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特務低頭的”小蘿蔔頭”

導語

小蘿蔔頭還在吃奶的時候,就隨母親被國民黨特務抓進監獄。在監獄中長大的小蘿蔔頭沒嘗過一顆糖的滋味,卻在牢獄之間擔任起傳送情報的重任。

只可惜,渴望自由卻不向特務低頭的小蘿蔔頭只活到九歲。感動我們幾代人的小蘿蔔頭,名叫宋振中。

1949年9月6日,新中國成立前25天,小蘿蔔頭宋振中和父母在重慶被特務殺害,倒在了黎明之前,年僅九歲。小蘿蔔頭成為了共和國最小的烈士。

一個九歲的孩子,為什麼會成為小烈士?他的故事,要從他的父母說起。

小蘿蔔頭的父親叫宋綺雲,母親叫徐林俠,都是江蘇邳縣人。1927年,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宋綺雲從事黨的地下工作,徐林俠則負責婦女運動。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宋綺雲接到黨內指示,輾轉來到楊虎城的部隊,任《西北文化日報》總編輯。

不向特務低頭的”小蘿蔔頭”

小蘿蔔頭的五哥宋振鏞(中)和獄友李碧濤(右一)

1936年12月12日清晨,西安事變爆發。這天早上,西安城的報紙全部停刊,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宋綺雲及時在西北文化日報上連發兩個“號外”,一個刊發兵諫的消息和真相,另一個則刊登了張學良和楊虎城對時局的八項主張。

兩個“號外”像一場及時雨,讓大家知道了“兵諫”真相。西安事變後,國共二次合作順利促成。可也正是因為西安事變,宋綺雲等人被秘密列入敵人的死亡名單。

“家中有急事,速回。”1941年9月,宋綺雲突然接到這麼一份電報。沒想到,這封電報竟讓宋綺雲一家陷入深淵。

“我父親收到的電報,其實是特務假扮我母親的身份給他發的,目的就是引誘他回家,然後抓他。”站在江西衛視《跨越時空的回信》舞臺上,小蘿蔔頭的五哥宋振鏞回憶說,那天,家裡突然來了幾個陌生人,父親一回來,就被他們抓住了。

不向特務低頭的”小蘿蔔頭”

小蘿蔔頭的五哥宋振鏞

宋綺雲被抓後,妻子徐林俠到處打聽丈夫的下落。一個月後,一個自稱是《西北文化日報》工人的人突然帶來一張宋綺雲寫的字條,要徐林俠“速將換洗衣服送來”。

因為之前父親被騙過一次,宋振鏞兄弟姐妹六人都不讓母親走,擔心這次也是陷阱。“母親知道這很可能是特務誘捕自己,但是母親說,只要能見父親一面,死也不在乎。”

宋振鏞至今還記得,母親連夜收拾好了衣物,那時候最小的弟弟小蘿蔔頭還沒有斷奶,母親怕他活不下來,就帶著他一起去找父親。

這一走,徐林俠和小蘿蔔頭再也沒有回來。宋綺雲、徐林俠夫妻帶著小蘿蔔頭都被關在了重慶白公館監獄。或許他們能想象到,留在家中沒有父母的六個孩子無法獨立生活。儘快向特務妥協,離開監獄,似乎是保障孩子生活的最好辦法。可是,夫妻倆沒有這麼做,他們不但死守黨的秘密,還帶著一歲的小蘿蔔頭,在獄中堅持鬥爭。

在獄中,特務看小蘿蔔頭小,喜歡逗他玩。有一次,一個女特務讓小蘿蔔頭喊自己阿姨,說喊了就給他吃糖。小蘿蔔頭想起來媽媽的話:不能做軟骨頭。於是,小蘿蔔頭沒有喊,也沒有要這個糖。

可是,小蘿蔔頭從來沒有吃過糖。他回去問媽媽,糖是什麼滋味。“徐阿姨很痛苦地把手指在邊上的鹽罐子裡蘸了一點鹽,放進小蘿蔔頭的嘴裡,告訴他,這就是糖的味道。”徐林俠和小蘿蔔頭在獄中的難友李碧濤老人說,因為不向特務低頭,小蘿蔔頭一輩子都不知道糖的滋味。

不向特務低頭的”小蘿蔔頭”

在白公館監獄,小蘿蔔頭的父親宋綺雲與羅世文、車耀先、韓子棟建立了地下黨支部,領導獄友繼續鬥爭。每次在地下黨支部開會時,小蘿蔔頭就為他們站崗放哨,為牢房傳遞書信、情報或者帶東西,成為了監獄裡的“小交通員。”小蘿蔔頭的衣服袖口,通常有一個暗袋,用來放情報。

1949年9月6日,宋綺雲、徐林俠夫妻和小蘿蔔頭宋振中被押到重慶歌樂山松林坡戴笠警衛室殺害。

“後來據特務交待,小蘿蔔頭死的時候,兩隻小手死死地握在胸前,手中握著監獄裡老師送給他的鉛筆。他還期盼著新中國成立後,自己可以進入真正的學校讀書寫字,報效祖國。”說起小蘿蔔頭犧牲的場景,李碧濤老人悲痛不已。

站在江西衛視《跨越時空的舞臺》上,宋振鏞說,受到父母和弟弟的影響,他們六個兄弟姐妹約定好,長大後要繼承父母和弟弟的遺志,報國報黨。如今,宋振鏞和兄弟姐妹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報答黨的養育之恩,繼承父母的遺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