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又一怪現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為什麼很少有人用?

陳大帥ing


最近這幾年有一些地區農村禁止燒柴火灶,禁止燒煤,然後給農民安裝上了天然氣。當然我們說天然氣確實是一種比較高效衛生環保的新型能源,但是很多人裝完之後,卻不願意用。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部分村民安裝並非完全處於本心。講實話有些地方安裝天然氣是村裡要求統一安裝的,國家給予一定的安裝費補貼,自己再掏一部分。這時候不裝不行,甚至有些地方是禁止使用柴火灶,所以只能安裝。但是安裝完之後,別人又不管你到底用不用,所以很多農民就偷偷不用,仍然按照傳統的方式生活做飯。

其次,燒天然氣的成本開支比較大。以前農村地區燒柴火灶或者是燒煤,本身比較經濟節儉。而改造天然氣之後,費用這塊會增加很多,對於普通的農民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成本開支。很多農民捨不得花費這筆錢,所以並不怎麼捨得用天然氣。

再次,農村常住人口減少。現在農民越來越多的都到城裡面去打工了,甚至連老人也去城裡幫他帶孩子,所以在農村的常住人口可能不到登記人口的1/10。因此,除了過年過節以外,大部分時間村裡都是鐵將軍把門,房子空置著。所以這種情況下沒人使用天然氣,即使安裝也成了一個擺設。

第四,很多農村老人不會使用天然氣。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已經被固定化了,他們想要改變確實很難。而且從心裡講,很多老人不願意接受這種改變。因為這是一種要花錢的改變。再加上天氣,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對於很多農民來講也不願意留守在家裡的父母用天然氣。所以這些地方安裝天然氣之後也成了擺設。


牛希宏


我是河北的,老媽家就裝了天然氣,周邊的村子都裝上了,做飯大家都在用,說是比液化氣省錢,確實如此,至於取暖,真沒人打算用天然氣。

馬上入冬了,前幾天回老家,村裡的家家戶戶都準備了煤塊,我還很好奇,不是說不讓燒煤了嗎?村民說,天然氣取暖太貴了,一般的家一噸煤都用不了,一冬下來幾百塊錢足夠,天然氣就不能比了,一天至少幾十塊,三個月就得2000左右,大家直呼用不起,去年有的家庭用了,錢花了不少,溫度卻不高,所以大夥今年就沒考慮用天然氣了。


青青芳草地2018


說說我住的地方吧。

我住在村裡的小區裡,天然氣是新奧燃氣供給的,每年取暖倒是沒問題,但村子裡的住戶們可就沒這麼幸運了。

前兩年村裡煤改氣大改造,不讓燒煤,爐子也都讓拆了,統一安裝了天然氣。

第一個冬天,問題就出來了。咋回事?氣供不上!!!寒冬臘月斷氣了!別說取暖,連做飯都不行!可苦了村裡的老人們了,因為年輕人都進城或住小區,村裡住的大都是老人。後來村裡給各家各戶補貼電費讓開空調,前提是空調自己買。

另外,農村人不願煤氣取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成本高。

農村的房子面積大,而且房頂高,窗戶講究通透留得大,得燒多少氣才能讓那麼大的空間保持溫暖啊!

即使政府補貼,但不可能以後年年補。之前1000塊錢煤解決的事,現在得靠4000塊錢的氣!誰燒的起!


用戶7660973826622


座標威海乳山市,我公公村,正在安裝燃氣管道,。一開始村裡通知時,很多人響應的,估計是都不想燒煤了吧,費用好像是報名安裝三千多,一開始我以為沒有願意安呢哈,結果結束報名後,好像是大部分人都樂意使用燃氣!

我北京人,隨老公在他老家生活,我當然希望安裝燃氣啦,也加上我不會燒炕,不會使用大鍋炒菜吧,覺得燃氣能更方便些,我公公的村裡市裡很近的,雖然是村莊,但建設的環境挺好的。

村裡目前正在安裝,還不知使用的費用能達到多少哦,但個人感覺會方便些哦

以上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彼岸花葉子


這和農村裝自來水其實很類似!

就說說我們村吧,我老家在南方地區,村裡面至少有70%的家庭都自己打了水井,一些沒有水井的基本上也都到有水井的家裡打水,因為是鄰居,所以這樣的事大家也覺得沒什麼。最近一兩年村裡面搞自來水,安裝費是500元,我們村當時很多人都裝了,我家有水井也跟著裝了,今年是第三年,基本上每年我家用水的費用都在三四百元左右,可能很多人覺得三四百元錢不多,但是對於農村人來說,這樣的成本已經不算低了,畢竟以前大家用水基本上是免費的,所以從今年開始我們村很多人就開始不用自來水了,改用自家原來的井水了!

對於幾千元的天然氣來說,很多農村人肯定是接受不了的,首先安裝費用太高了,其次平時一年下來燒天然氣也要大幾百上千元,這基本上已經超出了很多農村人平時做飯,就說說我老家農村現在做飯用的什麼吧!

一般都是煤氣+燒柴+燒煤混搭的,像我們家燒煤氣的,基本上一年下來煤氣費用在一千元左右,不需要安裝,只需要買一套煤氣灶就可以了,大概也就一兩百塊錢,成本上相對於你們花幾千元安裝天然氣的要便宜太多了,如果我家裝天然氣要這麼貴,基本上可以說90%的村民不會裝,因為價格實在是太貴了。

其實這在農村談不上怪現象,而是實實在在的成本問題,雖然較天然氣比較的環保,但是過高的成本對於農村人來說難以接受,即便是現在普通的煤氣有些村民也都是很少使用,基本上只有過年過節或者來客人的使用下,平時一些留守老人都是燒柴燒煤做飯吃。


樓盤網


我大哥82歲了,和嫂子兩個人在農村生活,家裡安裝了天然氣。去年過年我回去看望大哥大嫂,家裡還是生的煤球爐,問他為什麼不用天然氣,他說家裡冷,天然氣一直開著,哪得多少錢啊?家裡不用天然氣是冷,用天然氣掏不起錢。


健康162610127


座標河北省唐山市,農村氣代煤工程參與者。別的地方不知道,我們這裡經各鄉鎮確定改造村莊,交由有氣源天然氣公司負責改造(注意是有氣源)。涉及改造戶天然氣安裝,不用花一分錢,全部國家專項撥款,每戶補貼氣價0.8元。

天然氣公司任務:首先保證改造戶取暖做飯正常使用。

至於為什麼很少人用?

分析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農村房子幾乎沒有保溫層,保溫能力差,致使壁掛爐燃燒時間長,天然氣用量大幅增加、費用高。

二是:燃煤天和然氣對比。

燃煤:可以取暖、做飯、燒水,一爐子煤全解決。缺點是汙染空氣、比較髒、只有一個屋子暖和(要想每個屋子都連接暖氣片,費用直線上升)。

天然氣:環保、乾淨、方便。

缺點:有點小貴(跟燃煤比貴不了多少,一個屋子的比較,經過實地考察)

三是:不會用。(沒錯,就是不會用)農村目前大部分都是老人,年青的都去城裡了,幾乎很少回家,對於新鮮事物接受能力差,你剛教會過兩天就會忘了,又找不到懂的人,只能凍著不用。

最後想跟廣大噴子們說句話,縱觀幾十年,國家的任何一個政策,首先保證的都是人民群眾的利益,你可以不喜歡,但請不要噴。

我們可以拒絕地溝油(不吃),拒絕垃圾食品、飲料(不吃、不喝),但是你可以拒絕呼吸嗎?


年百數騷風領各


我們村子裡就是這樣,天然氣管道全都已經鋪設完畢,但是卻沒有一家入戶使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安全

現在大多數農村家庭都是老人和孩子在家,年輕人都出外打工。老年人和孩子都不太會使用天然氣,就算有的會使用天然氣的,但在外地打工的家人也不放心。如果出現了天然氣洩漏或者使用後忘記關閉閥門,一旦引起火災老人很難做到相應的施救措施。

2,價格與實用性

我們這裡的天然氣,如果要入戶使用必須要繳納3300元的入戶安裝費,這個安裝費用與以後的燃氣使用費是不掛鉤的。而且只能固定在指定的地方使用,之後相要更換地方的話是非常麻煩的。再說家裡只有老人和小孩,老人過了幾十年的苦日子,他們勤儉節約的思想已經成為了本能的想法。再者就是在農村柴火到處都是,撿回家就能用還不花一分錢。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覺得他們會使用天然氣嗎


幹啥呢a


農村又一怪現象,幾千元安裝的天然氣成擺設,為什麼很少有人用?

若說當今農村幾千元裝的天然氣成擺設,很少有人用其實這種現象稱不上奇怪。在新農村的建設中,安裝天然氣,推廣電能,改造旱廁,集中住樓以及禁止散養牲畜家禽,禁止燒柴草禁止燒土炕,禁止燒秸稈等等,這些措施由一些專家提出來政府推行,設想和出發點都是好的。如果全面實現,我國的農村面貌農民生活都會上一個大臺階。尤其是農村環境也會大為改善。但是在實際的推行中並沒有出現這種期望的效果。原因是這些期望舉措有些超前。農村農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上升,需要現實的物質基礎。就目前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基本是在較低限度維持正常生活的狀態,沒有足以在生活消費上一個臺階的物質基礎。所以很多看起來優惠的政策優越的項目取不到相應的效果很正常,並不奇怪。就以安裝天然氣為例,用天然氣做能源燒飯取暖,不僅乾淨衛生而且方便快捷,但這些優越性要有金錢支持。雖然在安裝天然氣的初始可能會有一些政府補貼,但在之後的使用中都要有自家出錢維持,一個在農村種莊稼的農民家庭,一年下來基本沒有什麼經濟收入,自然消受不起這種乾淨清潔方便的天然氣。相形之下,做為種地農民,作物秸稈等可燃材料取之容易又不需支付金錢,自然而然成了農村家庭的燒飯取暖能源的不二選擇。當然如果農村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達到了應有的高度,一些專家期望的情形,如天然氣的廣泛使用,電能的使用,旱廁的改造,比較豪華的住宅,不用專家指導政府督促,農民自己就會去努力去完成。相反如果農民的實際收入達不到這樣的水平,不能支持這種高一個層次的生活消費水準,靠補貼誘導甚至硬性推廣都取不到預期的效果。


老百姓寧


陝西關中地區,一些縣政府為了保衛藍天,根治霧霾天氣。採取了村村通氣相關政策,天然氣管道鋪到農村以後,村委會強制宣傳通天然氣的好處及嚴禁焚燒秸稈和治理散煤取暖等相關問題。農村安裝以後,出現了一些問題。普遍存在著重視安裝,忽視後期管理。要求數量不求質量,應付上級檢查。當前農村,基本上是留守老人和兒童,老人接受新生事務能力差,對天然氣的使用率不高,也存在著天然氣氣量不足,有時候沒氣等現象。還有天然氣公司對農村使用天然氣,用氣量不足,導致無法實現盈利或者暫不供氣等問題。一些農村留守老人和兒童使用天然氣,用天然氣的願望不是很強烈,突出表現在,天然氣價格貴、農村老人收入低,生活成本壓力大,因而對天然氣使用率不高,積極性不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