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永定如何保護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工程?(二)

永定如何保護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工程?(二):做強一個企業龍頭

實施紅色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建立一個龍頭主體是關鍵。由於處於結構調整和轉型發展的時期,財政收入不足,資金缺口較大,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工作經費緊張。為此,永定區大膽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主體、社會參與”的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模式,創新體制,政策扶持,做大做強國企龍頭。在區文旅集團註冊成立子公司“龍巖市永定區紅色旅遊資源開發有限公司”,作為永定紅色資源保護管理和開發利用的投資主體,將區內有關國有紅色資產、資源統一劃入區紅旅公司經營管理,將各部門爭取的對應項目資金委託通過紅旅公司撥付到項目單位或由該公司承接項目實施,實現一個“漏斗”出水,以撬動更多資金投入,為紅色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穩定的資金支持。

看!永定如何保護傳承和弘揚紅色文化工程?(二)

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碑效果圖

2018年以來,永定區通過整合區內黨校幹部培訓、客家家訓家風等優質資源,藉助古田幹部培訓延伸拓展對接優勢,加大紅色教育培訓產品包裝策劃力度,強化市場營銷推廣,初步培育形成了“黨校幹部培訓+洪坑土樓客家家訓+中央紅色交通線研學遊”的精品紅色文化旅遊產品,開設的主要現場教學課程及教學點有《一盞燈、三塊銀元、七位烈士》(伯公凹交通小站)、《熱血澆灌的紅色血脈》(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金谷寺》(永定暴動遺址金谷寺)、《人民永遠的勤務員》(張鼎丞紀念館)、《一段殘牆、一座豐碑》(張鼎丞故居)、《傳承客家祖訓家規,培育厚德優良家風》《傳承客家家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優良家風家訓滋養政德》(客家家訓館、客家家風樓)等,初步形成了集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學習、教育、培訓、展覽、體驗等於一體的有內涵、多層次、有品質的產品體系。不同層次、不同渠道的各類培訓班、主題教育班比例逐步增大,且各類旅行社、培訓機構來現場考察中央紅色交通線研學遊產品明顯增多,逐步解決了學員來源單一的問題,逐步增強區紅旅公司的造血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