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裕太后是亡國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為何死後贏得國人尊重?

CJ-J


“我不管日本人在東北殺多少人,運走多少糧食和煤,只要不讓我當大清的皇帝,我就不甘心。”想必此話大家都應該熟悉吧?這句話就是當時日本人擁護溥儀擔任偽滿洲國皇帝時期,溥儀面對著中國軍民而說出來的話,多麼令人髮指、多麼令人心寒。溥儀是中國歷史上名副其實的“末代皇帝”,與此同時,他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漢奸皇帝”,如果非要將隆裕太后說成是“葬送大清的劊子手”,那麼依我個人之見,不如將這隻懂得“貪戀皇位”的宣統帝溥儀當作是晚清覆滅的罪魁禍首。

說起隆裕太后這位女性,她的確是一位值得後人敬佩的太后。隆裕太后的一生可以說是極其悲哀的,但是在她死後,不僅贏得了國人的百倍尊敬,而且還贏得了外國列強對她的敬佩,眾多西方國家也都在其死後,紛紛為其降半旗默哀。曾任民國大總統的黎元洪曾經評價其是:德至功高,女中堯舜。清朝晚期總共出現了三位比較出名的太后:慈禧太后、慈安太后和今天所講的隆裕太后。但這三位太后之中,命運最為悲慘、德行最為高尚、平生最為庸碌之人,就是隆裕太后了,比起勾心鬥角、權勢拿捏,隆裕太后和慈禧、慈安沒法比,但要是論其平素功德作為來,隆裕太后可擔此第一。那麼我們現在來回答題中所問:

其一:“舍小家,顧大家”

我想這是隆裕太后與慈禧太后最大的區別了吧?慈禧太后死死地掌握了晚清權力48年之久,到死都把之後清朝的命數安排的妥妥當當的,她自認為隆裕太后可以擔此大任、獨當一面的。誰曾想,握權僅僅3年的隆裕太后卻將這晚清江山拱手讓出,如此“大方”之舉動實在是令九泉之下的慈禧太后難以閉眼啊。不過也正是因為隆裕太后的這一“鬆手”,才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隆裕太后扶持著年僅3歲的溥儀上位之後,當時的晚清已經是破敗不堪的一副“日落西山”圖了,天下盡是一片“城春草木深”的衰敗景象。一方面面對著如狼似虎的外國列強,另一方面面對著國內革命黨人的吶喊,隆裕太后自然沒有慈禧太后那樣的城府和手段,而且隆裕太后也頗具愛國之心。在綜合利弊權衡之下,隆裕太后於公元1911年召見袁世凱商議了此事,並且隨即簽訂了《清帝退位詔書》。由此揭開了封建社會向民主社會的“和平演變”。

其二:婚後不幸,晚年悽慘

雖說隆裕太后昔日是光緒皇帝高高在上的皇后,但是隆裕太后卻在婚後的生活當中是極其不幸的。因為:①隆裕太后是光緒帝的表姐,年齡上要長於光緒,而且這是一樁名副其實的政治婚姻,光緒帝從內心深處根本是不接受的;②慈禧太后之所以安排隆裕太后嫁與光緒帝,那是因為要讓隆裕太后隨時監視著光緒帝的一舉一動,如此行為令光緒帝對隆裕太后異常冷落。另外,隆裕太后在“和平退位”後,雖然享受著民國政府的優待條件,但是餘生卻活在自卑和愧疚當中,最終也是逝世於這種落寞氛圍之中。

通過以上論述,隆裕太后的確可以堪稱為一位偉大的女性了,她憑藉一己之力,作出了一個決定,結束了一個時代,造福了一國百姓。


歷史課課代表


民國二年(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在長春宮病逝,享年46歲,據史書記載,隆裕太后患病後,胸腹隆然高起,日漸腫脹。

當時的脈案是這樣寫的:“皇太后脈息左寸關浮散,尺部如絲。症勢垂危,痰壅愈盛,再勉擬生脈化痰之法以冀萬一。”

以現代醫學來判斷,隆裕太后的症狀像是肝病引發的腹水,後世說她心情抑鬱,脾胃不和,肝氣鬱積,鬱鬱而終不無道理。

隆裕太后過世後,民國政府以國喪規格處理喪事,上諡曰: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景皇后,與光緒皇帝合葬崇陵。

寬惠慎哲協天保聖,的確是她一生真實的寫照,但蓋棺定論世人唏噓的背後,卻是一個命運錯位,半生淒涼的可憐女子。

她是慈禧弟弟桂祥的女兒,從小出入禁宮,與光緒早早認識,但光緒皇帝從沒有喜歡過這位大他三歲的姨表姐,可以說,從結婚那一刻起,就註定了悲劇。

她沒有秀麗的外表,也沒有性感的身材,

據美國傳教士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中描述,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

正因為這些原因,就連姑媽慈禧太后對她也不滿意,玩伴們更是送給她一個綽號:大木頭。

但她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特殊的身世把她變成一枚棋子,任人擺佈。

二十一歲,依然待字閨中,坐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只因為姑媽想把她嫁給皇帝,以監視這個蠢蠢欲動、意欲親政的外甥,縱然這個外甥更喜歡活潑靈動的珍妃。

姑媽的話就是天條律令,無論光緒還是隆裕,都沒有反抗的餘地,就這樣,他們成婚了。

大婚那天,紫禁城突起大火,燒燬了太和殿前的太和門。箭在弦上的慈禧斷然決定,婚禮如期舉行,而北京城的能工巧匠們,硬是連夜在火場搭出一個幾可亂真的太和門。

結了婚,拜了天地,看似塵埃落定,卻是一切悲劇的開始。

光緒根本不愛她,相傳洞房花燭之夜,面對含苞待放的表姐,光緒大哭說道:姐姐,我永遠敬重你,可是你看,我多為難啊!

精神上為難,肉體上也為難,因為幼時的放縱,光緒落下了早洩遺精的毛病,久治不愈,隆裕自然更加被冷落。

冷酷的姑媽對此毫不在意,在她看來,監視光緒、掌控權力才是這個侄女最大的價值,至於她的婚姻幸福與否,與別人何干。

過了河的卒子,哪管生死,管不住自己的男人,那是女人的問題!

1895年戊戌變法的失敗更是加劇了這場蓄謀已久的家庭矛盾,光緒被囚禁在贏臺,隆裕雖然能夠見他,但雙方再無所言。

從此以後,隆裕就變成了紫禁城一個多餘的人。

姑媽不待見她,丈夫不信任她,太監不尊重她,宮女不搭理她,那些大臣們,更是見都見不到她。

她就像一個幽靈,隱沒在紫禁城的黃瓦紅牆中。

花開花謝花滿天,紅香消斷有誰憐!一朝春去紅顏老,花謝人亡兩不知!

1908年,姑媽丈夫相隔一天離世。

這個多餘的人,搖身一變,成為名義上的最高權力者,大清國的皇太后!

恍惚間,她彷彿看到了一線生機,母慈子孝,天下大治,幾十年的委屈、寂寞、生離死別都是值得的!

但1911年武昌的一聲槍響,把她從幻夢中又拉了回來。

大清亡了。

那個曾經寄予厚望的漢人袁世凱跪在她的腳邊,涕淚橫流,所有人都知道他在演戲,但他那麼的投入,讓久居深宮的隆裕覺得,也許他真的是為了天下蒼生。

她一生錯位,皇后太后,俱是有名無實,但當大廈將傾,男人們避恐不及的恥辱一刻,她卻做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決定。

“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

這是她對大臣說的原話,從一個羞答答的弱女子口中說出來,縱然大勢所趨,依舊讓人心酸不已。

1913年她的生日,袁世凱遣人以外國使節的禮儀拜見,滿清宗室卻多半迴避,不肯入賀,一年前還人聲鼎沸的御殿,此刻冷冷清清,比北京的天氣還冷。

她就此一病不起。

1913年2月22日,她在痛苦和失落中死去,臨行前,她對年幼無知的溥儀說道: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國已亡了,母又將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

茫然、奈何,可能是她一生最無能為力的際遇,如今輪到她的過繼兒子,何等淒涼。

她死了,世人卻沒有忘記她。

正是她懦弱中的果決,挽救了千萬蒼生的性命,孫中山說她:

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

女中堯舜,也是袁世凱為她上的輓聯!



日慕鄉關


不要把罪責推到一個女人身上,她有本事弄丟滿清政權麼,反倒是因為隆裕的行為才救了一群皇親貴胄,宗室覺羅,一群大男人,打不能打,扛不能扛的,不思感恩,反倒甩鍋給隆裕。不要提什麼袁世凱,奕訢,奕劻。大明和大清亡國,都亡於糜爛,自己弱所以才滅亡,弱有很多種,離心離德也是一種,明清亡國的時候都是人心向背,有區別麼,所以不要總說別人如何如何,主要是你有向心力凝聚力麼。

隆裕說什麼來著?

“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王公親貴們當時啥德行隆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大清被搞得千瘡百孔,責任在誰,明眼人很清楚。如果非要說自己比近100年前的太后還了解當時的情況,我也就不說啥了。

大明和大清都不存在諸如:如果當時這樣,當時那樣,A~好了,蓬勃了,澎湃了,不可能的,醒醒吧。這都是歷史規律,哪有什麼千秋萬代,

咱們對歷史再瞭解能有載灃瞭解當時狀態?為什麼那麼淡然回家,抱抱孩子,還自嘲幾句,歷代王朝的發展全過程和人的成長一樣,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個階段自然一個特性,人老了,由髮膚皮肉骨骼到內臟都不行了,無論是壽歸正寢還是死於病痛都是正常現象,無需諱言。

歷代王朝的君主也都是人,沒有什麼神仙妖怪,也沒有什麼白蛇,紅光,朱果,他們有優點就必然有缺點,人無完人,也不需要總拿時代侷限性遮羞,優缺點齊全才是“標配”的一個人,缺點多優點少那就是夏利1.0,優點多缺點少那就是夏利1.3,馬力有大小,車還是車,人還是個人,這才正常。

說了這麼多,其實無非解釋第一句話,王朝覆滅就覆滅了,誰的鍋誰背,隆裕挺可憐的一個女人,慈禧不待見,光緒不搭理,老爹桂祥又不爭氣,弄得隆裕在宮裡一點地位沒有,和珍妃比,也就差一口井吧。好事沒趕上,大清亡國卻扣頭上了,她自責都多餘,那個時期,殺了袁世凱也沒用了,誰不服?誰不服抄傢伙斃了袁世凱,打段祺瑞去呀。

現在又突然流傳什麼誰誰誰要是不死,誰誰誰要是如何如何大清說不定到今天了,我真是快笑吐血了,就那些生瓜蛋子,把他捧那麼高,你不怕再摔死他一次麼,載灃要是不“空降”他們,各地督撫說不定還能多忠心幾年,靠貴圈可續不了命。

隆裕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不管她出於什麼目的。“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退位後,隆裕過生日都沒幾個人來,儼然雪崩後,每一片雪花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怪只怪最上面的那片雪花最大最重,最終把大家壓塌壓垮。

隆裕鬱鬱而終,民國政府特地主持國葬,全國連續三天下半旗,所有軍政要員大臂都套了黑紗,竟然有5萬人參加了哀悼大會,不管來者的民族和成分,她在很多人心中是有分量的,退位時溥儀還小,咱也不管袁世凱是如何攛掇的,段祺瑞是如何恐嚇的,總之是隆裕太后最終決定終結大清國祚,讓位於民主共和,雖然那時的民主共和還不是很成熟。

這在歷史進程上,是大跨越的一步,並且權利的更迭非常順暢,這是極其少見的,詔書的內容---“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讓很多野心勃勃的人白日夢碎,也讓很多等待繼續瓜分利益的列強失望,政權交替,沒有造成大的分裂,這是她應該受到尊重的地方,而無論原因是什麼,她都是走向共和不可或缺的一環。


古今通史


關於這個問題,向北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吧,分別為隆裕太后的生平、受國人尊重的原因分析和隆裕太后個人評價。

隆裕太后的生平

隆裕(1868—1913),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慈禧之弟副都統葉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緒的表姐。光緒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欽點成婚,次年立為皇后。

隆裕沒有秀麗的外表,也沒有性感的身材。我們可以從一位美國傳教士赫德蘭那裡瞭解隆裕,他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晚清宮廷》中描述,她稍微有點駝背,瘦骨嶙峋,臉很長,膚色灰黃,牙齒大多是蛀牙。她面容和善,常常一副很悲傷的樣子。

因為隆裕的普通的外表與身材,從而慈禧太后不待見她,光緒不信任她,太監不尊重她,宮女不搭理她,那些大臣們,更是見都見不到她。

隆裕的這場婚姻,其實一開始就是一場悲劇。她就是慈禧太后為了監視光緒的一枚棋子,光緒也明白這其中的原由,自然更加會冷落她。

可以說,在慈禧和光緒還活著的時候,她是非常的不受待見的。

幸運的是,在1908年,慈禧與光緒先後離世,她搖身一變,成了最高權力者,大清國的皇太后!好像一下子從沒有希望的未來,卻變為大清的主宰者。

可悲的是,好景真不長,1911年的辛亥革命的炮聲把她從好夢中弄醒。緊接著,被袁世凱逼迫,最後清帝退位了。

1913年,隆裕太后的“萬壽日”,宗室王公大臣多半迴避,不肯入賀,殿上不過寥寥數人。之後她一病不起,在2月22日於長春宮薨逝,享年46歲。


受國人尊重的原因分析

對於受國人尊重的原因,向北覺得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隆裕太后讓清帝退位這件事上,對中華民族有貢獻,基本上當時各階層都感激她。

第二,袁世凱的北洋政府大多就清朝舊臣,還有僅存不多的君臣情分,特別是袁大總統,是受隆裕太后恩惠最多的了。

其三,隆裕太后本人的遭遇也是讓世人同情的,她和光緒帝成親的二十年裡,光緒帝從來沒有正眼瞧過她,一直冷落她,隆裕也沒有為光緒帝生過孩子,後來的溥儀實際上是過繼給光緒帝和隆裕的,因而只能說是隆裕太后的繼子。

隆裕太后個人評價

對於隆裕太后的評價,歷史上都作出了很多,讓我們一起看看。

孫中山: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

黃興:全賴隆裕皇后、皇帝及諸親貴以國家為前提,不以皇位為私產,遠追堯舜揖讓之盛心,遂使全國早日統一,以與法、美共和相比並。

黎元洪:德至功高,女中堯舜。

閻錫山:皇太后賢明淑慎,洞達時機,垂憫蒼生,主持遜位。視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光緒帝:教秉名宗,瑞鍾華閥,柔嘉範著,敬順性成。夙嫻女訓於閨中,珩璜有則。允表母儀於天下,褘翟攸崇。

《大公報》:既非依附於帝王,亦未嘗有垂簾之政績,而獨以讓德高懷,召億兆人之謳恩,曾不以國體之變遷,而稍馳其愛敬者,伊古以來,實惟前清隆裕太后。

不難看出,這位清朝最後一位太后,是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好評。只因為她做了人生中最正確的事情,那就是讓清帝退位。因為有了她的退讓,才讓民國早日實現,共和之光才能更早地到達;因為有了她的退讓,生靈不必塗炭,流血大幅度減少,對國人都是大有益處。民國人民要感謝她,我們也要感謝她,她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好一個“天下平安就好”,那是民族大義之舉。

向北就聊到這裡吧,不知隆裕太后的事蹟有沒有感動到你,反正,她是感動到我。可惜、可憐又可敬,而已。

最後,來一張隆裕太后的真實舊照(右三)。

我是向北,一位歷史愛好者,歡迎點贊並關注“向北聊史”,聊一些你知道的或不知道的歷史,幸會!


向北行者


隆裕太后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太后,一生命運多舛,生前被慈禧當作棋子埋在光緒身邊,充當慈禧的耳目,極不受光緒待見。終於等到了慈禧和光緒先後去世,她成為了大清的最高決策者之後,清朝又在她的手中丟了,她也就此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太后。

但是,這位一生都在任人擺佈的皇太后,去世後的葬禮卻異常隆重,盛大空前。她的死引發了國民的強烈反響,清室、民國政府、社會各界均惋惜哀悼,甚至出現了舉國哀悼的情景。

(隆裕太后劇照)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大總統袁世凱聞訊立即派人前往宮內料理治喪事務,並下令以君主的最高禮儀舉行,將靈堂設在太和殿內,扎素彩,褂輓聯、孝慢、花圈等。靈堂中央懸掛著隆裕太后的遣容,素彩上有“女中堯舜”的巨幅橫匾,几筵前放置鮮花和供桌,王公大臣們送來的果桌、餑餑桌、祭筵等供品高達2米多。

在殿內蟠龍金柱、紅柱及殿壁四周皆掛滿白布孝幔和輓聯,這在明清兩代是絕無僅有的。在太和門、午門、端門、天安門和中華門前都扎素彩、搭牌坊,紅牆上掛滿輓聯、孝幔、以及中華民國五色旗和萬國旗。

袁世凱派出的特使和清朝遺老共同守靈,專設了民國的儀仗隊和軍樂隊。民國政府同時下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日,穿孝服27天,當時的參議院還為此專門休會一天。

同時,民國各界都對隆裕太后給予了高度評價。民國政府副總統黎元洪不吝讚美之詞:“德至功高,女中堯舜。”山西土皇帝閻錫山送來輓聯:“皇太后賢明淑慎,洞察時機。”

2月24日,民國政府在太和門前廣場隆重召開了全國國民哀悼會,前往弔唁、祭奠的各界人士達數萬人,並請僧眾在太和殿內靈堂奉經。穿戴清式喪服的王公大臣和現代軍服的民國大臣在殿前間雜相列,共悼舉哀,紫禁城內出現了空前絕後的特殊哀悼場面。

儘管當時的民國政府財政捉襟見肘,但仍然承擔了隆裕太后大約100萬銀兩的喪葬費用,同時向溥儀撥付了3萬元的慰問金。各大報紙紛紛刊發隆裕太后去世的消息,各國公使都派出弔唁人員前去太和殿致祭,各使館均下半旗致哀。

(袁世凱劇照)

由於光緒帝的陵寢一直沒能修繕完成,隆裕太后的梓宮就只能被“恭奉暫安”。4月3日,由民國政府的儀仗隊、軍樂隊前引,傳統的滿族送葬隨後,將隆裕梓宮抬至前門火車站,用慈禧太后曾經使用的專列運至河北易州梁各莊行宮內暫安,等候崇陵竣工後與光緒一起入陵。

同年11月,這對“生不同衾”的夫妻被隆重地安排為“死後同穴”了。

那麼,這位懦弱一生,丟掉大清江山的皇太后,為何會在死後榮寵至極,得到社會“女中堯舜”這樣的盛讚?以至於贏得國民的如此尊重呢?

根本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她順應了歷史潮流,接受《優待清室條例》,簽發了《退位詔書》,贏得了民心。

在她死後,當時的《中國日報》曾有過這樣一段精闢的評價:“隆裕太后秉性柔懦,失西后歡;尤與光緒感情不洽,抑鬱深宮二十餘年。既無可譽,亦無可譏。惟清廷退位,後力居多,將來共和史中亦不失有價值之人物也。”

在辛亥革命洪流激盪,如火如荼之際,我們可以設身處地為當時的隆裕試想一下,她和溥儀的出路能有幾條?

(溥儀劇照)

一是頑抗到底,跟革命黨人和北洋軍拼命。

當時的清廷,並非毫無招架之功,最起碼手中還掌握著裝備精良,有一定戰力的八旗禁衛軍。如果隆裕採取魚死網破的策略,在涉及到清廷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即便八旗兵早已不可一戰,但仍然會拼死一搏。其後果不但會讓雙方死傷嚴重,還會將京城的百姓置於戰火紛飛的環境中,不得不承受國破家亡,妻離子散的苦果。

當然,具有厚重歷史和文化的北京城,也會在隆隆炮火中瓦礫遍地,殘垣斷壁。這樣的結局,雖然氣節可嘉,但於國於民都是一場災難。

二是效仿當年的慈禧,舉朝外逃。

如果隆裕認為,日薄西山的清軍實力打不過革命黨人或北洋軍,那還有另一條路,就是退守關外,去到滿族的“龍興之地”。因為當時的東北有日俄兩大勢力,正對中國虎視眈眈,巴不得看到中國四分五裂,從中攫取利益。

尤其是狼子野心的日本,正好藉著清廷北竄的機會,扶植溥儀的傀儡政權,以實現其用心險惡的“滿蒙獨立”的目的。

隆裕太后的一紙《退位詔書》,正好擊碎了日本人的這一陰謀。

如果說隆裕此舉完全是在為國為民考慮,做到了“大公無我之心,堯舜禪讓之德”,其實也不準確。

她更多地是在為溥儀和自己的切身利益考慮,她不想讓年幼的溥儀為大清殉葬,也不想讓自己身陷絕境,永遠回不了頭。她為了孤兒寡母的生命計,也只能接受優待條件,宣佈退位,從而最大限度地保全了清廷皇室成員。

不管隆裕太后簽署《退位詔書》的目的如何,她的這一壯舉,客觀上起到了“化干戈為壇坫,合五族為一家”的作用,也讓她從此得以青史留名,受人尊敬。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人們都知道溥儀是大清的亡國之君,弄丟了大清王朝,但是很少有人關注到他退位時只有六歲,一個六歲的娃娃能幹啥?雖然是個皇帝,但是有名無實,真正下令扔掉大清江山的人是垂簾聽政的隆裕太后。

隆裕太后死後,袁世凱下令降半旗全國哀悼三日,文武官員穿孝服二十七日,軍政要員紛紛致電清室,對隆裕太后的病逝表示哀悼,國家還為她召開了國民哀悼會,到席者達五萬人之多,靈堂上掛著"女中堯舜"的橫幅,孫中山評價她:

"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

從葬禮的規模上看,隆裕太后的葬禮是十分風光的,深受國人的崇敬,隆裕太后是前朝太后,代表的是封建君主專制,崇尚民主共和的國人為什麼要為前朝太后風光送行?

人民尊重隆裕太后,是在感激她服軟,向民主共和低頭。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含淚宣讀《清帝退位詔書》,統治中國上千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就此終結,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革,隆裕太后的服軟帶來了民主共和。溥儀登基時只有三歲,隆裕太后垂簾聽政,所有人都以為隆裕太后會像她的姑媽慈禧太后那樣牝雞司晨,但是事實正好相反,隆裕太后沒有威嚴,不懂得巴結他人,性格怯懦,處處受到溥儀生父載灃的牽制。

辛亥革命爆發後,載灃的權力受到重創,隆裕太后成為大清王朝事實上的最高統治者和終極責任人。隆裕太后身為大清的掌權者,是一個極其傳統守舊的人,她的內心深處倒是對民主共和不感興趣,她當然也想清朝能長治久安、千秋萬載,但是卻無能為力。孤兒寡母,無依無靠,面對國人的步步緊逼,無奈之下只有選擇退位。

溥儀退位後,她鬱鬱寡歡,不久便病逝了。

隆裕太后雖然心有不甘,但是她敢於面對歷史,走向歷史的潮流,單從這一點來看,國人就對他十分敬重。

隆裕太后受到國人的尊重,還有一方面是來源於國人對她悲慘人生的同情,悲劇的人生往往更容易得到人們的憐憫。

隆裕太后是慈禧太后的侄女,由於這層關係,隆裕才當上光緒帝的皇后,但是光緒和慈禧早就結下了樑子,光緒一直認為隆裕太后是慈禧派來的間諜,所以對隆裕太后的態度一直不好,甚至將她當做出氣筒。

隆裕太后當時身為皇后,既沒有抓住丈夫的心,又因為木訥的性格毫無皇后的威嚴,令慈禧太后十分失望,因此受到了慈禧太后的排擠和厭棄。

隆裕太后一生過得十分悲慘,前半生雖然貴為皇后,但是有名無實,沒有夫妻生活,受到冷暴力,猶如被打入冷宮一般;後半生又拱手讓出大清江山,成為亡國太后,遭受滿清貴胄指責痛罵,她早早辭世的原因,實在是由於經歷了太多不幸。


歷來現實


隆裕太后死後之所以能夠贏得國人尊重,非是因為她“亡”了大清朝,而是因為她在一個恰當的時間點上“亡”了自己。

隆裕太后是大清帝國最後一位太后,也是大清歷史上最“窩囊”的太后之一。如果不是大清國亡在她手裡,就像很少有人知道同治的皇后尊號嘉順一樣,隆裕這個尊號也將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裡。

隆裕太后姓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也姓葉赫那拉氏。僅僅從姓氏上看,慈禧與這個兒媳婦就關係匪淺。

事實上,慈禧是隆裕的親姑姑;隆裕嫁給光緒之後,慈禧又成了她的婆婆,算是親上加親。有慈禧太后給隆裕撐腰,隆裕在皇宮裡是不是應該底氣特別足?恰恰相反,隆裕在皇宮裡的日子非常憋屈。

據說,每次隆裕給光緒皇帝請安時,光緒就會把鞋子脫下來扔她、趕她走。

有一次,慈禧太后大宴賓客,隆裕皇后作為“國母”也出席了這場宴會。宴會上設置了三個主坐,分別是慈禧、光緒、隆裕三人。

宴會那天,三個主坐上隆裕皇后第一個到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緊接著是光緒。當光緒看到隆裕的座位在他旁邊時,立刻就變了臉色。若不是在場還有外國嘉賓,估計就要脫鞋子扔過去了。隆裕見狀,非常尷尬地讓太監將自己的桌子抬到離光緒比較遠的地方,等大家都開始用餐時,隆裕默默離開,回到自己的房間休息。

受到如此“非人”待遇,隆裕從來都把這些憋在肚子裡,很少向外人道。

大多數情況下,隆裕很少主動與人打招呼;如果有客人跟她打招呼,她也僅僅是還禮,然後就不再說一句話。即便是太監和宮女,對待她的態度,也沒有對待光緒的兩個妃子那般尊敬。

△隆裕太后

從隆裕的這些生活細節可以看出:她生活中謹小慎微、不與人爭。歸結起來就是一句話,隆裕毫無主見。

1908年11月中旬,慈禧和光緒先後辭世。一夜間,隆裕皇后變為隆裕太后,成了大清帝國最尊貴的人。

然而,隆裕太后“貴”不過三年。

1912年2月12日,一份隆裕太后署名的《清帝退位詔書》昭告天下,預示著統治中國長達268年的大清帝國滅亡。

一向沒有主見的隆裕太后,怎麼忽然開了竅,竟然主動簽署“亡國詔書”?

原本,隆裕太后並不想簽署這份“亡國詔書”。任憑腦子再愚鈍的人,也知道這份詔書一旦簽下去,就會成為亡國之罪魁禍首,會被族人唾罵。隆裕太后雖然沒有主見,不代表她真的傻。

真正使隆裕太后下定決心“亡國”,是因為袁世凱的手下段祺瑞向她採取“兵諫”,若是不簽署詔書,恐怕連活路都難保。

無奈之下,隆裕太后只好簽了這份詔書,成了大清亡國的背鍋俠。從這一天開始,隆裕太后由帝國最尊貴的人,一下子成了遺老遺少唾罵的對象。

每天夜裡閉上眼睛,隆裕都會想起簽署《退位詔書》的情景。那一天,是她人生“光輝”的頂點,也是她“噩夢”的起點。

在隆裕太后的噩夢裡,最經常出現的人是慈禧和光緒:光緒和慈禧像兩個惡魔,一個拿著鞋子拼命扔她,一個張牙舞爪向她撲來;害怕之極的隆裕太后,畏畏縮縮地東躲西藏不敢正視他們。

噩夢正濃時,隆裕太后會一身冷汗地驚醒,繼而整宿的失眠。有時候,隆裕太后不得不在枕頭底下放個護身符才能入睡。

1913年2月15日(正月初十),是隆裕太后45歲的生日。往常,這一天是紫禁城最熱鬧的日子,王公大臣、各國使臣都會前來祝壽。偌大的紫禁城,有時候甚至找不到一間大殿,以將祝壽之人安排在一起用宴!

隆裕太后過去始終不明白,什麼是人走茶涼?直到她退位後的第一次生日禮,同時也是她人生中最後一次過生日。

生日這天早上,隆裕太后冒著嚴寒拖著病體,早早地起床然後盛裝打扮,來到正殿等待“王公大臣”祝賀。

讓她倍感失望的是,等了整整一個時辰,除了進進出出的宮女、太監,以及偶爾出現幾個不明真相的外國使臣,宗室王公大臣一個都沒有出現!

僅有的中國人來給她祝壽的級別最高的,則是新任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派來的秘書梁士詒。與往次不同,梁士詒此次祝壽,使用的是對外國元首的禮節。言外之意,隆裕太后雖貴為前清太后,已經是民國的“客人”。

既是客人,早晚就要被請出去。

此情此景,隆裕太后不免悲從中來,加上亡國之恨與沉珂病體,僅僅捱了一個星期,在2月22日這天深夜,隆裕太后帶著怨憤離開人世。臨死之際,隆裕太后拉著溥儀的手說道:

“汝生帝王家,一事未喻,國已亡了,母又將死,汝尚茫然,奈何奈何?”

可嘆!可嘆!大清國最後的皇太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場,真真悽慘!

隆裕太后的死,引起了北洋民國與前清遺老的高度重視,南方的革命黨人也對她深表惋惜。在報刊輿論的鼓動下,社會各界也對這位“命運可憐”的皇太后感到不平。

於是,一場“尊重”遜皇太后的葬禮呼之欲出。

民國大總統袁世凱挽黑紗、戴白花;各國駐京公使均下半期致哀;革命黨的精神領袖孫中山稱讚她為“女中堯舜”;各大報業均把隆裕太后哀悼會放在頭版頭條;隆裕太后出殯那天,社會各界有5萬人前來送行!

隆裕太后生前之落魄,與死後之哀榮形成鮮明對比。這樣的尊重,與其說是尊重,倒不如說是一種可憐。如果說隆裕太后死前的生日,是人走茶涼;那麼隆裕太后死後的葬禮,更像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對於那些前來“哀悼”的各界“友好人士”,大多心懷鬼胎,但是有一點不會錯:藉著隆裕太后的“亡”,給大清國的“亡”上個香。


祗樹


裕隆太后是被架上了清朝亡國的第一責任人,因為溥儀的年幼,遜位詔書也只能是裕隆太后來頒佈,但這位太后確實是一位有大局觀的女性,被民國政府喻為“女中堯舜”,但我並不認為裕隆太后去世後的全國性悼念是對她的尊重,這只不過是優待條款裡該呈現出來的“作秀姿態”,堯舜之名對於民國政府是褒美之稱,而對於大清太后來說,更多的是諷刺吧!



架上政治舞臺

裕隆太后如果按照人物關係來看,實際上是慈禧的侄女,光緒的表姐,但出於慈禧的政治安排,被欽點為光緒的皇后,也就是說表姐嫁給了表弟。這樁婚姻就是單純的政治安排,慈禧利用侄女監視光緒,光緒也非常明白這一點,因此光緒與裕隆太后的關係並不好,而眾所周知的是光緒一生最寵愛珍妃,因此雖然掌領後宮的裕隆太后並不受待見,不僅皇帝不喜歡,又由於性格柔弱,也並沒有達到慈禧所要的政治效果,因此慈禧也並不喜歡她。


1908年,光緒和慈禧前後腳離世,慈禧在遺詔中立三歲的溥儀為新帝,這才有了裕隆皇太后的垂簾聽政。因為溥儀是載灃的親兒子,所以裕隆皇太后與攝政王載灃是兩個不同的權利集團,自進宮都不受待見的裕隆太后只能拉攏權貴和重臣來維護自己的利益,因此她就拉攏了大清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慶親王弈劻,並逐步拉攏權臣袁世凱為親信。但畢竟載灃攝政,權勢滔天,又怎能被一介女流所節制呢,在一番較量之後,裕隆皇太后就只是單純的保護自己,再不過多參政。




“餘一切不能深知,以後專任於爾。”——裕隆皇太后

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載灃才被迫辭去攝政王的職位,也是從此時開始,裕隆太后成為大清王朝最後的實際責任人。而她第一個要面對的則是“南北議和”,因為南方各省已經宣佈脫離清庭獨立了,裕隆太后則全權委託袁世凱主持,唐紹儀為代表參與議和。而在談及政權體制和清帝退位優待條款上,裕隆太后表現出了仁慈的一面,她並沒有氣急敗壞的處理大臣們,而是說“你們辦的好,我自然感激,即使辦不好,我亦不怨你們。”


“彼親貴將國事辦得如此腐敗,猶欲阻撓共和詔旨,將置我母子於何地!”——裕隆皇太后

在諸多王公大臣反對清帝遜位共和的時候,裕隆太后則表現出了大局觀,在國家破敗不堪的時候,已經是無力迴天了,共和也許是拯救蒼生的唯一出路,因此她是堅定了決心頒佈《清帝遜位詔書》的。與此同時,她說出了那句“我並不是說我家裡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此話也讓人聯想到崇禎皇帝上吊前於龍袍上寫下的“朕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毋傷百姓一人”!這也許就是亡國統治者最後的其言也善吧。


國葬的背後

裕隆太后是1913年去世的,根據《清史稿》所載,她是下詔遜位後鬱悶至病而亡,也一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祖宗的基業是在她的手上丟失的。並且當袁世凱為其辦生日宴會的時候,清室舊臣王公皆不恭賀,由此可見,那些清朝舊臣和宗室成員都視裕隆太后為罪人,避之而不及。這樣的心裡壓力最終壓垮了這位“喪權辱國”的大清皇太后。

隆裕太后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國帝運之末,開東亞民主之基。——吳景濂

但與清朝舊臣遺老相比較之下,民國新進權貴們相當積極的為裕隆太后哀悼,特別是大總統袁世凱,這位被裕隆太后提拔的投機者率先臂帶黑紗,舉哀致祭。既然總統都帶頭哀悼了,那麼隨之而來的則是全國性的哀悼行為。民國政府下令全國降半旗致哀,文武官員穿孝二十七天,舉辦國民哀悼大會;參議院休會,軍政各界要員致電“遜清小朝廷”以示哀悼,並由參議院議長吳景濂提議,全國各地響應追悼裕隆皇太后;駐京外國使館紛紛參加民國政府舉辦的追悼會,並降使館半旗致哀。與此同時,各大報刊都在為裕隆皇太后的大局觀和對於共和做出的貢獻歌功頌德。

“德至功高,女中堯舜。”——黎元洪

前清遺老與民國新貴們對於裕隆皇太后的評價差別很大,作為大清朝的亡國責任人,裕隆太后是被定在了恥辱架上的。但對於民國來說,裕隆太后的大局觀是符合時代發展的,是為民主共和做出傑出貢獻的,而她所說的天下太平也體現了心存人民的善念,但她並不能預測出未來的局勢會如何發展,竊取革命成果的袁世凱並沒有共和之心,而隨後的軍閥混戰帶來的並不是天下太平,而是人間煉獄!



袁世凱政府所做的一切哀悼聲勢也都是按照清室優待條款裡的“視為外國君主”而進行,只因孫中山說過“孝定景皇后讓出政權,以免生民糜爛,實為女中堯舜,民國當然有優待條件之酬報,永遠履行,與民國相終始”。袁世凱的這種“作秀”式的宣傳無非是為了掩蓋他即將暴露的野心。


裕隆皇太后死後贏得的國人尊重,是因為她有心繫百姓的善念,但更多的尊重來自民國政府這一成功者的宣傳,疾苦百姓中飽腹都難,又能有多少人知道裕隆太后的那句“天下太平就好”?要不是剪了辮子,恐怕百姓都不知道大清亡了吧!

參考資料:《清史稿》、《翁同龢日記》、《中國末代皇太后裕隆的大喪》


棍哥觀史


和光緒帝一同被毀了的,還有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靜芬。在慈禧的操縱下,清德宗的婚事成了“親上加親”的政治聯姻:表弟娶了表姐。可是,直至光緒駕崩,隆裕皇后一直都未得到寵幸,年輕時守活寡,後半生做寡婦,這種痛苦是難以形容的。

在慈禧的眼裡,只剩下了利益。她覺得,大清皇后的位置,就該留給葉赫那拉家族。所以,她才安排將自己的侄女嫁給光緒。然而,這樁婚姻,是光緒最為厭惡的。

光緒是在慈禧的操控下長大的,對自己這個“親爸爸”有著十分微妙的情感。光緒很怕慈禧,又不得不表現的與她很親近,但在內心深處卻很排斥這個皇太后。所以,當面對慈禧安排的皇后時,光緒自然也很厭煩了。

晚清的權柄,曾長期掌控在慈禧手中。在光緒駕崩的第二天,慈禧也隨之離世。結果,隆裕成了清王朝的掌舵人。當時,年幼的溥儀被扶上皇位,而隆裕和載灃便主持大局。

令隆裕沒有想到的是,原本以為自己的時代已經來臨,但辛亥革命的槍聲,卻預示著清王朝即將分崩離析。在袁世凱與革命黨達成協議後,隆裕和宣統成了被恫嚇的對象。最終,隆裕選擇了退位,想憑著《清室優待條件》來安度晚年。

選擇退位,結束帝制,意味著規避了大規模的戰爭。要知道,如果隆裕執意鎮壓革命,晚清政府還是有一些鐵桿將領的。可當皇帝、皇太后都投降了,清朝的遺老遺少,也就隨之樹倒猢猻散了。

儘管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被袁世凱竊取了,可畢竟換來了民國,結束了帝制。而做出退位決定的隆裕,自然也會受到一定的“讚揚”了。

說實話,從一定程度上講,隆裕是親手葬送了大清。可是,最為崇尚革命、希望和平與既得利益者,自然要美化、稱讚這位女性了。也正因如此,在隆裕死後,孫、袁等人都奉上了敬仰隆裕的輓聯。

至於說普通民眾,隆裕是生是死,真的與之關係不大。在老百姓眼裡,能吃飽飯,有衣服穿,有房子住,踏踏實實地過日子,才是真正關心的。當然了,隆裕這個人,除了生活比較奢靡外,倒也沒做過什麼壞事。


史海爛柯人


這個問題裡有兩個可疑之處:大清王朝不是隆裕太后弄丟的,隆裕太后究竟贏得了多少國人的“尊重”。

隆裕太后是慈禧的弟弟的女兒,也就是她的侄女,和她的丈夫光緒皇帝是表姐弟。慈禧當年選擇裕隆太后(葉赫那拉•靜芬)做光緒的皇后,不外乎就一個理由,她是自己人,能幫自己盯著光緒。

可惜隆裕和她姑姑的想法不太一樣,既然做了光緒的皇后,就應該聽光緒的話,一心一意做他的女人,所以她的表現讓慈禧很不滿意。光緒皇帝也不喜歡這個皇后,她是太后的人,肯定是在身邊做臥底的,所以要防範她疏遠她。裕隆落得個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

這樣的日子隨著光緒和慈禧的先後去世,終於結束了。2歲的宣統繼位成了皇帝,裕隆也由皇后升格為太后,垂簾聽政,和載灃一起成為了大清王朝的掌舵人。但她的性格柔弱,對於權力也不是看得很重,所以大權都在載灃的手裡。

這時候的大清已經是風雨飄搖搖搖欲墜,南有孫中山北有袁世凱,一個得了民心一個掌握軍權,武昌起義後東南半壁近失,中華民國呼之欲出,裕隆和她懷裡的溥儀已經沒有了任何依仗,最終只能選擇退位,結束大清王朝的生命。

題目所說的裕隆太后弄丟了大清王朝,顯然不是可觀事實。大清之亡,用孫中山先生的話說,就是“天下大事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大清逆世界潮流而動,不得不亡,豈是裕隆太后一個女人所能左右的?


那麼裕隆真的受世人尊重嗎?的確,在她去世後,前朝的遺老遺少,新民國的總統高官,都一致說她是“女中堯舜”,認為她能順應形勢發出《清帝遜位詔書》,結束滿清的統治,是利國利民的好事,避免了流血衝突。但這一切的背後,全是袁世凱的操弄,詔書是袁世凱事先寫好的,裕隆一邊看一邊哭,最後懷抱裡的溥儀也跟著哭,她怎麼能甘心呢?退位讓權,形勢所迫爾!那些人口中的尊重,惺惺作態爾!

裕隆因為大清江山在自己手中結束,鬱結於心46歲(1913年)就死了,最後和那個被囚禁了半生,並不喜歡她的光緒埋葬在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