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地區有可能從緬甸獲得獨立嗎?

庭州行者


最近緬甸一武裝團體在緬甸北部發動襲擊,燒燬了鎮上的緝毒警察辦公室,還襲擊了當地一所精英軍事學院,並且傷害了一名學院工作人員。緬甸軍隊在瑙丘鎮的一座高架橋附近與反叛分子作戰,戰鬥進行的十分激烈。這次襲擊發生以後,這個地區一個叫北方聯盟的武裝團宣稱對這次襲擊負責。而且宣稱這是對緬甸軍隊最近在當地少數民族地區行動的回應。

多年以來,緬甸內戰不斷,這次襲擊標誌著這個地區持續了幾十年的衝突再次升級。這對於緬甸聯邦共和國昂山素季來說,是一個重大的挫折。緬甸北部地區是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首府是老街市。這個地區位於中緬之間的撣邦高原。佔地270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有25萬。這個地區90%的人口是果敢族,也就是漢族。


以前的時候彭家聲在這裡實行統治,當時只有3000名武裝人員,而且還鬧起了獨立,不過遭到了緬甸政府軍的強力圍剿,最後不得已失敗,自昂山素季上臺有一直想徹底收復這一地區,最近南亞局勢相當的混亂,由於印度改變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地位,緬甸政府軍也試圖改變這一地區的地位,卻遭到了當地武裝的反抗。


這一地區的武裝想獨立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武裝人數畢竟有限,而且沒有國際勢力的支持,最多也就是小打小鬧,不過緬甸政府軍經常對這裡進行戒嚴,看到印度得勢以後,昂山素季政府也想改變這一地區的地位。

要知道昂山素季是一個親西方派,受過良好的西方教育,最近緬北再次爆發戰爭,顯露出了緬甸政府的高壓態勢,這裡面也有西方勢力的支持,現在緬甸和印度一起試圖進一步加強控制力,現在這個地區的武裝非常被動,只能跑到山上去打游擊,不過現在的緬甸政府軍實力相當強的,有了更多先進的裝備和技術,所以說這個地區的武裝想獨立,那是非常困難的,並且現在面臨著自治權越來越少的狀況,非常有可能被緬甸政府軍全部接管。

昂山素季的這種做法,必然是受到了世界格局的影響,有印度控制克什米爾地區在先,昂山素季這次又出兵,可見這些國家都在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在整個戰略中試圖從中漁利。


四十五度軍報


緬甸果敢地區,緊連著我國雲南省的臨滄市,總面積約為2700平方公里,人口大約25萬,這一塊地區面積算不上不廣闊,人口也不繁盛,資源也難言豐富,經濟更是十分落後,除了與中國毗鄰,似乎與緬甸其他地區並沒有什麼不同。

然而,這個地區卻以絕對優勢,成為在中國知名度最高的緬甸地區,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果敢地區雖屬緬甸境內,自古以來卻與中國關係密切,或者說,這塊地區原本是中國的領土,土地上的人,自然也與中國有著極為密切額聯繫。

早在350年前,南明永樂帝從雲南逃往緬甸,這個逃難的落魄皇族的一直部將,就是當地果敢族的雛形。清朝年間,由於當地逐漸壯大的楊氏一族被道光皇帝封為“世襲果敢縣令”,楊氏一族擁有了合法的土司統治權,果敢地區開始擁有了一定的獨立性,當然毋庸置疑的是,這個土司之地,當然也是中國的領土。不過這一情況在近代發生了變化,果敢地區最終成為了緬甸的一部分。

果敢地圖

這樣一個地理位置特殊,歷史形態多變的地區,到底有沒有可能從緬甸再一次獲得獨立呢?

首先,從緬甸政府統治措施方面來分析。1947年緬甸在打響了獨立戰爭的前夕,果敢族才正式得到了緬甸政府的承認,成為了其境內的合法民族,甚至還加入了緬甸聯邦所制定的《彬龍協議》,這份協議對於少數民族而言,可以幫助他們獲得極高的權力。

1948年,緬甸的獨立戰爭勝利以後,由於國際形勢進入了冷戰時期,緬甸國內各種反政府武裝也不斷興起,因為政府並沒有有效地履行戰爭之前的《彬龍協議》。甚至在接下來的兩屆政府中,都採取了高壓民族政策打壓少數民族,從而加強中央集權。

緬甸同盟軍

在這種大背景下,緬甸境內的少數民族奮起反抗,多個民族武裝勢力形成,果敢地區也形成了獨立的民族武裝政權,而且只是其中並不起眼的一直。他們與緬甸政府展開了多年的武裝鬥爭,至今都未停歇。直到1988年,緬甸新軍人政府的上臺以後,該政府採用積極談判,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求和的手段,與多個地區的武裝勢力達成和解。

果敢也與緬甸政府簽訂了和平協議,加入了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中。但是這種政策並沒有給該地區帶來長時間的和平,常年的武裝衝突,緬甸政府想要把這些民族武裝勢力改變成邊防武裝的政策,反而導致了“八八事件”的爆發。

彭家聲

由此可見,緬甸政府在歷史上從未真正履行過他們所簽訂的各種和平協議,反而是被迫這些少數民族不斷同化,這樣一來,只會讓果敢地區的動亂進一步加深,當地民眾渴望獨立的訴求也會越來越大。

其次,還要從歷史方面來分析,果敢地區果敢族人口占據多數,他們大多都是華人,所以當從歷史血脈而言,中國對於果敢族的影響,以及認同感,其實要遠高於緬甸政府。這種歷史血脈,導致果敢地區的民眾並不認同緬甸政府的上下級關係,這種極低的國家認同感,也是導致該地區百姓走向獨立的一個重要因素。

緬甸同盟軍

從以上2點來看,由於果敢地區對於緬甸的認同感較低,同時緬甸政府又推行不合理不公平的政治、經濟、文化政策,導致少數民族的武裝勢力與政府的信任感不斷下降,矛盾日益累積。所以如果從長遠的歷史角度來看,果敢地區走向獨立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當然,如同世界上絕大多數地區一樣,果敢的命運其實並不能由自己決定,而是由地球上的大國們左右。果敢地區固然有獨立的傾向,但是這種傾向最終能否成功,或者如許多人期待的併入中國,歸根結底還是大國較量的結局。

如今面對世界一超多強的格局,由於美國從中作梗,果敢地區獨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隨著中國的復興和崛起,一旦中國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和勢力範圍,中國的實力和影響力向外擴張,終究有一天,與中國關係極為密切的果敢地區,將迎來中國最想看到的結局


鳶飛九天2018


以今天的果敢地區來看,它很難重新從緬甸獨立出去。

緬甸不再是以前的緬甸,這個有87%是漢人的果敢也不再是以前的果敢了。

如果在2009年之前,也就是彭家勝還控制果敢的實際政權的時候,果敢確實是具有非常高的自治權的,甚至上可以說是事實獨立的。

可是2009年之後,由於果敢地區發生827武裝衝突,果敢彭氏政權的緬甸,蒙民族民主同盟軍和緬甸聯邦政府發生戰鬥,但是緬甸軍政府畢竟勢力強大,不敢在沒有後援的情況下,被緬甸軍的優勢兵力消滅殆盡,彭家聲率領的殘兵敗將被趕出果敢。

原先在彭家聲手下擔任果敢地區主要領導人的白所成成為了果敢地區的臨時管理委員會主席,2011年果敢自治區成立,這個時候的骨幹自治區就不再是彭家王朝統治下的獨立王國了。

雖然還叫自治區,事實上已經絕大部分受制於緬甸政府控制,緬甸政府不僅在此駐軍,大力推行緬語教育,派遣緬甸公務員來此,大大加強了緬甸中央政府和果敢地區的聯繫,果敢與緬甸政府的緊密度被大幅提升。

事實上果敢彭家聲的衰落,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果敢的面積和經濟能力軍事能力,就說是相比於緬甸政府就是獨立的幾個緬甸特區,都算是比較小的存在,這樣的小地區,如果沒有靠山支援的話,本身就很難抵擋的了強大的緬甸政府的進攻。

無論是從經濟還是從軍事方面來看,還是從人口力量來看,緬甸政府完全佔據著絕對優勢,所以果敢彭家聲的獨立政權,這是一個遲早的問題。

以前由於緬甸政府內亂,緬甸國內追求民主化的浪潮和軍政府有衝擊,再加上多次的軍事政變導致緬甸政府自顧不暇,也就給了諸如果敢這樣的地方喘息之機。

此外由於果敢地區山高林密,而且果敢民眾多為彭家聲的同族人,倒是與緬甸政府有很深的隔閡,所以在當地彭家聲容易得到民眾支持,再加上之前彭先生可以在果敢地區種植因素,販賣毒品獲取暴利。

不僅可以獲得武裝支持,可以把販賣毒品獲得的利潤分給普通民眾,獲得更多支持和民心,可是在2003年果敢地區禁毒之後,他們就失去了一個重要的經濟來源。

彭家聲的軍隊因為失去經濟來源而喪失鬥志和重要的軍事裝備和先進的軍事武器等等,沒有後勤,再加上不能給那些種植罌粟已經很多年幾代人的果敢的民眾一個交代,沒有錢的彭家聲,就好像是一個失去了牙齒的老虎。

近些年緬甸政府政治局勢變好,也就騰出手來可以專心對付彭家聲,內外交困下的彭家聲,只能是惶惶如喪家之犬,逃竄到邊境深山躲起來了……

如今這一個常住人口14萬規模的果敢地區,事實上已經被緬甸政府控制,絕大部分為果敢族,也就是漢族人,這裡住著的緬甸移民,大概多是緬甸中央政府派出來的公務人員。

昔日果敢難回頭

由於果敢地區離雲南邊境非常近,所以在當年緬甸政府對果敢實行經濟封鎖的時候,曾嚴重依賴雲南,彭家聲從北面積極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不僅電力方面是從我方引進,就連通信方面的基站都是電信和移動的。

以至於電信和移動的手機用戶漫遊到果敢地區是沒有國際漫遊費的。

以前果敢的基礎教育,學校都是教授果敢語為主,目前多是由緬甸中央政府派遣緬文教師教授緬甸語,如今還開通了有緬甸政府主導的果敢政府網站,越來越緬甸化了。

基本上彭家聲的勢力已經不成氣候了,雖然在2015年曾發動了果敢軍事衝突,想要重整同盟軍反攻果敢,最後因為自己軍力不濟而被迫撤退。

所以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彭家聲已經日薄西山了,確實無法和緬甸政府為敵,而且沒有資金也沒有人馬,再加上沒有支持,彭家聲甚至發表公開信,呼籲全球關注果敢華人的命運……

但恐怕從實力上來看,彭家聲懸殊太大了,彭家聲人馬最多時也就幾千人,拼勁全力也幹不過幾十萬緬甸正規軍……

而且彭家聲的年齡也太大了,恐怕有生之年難回果敢……

而果敢恐怕也喪失了最佳的獨立時期。


歷史好奇怪


二戰時蔣介石在給加入抗戰的果敢土司楊文炳的信中明確指出:果敢是英國屬地

不管歷史上果敢地區是否屬於中國曆代王朝治理,1897年清朝和英國簽署的《中英續議緬甸條約》已經把當時沒有明確歸屬的土司進行明確化——果敢屬於英屬印度

1942年楊文炳在中國遠征軍71軍騎兵團的陳同欽建議下,向蔣介石寫信,表示:

“願率土重歸,抵抗日本侵略”

蔣介石回信明確表示果敢是英國屬地,楊文炳是英國官員,但中英是盟國,因此中國軍隊將會協助楊文炳守衛果敢。

二戰結束後,因為1947年的印巴分治,英屬緬甸從英屬印度獨立。果敢土司楊振材和英屬緬甸的各邦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和英屬緬甸各邦組成緬甸聯邦。

1959年,自1840年楊國華被清朝冊封為世襲土司的楊氏土司家族結束統治,權力交給果敢地方議會。自此果敢陷入內亂。

1963年果敢土司家族成員楊振聲組建軍隊對抗,但很快被緬甸政府平定。但反緬甸奈溫政府的勢力,繼續在果敢,於是果敢陷入內戰。

1989年,彭家聲率領果敢和緬甸政府停戰,擁有有限軍力,獨立的內政、軍事、財政權力,即果敢獲得自治地位。

1992年,楊氏土司後裔楊氏兄弟,驅逐彭家聲;1995年,彭家聲奪回權力。

2009年果敢發生八二七武裝衝突,彭家聲被驅逐,果敢特區政府改組,由白所成擔任臨時管理委員會主席。

2011年,果敢自治區政府成立,年底和中國合作開發125國際工業區。

2016年4月,趙德強擔任果敢自治區主席。

果敢無法獨立的原因很簡單

1、土地面積太小,只有2060平方公里。

2、人口太少,只有13.1萬人。

3、夾在中緬之間,沒有出海口,沒有獨立的經濟和交通條件。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緬甸的果敢地區不可能從緬甸獨立出來!

雖然果敢地區穿我國的服裝,說漢話,甚至用雲南的手機號,從內心來說,我非常希望果敢能迴歸中華版圖,但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現實中不可能做到果敢迴歸,果敢也做不到獨立

首先,果敢沒有實力獨立;

俗話說槍桿子裡出政權,現在果敢手裡的槍桿子已經不夠硬氣了,果敢面積只有2700平方公里,人口25萬,如此小面積土地,人口也不多,自然沒能力搞出一支有實力的武裝!

在果敢力量最強大的彭家聲統治時期,有三千武裝!尚且被緬甸軍隊打散,彭家聲不知所蹤,目前的果敢武裝基本就只能守住家裡的一畝三分地而已,鬧獨立根本沒有資本!緬甸政府軍隊基本控制了果敢地區;

其次,果敢如果要獨立,緬甸政府不會同意,我國政府更不會同意!

五十年代我國和緬甸劃界的時候,就考慮到兩國之間的感情,沒有拿回果敢,現在如果支持果敢獨立,豈不是失信於天下?

要知道,我國民族眾多,同各個鄰國之間都有民族交叉,如果支持果敢獨立,比如西部新疆有俄羅斯族,吉爾吉斯族,塔吉克族,鄰居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心裡怎麼想?

由此帶來的國際影響,會讓我國的周邊環境陡然惡劣起來!我國的睦鄰友好政策估計要變成鄰居國家的疑鄰盜斧,自然對我國的發展非常不利!

第三,緬甸實行大緬族政策,果敢的反抗,可以成為我國制約和糾正緬甸政策的把手;

緬甸雖然跟我國同飲一江水,但他們國內實行的是大緬族政策,對各地的少數民族實行鎮壓,歧視政策!比如緬族人的身份證和其他民族身份證不同,緬族人有選舉權,而很多少數民族則沒有!很多果敢人甚至連身份證都沒有!

果敢獨立的呼聲,對緬甸中央的反抗,從某種角度看,正是我國可以用來制約和糾正緬甸政策的把手!最後能達到果敢的華人和緬族人和平相處,為建設緬甸而共同努力!

無風不起浪,最近我國對緬甸軍隊鎮壓果敢地區反抗,就聲明瞭堅決反對挑起事端的態度!言下之意,果敢挑起事端,我們反對,緬甸政府挑起事端,我們同樣也反對!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中緬邊界的華人社區!

這些對少數民族對態度問題,也是考驗中緬關係的試金石!

所以,我國不會支持果敢獨立,希望果敢華人和緬族人友好相處,最符合我國的利益,同時,對果敢的態度,也是中緬關係的試金石!


旅行者v


果敢地區是緬甸的一個自治區,全稱是“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5萬,國境線約250公里。在1897年以前,果敢地區一直是中國領土,後來英國強迫中國簽定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給英屬緬甸,從此中國失去了對果敢地區的管轄權。



果敢地區原住民都是漢族,自從劃入緬甸後,改稱果敢族,漢文也改稱果文。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後,果敢土司楊文炳到昆明面見英國駐昆明總領事和中國官員,要求率土歸國,參加國內抗戰,蔣介石出於中英同盟關係的考慮,沒有答應,國民政府只委任楊文炳為果敢自衛隊上校司令,1947年,緬甸的“國父”昂山與撣邦的各族代表簽定了《彬龍協議》,就共同建立緬甸聯邦達成一致,楊文炳代表果敢在協議上籤了字。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果敢作為聯邦納入緬甸,果敢系緬甸領土,果敢人是緬甸公民,果敢族正式寫進了緬甸憲法。



1960年,中緬兩國劃界,我國本著“互相友好,照顧現實”的精神,同意果敢繼續留在緬甸版圖,後來,緬甸軍政府政變上臺,強行收歸撣邦自治權,果敢土司楊振材被抓,1965年,緬甸廢除土司制,楊振材之弟楊振聲率家眷和隨從600餘人,逃到泰國,緬甸軍政府扶持羅星漢的“自衛隊”,統治果敢地區。果敢土司楊氏部下彭加聲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軍”,公開與政府軍對抗,由於不敵羅星漢的“自衛隊”和政府軍的聯合圍剿,退入中國雲南,自此脫離楊氏土司。1968年,緬共向緬北發展,彭加聲兄弟等加入緬共人民軍,攆走了“自衛隊”和政府軍,重新佔領了果敢地區,接著緬共人民軍攻佔了薩爾溫江以東的佤邦、小勐拉等地方。



20年後,時任緬共東北軍區副司令的彭加聲在果敢發動兵變,宣佈脫離緬共,成立了果敢同盟軍,同盟軍與中央政府和解,果敢被中央政府劃為特區,彭加聲兼任特區政府主席,果敢保留自己的武裝,政府只派少量的行政和教育人員。1992年11月,同盟軍發生第一次內訌,彭加聲被楊茂良趕走,1995年10,同盟軍第二次內訌,彭加聲重新入駐果敢,隨後由緬甸政府、彭加聲、果敢三方代表組成的“果敢臨時政府”成立,彭加聲重新任特區政府主席,彭加富任果敢同盟軍司令,2009年,中央政府要求同盟軍按受整編和政府的監管,遭到果敢方面的拒絕,8月,政府軍以查毒品和槍械廠為由,與同盟軍發生了交火,同時,同盟軍發生了第三次內訌,副司令白所成和縣長明學昌宣佈支持中央政府,彭加聲被政府軍逐出果敢,果敢同盟軍政權名存實亡,2011年3月25日,緬甸中央政府正式接管果敢地區。



如今政府軍已經控制了整個果敢地區,同盟軍只能分散在荒山村落,已經很難組織起有效的抵抗,彭加聲也神秘失蹤,彭加聲出生於1931年,算來己89歲,即使不死,要想捲土重來,已成不可能的現實,果敢地區再也難出現彭加聲式的領袖人物,果敢地區的自治空間一再壓縮,更別談獨立了。


謝謝閱讀


雪上長留馬行處


果敢這個地方非常有意思,雖然它的主權是緬甸的,但全境使用的全是漢語,上課用漢語教課,文化傳承也是漢文化,因為在1894年以前,它一直是中國的。

目前,作為緬甸的一個自治區,果敢人要求獨立的聲音非常高昂。那麼,果敢地區可能從緬甸獲得獨立嗎?

短期內,果敢獨立不了

(果敢街道)

一個地區不是想獨立就能獨立得了的,現在不是上世紀中期,那時候,緬甸從英國的殖民地脫離出來,剛剛獨立,如果在那個時候果敢要獨立,或者進行公投選擇去向,那麼可能性非常大。

但是現在,果敢想獨立非常艱難。

首先,看看果敢的人口,全自治區只有25萬人,而緬甸作為擁有67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國家,光是軍隊現役人數就有42.9萬人,這如何抗衡?

再來看看緬甸對果敢的控制,從2015年後,緬甸軍方已經全面控制整個果敢地區,雖然前果敢自治區主席彭家聲等人,還在打著游擊戰,還在喊著獨立建國,但實力相比差得太遠。彭家聲和其團隊,能保證自己在深山野林中的安全就已經很不錯了,要獨立,太難了。

第三,對於果敢的教育,目前緬甸政府對果敢地區,開始採用緬果雙語同步教學,這會對百姓的心態影響很大。

從果敢地區的情況以及緬甸的情況來看,果敢很難短期內獨立。

短期內,也沒有外力支撐果敢獨立

對於果敢的獨立,英美等國是不支持的,因為主權清楚,關鍵是對英美的戰略意義又不大,而且果敢地區曾經是鴉片種植、加工和銷售的地方之一,其它工業和商業貿易還比較落後,對於這樣的地方,美國和英國找不到合適的理由支持。

作為鄰居國家,中國對果敢也沒辦法干涉,因為在1960年簽訂邊界協議時,我們是同意“果敢是緬甸的一部分的”,作為大國,不可能出爾反爾,對緬甸內政進行干涉。

在民用資源上,我們可以幫助建立移動、電信等基站,我們也可以在電力上進行支持,同時,在醫療產業也可以援助,但是這些都是人家緬甸政府不反對的基礎上才可以進行。

有人說了,那裡人說的是漢語,寫的是漢字,傳承的是漢文化,怎麼可以不支持他們獨立呢?

話雖這樣說,但主權就是主權,已經界定了,就容不得隨意更改。就如同,我東北大地,不也是有區域有大量的朝鮮族操著朝鮮語生活嗎?如果他們要獨立,難道我們也要支持?

有些事情,人道主義的援助就是援助而已,主權問題就是主權問題,這來不得馬虎。

(中緬石油管道)

中國和緬甸的合作一直不錯,前些年,中緬石油管道的建成,給中國帶來不少利益,大大縮短了一部分石油運輸的行程和成本,但就是因為緬甸內戰,導致這條管線時而運行,時而停止。

果敢如果靠自己真能獨立,而且緬甸不反對,那我們可以更加親密地合作,但只要果敢還是緬甸的一部分,此時我們旗幟鮮明地支持果敢獨立,那和美英支持“臺獨”、“港獨”有何區別?那非常不合適,也不符合大國所為。

(果敢老街美女)

果敢的獨立,非常艱難,外力支撐基本沒有,自己獨立又沒那個實力,所以說,短期內是獨立不了的,至於幾十年、幾百年之後,誰知道呢?到時候,這個世界會怎麼樣都不知道,何況果敢。


藍風破曉


優質創作者!我回答你這個問題!答:果敢特區是緬甸聯邦共和國的一個特區,808以前叫緬甸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果敢第一特區,有高度自治權,現在有兩塊牌了,緬甸果敢自治區人民政府,緬甸果敢自治區委員會,(基本百分之九十)是果敢族(漢族)主席,區長工作人員在內,還有一塊,老街市人民政府(基本百分之九十)是緬聯邦政府工作人員!你出點主義用什麼方式從緬政府獨立出去?世界上承認緬甸聯邦政府是唯一合法的政府!你可以來考察一果敢百姓生活怎樣?十年前怎麼樣?我可以全程陪同怎麼樣?











果敢東城


一句話沒有外部勢力的支持,果敢想要獨立就太難了。隨著最近緬甸北部三支武裝力量與緬甸政府軍開戰,果敢武裝再次進入我們的眼簾。根據新華社8月15日的消息:

緬甸國防軍司令部15日發佈通告說,三支民地武當天凌晨起對國防技術學院及警方檢查站、哨所等設施發動襲擊。襲擊造成至少5人死亡、12人受傷。

緬甸聯邦是一個面積67萬平方公里,人口5000餘萬的多民族國家,總計135個民族。緬族人口已經佔全國總人口的近70%。緬甸北部也稱“上緬甸”,主要由馬圭、曼德勒、實皆等省和欽邦、克耶邦、撣邦、克欽邦等組成。緬北地區主要以華人居多,當然這裡有很多歷史原因。但是緬甸以大緬族主義進行統治,緬甸不承認華人為正式的少數民族,處處限制,並加以同化,從而導致了眾多矛盾的爆發。



而在緬北的撣邦的主要民族撣族,他們與我國境內傣族、泰國泰族同族。緬甸撣邦有四個特區,果敢第一特區、佤邦第二特區、克欽第三特區,勐拉第四特區。而果敢地區面積2700平方公里,人口25萬,與我國相臨。在1894年,中、英在倫敦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 ,明確果敢地區為中國領土。


可是無能的清政府在1897年又被英國強迫簽定了《續議滇緬界務條約附款》,將果敢地區劃給英屬緬甸,從此我們失去了對果敢地區的管轄權。到了1942年,日軍佔領緬甸後,果敢土司楊文炳想回歸祖國,但是蔣介石出於中英同盟關係的考慮,沒有答應。抗戰勝利以後的1947年,緬甸的“國父”昂山與撣邦的各族代表簽定了《彬龍協議》,楊文炳代表果敢在協議上籤了字。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果敢作為聯邦納入緬甸,果敢的名字也是緬甸政府當時強加的。

到了60年代緬甸軍政府政變上臺,1965年緬甸軍政府就廢除土司制,楊家主要人物被抓,導致其餘隨從600餘人逃到泰國。但是果敢土司楊氏部下彭家聲成立了“果敢人民革命軍”,公開與政府軍對抗。到了1968年,緬共向緬北發展,彭家聲兄弟等加入緬共人民軍,與緬甸政府軍對抗,並且重新佔領了果敢地區。到了80年代末,彭家聲在果敢發動兵變,宣佈脫離緬共,成立了果敢同盟軍,並且與緬甸政府達成和解,擁有獨立武裝自治權。

可是到了1992年11月發生,彭家聲與楊家的多次內訌,這也大大削弱了果敢地區的實力。但是緬甸政府卻一直想要消滅緬北地區武裝,於是在2009年,緬甸中央政府要求同盟軍按受整編和政府的監管,這必然遭到果敢方面的拒絕,因此衝突爆發也就是必然。直到2011年3月25日,緬甸中央政府正式接管果敢地區。可是當地武裝卻依然保留,而彭家聲領導的同盟軍武裝也轉入了遊擊對抗的狀態。


▲彭家聲一家人

如今緬北再次爆發戰爭,這與緬甸政府的高壓態勢有著直接的關係。但是緬北地區想要獲得獨立,的確也太難了,這更包括果敢地區。僅憑藉遊擊作戰,沒有外部勢力的支持,想要獲得獨立這的確困難重重。目前的緬北地區都無法獲得獨立,只能維持現狀,最多就是獲得更多的自治權利,那麼果敢武裝想要就更難了。(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


淡然小司


果敢在80年代獨立是有大院的,90年代獨立是有門的,進入21世紀之後,獨立的窗戶也關上了。現在來看,獨立的天窗也沒有了。

緬甸剛獨立的時候就不承認果敢地區的部落武裝,也不承認部落地區的自治。後來出了個緬共,果敢人的自治夢想徹底破滅,果敢人被緬共武裝控制,一點自治地位也沒有了。

1989年3月,當時在緬共東北軍中委曲求全任職的彭家聲發動叛亂,從背後向緬共開槍,建立起自己武裝——果敢同盟軍。

當時的緬甸政府為了對付緬共,不得不拉攏果敢同盟軍 。果敢成為有高度自治權力的特區,果敢的武裝也被政府承認。緬甸政府在果敢只有數量不多的行政人員,但緬甸政府在果敢沒有派出一兵一卒,果敢屬於事實獨立狀態。

果敢百姓對彭家聲的自治政權也還認可,那個時候如果打出獨立大旗,可以說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不能說就一定能獨立,但至少是果敢這麼多年獨立的最佳時期。可是到了20世紀末,這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原來緬共統治的時候老百姓反對,彭家聲當權以後比緬共也好不了多少,不僅把果敢變成了自己的天下,還對果敢百姓橫徵暴斂,欺壓盤剝,把一個好好的果敢搞得烏煙瘴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哪裡有剝削,哪裡就有鬥爭。彭家聲的統治遭到部分果敢人民的強烈反抗,大家紛紛拿起武器跟彭家聲對著幹。

1992年10月,在果敢人民的影響下,果敢同盟軍內部也發生了兵變,楊茂良兄弟帶領果敢人打跑了多行不義的彭家聲兄弟,彭家聲見大勢已去,惶惶如喪家之犬,帶領殘部逃到了深山老林裡。

楊茂良眾望所歸出任果敢同盟軍總司令,被緬甸政府任命為特區政府主席。

由此可見,楊茂良一開始就沒有獨立意向,他採取了和緬甸政府合作的態度。

三年之後,彭家聲在緬甸其它武裝的支持下捲土重來,彭家聲重新奪得果敢的控制權,成為果敢同盟軍的老大,出任果敢臨時政府的首腦。

表面上看,這是彭家聲獨立的最佳時機,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當時彭家聲並沒有消滅果敢的敵對武裝,這個臨時政府是有彭家聲、果敢武裝和緬甸政府三方組成的。緬甸政府就是要用這個臨時政府來麻痺彭家聲,因為當時彭家聲聯合的是緬甸幾支武裝力量,緬甸政府要消滅彭家聲等於同時跟三方作戰,對政府不利;政府軍要各個擊破,先穩住彭家聲,彭家聲果然中計。

2009年,緬甸軍政府在收拾過其它幾支武裝,大局穩定後,要求果敢武裝接受詔安被拒絕。之後緬甸政府軍不再廢話,直接動手,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本來就各打算盤的果敢漢人四分五裂,有的轉身投靠政府軍。彭家聲眾叛親離、四面楚歌,再次倉皇出逃。

2009年12月,果敢同盟軍被政府軍整編。

2015年3月26日,緬甸軍方宣佈已控制整個果敢地區,果敢軍土崩瓦解,只剩下一些烏合之眾打游擊。如果說果敢獨立在8/90年代還有門的話,現在連天窗也關上了。

一個地區獨立首先要有軍隊,果敢武裝樹倒猢猻散,只剩下了殘餘勢力,小蛤蟆翻不起大浪。

任何一個地區獨立要有民意支持,但果敢地區的百姓厭惡跟黑社會一樣的販毒勢力,他們期待安定的生活,不願意跟土匪和家族勢力同流合汙,不願意成為他們的附庸。即使進行公投,也過不了果敢的老百姓這一關。

果敢地區缺乏一個有理想、有現代民主規則和制度的組織,更沒有一個深謀遠慮的領導人。彭家聲這些老一輩格局不高,充其量是黑社會性質的領導人,只會急功近利,貪圖享受,沒有魄力和能力領導獨立遠動。

獨立要有國際環境,贏得多方同情和支持。但果敢的販毒團伙不能佔領道德制高點,誰也不願意去跟他們站在一起弄髒了自己的名聲。

在國際法理上,我們已經承認了緬甸對果敢的統治。因此不會出爾反爾去插手緬甸的內部事務,既有國際法理,又有莊嚴承諾,果敢孤木難支,能夠拿什麼去獨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