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懷找鹽有“訣竅”


彭德懷找鹽有“訣竅”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隸屬湘贛革命根據地的江西萍鄉大安地區,土地革命如火如荼,蘇維埃運動轟轟烈烈。對此,國民黨反動派既恨又怕,發動了一次又一次軍事“進剿”,但每一次都是損兵折將,大安蘇區穩如泰山,巋然不動。

敵人見強攻無效,便採取經濟封鎖政策,到處布卡設防,企圖困死蘇區軍民。中共萍鄉縣委、縣蘇維埃政府發動廣大群眾開墾荒山,擴大耕地;就地取材,大辦工廠,保障了蘇區軍民日常生活的需求。但是,有糧有油,有吃有穿,就是沒有鹽。許多農民一個月吃不到一兩鹽,鐵塔似的小夥子,沒病沒痛卻渾身軟綿綿的,怎麼也提不起精神來。縣委、縣蘇組織群眾拆老屋陳牆,熬製硝鹽,解了燃眉之急。

1930年夏,彭德懷率領紅軍部隊來到大安裡。當晚,部隊文工團在橋嶺譚家祠演出了精彩節目,慰問蘇區軍民。彭德懷向群眾作了報告。他說,國民黨反動派就像一棵大樹,根深蒂固,盤根錯節,要想三年兩載就拔掉它,推倒它是不可能的。它之所以能長這麼大、這麼高,就因為它的主幹下長著數不清的細根細毛,深深地、牢牢地紮在泥土裡面晝夜不停地輸送著養分。而土豪劣紳等反動分子,就是國民黨反動派的根根毛毛。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要團結一心,克服困難,繼續打土豪、除劣紳、鎮壓反革命,這就等於在挖國民黨反動派的根,斬國民黨反動派的毛。只有我們堅持去挖根不止,除惡務盡,總有一天會徹底除掉這些根毛。根毛一斷,大樹就要枯死了,國民黨反動派就要完蛋了。他的報告,深深地吸引著大安裡的廣大群眾,人們細細地回味著,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大部隊在大安裡駐紮了幾天,接到報告說:當地沒鹽了!彭德懷了解這一情況後,建議拆除老房子熬硝鹽,但縣委的同志告訴他:能拆的老屋都拆了,能熬鹽的土牆都用了。

彭德懷聽後,立即帶著警衛員到駐地各處巡視。第二天,他就領著紅軍戰士從一個大地主家的夾牆內挖出了幾百斤鹽,並吩咐立即分給老百姓。老百姓個個眉開眼笑,扶老攜幼領了鹽回家。但有人疑惑不解,搞不懂彭德懷發現鹽的“訣竅”。

彭德懷隨後把“訣竅”傳授給了大家:“鹽這個東西,怕水浸,易返潮。這幾天我很留意,發現獨有這家財主的牆角回潮,就想試一試,挖開夾牆一看,果然有鹽……我們要吃鹽,地主土豪家就不要吃鹽?他們一怕買不到鹽,二怕鹽漲價,買些收藏起來,一不會發黴,二不會變質,何樂而不為呢?現在,他們都逃走了,金銀財寶可能會帶走一些,這鹽麼,怎麼也不好都隨身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