生活困難!

前些日子,有人倡議來個老同學大聚會,我對此舉覺得不聊,因為我畢業後的幾十年由於無能和無奈一直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忙農活,生活和身體不敢面對,在老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

所以覺得不聊,只好說聲:

對不起,聚會我一定缺席!


He182866620


如今社會流行什麼`同學聚會,朋友聚會,戰友聚會,等等聚會!就我個人觀點來看,以上聚會可以理解。但是從我經驗得出以下結論!例如,同學們聚會,少年時代的同學,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再次相見,步入中年時代,有的過的容華富貴的生活,有的一貧如洗。同學之間差距之大!聚會時說說笑笑。真正辦個正事,誰能幫??前不久,我們同學聚會,三十年相聚,有一位同學家庭非常困難,我提議每人拿出二百元錢資助這位同學,但是百分之九十的同學都不願意拿出這二百元去資助這位同學!我感到很震驚!!什麼叫同學情?戰友情?統統都是"花鳥雲煙"聚會結束後,我邀請我的三位同學,親自到困難同學家裡,進行了調查瞭解和慰問!每人拿出六百塊錢,資助這位困難老同學!使這位同學感到了世界的溫暖,也感到了同學之間的情與暖!人生短暫,有難就幫,這種美德應該傳承下去!讓困難同學沒有忘記他們!讓今天的同學之情,變成更加美好的明天!讓世界充滿愛!


男壹號37818


我個人觀點,參加同學聚會是一生不會感到遺憾但會後悔的事。我是七七級高中畢業,今年虛歲60。那時一級四個班,每班70人左右,年齡相差在1一3歲的也有,每班有十多個女生。七七級同學運氣差,上小學逢"文革"開始,高中畢業"文革"結束動亂停止,當年恢復高考。這屆學生的感情主要是在勞動和艱苦的生活中產生的。那時是兩年制,大都是十五六歲的孩子,兩年一幌而過,沒學到多少知識,能相處和自已喜歡的同學就身邊那麼幾個,大多數只是認識的熟人。其它班的只是眼熟而已,碰見了可打招呼或不打招呼了也行但互不介意。畢業至今已四十多年了,相遇的只是少數。從一個青年到有了兒女孫子且滿頭白髮的老人,真是天大的變化。世上有了聚會熱,有錢有臉的熱心同學開始組織籌劃,通過各種方式發送通知,聚會應到四個班280人,實到80餘人,在全國各地上班或打工的不少,沒來可理解,但也有空閒時間不參加的。雖然聚會地點在母校,但農民身份的同學參加的很少。從這點上我感到很遺憾很悲哀。是他她們不願見老同學嗎?不是,我反覆想,是自尊心阻擋了他。所以,這多年社會上演"聚會潮"而愈演愈烈,同學聚、戰友聚、知青聚、延伸到大學、中學、初中、甚至還有小學同學聚會。我認為不要盲目組織聚會,否則結果就是失敗。這也驗證了一句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謂的同學一場只是知己知彼的那幾個人而已。


手機用戶61272972076


看了這個議題,感覺有點意思。好多人都來吐槽,褒貶不一。忍不住,我也順便吐槽吐槽。我是八九屆的高中畢業的,那時學校資源短缺。三四個鄉鎮,才有一所有高中班,而且只兩個班級。高一不分班,高二分文理班。三四個鄉鎮,十幾萬人,只選出了一百多個高中生,千里挑一。在芸芸眾學子中,不是王者,也是王者了。那時大學的資源更有限了,一百多高中學子,走進大學校門的也就一二十人。百分之八十的還是要面對現實。畢業二十年聚會,三十年聚會,我們都辦過。同學初見面,也是熱情高漲,無比激動。激動過後,便是你一夥,他一夥。各自找各自的同志,訴說離別的思念,和生活的煩瑣。當年考上大學的,也不見得比落榜的過得好。沒考上的,也不見得低人一等。心裡不平衡,只是各自心裡在作怪。沒人羨慕你,也沒人嘲笑你。人家不和你比,但你不能不和別人比。因為人生在世,沒有攀比,就沒有進步。良性競爭,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不論你今天身處任何崗位,只有不斷的學習,不斷的進步,不停的充實自我,你才能立足於不敗之地。雖不能成為人上人,但也絕不能自暴自棄的輪為人下人。所以今天,我們都在拼命的努力,活出個樣子來,不為光給別人看,更要給自巳看。這才做人的秉性。天行健,男兒當自強不息!加油,加油,我們都是新時代的弄潮人。


冬日暖陽415


同學聚會就是喧耀的小舞臺:女生們打扮得花枝招展,男生們打扮得油頭粉面;一個個像電影明星似的,女的扭著水蛇腰,一開口像林志玲的嗲聲嗲氣,讓人一聽做作;而男的一坐下來,帶有車標鑰匙往桌上一放,囗袋裡挖出極品煙甩手就發,一副大款樣;混得差的男同學坐在邊上,也沒人搭理,2——3人竊竊私語……20年前有人通知我參加了一次,當時擺地攤賣化妝品的兄弟勸我不要去,沒意思;2年前有人通知他去參加同學聚會,卻沒有人通知我,讓他轉告我,我問他去不去,他說2o年未見到同學了,去看看,我啞然失笑:”他現在是老闆了,從擺地攤的變成了老闆,當然要去看看……”可我現在是一個輔警,不好意思,社會就是很現實,同學會也變味了……


CGQ654321


我的體會與你不同。


前年七月八號,我參加了我們高中同學畢業三十週年的同學聚會,正是這次聚會,它將改變我的晚生活及人生後半程的方向。


也許是自卑,也許是人生的不如意,高中畢業後,我跟同學些都沒有聯繫,只是在二十年前偶遇了我的一個比較好的同學莉。班級組委會就抓住這個線索,他們說:畢業三十年了,一直都沒有我的消息,幾次大聚會都只是給我寄了信,卻沒有消息,這次聚會搞得特別隆重,特別有紀念意義,一定要把我找到,先叫莉來農貿市場找我,找不到我的話,組委會的四名同學就利用星期天來農貿市場挨家挨戶的問,總有人知道我的去向。

聽到莉這麼說,我好感動,加了班級群,同學們紛紛問候我,要我一定參加,他們說這次大聚會,遠在廣東,廣西,哈爾濱,北京,上海的同學都會回來的。

我想到自己一事無成,生活困窘,婚姻正遭遇危機,我拒絕參加,於是我們住校的十幾個同學紛紛加我微信私聊,說不管遭遇什麼,都盼望看到我去參加聚會,有什麼難題大家幫我一起解決,我們不求什麼,只求健康,快樂,幸福就好。在她們的一再要求下,我還是去了。


見到闊別三十年的同學和老師,我喜極而泣,我還收到了幾份專門為我做的電子像冊,參加活動的視頻,我把這些都珍藏在我的手機裡,隨時拿出來看。


有了同學們的關心與鼓舞,從此我像變了一個人,我不再自卑,不再自怨自艾,我重建了自信,工作起來也有勁了,不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走出了人生低谷,認識到我是一個獨立的人,不再依賴婚姻而立,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學會愛自己,欣賞自己。

我慶幸參加了這次聚會。


緣生緣滅


我也說兩句同學不集會的好處:這裡,我就只說倆件事,第一件就是是在去年吧,我房東老闆娘發一個視頻,視頻裡有幾個人都是在40之內吧,裡面就有三個人是穿黑色西裝吧倒在地上,這倒地的旁邊還有女人哭,這個場景裡也還有幾個活人不知是站著還是在椅子上坐著我已記不清了,但有一個實事我還記得很清楚,我問我房東老闆娘這個視頻灬老闆娘說這不是她的同學集會,是他表親發來的,是在河南同學集會中有的當了老闆的有錢的說話裡邊刺了沒錢的穿的差的…還有一件事就是在今年常德石門橋同學集會唱歌,女同學唱歌男同學就是那個親熱勁一味地站在女同學的背後與旁邊,他一手託著女人的腰一手握著這女人的那隻沒有拿話簡的手腕很是真切親熱地隨著那個唱歌女的姿勢親迎地表情,還…我不說下去了,這次同學集會也真出了點格,人性真的一面是自私的,這次有兩個視頻,一個是唱歌,一個是女的被自家丈夫殺了親人也是在旁邊哭,這也是同學的集會…


華蘭84


好多年以前,北京有個單位打算調我進京工作。有個在部委工作的老領導的夫人對我說:“北京人情淡,我們住一個樓的沒幾個來往的,見面說話的人都少。”一番話說的我心涼。

可是與小學、中學、大學同學聚會卻從沒這種感覺,一個字:親。網上噴同學聚會的一般只有一個理由,就是成功的同學顯擺,大多數同學趨炎附勢。我真的沒這種體會。我們同學中成功的不少,億萬身家的老闆有,全國勞模有,副國級、省級、地市級領導有,下崗工人也有。可同學們湊到一起,沒人顯擺,有錢的同學想出錢承包聚會費用,被大家罵一頓。同學就是同學,大家都退休了,感情一直沒有淡,距離近的,隔三差五聚聚,挺好的。

地區和地區不一樣,群體和群體不一樣,自然同學和同學也不一樣,我為我們同學驕傲。


建華72278


我不參加同學聚會。從學校畢業出來到今天42年過去,從未參加過。1982年班上搞了一次聚會,我失之交臂。後來聽劉忠同學反應不好,他說同學間在一起相互攀,沒意思!因為我對這個很討厭,所以後來的班上聚會我就再也沒有熱眼興趣過。後來的10年,20年,30年這三次班上的大聚會我都藉故推掉了。(五年小聚不算。)對此,同學有議論。我不聞不問。無非就是說我擺架子清高。對這種變了味的同學聚會我嗤之以鼻。50多個同學現在已經分成了369等,七八個小聚子。(就是話能夠說到一起的小派性。)他們哪裡是在真正聚會?純粹是在作派,演戲。演自己的老公怎麼賺錢,自己又怎麼怎麼地,小孩怎麼高職,小家日子怎麼過得羨慕,甚至還奢華。相互攀比,比得唾沫橫飛,笑的臉型都醜變了形。他們裡面的有個別人在學校裡面讀書就是這個樣子。幾十年過去了一點都沒有改。傳到我耳朵裡面的這些情況,我不參與去聽,我都能知道個大概。按理說我們班上這樣的聚會我是應該參加的。不像現在的學生,小學,中學,大學,一個讀書轉折點就迎來一茬新的同學,為以後的左一茬同學右一茬聚會,買下了忙的不亦樂乎的伏筆。好在我是一個堅信人生走自己的路,不在平別人講話,議論的人,所以沒有參加這樣的同學聚會,還心安理得慶幸自己"鬧中取靜″,“濁中擇潔”。 我沒有參加,有同學在後面就議論說:"你還別說吶,我們班上50多個同學裡,就數易小利和劉祥英他倆的兒子最有出息,中國科學院的博士畢業生,現在在瑞典搞科研,不管是從家庭狀況還是從家庭經濟來講,都不比我們哪個過得差。"我對傳話給我的人還是沉默的笑一笑。什麼也不好說,說什麼也不好。最後只能這樣說:大家都過的不錯,現在。這的確是我的真心話。抬頭看看中國,舉目哪個家庭,唧個年輕人,現在過得不好呢?國泰民安,國強民靜。體現在,人民安穩生活,上班的上班,家務的家務,爾後的時間跳跳舞,打打牌,搓搓麻將,釣釣魚,散散步……一片祥和的盛世畫卷。不參加同學那樣乏味的聚會,我有1000條理由。我和我的老婆是同班同學。都是從1968年的冬秋天,讀到1977年的酷暑畢業的。我沒有參加,她也沒有參加。1983年她參加了一次。當時她被同學叫去參加的時候,激動的都流出了眼淚。心裡想畢業五年了,這麼久沒有看全同學,好不容易參加應該是一次很高興的事情啊!那誠想參加了以後令她不快。她才知道昔日的同學那那份淳樸純潔已經蒙上了歲月的垢塵。對此她寒了心,以後的同學聚會,她已經沒了預期的興趣。這也就是我不想參加同學聚會的深刻原因。對今後的同學再聚會我做了徹底的拜拜。堅定地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