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大家好,鼎歡侃歷史今天跟大家聊一下,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成吉思汗的長子朮赤,在戰場上是父親倚重的四“曲律”(“基柱”之意)之一。像其他三子一樣:朮赤征戰搏殺,屢立戰功。而在家族內部的生活中,他卻一生坎坷、鬱鬱寡歡。因為生母孛兒帖大皇后懷著他時,被蔑兒乞惕部落擄去過。於是,自朮赤呱呱墜地起,其身世的疑點,像陰雲一樣終生籠罩著他。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孛兒帖從被虜至回到成吉思汗的身邊,有兩種說法:《元朝秘史》敘述孛兒帖被虜後,強迫給也客赤列都的兄弟為妻。因為在上一代發生的世仇中,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曾搶奪去也客赤列都的新娘訶額侖,這就是成吉思汗的母親。到了下一代,也客赤列都所在的蔑兒乞惕部落又搶奪成吉思汗的愛妻孛兒帖,以此作為報復。成吉思汗聯合義父王罕和義兄札木合,打敗蔑兒乞惕人,奪回孛兒帖。而孛兒帖已經懷孕多時。故在成吉思汗西征前,準備策立繼承人時,次子察合臺竟敢罵兄長朮赤是“蔑兒乞惕的雜種”,而朮赤卻無法在這個問題上爭辯申訴,他遇到的麻煩不是自己所能講清的。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史集》中的記載卻略有不同:蔑兒乞惕人利用一個機會,洗劫了成吉思汗住處,擄走了已經懷孕的他的妻子孛兒帖。蔑兒乞惕部落儘管曾與客列亦惕部的君主王罕為敵,併發生過紛爭,但在此時,他們已經和好。因此,蔑兒乞惕人把孛兒帖兀真當作禮物,送給了王罕。王罕與成吉思汗的父親曾結為義兄弟,因而稱成吉思汗為兒子,並且二者其時是聯盟關係。所以自從孛兒帖來到王罕處,後者始終把她當作年輕的兒媳撫養起來,防止她受外人凱覦。由於孛兒帖漂亮能幹,王罕的一些大臣互相議論紛紛:“為什麼王罕不把孛兒帖兀真娶了!”王罕聽到議論,對左右的人們解釋說:“她是以我兒媳的身份留在我們這裡,如果我心懷邪念地看她,就太下賤,太不老實了。”成吉思汗得知這個情況後,便派遣札剌亦兒部的撒兒塔黑那顏的祖父撒巴到王罕處,將妻子要回來。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王罕以父親的禮節把孛兒帖兀真交給撒巴,把她們送走了。孛兒帖在返回成吉思汗住地的途中,產下成吉思汗的長子。由於他是在路途中突然降生的,名字就叫做“朮赤”(是“客人”的意思)。路途很不安全,又無法停下給嬰兒準備襁褓,撒巴揉了一團麵粉,將嬰兒周身裹住,並用前襟小心包住,納入自己的懷抱中,使他不受驚擾,就這樣小心翼翼地將稚嫩的嬰兒朮赤送到成吉思汗的住地。兩件史料一致的敘述是:朮赤出生之前,母親孛兒帖兀真曾被蔑兒乞惕人虜去過。所以當時人們就對朮赤的血統有所懷疑。此後朮赤慢慢生長在父親的身邊,一直到成為一個出色的將領,身世的問題似乎已經不成為問題。可是,當孛兒帖的四個兒子即四“曲律”都成熟後,在成吉思汗晚年時,朮赤的出身成為兄弟之間爭奪皇位繼承權的藉口。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朮赤與察合臺、’窩闊臺總是爭吵、不和睦,為了貶低對方,察合臺和窩闊臺鄙視朮赤的“出身”,為此辱罵朮赤,傷害了雙方的感情。朮赤的幼弟拖雷卻從不奚落大哥,並且認為他是成吉思汗的兒子。二人的關係很好。在確定汗位的繼承人時,察合臺首先發難,不待朮赤發表意見,搶先破口大罵。可見雙方矛盾至深。成吉思汗也已看到:不能由朮赤繼位,否則會引起日後的紛爭不已。最後決定由窩闊臺繼承汗位,他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既不是父親鍾愛的幼弟拖雷,也不是作為長子的他繼承汗位,而是和察合臺關係密切的窩闊臺繼位,這是朮赤遭受有史記載的第一次重大打擊。朮赤性格偏急,驍勇善戰,為諸將所服。不嗜殺戮。當年塔塔兒部戰敗,被俘者很多,朮赤暗中赦免了他們的性命。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公元1220年,朮赤和察合臺攻打花刺子模國的首都玉龍傑赤。因朮赤和察合臺互不服從,各行其令,再加上守軍的頑強抵抗,連攻數日不克。身在異地的成吉思汗得知消息,命窩闊臺統一指揮,這才攻下該城。此後,兄弟三人分道揚鑣,察合臺和窩闊臺前往父親處,而朮赤卻經由花刺子模前往他的輜重所在的忽章河下游。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成吉思汗曾命令朮赤出師征服北方的一些國家,而朮赤卻迴避此事,回到自己的封地。對於朮赤的抗旨,成吉恩汗極為憤怒,說道:“我要毫不留情地把他殺掉!”公元1223年成吉思汗從西亞起程東歸,召朮赤前來相見。朮赤因與察合臺不和,並由此對其父有所不滿,自己又生病,便未去見父親,只是送去獵獲的天鵝,作為敬獻給父親的禮物,並表示請罪。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後來,成吉思汗又數次降旨召他前來,但朮赤稱病不前,只是請罪。有病是實,但他也懼怕父親“把他殺掉”。有一次,一個人從朮赤的禹兒惕(營地、牧場)境內路過,正巧碰到朮赤在移牧,從一處牧地遷往另一處牧地。朮赤因為自己體弱,沒有參加大臣們的狩獵行動。可是那人見到這一行打獵的人群時,誤以為朮赤也在裡邊。當那人到達成吉思汗處以後,成吉思汗問起朮赤的病情,那人答道:“關於他的病情我一無所知,但他曾在某座山上打獵。”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成吉思汗聽罷大怒,幾次召見,他都稱病未來,卻能夠上山打獵!他對左右大臣說道:“朮赤瘋了,竟幹出這種欺君的罪行。”命令察合臺和窩闊臺首先行動,出征朮赤,自己也準備在他們之後出征。就在父子兄弟將要刀兵相見的嚴重時刻,突然傳來朮赤去世的消息。頓時,成吉思汗對長子的懷恨化為憐憫,陷入莫大的悲痛之中。隨後進行調查,結果證明朮赤因病沒有參加行獵。成吉思汗要處死那個謊報事實的人,麗那人已逃之天天。

成吉思汗的長子為何一生坎坷,內心抑鬱,還曾和父親關係惡化?

朮赤死時,年僅四十三歲左右。他是帶著父兄重兵壓境,把他作為“逆子”而進行征討的恐懼和絕望而死去的。由於朮赤自西征之後與成吉思汗關係惡化,並在被征討前死去,朮赤的死因成為一樁疑案。朮赤的封地在也兒的石河以西,鹹海、裡海以北,向西一直到馬蹄所至之處。朮赤的第二子拔都繼承父親的領地,並擴張疆域,建立遼闊廣大的欽察汗國,這也算是對朮赤在天之靈的慰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